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SIAL世界食品產業峰會第一日:破局革新,駕馭未來

   2025-05-20 食品伙伴網會展中心365
核心提示:5月19-21日,2025 SIAL西雅國際食品和飲料展覽會(上海)盛大開展,SIAL世界食品產業峰會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E4館E4A118同期舉辦。為期3天的峰會以“向內改善,向外塑造”為主題。主辦方精心打造了十個符合全球化背景的行業話題,掀起觀察和探討全球食飲行業發展的頭腦風暴。……(世界食品網-m.cctv1204.com)
5月19-21日,2025 SIAL西雅國際食品和飲料展覽會(上海)盛大開展,SIAL世界食品產業峰會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E4館E4A118同期舉辦。為期3天的峰會以“向內改善,向外塑造”為主題。主辦方精心打造了十個符合全球化背景的行業話題,掀起觀察和探討全球食飲行業發展的頭腦風暴。
 
  峰會現場,國內外近百位食飲行業專家學者、領先企業代表紛紛分享行業洞察和企業創新實踐,為行業提供創新、智慧的方案。


  01


  DeepSeek訓練營:


  跟上AI步伐,領悟數字之光
 
  數字之光頻閃,智能科技的飛速發展,讓餐飲食品業面臨前所未有的變革。5月19上午,DeepSeek訓練營如期舉行。
 
  網聚數字化團隊AI產品負責人康宏亮圍繞“DeepSeek的爆火,看AI的發展如何助力餐飲食品行業”課題,強調智能化轉型正圍繞效率革新與能力延伸雙軌道展開:其一,AI數字員工通過自動化巡檢、智能管理等模塊接管基礎事務性工作,使初級技術崗位轉向更高價值領域;其二,突破傳統文本交互邊界,視覺感知系統持續優化顧客動線設計與服務響應機制,而智能決策中樞則通過多維度數據分析強化風控能力。他通過具體案例說明,在連鎖業態實踐中,AI既作為督查工具保障標準化運營,又化身消費洞察引擎捕捉潛在需求。這種技術穿透性正推動品牌管理架構向扁平化演進——具備人機協作思維的企業通過AI實現總部策略、門店執行與市場反饋的實時閉環,逐步構建起數據驅動的餐飲新生態。
 
  02


  又美又颯,禮贊“她創業”狂飆中的“她力量”
 
  F&B女性領袖私董會在峰會首日,又美又颯的杰出女性企業家、高管等一經亮相即引爆現場。
 
  銀河證券原首席經濟學家左曉蕾發表了題為《破局與重構:中國經濟如何在風高浪急中穩中求進》的演講,分享了對食品行業趨勢性的認知。結合當前中國各類產品進出口的現狀,提出了基本應對的思考,包括提高短期內不可替代商品的價格、開拓新的市場、出口轉內銷參與內循環等。同時還指出我國經濟砥礪前行、穩中有進,通過實際案例的分享提煉出中國未來的食品呈現多元化、健康化、智能化、可持續化等趨勢,未來可以關注AI對食品產業的影響。
 
  中國百貨商業協會會長范君提出面對當前嚴峻的經濟形勢,如何把實體企業做好,如何吸引消費者,女性的力量不可忽視。女性有非常堅毅的力量,在面對挑戰時有極強的爆發力、驚人的毅力。洞察力也比較強,作為管理者在制定制度和政策時更人性化些。她希望女性管理者多研究消費者的需求,做好自己的產品。
 
  湖南雙嬌食品有限公司副董事長李南屏指出腳踏實地非常重要。對辣條行業來說,消費者數量在不斷擴大,消費場景在不斷擴寬。辣條行業的激烈競爭促進了辣條產品質量的逐步提高,行業也在快速發展。未來的食品會朝著健康化、創新化和個性化的趨勢發展。
 
  百事亞洲研發中心對外創新副總監樓田園認為,女性在職場中有兩大優點,一點是特別堅韌,愿意在不確定的環境中找出不確定性。二是比較有同理心,觀察比較細致,更容易找出消費者的需求點。在企業的創新方面,她認為,所有的技術是為消費者服務的,要思考創新能給消費者帶來什么好處,創新要有前瞻性的布局。
 
