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有效保障食品安全,及時發現、防控食品安全問題和風險隱患,銀川市以讓人民吃得放心為目標,以發現問題為導向,以技術監督為支撐,建立“市級抽檢+基層快檢+企業自檢”三位一體食品安全監管機制,保障了舌尖上的安全。
01
編織市級抽檢 “篩查網”
開展科學、規范、覆蓋各類食品生產經營環節和重點品種的檢測,排查食品安全隱患,為制定監管政策和采取針對性措施提供科學依據。2022年至今,全市共完成食品抽樣檢驗34913批次,食品檢驗量達到5.5份/千人,開展不合格核查處置1129件,抽檢不合格查處立案641起,收繳罰沒款431.53萬余元。
02
建好基層快檢“前哨站”
利用基層快檢快速性和靈活性,對常見的農、獸藥殘留、非法添加物等食品安全問題進行初步篩查,為市級抽檢提供線索和參考。先后投入730余萬元,建設92家食品快速檢測室(站),2022年以來,開展食品、食用農產品快檢104725批次,開展食品快速檢測結果驗證工作1104批次。
03
筑牢企業自檢“內防線”
強化落實企業主體責任,企業建立內部檢測實驗室,配備專業檢測人員和設備,大型食品企業在生產過程中采用 HACCPU體系,對食品生產的各個環節進行嚴格控制,從源頭保障食品安全。2023年,全市505家食品生產企業,自查報告率100%,問題整改率100%。
“市級抽檢 + 基層快檢 + 企業自檢”三位一體食品安全監管機制是一種科學、有效的監管模式,對于保障公眾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義。一是構建了全面、系統的保障網絡。該機制涵蓋了不同層面的檢測手段,從市級抽檢宏觀層面把握全市食品安全狀況,到基層快檢微觀層面快速響應,再到企業自檢從源頭管控,三者相互配合共同構建起一個從生產到流通、從政府監管到企業自律的完整監管體系。二是形成了多方共治的良好格局。該機制明確了各方責任,履行行業監管職責,落實屬地管理責任,強化企業主體責任,發揮社會監督作用,多方協同構建了共治共建共享新格局。三是增加了企業的經濟效益。該機制促使企業不斷提升“標準先行,質量優先”意識,推動食品行業不斷壯大和升級,構建了穩定、有序、可持續發展的行業生態系統。
下一步,銀川市將持續提高檢測能力水平,統一檢測標準,加強檢測資源投入,用好抽檢數據,深度挖掘數據信息,分析潛在風險隱患,從中發現傾向性、系統性風險問題,切實提升監管的針對性和靶向性,為食品安全監管提供有力支撐。
日期:2024-09-26
01
編織市級抽檢 “篩查網”
開展科學、規范、覆蓋各類食品生產經營環節和重點品種的檢測,排查食品安全隱患,為制定監管政策和采取針對性措施提供科學依據。2022年至今,全市共完成食品抽樣檢驗34913批次,食品檢驗量達到5.5份/千人,開展不合格核查處置1129件,抽檢不合格查處立案641起,收繳罰沒款431.53萬余元。
02
建好基層快檢“前哨站”
利用基層快檢快速性和靈活性,對常見的農、獸藥殘留、非法添加物等食品安全問題進行初步篩查,為市級抽檢提供線索和參考。先后投入730余萬元,建設92家食品快速檢測室(站),2022年以來,開展食品、食用農產品快檢104725批次,開展食品快速檢測結果驗證工作1104批次。
03
筑牢企業自檢“內防線”
強化落實企業主體責任,企業建立內部檢測實驗室,配備專業檢測人員和設備,大型食品企業在生產過程中采用 HACCPU體系,對食品生產的各個環節進行嚴格控制,從源頭保障食品安全。2023年,全市505家食品生產企業,自查報告率100%,問題整改率100%。
“市級抽檢 + 基層快檢 + 企業自檢”三位一體食品安全監管機制是一種科學、有效的監管模式,對于保障公眾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義。一是構建了全面、系統的保障網絡。該機制涵蓋了不同層面的檢測手段,從市級抽檢宏觀層面把握全市食品安全狀況,到基層快檢微觀層面快速響應,再到企業自檢從源頭管控,三者相互配合共同構建起一個從生產到流通、從政府監管到企業自律的完整監管體系。二是形成了多方共治的良好格局。該機制明確了各方責任,履行行業監管職責,落實屬地管理責任,強化企業主體責任,發揮社會監督作用,多方協同構建了共治共建共享新格局。三是增加了企業的經濟效益。該機制促使企業不斷提升“標準先行,質量優先”意識,推動食品行業不斷壯大和升級,構建了穩定、有序、可持續發展的行業生態系統。
下一步,銀川市將持續提高檢測能力水平,統一檢測標準,加強檢測資源投入,用好抽檢數據,深度挖掘數據信息,分析潛在風險隱患,從中發現傾向性、系統性風險問題,切實提升監管的針對性和靶向性,為食品安全監管提供有力支撐。
日期:2024-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