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21日-10月27日食品行業輿情信息有:
王海稱知名主播賣“假有機”土豆 各方回應
10月22日,打假博主王海發文稱,董宇輝在木蘭圍場帶貨的一款土豆,誤導消費者是有機土豆,售價4.58元/斤,是普通超市價格的4倍,堪稱土豆刺客。
此外,與輝同行此次合作的供應商鑫達商貿公司認證的有機土豆產量只有32.38噸,而產品在董宇輝直播間銷售了6.6萬單,核算后銷量在165噸以上。
該博主還指出,董宇輝在口播時不說“有機”,而讓引導消費者去看供應商的鏈接,稱其是在“虛假宣傳”、“欺騙消費者”。
對此,售賣該產品的店鋪“圍場縣電商中心”回應稱,從來沒有宣傳過是有機土豆,是無化肥無農藥的。同時,否認在詳情頁中出現過“有機”字樣。與輝同行客服表示,感謝反饋,客服會如實進行記錄。客服同時表示,沒有宣傳過是有機土豆。
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工作人員稱,收到過相關的投訴,經過核實,9月13、14日與輝同行沒有賣過有機土豆,當時賣的是無化肥無農藥的土豆,有機土豆都有有機碼,價格在49.9元左右,其直播間也未宣傳過有機土豆。對于與輝同行直播間是否涉及虛假宣傳,工作人員稱,接到投訴后就進行了調查,核實時發現商家已下架更正,其售賣的價格也遠低于有機土豆的價格,情節較輕,所以未予以立案。
酸奶中疑現鮮血 知名乳企回應
近日,安徽合肥一消費者購買了光明莫斯利安酸奶,在飲用時發現酸奶中疑似有鮮血并伴有血腥味,事件一經曝光,引發廣泛關注。
據消費者介紹,其在雙鳳工業區百樂超市二店購買了一箱光明莫斯利安酸奶,生產日期為2024年7月15日,10月14日晚上喝時發現里面有疑似鮮血并且有血腥味,并于10月20日在投訴平臺進行投訴。據悉,該消費者是一名孕婦,害怕傳染病影響胎兒,她就醫之后被告知4周后抽血化驗,醫生甚至建議住院觀察,前后因此事已花費四千多元。
對此,光明乳業在投訴平臺上回應稱,表示對此事高度重視,并立即啟動內部調查。自查結果顯示,同批次產品的生產、檢驗及留樣復檢均合格,確認此次事件為個案。公司承諾將全力配合相關部門調查,并加強生產環節的質量控制。
10月24日晚,光明乳業官方微博發布最新回應稱,光明乳業歷來高度重視產品品質及食品安全工作,公司內部已經完成產品生產工廠自查工作,確認該批次產品在生產過程、產品出廠檢驗、留樣產品復檢等環節排查結果均正常,且同批次產品至今未有相同問題反饋。目前,光明乳業所有產品均符合食品安全標準,不存在產品質量問題。光明乳業感謝消費者一直以來的理解和支持,并將對擅自發布虛假信息責任人保留法律追究的權利。
深圳一學校的雞肉過期4年?各方回應
10月23日,有網友發消息稱深圳一學校用的雞肉是四年前的,涉事學校指向深圳福田區華新小學。網友發布的圖片顯示:30公斤的冷凍雞肉片生產日期為2020年10月15日,保質期7天。
對此,華新小學回應稱,雞肉包裝袋標簽上的生產日期打錯了,已向家長解釋。雞肉原材料供應商稱,公司供應的雞肉沒有問題,是配送公司打錯標簽造成誤會,已收到配送公司的致歉。
