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及其實施條例等規定,按照國家食品安全監督抽檢和風險監測工作安排,受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委托,現將在我省范圍內監督抽檢的518批次食品安全信息,予以公布。
本次監督抽檢涉及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肉及肉制品、蛋及蛋制品、蔬菜及其制品、水果及其制品、水產及水產制品、飲料、調味品、酒類、豆及豆制品、蜂產品、餐飲食品等12大類產品,共計518批次,其中產品合格481批次,不合格產品37批次。
37批次不合格產品包括2批次食用油、5批次肉及肉制品、2批次水產及水產制品、16批次酒類產品、1批次蜂產品及11批次餐飲食品。發現的主要問題:一是白酒中超范圍使用甜味劑,主要是甜蜜素,涉及14家生產企業,另外個別產品固形物、酒精度等品質指標不達標;二是肉及肉制品中畜禽肉類內臟原料中重金屬鎘超標,還存在零星使用非食用物質硝基呋喃的情況;三是餐飲自制類食品微生物超標,涉及5家餐飲服務單位,主要是由于餐飲食品衛生狀況控制不嚴而造成大腸菌群超標,另外發現自制饅頭和熟肉制品中有違規使用甜蜜素和亞硝酸鹽的情況。
對本次公布的不合格產品,四川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已組織各市食藥監部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等法律法規,對涉及不合格產品的生產、經營企業,依法進行了查處。涉及外省、市、自治區的,已按照有關規定通報當地食藥監部門,進行了核查處置。
委托公布的產品合格及不合格信息附后。
小貼士:
一、信息公布
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公布,是為了通過社會監督更好地促進企業提高食品生產安全意識,有利于形成食品安全社會共治的格局。針對監督抽檢不合格產品,監管部門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及其他有關法律規定,及時采取了相應措施對不合格產品及其生產經營企業依法進行處理。食品安全監督抽檢的不合格產品僅代表被抽檢的該批次產品不合格,并不表示該企業同類產品均不合格。
二、甜味劑
根據相關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和白酒產品標準規定,白酒中不允許添加甜味劑,甜蜜素、糖精鈉是人工生產的甜味劑。造成不合格的原因可能是生產企業為降低成本,同時增加產品的口感,在產品中添加甜蜜素、糖精鈉等甜味劑來調節口感,也可能是由于其他原輔料使用不當帶入。
三、大腸菌群
大腸菌群是國內外通用的食品污染常用指示菌之一。食品中檢出大腸菌群,提示被致病菌(如沙門氏菌、志賀氏菌、致病性大腸桿菌)污染的可能性較大。本次檢出大腸菌群超標的產品均未檢出致病菌,結合居民膳食結構、抽檢情況等因素綜合分析,健康風險較低,但反映該食品衛生狀況不達標。餐飲環節主要原因是未嚴格按照餐飲服務食品安全操作規范進行加工生產,可能由于操作人員、加工器具、盛放容器、生熟交叉等污染而導致大腸菌群超標。
四、硝基呋喃代謝物
硝基呋喃類藥物是一種廣譜抗生素,對大多數革蘭氏陽性菌和革蘭氏陰性菌、真菌和原蟲等病原體均有殺滅作用。硝基呋喃類藥物為在飼養過程中禁止使用的藥物,在動物性食品中不得檢出。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將硝基呋喃類藥物呋喃唑酮、呋喃它酮、呋喃妥因、呋喃西林列入可能違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質黑名單。產品中檢出硝基呋喃類藥物,主要是在畜禽及水產養殖過程中,養殖者以治療由大腸桿菌或沙門氏菌引起的腸炎、疥瘡、赤鰭病、潰瘍病等。
附件:
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不合格產品信息).xls
肉及其制品(不合格產品信息).xls
水產及水產制品(不合格產品信息).xls
酒類(不合格產品信息).xls
蜂產品(不合格產品信息).xls
餐飲食品(不合格信息).xls
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產品合格信息).xls
肉及肉制品(產品合格信息).xls
蛋及蛋制品(產品合格信息).xls
蔬菜及其制品(產品合格信息).xls
水產及其制品(產品合格信息).xls
水果及其制品(產品合格信息).xls
調味品(產品合格信息).xls
酒類(產品合格信息).xls
飲料(產品合格信息).xls
