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8月25日消息:截至2024年8月23日當周,全球油籽價格上漲,其中芝加哥大豆期貨結束連續三周跌勢,因為在美國大豆價格跌至近四年低點后,刺激新豆出口需求。美元指數下跌,下周中西部地區可能出現高溫天氣,也支持豆價。不過本周職業農場主的中西部實地考察結果顯示美國大豆單產和產量高于當前美國農業部預期,新豆供應形勢寬松,意味著大豆反彈步履沉重。
周五(8月23日),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的11月大豆期約報收9.73美元/蒲,比一周前上漲1.67%;9月船期美灣大豆均價為每蒲10.345美元,上漲1.57%;12月豆粕報收每短噸304.5美元,上漲0.79%;12月豆油報收每磅40.38美分,上漲4.42%;泛歐交易所11月油菜籽期約報收454.75歐元/噸,上漲0.3%;洲際交易所11月油菜籽期約報收584.8加元/噸,上漲3.67%;阿根廷上河大豆FOB現貨報價為每噸394美元(含33%出口稅),上漲1.5%。美元指數報收100.606點,比一周前下跌1.66%。
中西部農田考察顯示大豆單產潛力高于政府預期
本周美國《農場雜志》媒體旗下的咨詢服務機構職業農場主公司(Pro Farmer)組織了為期四天的年度中西部作物考察,周四該機構預計美國大豆平均單產為54.9蒲/英畝,產量為47.4億蒲,分別高于美國農業部8月份供需報告預期的53.2蒲/英畝和45.9億蒲。
自2019年至2024年這六年里,職業農場主8月份考察的大豆單產和產量預估數據只有兩年高于8月份美國農業部預期,分別是2021年和2024年。2021年美國農業部在9月份供需報告里調高了大豆單產以及產量預期,最終大豆單產和產量也均高于9月份的預測值。這也符合美國農業部調整數據的一個規律,那就是一旦開始調高產量,通常越高越調;反之亦然。
過去六年里,有四年里(2019,2020,2022,2023)職業農場主8月份考察的大豆單產低于美國農業部8月份預測值;在這四年里有三年(除了2023年),美國農業部均在9月份報告里調低了美國大豆單產,而且最終單產也低于9月份的預測。
如果今年也是類似的調整規律,未來幾個月里美國農業部很可能逐步調高大豆供應。
未來幾個月里美國農業部很可能逐步調高大豆供應
表3是我們對下個月美國農業部供需報告里的大豆供需數據的情景預期。如果美國農業部在9月份供需報告里將美國大豆單產調高1蒲/英畝,從當前預期的53.2蒲/英畝調高到54.2蒲/英畝,在需求預估和期初庫存不做調整的情況下,明年8月底美國大豆庫存將達到6.48億蒲,庫存用量比為14.77%,創下2018/19年度以來的新高,也是2006/07年度以來的次高庫存用量比。
如果單產調高到職業農場主公司預期的54.9蒲/英畝,庫存將高達7.09億蒲,庫存用量比將高達16.15%,為過去30年來的第三個高點,意味著大豆價格需要通過下跌來對需求進行調配,以避免庫存過于膨脹。
美國大豆優良率保持穩定,仍為歷史同期最高
美國農業部作物進展周報顯示,截至8月18日,美國大豆優良率穩定在68%,為有記錄以來的同期最高評級之一。大豆揚花期比例95%,五年均值95%;結莢率為81%,五年均值80%。伊利諾伊州大豆優良率為70%(上周72%),印第安納州72%(68%),衣阿華州77%(77%)。
干旱監測報告顯示大豆作物處于干旱地區的比例略有擴大,但仍處于歷史低位。截至8月20日,美國大豆處于干旱區的比例為8%,一周前為6%,去年同期38%。
下周前幾天美國中西部將迎來極度高溫天氣
美國全國海洋大氣管理局(NOAA)周日發布的氣象預報顯示,未來三天中西部地區的最高溫度可能超過90華氏度。8月24日到8月27日期間,伊利諾伊州的最高溫度預計達到100華氏度,印地安納州、俄亥俄州和肯塔其州的最高溫度將達到97-99華氏度,衣阿華州和密蘇里州的最高溫度將達到94到95華氏度。
未來72小時累積降水圖顯示,8月25日到8月28日中午,美國中西部北部大部分地區的降雨量在0.10英寸到0.25英寸,明尼蘇達州的降雨量最高,估計為0.50英寸到1.25英寸。衣阿華州、堪薩斯州、密蘇里州、伊利諾伊州的西南部以及印地安納州無雨或者僅有小雨。
美國新豆銷售步伐繼續加快,但總體步伐依然落后
美國農業部出口銷售周報顯示,截至8月15日當周,美國大豆(包括新豆)凈銷量為163萬噸(陳豆負4.4+新豆167.7),一周前156萬噸(22+134)。2023/24年度迄今總銷量為4589萬噸,同比降低13.9%;美國農業部年度出口目標為4627萬噸,同比減少14.1%。
從報價來看,8月22日,美灣大豆報價380美元/噸,比一周前下跌3美元;巴西大豆在帕拉納瓜港口的報價為397美元,下跌2美元;阿根廷大豆在上河報價396美元,上漲4美元。