此外,10月21日,深圳市福田區教育局、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福田監管局在接到家長反映后,立即趕赴現場進行處置。經現場對企業原料倉庫、生產車間進行檢查,提取查閱監控視頻,核對進貨單據、菜單菜譜、投料表后查明,涉事產品標注的生產日期“2020/10/15”,系涉事供餐單位倉管員誤領原料拆包后、重新貼標時輸錯年份所致,實際生產日期為“2024年10月15日”,保質期7天,索證索票齊全、來源可溯。現場抽檢結果顯示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目前,市場監管部門已對涉事供餐單位錯誤標注生產日期的行為依法予以相應行政處罰。
中消協提示:國產水果披上“洋外衣” 購買挑選當留心
10月22日,中國消費者協會發布消費提示稱,近日市場上各種應季水果相繼上市,其中不乏許多價格高昂的進口水果,然而這些進口水果中有一些如日本晴王葡萄、日本靜岡網紋瓜、美國檸檬、哥倫比亞麒麟果等,根本沒有進入我國檢驗檢疫準入名錄中。根據媒體報道,一些商家通過打信息差、仿冒進口包裝禮盒等手段,把普通的國產水果包裝成了進口水果,售價瞬間提高幾倍。除此之外,還有用國內產地替換國內產地,外國品牌再冒充外國品牌的現象。
國產水果搖身一變就成為高端進口水果,價格甚至可以直接上漲近十倍,此種通過虛假宣傳欺騙誘導消費者的惡劣行徑,不僅嚴重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涉嫌構成犯罪,還擠壓正規商家的生產銷售,擾亂市場價格秩序。
對此,中國消費者協會發出倡議:
提醒廣大消費者,如果選擇購買進口水果,可以查閱海關總署2024年9月2日發布的《獲得我國檢驗檢疫準入的新鮮水果種類及輸出國家地區名錄》,了解目前予以準入我國水果的種類和輸出地,不要購買與名錄不一致的進口水果,避免上當受騙。另外盡量選擇信譽、口碑良好的商超購買進口水果,購買時注意對商品標簽的真偽進行鑒別,保留消費憑證,如有異常及時維權。
鼓勵正規水果商家加大對假冒品牌的打擊力度,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同時加強自身標識的驗偽功能,幫助消費者辨認來源,確保他們購買的是真正的、質量有保障的產品。
督促電商平臺加強審核售賣進口水果商家的資質,充分檢查商品信息,確保進口水果商家正規、來源真實、銷售合法。
呼吁有關部門嚴格核查進口水果的各種入境手續,加大水果市場的日常監督管理力度,促進水果市場誠信自律。
學生自帶飯要蹲教室外吃?官方回應
近日,網友爆料稱,湖南株洲一所小學規定帶飯的學生不能進入食堂吃飯,只能蹲在教室外吃,引發網友熱議。
10月22日,光明學校后勤負責人表示,因為擔心學生交叉感染,才安排學生在外面吃飯。目前,天氣轉冷,經和家長協商,已經安排學生進教室吃飯。
10月22日,上株洲市石峰區教育局相關業務科室的一名工作人員表示,視頻中的情況他們已經關注到,也正在和涉事學校了解情況。“我們在了解情況,也正在處理這件事。因為帶餐的學生不多,原來學校是做了安排的,現在我們正在進一步落實。”工作人員稱,22日,他們已經明確要求光明學校對帶飯學生進行妥善安排。
同時,該工作人員還表示,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自由選擇在學校食堂吃飯,還是從家里帶飯。“都是自愿的,不會有強制性行為,學校肯定要為學生做好服務工作的,不應該,也不可能歧視學生。”
藍罐曲奇商業詆毀皇冠曲奇被判賠50萬
近日,長達數年的“皇冠丹麥曲奇”訴“藍罐曲奇”不正當競爭案有了判決結果。