  上海避風塘美食有限公司人力資源部總監王琳提出目前餐飲環境競爭激烈,要不斷修煉自己的內功來滿足顧客對菜品的需求。所以避風塘也在轉變,研究健康食品、健康食譜,讓健康的食物更物美價廉。同時,王總監還指出女性在職場上更有韌勁,能更好地完成公司給予的任務。
 
  03


  鏈接全球:


  國際肉類發展洞察與趨勢分析
 
  5月19日下午,國際肉類大會聚焦全球動物蛋白市場,邀請中國、荷蘭、烏拉圭等肉類生產大國專家學者、以及肉類進出口商、加工生產商、行業新生力量等共同分析當前肉類生產狀況,預測消費結構演變趨勢,分享貿易風險管控措施,探討生產加工的可持續發展,解讀最新政策法規等。
 
  高美艾博展覽集團商貿事業群總經理Laurent Noel在致辭中說,面對國際貿易環境波動,今年以“向內改善,向外塑造”為主題的峰會聚焦肉類行業全球價值,匯集各領域專家,既探討規模化生產如何應對國際市場價格波動,也展示轉型的實際應用案例。助力企業建立更靈活的生產體系與供應鏈網絡,逐步構建更具抗風險能力的行業生態。
 
  中國食品土畜進出口商會禽肉分會&肉食分會秘書長,肉食水產部副主任黃海千強調,警惕概念炒作陷阱,回歸“人脈用心、渠道創新、服務貼心、產品立新”的“四心(新)原則”。針對大貿商布局,他建議優先以合作代工模式整合現有加工資源,避免重資產風險,同時聚焦“好吃、好營養、好價、好看”的“四好產品”開發邏輯,在細分賽道打造差異化爆款。從業者需結合行為經濟學預判政策節點與市場周期,用“長期主義+柔性供應鏈”構建抗波動能力,最終形成從貿易到生產的價值閉環。
 
  獨立分析師嚴峻,分享了“全球牛肉市場發展與信息挖掘”。他強調,當前應建立多維度價格跟蹤體系——既對比不同部位肉品的月度價格變化,也分析原產地與品類間的聯動規律,同時關注國際海運和政策調整對成本的影響。他建議從業者利用公開數據平臺和行業報告夯實決策依據,避免過度依賴短期行情炒作,在供應鏈各環節積累實際運營經驗,最終在國際貿易恢復常態過程中形成可持續的競爭力。
 
  荷蘭肉類協會國際事務總監Ruben van Rooij分析了貿易爭端下的全球豬肉產業發展。他認為,當前產業面臨多重挑戰,跨國貿易協作的重要性凸顯:通過優化供應鏈匹配不同市場對豬肉部位及加工標準的需求差異,同時減少政策變動對流通效率的沖擊,方能在全球貿易規則調整期維持產業穩定性。
 
  烏拉圭國家肉類協會主席加斯頓·斯卡約拉與烏拉圭國家肉類協會市場部經理約瑟菲娜·瓦倫蒂分析了烏拉圭肉類競爭的優勢,他們談到,烏拉圭與中國保持著長期穩定的肉類貿易伙伴關系。該國建立了由政府機構、農業生產者和屠宰加工企業共同組成的行業代表機制,這種多方參與的協作模式確保了產業政策的廣泛代表性,為雙邊貿易持續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該機制有效整合了從生產到出口的全產業鏈資源,強化了烏拉圭在國際肉類市場的競爭力。
 
  優合集團海外業務拓展總經理趙春野主持了議題為“2025年中國紅肉市場機遇與挑戰”的圓桌對話。她說,2025年,代理商需建立靈活應對機制,既要關注主要貿易伙伴的政策動向,也要根據價格波動調整采購策略,在把握國際供需變化的基礎上制定長期發展規劃,確保在全球貿易格局變動中保持競爭力。
 
  巴西牛肉出口商協會主席Roberto Perosa表示,巴西對華紅肉出口量創新高,這意味著中國市場對巴西至關重要。巴西牛肉產業致力于開拓中國下沉市場,讓產品進入中國農村和普通家庭。
 
  CLB Management首席市場官曲媛認為,美國牛肉產業以國內消費為主,其出口僅占15%,而中國是其第四大出口市場。面對挑戰,進口商需提升產品多樣性,優化營銷渠道和品牌傳播策略,通過講述品牌故事增強市場競爭力,在有限出口份額中爭取更大空間。
 
