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人報》4月17日報道,有關方面提醒澳大利亞消費者稱,隨著國內出口需求大幅增加而拉高物價水平,澳人將得適應食品價格上漲的趨勢。
20150420150131405.jpg澳大利亞國家農民聯盟(National Farmers Federation)主席芬利(Brent Finlay)指出,澳大利亞嚴格的生物安全機制和高效品質在周邊地區有著一定優勢,同時也將對本土物價造成影響。“事實上,在達到這些標準方面,澳人消費水平還不夠高,而且我們身上也貼著原產國的標簽。最終,澳大利亞消費者需要花費更多來購買到澳大利亞農民生產的主要產品,因為亞洲貿易伙伴國愿意給出更高的價錢。”芬利說。
澳聯邦農業部長喬伊斯(Barnaby Joyce)稱,在活體牲畜出口禁令下,牛肉價格止跌回升是因為亞洲消費需求旺盛,這個地區日益壯大的中產階級希望能在飲食方面增加更多更優質的蛋白質食物。
報道稱,諸如奶制品和牛肉等軟性商品價格喜迎上漲的同時,煤炭和鐵礦石等硬性商品價格卻屢屢下跌,投資者認為礦業繁榮進入尾聲之際,正逢“餐飲繁榮”拉開帷幕。飲料集團Lion的CEO韋斯特(Peter West)表示,食品制造商和生產商開始將產品推向亞洲等更有利可圖的消費市場,所推出的奢侈品用料相同,但成本更高。韋斯特稱,雖然主要商品需求疲弱,但基本消費品的需求卻很旺盛,而在高檔消費品方面,消費者也愿意掏錢買價格高昂的奶酪。他說,新州的消費者還一度涌入超市專門購買牛奶飲料,Dare牌冰咖啡銷量甚至超過可口可樂。
早些時候,澳大利亞包裝巨頭Visy的執行主席普拉特(Anthony Pratt)在一次主旨演講中指出,年度食品出口和鐵礦石出口對澳大利亞經濟造成的影響相當。在過去3年,食品出口增長26%,提供更多附加值的加工類食品出口增加33%。他指出,食品和飲料行業提供超過55萬個就業崗位,而鐵礦石產業僅創造出3萬個。普拉特呼吁推出改革措施,對農商部門注入更多投資資金,短期內應先吸引投資提振澳大利亞食品制造行業。
日期:2015-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