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由中國飲料工業協會主辦的2025中國包裝飲用水高質量發展大會于福建南平舉行。本次大會以“全鏈提質賦能水+”為主題,聚焦資源管理新政策、綠色發展新路徑、產品技術新成果這三大核心議題,共同探究包裝飲用水行業在法規標準升級、綠色轉型加速、市場需求迭代這三重考驗下的發展途徑。會議舉辦地福建省南平市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所取得的豐碩成果,以及其豐沛優質的水資源、歷史悠久的閩越文化和以水產業為主攻方向的發展戰略,給參會代表留下了深刻印象。
中國飲料工業協會理事長張金澤、南平市人民政府副市長魏敦盛,以及行業專家、企業代表等二百余人出席會議。此次會議由中國飲料工業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程毅主持。
積極應對發展壓力堅持推動高質量發展
包裝飲用水作為飲料行業的核心品類,在飲料行業中占據重要地位,于日常消費及關鍵時刻均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保障作用。然而,近年來該行業面臨較大發展壓力,具體表現為:行業競爭加劇、水資源保護壓力增大、環境保護政策要求不斷提高、食品安全監管更為嚴格、運營成本持續上升。張金澤理事長指出,面對這些壓力,全行業需齊心協力、共同應對。
張理事長進一步表示,今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包裝飲用水行業需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將深入認識并落實產業政策、堅持以創新驅動產品品質提升、大力強化綠色發展以及加強行業文化建設作為工作重點,共同推動包裝飲用水行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水生態文明促進“水+產業”發展
南平市身為全國水生態文明城市,憑借充沛且優質的水資源,把水資源的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加速推進包裝飲用水產業的發展,探尋出一條獨具特色的水產業發展路徑。當前,已有多家包裝飲用水領軍企業相繼在南平落地,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
副市長魏敦盛在致辭中表示,南平將積極探尋“水+產業”的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新路徑,大力推動“一瓶水”等特色綠色生態產業的發展。南平將積極促使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把生態優勢、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產業優勢”的殷切囑托在南平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壓力與機遇并存:量質結合聚焦新“藍海”
中國飲料工業協會包裝飲用水分會、天然礦泉水分會秘書長張明,向參會代表介紹了包裝飲用水行業的運行狀況。他指出,2024年全國包裝飲用水產量達9100萬噸,盡管產量、營收和利潤相較于2023年都有所增長,但在飲料總產量中的占比降至50%以下。2025年1~5月,產量及營收占比的表現均不理想,包裝飲用水行業面臨一定的下行壓力。他同時表示,一方面,包裝飲用水行業仍需堅持憑借規模化、集約化占據飲料市場的“基本盤”;另一方面,要進行提質升級,持續開發新產品、拓展新場景、開辟新渠道等,并提升品牌與產品定位,通過“量質結合”,推動包裝飲用水行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Worldpanel消費者指數業務群總監廖為新,從市場角度對包裝水產品的下一個市場增長點進行了解讀。他指出,包裝水市場表現平穩,但增長動力不足,滿足健康訴求與開展場景營銷成為包裝飲用水市場突破困境的關鍵。在途場景、運動場景和娛樂場景等多元場景成為推動包裝水市場發展的新動力。
資源管理新政策:節約集約安全保障
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研究員昌盛,對我國飲用水源水質標準的現狀予以介紹。昌盛研究員稱,已公開征求意見的《飲用水水源地水環境質量標準》國家標準,旨在解決現行地表水、地下水、生活飲用水三大標準體系銜接不暢的問題,統一飲用水水源的水質要求,同時為包裝飲用水的水源保護提供科學依據。
水利部節約用水促進中心高級工程師孫美,對節約用水相關的法律法規標準進行梳理解讀,并著重解讀了包裝飲用水企業最為關注的水資源稅改革試點政策。她指出,水利部高度重視建立健全節水制度政策體系,并將其作為推動水利高質量發展的路徑之一。飲料行業在開展取水定額標準制定、節水技術培訓等多項工作的基礎上,建議持續關注并推進落實節水相關政策,進一步推動節水實踐。