根據案件判決結果,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法院認定“藍罐曲奇”相關方存在虛假宣傳及對皇冠丹麥曲奇的商業詆毀行為,判決“藍罐曲奇”方面停止虛假宣傳、商業詆毀行為,并在其官方網站和官方微博上發布聲明消除對“皇冠丹麥曲奇”方的聲譽損害,并賠償“皇冠丹麥曲奇”的經濟損失50萬及合理開支5萬元等。
10月18日,“藍罐曲奇”已刊登聲明。
山西一高校多名學生腹瀉 各方回應
10月24日,網民發視頻稱山西應用科技學院多名學生出現腹瀉等癥狀。山西應用科技學院物業方工作人員稱,已知8名學生有腹瀉癥狀,事發后已就醫,“我知道他們吃了點藥好了”。山西省教育廳相關人士稱,該廳領導已帶工作組進駐學校調查此事。小店區疾控中心稱,此事已處理了兩天,原因正在調查中。據山西應用科技學院此前消息,2022年6月,疑似因飲用水受污染,導致該校部分學生腹瀉。
10月25日下午1點,山西應用科技學院發布通知,近日,山西應用科技學院發現個別學生出現腹瀉癥狀。學校高度重視,立即組織排查,對患病學生及時隔離并進行了及時治療,有效防止了腹瀉情況的擴散。經疾控部門查實,山西應用科技學院水質水源安全無問題。
學校本著對師生高度負責的原則,啟動應急預案,開展流行病學調查,對涉病場所和公共場所進行了全面消毒。在此期間,請師生員工注意個人衛生,勤洗手,不聚集,盡可能減少病毒接觸機會。如有身體不適,腹瀉、嘔吐等癥狀,請及時到校醫院檢查就診。相關師生有任何困難和建議,請在第一時間向學校反映。我們一定做好學校防護工作,對廣大師生員工的健康負責,有關情況及時通報。
同日下午4時37分,山西應用科技學院官網發布關于山西科苑物業服務有限公司的情況通報,稱近兩日山西應用科技學院發現個別學生發生類似諾如病狀,出現此況后物業公司作為責任部門立即啟動應急預案,對患病學生采取了積極有效的觀察治療,有效防止了病情的擴散。同時要求當地疾控專業部門對水質、水源及餐飲中心進行檢測。經47處檢測結果,確認學校的水質、水源呈陰性,無安全問題。目前,前日患病的學生均已恢復正常,今日新增病例在個位狀況,且屬輕微,無重癥,無傳染,無住院治療,全校平穩有序。
多家企業回應脫氫乙酸鈉的使用問題
近段時間,“脫氫乙酸鈉”食品添加劑的使用在社交媒體上引發爭議,我國關于食品添加劑的新國標將于明年2月8日實施,原可作為防腐劑使用的“脫氫乙酸及其鈉鹽”在新國標中被禁止使用在面包、糕點、果蔬汁等7種類別食品中。
近期,各品牌為此紛紛發聲明澄清,10月21日,桃李面包公開發布聲明稱自今年2月起,企業已經開始調整配方,取消產品中的脫氫乙酸鈉。同日,三只松鼠、良品鋪子、鹽津鋪子、達利園、盼盼方面回應媒體稱產品正在更替中。
溫州回應市場買菜收交易費
近日,有網傳視頻顯示,溫州市菜籃子農副產品批發交易市場,一男子購買一袋土豆后,有身著制服的管理人員稱要繳納6%交易費,二人就收費依據發生爭吵。
對此,從相關部門了解到,事發地點為溫州市菜籃子農副產品批發交易市場(以下簡稱“菜籃子市場”),該市場不收取商戶租金等費用,以收取買賣雙方交易傭金提成作為市場收入,收費行為符合價格監管要求。
從溫州市甌海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獲悉,菜籃子市場區別于普通農貿市場,主要服務于餐飲、商超、農貿市場經營戶等采購商。
視頻中提及的“交易費”是由市場方向采購客商(買方)按交易額的6%收取交易費。在網傳視頻引發關注后,甌海區市監部門核實確認,該市場向買方收取交易服務費的行為屬于市場調節價,符合農產品批發市場交易習慣。市場收費項目(包括交易費、停車費等)已在市場出入口電子屏等顯著位置進行價格公示,且銷售憑證表述準確,符合價格監管要求。
