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綠色和平組織:進口蝦或牽涉人口販賣與環境破壞問題

   2015-12-11 澳洲網414
核心提示:雖然澳洲當地也盛產各類海鮮產品,但澳人餐桌上還是會經常出現進口海鮮,比如很受澳人歡迎的亞洲白腳蝦(vannamei prawn)。不過
    雖然澳洲當地也盛產各類海鮮產品,但澳人餐桌上還是會經常出現進口海鮮,比如很受澳人歡迎的亞洲白腳蝦(vannamei prawn)。不過,環保組織綠色和平(Greenpeace)近日公布報告稱,一些進口白腳蝦可能與人口販賣、環境破壞以及疾病傳播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系。為此,該機構呼吁澳洲消費者謹慎購買此類進口白腳蝦。
 
    《悉尼晨鋒報》9日獲悉,目前,澳洲市場上出售的進口白腳蝦主要來自中國、越南以及泰國3個亞洲國家。據悉,熟的冷凍進口白腳蝦在Coles網上商城的最低報價為每公斤19元。
 
    綠色和平組織援引多個聯合國機構的調查稱,雖然價格相對低廉,但進口白腳蝦的捕撈與加工過程可能存在人口販賣與奴役、森林破壞、疾病傳播、化學品與抗生素濫用等現象。為此,該機構敦促澳洲消費者在購買進口蝦前做一番調查,盡量避免購買存在上述問題的商品。
 
    此外,綠色和平組織海洋活動人士佩爾(Nathaniel Pelle)指出,澳洲現行的海鮮產品標簽制度不夠完善,很難讓消費者憑此作出符合道德的購物決定。他稱,在澳洲,除北領地外,其他地區的餐館或外賣店并未被要求如實申報其所使用的海鮮原料的物種類別及產地。因而,他戲稱,“澳人是在黑暗中進食。”
 
    據澳洲農業部數據顯示,2014至2015年度,澳人共吃掉4.98萬噸蝦,其中2/3為進口蝦。另據澳洲競爭與消費者委員會(ACCC)8日透露,一家名為Kailis Bros的海鮮產品供應商因試圖造假,將進口自泰國的生蝦貼上“澳洲產”標簽而被處以逾萬元罰款。


日期:2015-12-11
 
標簽: 消費者 進口 海鮮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更多>同類資訊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