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熱播劇《長安的荔枝》讓觀眾見識了唐朝“荔枝快遞”的艱辛——貴妃一句“想吃鮮荔枝”,千萬里加急運送,背后是無數驛卒的奔波。但鮮荔枝易腐壞,古人如何保鮮?擱現代,我們又該如何用科學手段防控生鮮食品的微生物腐敗?今天,我們就來聊聊“荔枝保鮮”那些事兒!
1
《長安的荔枝》里的古代保鮮智慧
“劇中,李善德將荔枝從嶺南到長安的運輸壓縮到11天,創造了唐代生鮮物流的奇跡。”
冰鎮雙甕:外層濕泥蒸發降溫,內藏冰塊(類似現代冷鏈)。
驛站接力:快馬加鞭,縮短運輸時間,減少腐敗機會。
鹽水浸漬:唐代《四時纂要》明確記載‘以鹽梅鹵浸佛手柑’保鮮法,此法亦用于荔枝運輸(歷史彩蛋)
雖然方法原始,但減少微生物繁殖時間+物理隔絕的思路,至今仍是保鮮核心!
2
現代荔枝腐敗的“真兇”——微生物
荔枝采后腐爛,80%由真菌導致,主要“反派”包括:
炭疽菌(果皮長黑斑,像荔枝“毀容”)
青霉菌(表面綠霉,長安百姓見了直呼“有毒!”)
灰霉菌(軟爛流水,驛卒看了想辭職…)
3
現代科技如何“保鮮荔枝”
冷鏈物流升級版
唐朝:快馬+冰塊
現代:全程4℃冷藏車+溫控傳感器(微生物:我凍到擺爛!)
化學防腐“安全版”
唐朝:鹽漬/蜜漬
現代:食品級二氧化硫熏蒸(嚴格限量,不學楊貴妃“硫磺熏衣”過量!)
生物防控“黑科技”
唐朝:無
現代:益生菌噴霧(用“好細菌”打敗“壞細菌”,自然又安全!)
4
公眾如何避免“腐敗荔枝”風險
選購:果皮鮮紅、無霉斑,警惕“藥水泡過”的異常亮色。
儲存:冷藏+透氣盒,別學古人“竹筒密封”(現代塑料袋易結露發霉!)。
食用:霉變荔枝整顆丟棄,別挖掉壞的部分繼續吃(霉菌毒素擴散全身!)。
從長安到現代,荔枝保鮮是一場人類與微生物的千年戰爭。古人靠智慧,我們靠科技——下次吃荔枝時,別忘了給冰箱里的“現代驛站”點個贊!
來源:常州疾控 病原生物檢驗科 毛旭建/文
日期:2025-07-03
1
《長安的荔枝》里的古代保鮮智慧
“劇中,李善德將荔枝從嶺南到長安的運輸壓縮到11天,創造了唐代生鮮物流的奇跡。”
冰鎮雙甕:外層濕泥蒸發降溫,內藏冰塊(類似現代冷鏈)。
驛站接力:快馬加鞭,縮短運輸時間,減少腐敗機會。
鹽水浸漬:唐代《四時纂要》明確記載‘以鹽梅鹵浸佛手柑’保鮮法,此法亦用于荔枝運輸(歷史彩蛋)
雖然方法原始,但減少微生物繁殖時間+物理隔絕的思路,至今仍是保鮮核心!
2
現代荔枝腐敗的“真兇”——微生物
荔枝采后腐爛,80%由真菌導致,主要“反派”包括:
炭疽菌(果皮長黑斑,像荔枝“毀容”)
青霉菌(表面綠霉,長安百姓見了直呼“有毒!”)
灰霉菌(軟爛流水,驛卒看了想辭職…)
3
現代科技如何“保鮮荔枝”
冷鏈物流升級版
唐朝:快馬+冰塊
現代:全程4℃冷藏車+溫控傳感器(微生物:我凍到擺爛!)
化學防腐“安全版”
唐朝:鹽漬/蜜漬
現代:食品級二氧化硫熏蒸(嚴格限量,不學楊貴妃“硫磺熏衣”過量!)
生物防控“黑科技”
唐朝:無
現代:益生菌噴霧(用“好細菌”打敗“壞細菌”,自然又安全!)
4
公眾如何避免“腐敗荔枝”風險
選購:果皮鮮紅、無霉斑,警惕“藥水泡過”的異常亮色。
儲存:冷藏+透氣盒,別學古人“竹筒密封”(現代塑料袋易結露發霉!)。
食用:霉變荔枝整顆丟棄,別挖掉壞的部分繼續吃(霉菌毒素擴散全身!)。
從長安到現代,荔枝保鮮是一場人類與微生物的千年戰爭。古人靠智慧,我們靠科技——下次吃荔枝時,別忘了給冰箱里的“現代驛站”點個贊!
來源:常州疾控 病原生物檢驗科 毛旭建/文
日期:2025-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