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巴西牛筋草對草甘膦、烯草酮和高效氟吡甲禾靈等產生抗性,嚴重威脅大豆生產

   2025-01-07 世界農化網1095
核心提示:世界農化網中文網報道:近日,巴西農業研究公司(Embrapa Cerrado)、MT基金會和私營公司合作開展的研究發現,牛筋草(Eleusine indica)已對草甘膦、烯草酮和高效氟吡甲禾靈等除草劑產生多重和交叉抗性。該研究于 2024 年 11 月在巴伊亞州西部地區進行,該地區以大豆等糧食生產聞名。研究結果凸顯了監測和跟蹤牛筋草防控失敗的重要性,引起了農業界的警覺。……(世界食品網-m.cctv1204.com)
   世界農化網中文網報道:近日,巴西農業研究公司(Embrapa Cerrado)、MT基金會和私營公司合作開展的研究發現,牛筋草(Eleusine indica)已對草甘膦、烯草酮和高效氟吡甲禾靈等除草劑產生多重和交叉抗性。該研究于 2024 年 11 月在巴伊亞州西部地區進行,該地區以大豆等糧食生產聞名。研究結果凸顯了監測和跟蹤牛筋草防控失敗的重要性,引起了農業界的警覺。  
  生物研究中心分析了牛筋草對大豆種植造成的競爭損失,發現每平方米出現一株牛筋草,可能導致518公斤油籽損失;若每平方米有12株雜草,損失將飆升至3024公斤。住友化學的農藝師指出,隨著抗性種群的惡化,生產者面臨有效除草劑選擇減少的困境,需采用機械等其他技術,但土壤擾動會刺激其他雜草萌發。
  
  牛筋草生長迅速,能在惡劣環境中形成密集種群,其萌發與土壤濕度密切相關,雨后萌發概率高。雖然其傳播能力較低,但高種子產量和適應溫暖氣候的能力促進了其傳播。在棉花種植區,由于除草劑使用密集,牛筋草對草甘膦和吡氟氯禾靈的抗性尤為明顯,侵染已擴展至大豆、玉米和豆類作物,在巴西多個州引起警報。
  
  研究人員建議采用綜合管理策略,優先進行早期管理,輪換作用機制,以避免抗性選擇,確保技術的持久性和作物可持續性。種植大豆前的干燥處理和播前除草劑應用可有效減少雜草壓力,為后續作物提供保障。



日期:2025-01-07
 
地區: 南美洲 巴西
行業: 食品檢測 糧油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更多>同類資訊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