中國地質調查局鄭州礦產綜合利用研究所高級工程師李作敏,對礦泉水綠色礦山建設與“三率”標準進行解讀。她表示,標準對礦泉水綠色礦山建設提出了新要求,行業需堅持開發與保護并重,合理利用資源。新版《礦產資源法》新增“三率”要求,礦泉水“三率”標準未來也將進行升級。未來在政策與標準層面,將更有利于促進礦泉水企業集約利用資源。
全國食品直接接觸材料標委會塑料制品分委會副秘書長周迎鑫,介紹了飲用水塑料包裝法規標準的現狀及展望。她指出,食品接觸塑料包裝標準對于保障包裝飲用水的食品安全與質量至關重要。除現行標準外,下一步計劃制定PET飲水桶、PET瓶坯等行業標準,以充分發揮標準對包裝飲用水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支撐作用。
綠色發展新路徑:文化公益降本增效
2014年,協會發起“水教育”公益項目,攜手包裝飲用水企業,借助科普課堂、工廠及水源地參觀等形式,向青少年傳播“知水、愛水、節水”理念。康師傅飲品投資(中國)有限公司公關經理吳怡佳分享了康師傅連續十一年在全國范圍內推進“水教育”進校園的情況。目前,康師傅已與七所學校建立示范基地,通過校企合作模式,將水知識科普融入學校教育體系,把社會責任融入企業發展,以水教育擔當彰顯品牌溫度,為樹立包裝飲用水良好形象樹立了典范。
中國標準化研究院博士喬璐結合實踐案例,介紹了水足跡評價的發展狀況以及國內外相關標準。她指出,水足跡評價作為一種環境影響評價工具,關系到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在企業資源管理、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目前,國內外均有飲料企業開展相關研究與評價工作,未來我國水足跡的研究和應用仍具有巨大發展空間。
西得樂大中華區技術支持經理王新宇從可持續發展角度,介紹了包裝飲用水企業降本增效的新技術及新應用。他表示,通過應用超級排氣、后置把手、半標、拉伸膜等技術,可使包裝飲用水企業進一步提升生產效率、降低能耗,并減少塑料使用,實現降本增效。
雷茨智能裝備(廣東)有限公司銷售總監王亮博介紹了永磁電機、磁懸浮與熱泵等技術在包裝飲用水企業中的應用,助力企業從供能、儲能、用能和節能的全方位角度進行優化,實現全鏈條智能化、綠色化能源綜合管理。
產品技術新成果:創新驅動“水+”發展
黃山華綠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蔡亞博士,為包裝飲用水企業提供了“水+”創新解決方案。通過研發,攻克了速溶茶粉、瞬時釋放、瓶蓋適配等難題,達成了純茶、咖啡與植物飲料借助扭瓶蓋實現“現泡”的效果。經由對設備進行有限改造,在企業現有的包裝飲用水生產線上即可開展“現泡”飲料的生產工作,推動包裝飲用水達成“水+”目標。
江蘇新美星包裝機械股份有限公司陸健鋒部長,介紹了在國內外受到廣泛關注的充氣包裝飲用水產品及其制造裝備的相關情況。據介紹,通過改造現有生產設備,或者選用吹貼灌旋一體機這兩種不同的設備,均能夠實現包裝水“充氣”升級。
深圳市久大輕工機械有限公司總經理陳為剛,針對包裝飲用水使用天然水源時面臨的水質波動以及由此導致的水耗增加等問題,對保障天然水源安全的水處理工藝技術進行了詳細解析,為企業生產天然水源包裝飲用水提供了水處理技術解決方案。
科埃斯飲料機械(中國)有限公司產品經理陶平平,介紹了具備高垂直載壓性能的超輕量化瓶型設計,以及高阻隔輕量PET瓶解決方案,為包裝飲用水企業推出“水+”新產品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更多選擇。
大會還邀請了聚酯瓶片期貨行業專家洪偉煌先生,介紹了包裝飲用水行業如何合理運用瓶片期貨工具,以應對新國際形勢下PET價格波動的風險。
系列活動精彩紛呈
中飲協包裝飲用水分會和天然礦泉水分會副會長擴大會議、包裝飲用水行業發展“大家談”及新產品/新原料/新技術展示等活動同期舉辦。
在副會長擴大會議上,副會長單位圍繞水資源與礦產資源法規標準動態、重點標準制修訂、食品安全風險問題新動向等議題開展了討論。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張嵐研究員針對飲用水中食品安全熱點問題進行了技術解讀。
在“大家談”環節,來自包裝飲用水設備企業、研發企業、生產企業及行業大數據分析企業的代表匯聚一堂,就包裝飲用水行業的發展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為行業的高質量發展建言獻策。
在新產品/新原料/新技術展示環節,參會代表與20余家參展企業進行互動交流,深入了解包裝飲用水產業鏈的最新技術研發成果與應用情況,為企業新品研發、技術改造換代等先行探路。
會議期間,主辦方組織參會代表對環武夷山國家公園的水資源點、三茶統籌館和濱水茶香徑等進行參觀考察,使代表們對南平市豐富的水資源儲量及發展“水+”產業的厚實基礎有了直觀且全面的認知。