王海稱知名主播賣“假有機”土豆 各方回應
10月22日,打假博主王海發文稱,董宇輝在木蘭圍場帶貨的一款土豆,誤導消費者是有機土豆,售價4.58元/斤,是普通超市價格的4倍,堪稱土豆刺客。
此外,與輝同行此次合作的供應商鑫達商貿公司認證的有機土豆產量只有32.38噸,而產品在董宇輝直播間銷售了6.6萬單,核算后銷量在165噸以上。
該博主還指出,董宇輝在口播時不說“有機”,而讓引導消費者去看供應商的鏈接,稱其是在“虛假宣傳”、“欺騙消費者”。
對此,售賣該產品的店鋪“圍場縣電商中心”回應稱,從來沒有宣傳過是有機土豆,是無化肥無農藥的。同時,否認在詳情頁中出現過“有機”字樣。與輝同行客服表示,感謝反饋,客服會如實進行記錄。客服同時表示,沒有宣傳過是有機土豆。
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工作人員稱,收到過相關的投訴,經過核實,9月13、14日與輝同行沒有賣過有機土豆,當時賣的是無化肥無農藥的土豆,有機土豆都有有機碼,價格在49.9元左右,其直播間也未宣傳過有機土豆。對于與輝同行直播間是否涉及虛假宣傳,工作人員稱,接到投訴后就進行了調查,核實時發現商家已下架更正,其售賣的價格也遠低于有機土豆的價格,情節較輕,所以未予以立案。
酸奶中疑現鮮血 知名乳企回應
近日,安徽合肥一消費者購買了光明莫斯利安酸奶,在飲用時發現酸奶中疑似有鮮血并伴有血腥味,事件一經曝光,引發廣泛關注。
據消費者介紹,其在雙鳳工業區百樂超市二店購買了一箱光明莫斯利安酸奶,生產日期為2024年7月15日,10月14日晚上喝時發現里面有疑似鮮血并且有血腥味,并于10月20日在投訴平臺進行投訴。據悉,該消費者是一名孕婦,害怕傳染病影響胎兒,她就醫之后被告知4周后抽血化驗,醫生甚至建議住院觀察,前后因此事已花費四千多元。
對此,光明乳業在投訴平臺上回應稱,表示對此事高度重視,并立即啟動內部調查。自查結果顯示,同批次產品的生產、檢驗及留樣復檢均合格,確認此次事件為個案。公司承諾將全力配合相關部門調查,并加強生產環節的質量控制。
10月24日晚,光明乳業官方微博發布最新回應稱,光明乳業歷來高度重視產品品質及食品安全工作,公司內部已經完成產品生產工廠自查工作,確認該批次產品在生產過程、產品出廠檢驗、留樣產品復檢等環節排查結果均正常,且同批次產品至今未有相同問題反饋。目前,光明乳業所有產品均符合食品安全標準,不存在產品質量問題。光明乳業感謝消費者一直以來的理解和支持,并將對擅自發布虛假信息責任人保留法律追究的權利。
深圳一學校的雞肉過期4年?各方回應
10月23日,有網友發消息稱深圳一學校用的雞肉是四年前的,涉事學校指向深圳福田區華新小學。網友發布的圖片顯示:30公斤的冷凍雞肉片生產日期為2020年10月15日,保質期7天。
對此,華新小學回應稱,雞肉包裝袋標簽上的生產日期打錯了,已向家長解釋。雞肉原材料供應商稱,公司供應的雞肉沒有問題,是配送公司打錯標簽造成誤會,已收到配送公司的致歉。
此外,10月21日,深圳市福田區教育局、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福田監管局在接到家長反映后,立即趕赴現場進行處置。經現場對企業原料倉庫、生產車間進行檢查,提取查閱監控視頻,核對進貨單據、菜單菜譜、投料表后查明,涉事產品標注的生產日期“2020/10/15”,系涉事供餐單位倉管員誤領原料拆包后、重新貼標時輸錯年份所致,實際生產日期為“2024年10月15日”,保質期7天,索證索票齊全、來源可溯。現場抽檢結果顯示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目前,市場監管部門已對涉事供餐單位錯誤標注生產日期的行為依法予以相應行政處罰。