  銀蕨農場中國區營銷總監談其姝認為,中國在紅肉方面的進口來源日益多元化。同時,中國市場本土生產能力也在快速提升,且消費者對蛋白質等的營養需求更加明確。這些要素要求進口商必須堅持品質和品牌建設,在預制菜等飽受爭議的新興生產及消費元素層出不窮的背景下中保持天然健康的品牌和產品形象。
 
  廣州金南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王雪峰說,面對日益復雜的中國市場環境,貿易企業必須加快轉型升級步伐。他提到,隨著消費者對進口紅肉的需求不斷深化且日趨多元化,企業需要在嚴格把控上游產品質量的同時,積極開拓下沉市場,通過提升產品曝光度與知名度來應對市場挑戰,在激烈的競爭中把握發展機遇。
 
  Meramist Pty Ltd全球市場總經理楊羿超認為,澳大利亞紅肉產業正面臨關稅政策帶來的嚴峻考驗,10%的額外關稅對屠宰場經營造成顯著壓力。由于澳洲牛肉以高端產品定位為主,在提升屠宰量時還需兼顧存欄量平衡,避免價格劇烈波動。他強調,當前亟需探索一條既能維持產品高品質,又能適應市場變化的可持續發展路徑。
 
  04


  食品進出口論壇:


  探索內外貿融合發展新方向
 
  5月19日下午舉行的食品進出口論壇探討了全球經濟一體化背景下,食品行業面臨日益增多的貿易壁壘,如何融合發展深化合作,以及中國食品行業如何在全球競爭中抓住市場機遇,邁向更具競爭力的未來。
 
  中國食品土畜進出口商會副會長于露分享了《穩中提質,中國食品進出口發展新機遇》的話題,她指出當今我國食品進出口面臨著機遇與挑戰,比如國際市場、匯率風險加大、部分行業競爭加劇等,在此背景下可以加強品牌建設。
 
  SIAL Network全球營銷傳播總監Jean-Gabriel Mollard分享了歐洲食飲市場創新趨勢。歐洲消費者通過食飲尋求快樂、健康、實惠和生活的意義,他們對食飲的期待主要體現在味道、品質等方面,要求透明度、價值和可持續性。因此,食品供應必須更具包容性、更個性化。
 
  優合集團副董事長兼優頂特研究院院長楊彬彬在談到肉類水產進口貿易的挑戰與機遇時,從進口冷鏈、產業鏈、貿易鏈、供應鏈和監管鏈等五個方面展開。他提出產業鏈目前面臨著標準化程度低的新挑戰,也迎來了物流、消費等方面的新機遇;貿易鏈也處于新格局,可以通過品種準入等方式加以應對。
 
  哈爾濱禾列巴進出口貿易有限公司總經理鄒海波認為生意不可能一帆風順,機會只留給有準備的人,企業家需要有危機意識和反脆弱能力。對于零食產品,他認為零食進入情緒消費和社交場景,要讓用戶“不是餓了吃,而是想吃”。
 
  世界辣椒聯盟秘書長張盧卡主持了圓桌論壇,議題圍繞“貿易摩擦逐步升級,食品貿易何以‘高壓辟新局’”展開。張盧卡結合廣受歡迎的榴蓮披薩的例子,說明在當地的美食中融入不同的口味進行創新,對于食品的發展來說也是很重要的。
 
  馬來西亞駐滬總領事館商務領事諾曼認為馬來西亞的榴蓮、棕櫚油、海產品豐富且品質高,未來幾年中國和馬來西亞之間的食品進出口貿易很有可能會增長。
 
  葡萄牙駐上海總領事館經濟和商務參贊Luís Costa說,連接葡萄牙和中國的關鍵是實用主義。目前有大約1300家葡萄牙公司出口中國,他們的目標是支持這些公司增加市場份額,并帶來新產品。
 
  阿達姆斯律師事務所管理合伙人雷安東認為,歐洲是迄今為止與中國最穩定的貿易伙伴,兩者的經濟合作變得越來越好。
 
  5月20日,SIAL世界食品產業峰會將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E4館E4A118持續進行。食飲可持續發展論壇、國際飲品與餐飲論壇、全球新零售論壇、新健康食品發展論壇等全球化背景下的行業熱點話題將陸續展開。敬請聆聽。
 



日期:2025-05-20
 
地區: 上海
標簽: 食品 飲料展
行業: 飲料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更多>同類資訊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