2010年4月14日,歐盟食品安全局發布公告,食品添加劑和營養源科學專家組(ANS Panel)評估了甜葉菊糖苷的安全性,并且建立了其每日允許攝入量(ADI)為4 毫克每千克體重每天。評估結果目前已經報送歐盟委員會,后者將決定是否批準將其應用于一些提議的食品中,特別是無糖或低熱量食品中,如調味飲料、無糖糖果或低熱量湯等。
專家組評估了甜葉菊糖苷的口服藥物代謝動力學動物實驗、實驗室動物毒性試驗、體內體外遺傳毒性研究和單次或重復給藥人體學研究的結果。
動物和人體代謝動力學研究結果表明:經口服后,完整的甜葉菊糖苷幾乎不被吸收,而在結腸中被微生物分解為甜菊醇后,大量的甜菊醇就會被吸收,剩余的通過糞便排泄掉了。在肝臟中,甜菊醇同葡萄糖醛酸結合成為甜葉菊葡糖苷酸。唯一的種間差異是:葡萄糖苷酸在人體中主要通過尿液排泄,而在老鼠體內主要通過膽汁排泄。甜菊醇衍生物沒有在體內發生積累。口服甜葉菊糖苷后,除甜菊醇以外,沒有在人體尿液中檢測到其他的衍生物。
毒理學檢驗結果表明:甜葉菊糖苷屬于非基因毒性物質,無致癌性,對人體生殖系統或發育中的兒童沒有任何不良作用。專家組設置的甜葉菊糖苷每日允許攝入量為4 毫克每千克體重每天,這與聯合國糧農組織/世界衛生組織食品添加劑聯合專家委員會(JECFA)建立的攝入水平是一致的。
關于甜葉菊糖苷的口服暴露引起過敏性反應的潛在風險方面,涉及到兒童遺傳過敏癥濕疹方面的現有數據表明其不會引起擔憂。體內和體外的一些零星的數據表明,甜葉菊糖苷可能對炎癥具有免疫刺激和調節作用。專家組認為甜葉菊糖苷的免疫刺激和免疫調節效應在可靠性和重復性上還沒有得到證明,因而不適宜作為關鍵點試驗進行風險評估。
專家組還指出如果食品行業從業者按照最大限量來使用這些甜味劑,那么成人和兒童仍可能食用超過ADI水平的甜葉菊糖苷。
相關資料:甜葉菊糖苷是由南美嘏拉圭東北部所產菊科小灌木植物甜味菊(Stevia rebaudiana Bertoni)葉片中提取的強效增甜劑,這些物質如甜菊苷和甜葉菊甙,其甜度為蔗糖的40-300倍。歐洲食品科學委員會(SCF)曾分別在1984,1989和1999對甜菊苷的安全性進行過評估,由于當時科學實驗數據不足,因而認定其為“毒理學上不可接受的”。聯合國糧農組織/世界衛生組織食品添加劑聯合專家委員會(JECFA)曾分別在2000,2005,2006,2007和2009對甜葉菊糖苷的安全性進行過評估,同時建立了其ADI值(4毫克每千克體重每天)。在歐州,食品添加劑如增甜劑必須經過批準才能應用于食品中。 在我國,江蘇、福建、新疆等地已開始大面積栽培甜葉菊。
日期:2010-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