代表們表示,參加此次大會一如既往的收獲豐碩。大會與同期活動相互支撐、相得益彰,已成為飲料行業首屈一指的互動交流平臺,推動包裝飲用水行業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與人才鏈充分交流互通、融合發展,為包裝飲用水乃至飲料行業的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日期:2025-07-14
中國飲料工業協會理事長張金澤、南平市人民政府副市長魏敦盛,以及行業專家、企業代表等二百余人出席會議。此次會議由中國飲料工業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程毅主持。
積極應對發展壓力堅持推動高質量發展
包裝飲用水作為飲料行業的核心品類,在飲料行業中占據重要地位,于日常消費及關鍵時刻均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保障作用。然而,近年來該行業面臨較大發展壓力,具體表現為:行業競爭加劇、水資源保護壓力增大、環境保護政策要求不斷提高、食品安全監管更為嚴格、運營成本持續上升。張金澤理事長指出,面對這些壓力,全行業需齊心協力、共同應對。
張理事長進一步表示,今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包裝飲用水行業需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將深入認識并落實產業政策、堅持以創新驅動產品品質提升、大力強化綠色發展以及加強行業文化建設作為工作重點,共同推動包裝飲用水行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水生態文明促進“水+產業”發展
南平市身為全國水生態文明城市,憑借充沛且優質的水資源,把水資源的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加速推進包裝飲用水產業的發展,探尋出一條獨具特色的水產業發展路徑。當前,已有多家包裝飲用水領軍企業相繼在南平落地,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
副市長魏敦盛在致辭中表示,南平將積極探尋“水+產業”的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新路徑,大力推動“一瓶水”等特色綠色生態產業的發展。南平將積極促使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把生態優勢、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產業優勢”的殷切囑托在南平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壓力與機遇并存:量質結合聚焦新“藍海”
中國飲料工業協會包裝飲用水分會、天然礦泉水分會秘書長張明,向參會代表介紹了包裝飲用水行業的運行狀況。他指出,2024年全國包裝飲用水產量達9100萬噸,盡管產量、營收和利潤相較于2023年都有所增長,但在飲料總產量中的占比降至50%以下。2025年1~5月,產量及營收占比的表現均不理想,包裝飲用水行業面臨一定的下行壓力。他同時表示,一方面,包裝飲用水行業仍需堅持憑借規模化、集約化占據飲料市場的“基本盤”;另一方面,要進行提質升級,持續開發新產品、拓展新場景、開辟新渠道等,并提升品牌與產品定位,通過“量質結合”,推動包裝飲用水行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Worldpanel消費者指數業務群總監廖為新,從市場角度對包裝水產品的下一個市場增長點進行了解讀。他指出,包裝水市場表現平穩,但增長動力不足,滿足健康訴求與開展場景營銷成為包裝飲用水市場突破困境的關鍵。在途場景、運動場景和娛樂場景等多元場景成為推動包裝水市場發展的新動力。
資源管理新政策:節約集約安全保障
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研究員昌盛,對我國飲用水源水質標準的現狀予以介紹。昌盛研究員稱,已公開征求意見的《飲用水水源地水環境質量標準》國家標準,旨在解決現行地表水、地下水、生活飲用水三大標準體系銜接不暢的問題,統一飲用水水源的水質要求,同時為包裝飲用水的水源保護提供科學依據。
水利部節約用水促進中心高級工程師孫美,對節約用水相關的法律法規標準進行梳理解讀,并著重解讀了包裝飲用水企業最為關注的水資源稅改革試點政策。她指出,水利部高度重視建立健全節水制度政策體系,并將其作為推動水利高質量發展的路徑之一。飲料行業在開展取水定額標準制定、節水技術培訓等多項工作的基礎上,建議持續關注并推進落實節水相關政策,進一步推動節水實踐。
中國地質調查局鄭州礦產綜合利用研究所高級工程師李作敏,對礦泉水綠色礦山建設與“三率”標準進行解讀。她表示,標準對礦泉水綠色礦山建設提出了新要求,行業需堅持開發與保護并重,合理利用資源。新版《礦產資源法》新增“三率”要求,礦泉水“三率”標準未來也將進行升級。未來在政策與標準層面,將更有利于促進礦泉水企業集約利用資源。