豆及豆制品(產品合格信息).xls
蜂產品(產品合格信息).xls
餐飲食品(產品合格信息).xls
日期:2015-06-18
本次監督抽檢涉及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肉及肉制品、蛋及蛋制品、蔬菜及其制品、水果及其制品、水產及水產制品、飲料、調味品、酒類、豆及豆制品、蜂產品、餐飲食品等12大類產品,共計518批次,其中產品合格481批次,不合格產品37批次。
37批次不合格產品包括2批次食用油、5批次肉及肉制品、2批次水產及水產制品、16批次酒類產品、1批次蜂產品及11批次餐飲食品。發現的主要問題:一是白酒中超范圍使用甜味劑,主要是甜蜜素,涉及14家生產企業,另外個別產品固形物、酒精度等品質指標不達標;二是肉及肉制品中畜禽肉類內臟原料中重金屬鎘超標,還存在零星使用非食用物質硝基呋喃的情況;三是餐飲自制類食品微生物超標,涉及5家餐飲服務單位,主要是由于餐飲食品衛生狀況控制不嚴而造成大腸菌群超標,另外發現自制饅頭和熟肉制品中有違規使用甜蜜素和亞硝酸鹽的情況。
對本次公布的不合格產品,四川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已組織各市食藥監部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等法律法規,對涉及不合格產品的生產、經營企業,依法進行了查處。涉及外省、市、自治區的,已按照有關規定通報當地食藥監部門,進行了核查處置。
委托公布的產品合格及不合格信息附后。
小貼士:
一、信息公布
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公布,是為了通過社會監督更好地促進企業提高食品生產安全意識,有利于形成食品安全社會共治的格局。針對監督抽檢不合格產品,監管部門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及其他有關法律規定,及時采取了相應措施對不合格產品及其生產經營企業依法進行處理。食品安全監督抽檢的不合格產品僅代表被抽檢的該批次產品不合格,并不表示該企業同類產品均不合格。
二、甜味劑
根據相關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和白酒產品標準規定,白酒中不允許添加甜味劑,甜蜜素、糖精鈉是人工生產的甜味劑。造成不合格的原因可能是生產企業為降低成本,同時增加產品的口感,在產品中添加甜蜜素、糖精鈉等甜味劑來調節口感,也可能是由于其他原輔料使用不當帶入。
三、大腸菌群
大腸菌群是國內外通用的食品污染常用指示菌之一。食品中檢出大腸菌群,提示被致病菌(如沙門氏菌、志賀氏菌、致病性大腸桿菌)污染的可能性較大。本次檢出大腸菌群超標的產品均未檢出致病菌,結合居民膳食結構、抽檢情況等因素綜合分析,健康風險較低,但反映該食品衛生狀況不達標。餐飲環節主要原因是未嚴格按照餐飲服務食品安全操作規范進行加工生產,可能由于操作人員、加工器具、盛放容器、生熟交叉等污染而導致大腸菌群超標。
四、硝基呋喃代謝物
硝基呋喃類藥物是一種廣譜抗生素,對大多數革蘭氏陽性菌和革蘭氏陰性菌、真菌和原蟲等病原體均有殺滅作用。硝基呋喃類藥物為在飼養過程中禁止使用的藥物,在動物性食品中不得檢出。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將硝基呋喃類藥物呋喃唑酮、呋喃它酮、呋喃妥因、呋喃西林列入可能違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質黑名單。產品中檢出硝基呋喃類藥物,主要是在畜禽及水產養殖過程中,養殖者以治療由大腸桿菌或沙門氏菌引起的腸炎、疥瘡、赤鰭病、潰瘍病等。
附件:
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不合格產品信息).xls
肉及其制品(不合格產品信息).xls
水產及水產制品(不合格產品信息).xls
酒類(不合格產品信息).xls
蜂產品(不合格產品信息).xls
餐飲食品(不合格信息).xls
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產品合格信息).xls
肉及肉制品(產品合格信息).xls
蛋及蛋制品(產品合格信息).xls
蔬菜及其制品(產品合格信息).xls
水產及其制品(產品合格信息).xls
水果及其制品(產品合格信息).xls
調味品(產品合格信息).xls
酒類(產品合格信息).xls
飲料(產品合格信息).xls
豆及豆制品(產品合格信息).xls
蜂產品(產品合格信息).xls
餐飲食品(產品合格信息).xls
日期:2015-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