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從世界消費者日主題看國內外的食品安全焦點

   2016-03-28 食品伙伴網490
核心提示:每年的3月15日是國際消費者權益日,今年,國際消費者聯盟(CI)將世界消費者日主題定為拒絕抗生素上菜單,并致函全球知名連鎖快
    每年的3月15日是國際消費者權益日,今年,國際消費者聯盟(CI)將世界消費者日主題定為“拒絕抗生素上菜單”,并致函全球知名連鎖快餐店,呼吁停止使用促生長類抗生素產出的肉品制成食品,也不要使用喂食人用抗生素的動物所產出的肉。臺灣消費者保護組織響應并向肉類中的抗生素“宣戰”。而在中國,今年的315晚會主題是“共筑消費新生態”,晚會上曝光了餓了么等外賣平臺涉嫌違規運營,多家平臺實體店鋪與訂餐平臺上的照片不相符,跟抗生素卻沒有任何關系。
 
    為什么國際和國內關注的焦點會出現如此的差別,筆者認為可能跟國家的經濟發展水平以及消費者的需求有關系。不同的經濟發展階段,食品安全的內容不盡相同,在吃不飽的時候,首先是吃飽,其次是避免急性亞急性食物中毒類的危害方面的食品安全,然后是美味,最后才是更深層次的安全。
 
    與食源性疾病密切相關的食品安全一直是人類健康的重大威脅,在一些發達國家,食品安全的監控體系追溯體系相對完善,人們在享受美味的同時開始追求更高層次的安全,例如今年國際消費者權益日的主題--“拒絕抗生素上菜單”。雖然現在獸醫用抗生素是合法的,然而,隨著耐藥細菌引發人類感染數量的增多,公共衛生專家對將抗擊人類感染的藥物用于動物養殖表示越來越多的擔憂,專家們認為,這類藥物的過度使用正在導致被稱作“超級病菌”的耐藥細菌引發越來越多危及生命的人類感染,因此為了人們的健康,更多的團體及組織呼吁企業停止采購任何飼喂人類抗生素的動物所產的肉類。
 
    而作為發展中國家,我國的食品安全問題依然嚴峻,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時有發生,不僅在國內影響惡劣,在國際上許多國家也都認為中國的食品不安全,因此,中國現在的主要關注點是在吃的安全,只有吃的安全了才能追求更深層次的安全,而造成人民飲食不安全的因素中就包括了食品經營者素質低下,為了追求最大化利益收入,不辦營業執照,添加有毒有害物質,逃避執法部門的檢查等,造成大量黑作坊的產生,影響廣大人民的身體健康,從而才有了3·15晚會對黑作坊的曝光。對此,我國應借鑒發達國家的經驗,制定完善的食品安全法律體系,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預警預報機制,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社會信用體系、食品安全標準體系,改善檢測設備,提高檢測能力,確保我國食品的安全。
 
    不論在國內還是國外,食品安全都是一個重大的民生問題。它不僅關系到人們的生活質量,身體健康,而且還關乎道德、誠信及政府的公信力。它不僅需要國家法律法規的約束以及執法部門的嚴厲監管,還需要企業經營者的自覺及廣大人民群眾的監督,只有協調各方力量,齊抓共管,才能確保人們舌尖上的安全。



日期:2016-03-28
 
行業: 食品檢測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更多>同類資訊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