全國食品直接接觸材料標委會塑料制品分委會副秘書長周迎鑫,介紹了飲用水塑料包裝法規標準的現狀及展望。她指出,食品接觸塑料包裝標準對于保障包裝飲用水的食品安全與質量至關重要。除現行標準外,下一步計劃制定PET飲水桶、PET瓶坯等行業標準,以充分發揮標準對包裝飲用水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支撐作用。
綠色發展新路徑:文化公益降本增效
2014年,協會發起“水教育”公益項目,攜手包裝飲用水企業,借助科普課堂、工廠及水源地參觀等形式,向青少年傳播“知水、愛水、節水”理念。康師傅飲品投資(中國)有限公司公關經理吳怡佳分享了康師傅連續十一年在全國范圍內推進“水教育”進校園的情況。目前,康師傅已與七所學校建立示范基地,通過校企合作模式,將水知識科普融入學校教育體系,把社會責任融入企業發展,以水教育擔當彰顯品牌溫度,為樹立包裝飲用水良好形象樹立了典范。
中國標準化研究院博士喬璐結合實踐案例,介紹了水足跡評價的發展狀況以及國內外相關標準。她指出,水足跡評價作為一種環境影響評價工具,關系到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在企業資源管理、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目前,國內外均有飲料企業開展相關研究與評價工作,未來我國水足跡的研究和應用仍具有巨大發展空間。
西得樂大中華區技術支持經理王新宇從可持續發展角度,介紹了包裝飲用水企業降本增效的新技術及新應用。他表示,通過應用超級排氣、后置把手、半標、拉伸膜等技術,可使包裝飲用水企業進一步提升生產效率、降低能耗,并減少塑料使用,實現降本增效。
雷茨智能裝備(廣東)有限公司銷售總監王亮博介紹了永磁電機、磁懸浮與熱泵等技術在包裝飲用水企業中的應用,助力企業從供能、儲能、用能和節能的全方位角度進行優化,實現全鏈條智能化、綠色化能源綜合管理。
產品技術新成果:創新驅動“水+”發展
黃山華綠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蔡亞博士,為包裝飲用水企業提供了“水+”創新解決方案。通過研發,攻克了速溶茶粉、瞬時釋放、瓶蓋適配等難題,達成了純茶、咖啡與植物飲料借助扭瓶蓋實現“現泡”的效果。經由對設備進行有限改造,在企業現有的包裝飲用水生產線上即可開展“現泡”飲料的生產工作,推動包裝飲用水達成“水+”目標。
江蘇新美星包裝機械股份有限公司陸健鋒部長,介紹了在國內外受到廣泛關注的充氣包裝飲用水產品及其制造裝備的相關情況。據介紹,通過改造現有生產設備,或者選用吹貼灌旋一體機這兩種不同的設備,均能夠實現包裝水“充氣”升級。
深圳市久大輕工機械有限公司總經理陳為剛,針對包裝飲用水使用天然水源時面臨的水質波動以及由此導致的水耗增加等問題,對保障天然水源安全的水處理工藝技術進行了詳細解析,為企業生產天然水源包裝飲用水提供了水處理技術解決方案。
科埃斯飲料機械(中國)有限公司產品經理陶平平,介紹了具備高垂直載壓性能的超輕量化瓶型設計,以及高阻隔輕量PET瓶解決方案,為包裝飲用水企業推出“水+”新產品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更多選擇。
大會還邀請了聚酯瓶片期貨行業專家洪偉煌先生,介紹了包裝飲用水行業如何合理運用瓶片期貨工具,以應對新國際形勢下PET價格波動的風險。
系列活動精彩紛呈
中飲協包裝飲用水分會和天然礦泉水分會副會長擴大會議、包裝飲用水行業發展“大家談”及新產品/新原料/新技術展示等活動同期舉辦。
在副會長擴大會議上,副會長單位圍繞水資源與礦產資源法規標準動態、重點標準制修訂、食品安全風險問題新動向等議題開展了討論。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張嵐研究員針對飲用水中食品安全熱點問題進行了技術解讀。
在“大家談”環節,來自包裝飲用水設備企業、研發企業、生產企業及行業大數據分析企業的代表匯聚一堂,就包裝飲用水行業的發展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為行業的高質量發展建言獻策。
在新產品/新原料/新技術展示環節,參會代表與20余家參展企業進行互動交流,深入了解包裝飲用水產業鏈的最新技術研發成果與應用情況,為企業新品研發、技術改造換代等先行探路。
會議期間,主辦方組織參會代表對環武夷山國家公園的水資源點、三茶統籌館和濱水茶香徑等進行參觀考察,使代表們對南平市豐富的水資源儲量及發展“水+”產業的厚實基礎有了直觀且全面的認知。
代表們表示,參加此次大會一如既往的收獲豐碩。大會與同期活動相互支撐、相得益彰,已成為飲料行業首屈一指的互動交流平臺,推動包裝飲用水行業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與人才鏈充分交流互通、融合發展,為包裝飲用水乃至飲料行業的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日期:2025-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