中消協提示:國產水果披上“洋外衣” 購買挑選當留心
10月22日,中國消費者協會發布消費提示稱,近日市場上各種應季水果相繼上市,其中不乏許多價格高昂的進口水果,然而這些進口水果中有一些如日本晴王葡萄、日本靜岡網紋瓜、美國檸檬、哥倫比亞麒麟果等,根本沒有進入我國檢驗檢疫準入名錄中。根據媒體報道,一些商家通過打信息差、仿冒進口包裝禮盒等手段,把普通的國產水果包裝成了進口水果,售價瞬間提高幾倍。除此之外,還有用國內產地替換國內產地,外國品牌再冒充外國品牌的現象。
國產水果搖身一變就成為高端進口水果,價格甚至可以直接上漲近十倍,此種通過虛假宣傳欺騙誘導消費者的惡劣行徑,不僅嚴重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涉嫌構成犯罪,還擠壓正規商家的生產銷售,擾亂市場價格秩序。
對此,中國消費者協會發出倡議:
提醒廣大消費者,如果選擇購買進口水果,可以查閱海關總署2024年9月2日發布的《獲得我國檢驗檢疫準入的新鮮水果種類及輸出國家地區名錄》,了解目前予以準入我國水果的種類和輸出地,不要購買與名錄不一致的進口水果,避免上當受騙。另外盡量選擇信譽、口碑良好的商超購買進口水果,購買時注意對商品標簽的真偽進行鑒別,保留消費憑證,如有異常及時維權。
鼓勵正規水果商家加大對假冒品牌的打擊力度,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同時加強自身標識的驗偽功能,幫助消費者辨認來源,確保他們購買的是真正的、質量有保障的產品。
督促電商平臺加強審核售賣進口水果商家的資質,充分檢查商品信息,確保進口水果商家正規、來源真實、銷售合法。
呼吁有關部門嚴格核查進口水果的各種入境手續,加大水果市場的日常監督管理力度,促進水果市場誠信自律。
學生自帶飯要蹲教室外吃?官方回應
近日,網友爆料稱,湖南株洲一所小學規定帶飯的學生不能進入食堂吃飯,只能蹲在教室外吃,引發網友熱議。
10月22日,光明學校后勤負責人表示,因為擔心學生交叉感染,才安排學生在外面吃飯。目前,天氣轉冷,經和家長協商,已經安排學生進教室吃飯。
10月22日,上株洲市石峰區教育局相關業務科室的一名工作人員表示,視頻中的情況他們已經關注到,也正在和涉事學校了解情況。“我們在了解情況,也正在處理這件事。因為帶餐的學生不多,原來學校是做了安排的,現在我們正在進一步落實。”工作人員稱,22日,他們已經明確要求光明學校對帶飯學生進行妥善安排。
同時,該工作人員還表示,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自由選擇在學校食堂吃飯,還是從家里帶飯。“都是自愿的,不會有強制性行為,學校肯定要為學生做好服務工作的,不應該,也不可能歧視學生。”
藍罐曲奇商業詆毀皇冠曲奇被判賠50萬
近日,長達數年的“皇冠丹麥曲奇”訴“藍罐曲奇”不正當競爭案有了判決結果。
根據案件判決結果,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法院認定“藍罐曲奇”相關方存在虛假宣傳及對皇冠丹麥曲奇的商業詆毀行為,判決“藍罐曲奇”方面停止虛假宣傳、商業詆毀行為,并在其官方網站和官方微博上發布聲明消除對“皇冠丹麥曲奇”方的聲譽損害,并賠償“皇冠丹麥曲奇”的經濟損失50萬及合理開支5萬元等。
