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答復|關于提升食品用菌種科學管理水平,服務食品工業高質量發展的建議

   2024-09-05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650
核心提示:代表提出的《關于提升食品用菌種科學管理水平,服務食品工業高質量發展的建議》收悉,經商工業和信息化部,現答復如下。……(世界食品網-m.cctv1204.com)
   對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第6893號建議的答復
 
  代表您好:
 
  您提出的《關于提升食品用菌種科學管理水平,服務食品工業高質量發展的建議》收悉,經商工業和信息化部,現答復如下:
 
  一、工作現狀和進展情況
 
  我國食品用菌種以菌種名單和審查許可公告的形式管理。2022年,我委更新《可用于食品的菌種名單》和《可用于嬰幼兒食品的菌種名單》,公布可用于食品的菌種38種,可用于嬰幼兒食品的菌株14種,名單以外的新菌種按照新食品原料管理。目前,我國已建立較為完善的新食品原料管理制度。《新食品原料安全性審查管理辦法》及其配套文件《新食品原料申報與受理規定》《新食品原料安全性審查規程》等,明確規定了新食品原料的申報、受理和安全性審查等工作程序和要求。
 
  二、關于所提建議的答復
 
  (一)關于科學界定傳統發酵食品生產加工用菌種,建立我國傳統發酵食品生產加工用菌種名單并實施動態化管理。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正組織研究我國傳統發酵食品用微生物菌種的認定原則,擬構建我國傳統發酵食品用菌種安全性評估數據庫和查詢平臺,包括菌種分類學地位、全基因組測序、應用領域、功能特征、食用和使用歷史以及安全數據等。工業和信息化部2013年指導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院等科研機構開展國內外食品用微生物菌種標準與法規研究;2015年提出我國傳統發酵食品用微生物菌種的認定原則,發表第一版《中國傳統發酵食品用微生物菌種名單》,包含76種傳統發酵食品微生物;2021年,發表第二版《中國傳統發酵食品用微生物菌種名單》,包含124?種傳統發酵食品用微生物,初步實現名單的動態化更新。
 
  (二)關于建立與食品用菌種相配套的菌種實體保藏庫及基因數據庫。工業和信息化部2016年配合科技部啟動實施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部署了“傳統釀造食品微生物菌種資源挖掘與評價”重點項目,初步構建了中國傳統發酵食品用微生物菌種資源庫,并實現資源的社會共享;2024年,指導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院等科研機構系統收集和整理了我國傳統發酵食品功能微生物資源7000余株,搭建我國首個傳統發酵食品用微生物菌種資源實物庫,建立中國傳統釀造食品微生物菌種數據庫軟件,構建了傳統食品用菌種安全性評估數據庫,可實現微生物菌種信息互聯網檢索、分析、共享和服務等功能。
 
  (三)關于加強新技術研究儲備,提升新技術在食品用菌種安全管理中的應用實踐。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正著力開展新一代風險評估技術儲備,研究將全基因組測序、生物信息學、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應用于食品用菌種安全性評估,并進一步優化評審流程。
 
  三、下一步工作目標和計劃
 
  我委將深入貫徹落實“大食物觀”和高質量發展理念,及時動態調整可用于食品的菌種名單,協同有關部門不斷提升食品用菌種的科學管理水平,引導和促進食品用微生物資源的高質量研發應用。
 
  感謝您對衛生健康工作的關心和支持。
 
  國家衛生健康委
 
  2024年7月17日



日期:2024-09-05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更多>同類資訊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