10月18日,“藍罐曲奇”已刊登聲明。
山西一高校多名學生腹瀉 各方回應
10月24日,網民發視頻稱山西應用科技學院多名學生出現腹瀉等癥狀。山西應用科技學院物業方工作人員稱,已知8名學生有腹瀉癥狀,事發后已就醫,“我知道他們吃了點藥好了”。山西省教育廳相關人士稱,該廳領導已帶工作組進駐學校調查此事。小店區疾控中心稱,此事已處理了兩天,原因正在調查中。據山西應用科技學院此前消息,2022年6月,疑似因飲用水受污染,導致該校部分學生腹瀉。
10月25日下午1點,山西應用科技學院發布通知,近日,山西應用科技學院發現個別學生出現腹瀉癥狀。學校高度重視,立即組織排查,對患病學生及時隔離并進行了及時治療,有效防止了腹瀉情況的擴散。經疾控部門查實,山西應用科技學院水質水源安全無問題。
學校本著對師生高度負責的原則,啟動應急預案,開展流行病學調查,對涉病場所和公共場所進行了全面消毒。在此期間,請師生員工注意個人衛生,勤洗手,不聚集,盡可能減少病毒接觸機會。如有身體不適,腹瀉、嘔吐等癥狀,請及時到校醫院檢查就診。相關師生有任何困難和建議,請在第一時間向學校反映。我們一定做好學校防護工作,對廣大師生員工的健康負責,有關情況及時通報。
同日下午4時37分,山西應用科技學院官網發布關于山西科苑物業服務有限公司的情況通報,稱近兩日山西應用科技學院發現個別學生發生類似諾如病狀,出現此況后物業公司作為責任部門立即啟動應急預案,對患病學生采取了積極有效的觀察治療,有效防止了病情的擴散。同時要求當地疾控專業部門對水質、水源及餐飲中心進行檢測。經47處檢測結果,確認學校的水質、水源呈陰性,無安全問題。目前,前日患病的學生均已恢復正常,今日新增病例在個位狀況,且屬輕微,無重癥,無傳染,無住院治療,全校平穩有序。
多家企業回應脫氫乙酸鈉的使用問題
近段時間,“脫氫乙酸鈉”食品添加劑的使用在社交媒體上引發爭議,我國關于食品添加劑的新國標將于明年2月8日實施,原可作為防腐劑使用的“脫氫乙酸及其鈉鹽”在新國標中被禁止使用在面包、糕點、果蔬汁等7種類別食品中。
近期,各品牌為此紛紛發聲明澄清,10月21日,桃李面包公開發布聲明稱自今年2月起,企業已經開始調整配方,取消產品中的脫氫乙酸鈉。同日,三只松鼠、良品鋪子、鹽津鋪子、達利園、盼盼方面回應媒體稱產品正在更替中。
溫州回應市場買菜收交易費
近日,有網傳視頻顯示,溫州市菜籃子農副產品批發交易市場,一男子購買一袋土豆后,有身著制服的管理人員稱要繳納6%交易費,二人就收費依據發生爭吵。
對此,從相關部門了解到,事發地點為溫州市菜籃子農副產品批發交易市場(以下簡稱“菜籃子市場”),該市場不收取商戶租金等費用,以收取買賣雙方交易傭金提成作為市場收入,收費行為符合價格監管要求。
從溫州市甌海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獲悉,菜籃子市場區別于普通農貿市場,主要服務于餐飲、商超、農貿市場經營戶等采購商。
視頻中提及的“交易費”是由市場方向采購客商(買方)按交易額的6%收取交易費。在網傳視頻引發關注后,甌海區市監部門核實確認,該市場向買方收取交易服務費的行為屬于市場調節價,符合農產品批發市場交易習慣。市場收費項目(包括交易費、停車費等)已在市場出入口電子屏等顯著位置進行價格公示,且銷售憑證表述準確,符合價格監管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