隨著美國大豆價格跌至四年低點,新豆銷售步伐繼續加快,尤其是對中國的銷售。本周美國農業部連續五天宣布單日出口銷售報告,其中對中國銷售新豆79.4萬噸,加上對未知目的地的銷售35.1萬噸,銷售量達到114.5萬噸,這些數據將在下周報告中得到體現。
截至8月11日,美國對中國銷售202萬噸2024/25年度大豆,比一周前增加92萬噸,但是遠遠低于去年同期的511萬噸。2024/25年度美國大豆總銷量為754萬噸,去年同期1181萬噸。
7月中國從美國進口的大豆數量同比增長234%
海關總署數據顯示,7月份中國從美國進口大豆475,392噸,較去年同期的142,129噸增長234%。7月份中國從巴西進口大豆912萬噸,較去年同期減少1.2%。但是巴西依然占到7月份中國大豆進口總量的大多數份額,占比高達92.6%。7月份中國大豆進口總量為985萬噸,環比降低11.3%,但是同比增長2.9%。今年頭7個月中國大豆進口量為5,833萬噸,同比降低1.3%;其中從巴西進口4355萬噸,同比增長12%;從美國進口1263萬噸,同比下降25%。今年頭7個月,巴西占到中國大豆進口總量的四分之三,而美國大豆份額僅為22%。
今年巴西大豆出口或追平去年的歷史紀錄
今年1至8月,巴西大豆出口強勁復蘇,扭轉了此前的下降趨勢。這表明今年出口可能追平2023年創下的歷史紀錄1.02億噸。
截至2024年8月第一周,今年巴西大豆出口量接近7800萬噸。預計到8月底,今年頭8個月的大豆出口量將達約8300萬噸。如果今年最后四個月的出口量達到去年同期的2100萬噸,將使得2024年的大豆出口量達到甚至超過1億噸。巴西大豆出口復蘇的原因包括,下一年度巴西大豆收成預期樂觀,以及在國際價格上漲前景不明朗的情況下,種植戶需要騰出倉庫空間。此外,巴西豆粕出口也表現良好,有可能超越去年的紀錄。但是豆油出口將比去年大幅下降。
加拿大農業部維持油菜籽產量預估不變
加拿大農業部發布的8月供需報告顯示,2024/25年度加拿大油菜籽產量預估不變,仍為1863萬噸,高于上年的1833萬噸。出口預計為750萬噸,較上月調高50萬噸,也高于上年的686萬噸。國內用量預計為1140萬噸,與上月持平。期初庫存為240萬噸,較上月預測值調高65萬噸;期末庫存223萬噸,較上月上調13萬噸。
未來一個月的關注焦點:大豆收獲,農戶拋售,美國降息,中國需求
近幾周美國農戶競相拋售陳季大豆庫存,以便在秋季收獲到來前騰出倉儲空間,同時也為了獲得急需的現金流,因為秋季是房產稅、農作物保險和其他賬單到期的時候。
到目前為止,美國大豆作物生長沒有出現重大問題,美國大豆種植區干旱評級指數仍處于歷史低位;下個月開始播種的南美大豆產量有望再創新高;可能給美國中西部以及南美(巴西南部和阿根廷)帶來干旱天氣的拉尼娜現象到來的時間可能進一步推遲。除非天氣風險對供應前景構成嚴重威脅,否則大豆價格的任何反彈都會被農戶視為清空庫存以及對新豆定價的良機,從而制約反彈高度和持續時間。
考慮到未來幾周是美國大豆單產形成關鍵期,大豆市場仍然有可能因為天氣預報以及天氣對大豆作物的影響而劇烈波動;由于投機基金在大豆期市持有接近歷史紀錄的龐大凈空單,也令市場很容易受到空頭回補的沖擊;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周五講話確認了美聯儲將在9月份開啟貨幣寬松周期,降息可能導致美元匯率走低,全球金融以及大宗商品市場面臨范式遷移;過去一周中國買家積極采購美國大豆,也表明買家愿意接受9字頭的大豆價格,有助于大豆價格止跌回穩。這些供需動態似乎表明,在總體看空基調不改的情況下,大豆走勢從單邊下跌轉為區間震蕩,波動也將尾隨天氣以及外部宏觀因素而加劇。
日期:2024-08-26
周五(8月23日),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的11月大豆期約報收9.73美元/蒲,比一周前上漲1.67%;9月船期美灣大豆均價為每蒲10.345美元,上漲1.57%;12月豆粕報收每短噸304.5美元,上漲0.79%;12月豆油報收每磅40.38美分,上漲4.42%;泛歐交易所11月油菜籽期約報收454.75歐元/噸,上漲0.3%;洲際交易所11月油菜籽期約報收584.8加元/噸,上漲3.67%;阿根廷上河大豆FOB現貨報價為每噸394美元(含33%出口稅),上漲1.5%。美元指數報收100.606點,比一周前下跌1.66%。
中西部農田考察顯示大豆單產潛力高于政府預期
本周美國《農場雜志》媒體旗下的咨詢服務機構職業農場主公司(Pro Farmer)組織了為期四天的年度中西部作物考察,周四該機構預計美國大豆平均單產為54.9蒲/英畝,產量為47.4億蒲,分別高于美國農業部8月份供需報告預期的53.2蒲/英畝和45.9億蒲。
自2019年至2024年這六年里,職業農場主8月份考察的大豆單產和產量預估數據只有兩年高于8月份美國農業部預期,分別是2021年和2024年。2021年美國農業部在9月份供需報告里調高了大豆單產以及產量預期,最終大豆單產和產量也均高于9月份的預測值。這也符合美國農業部調整數據的一個規律,那就是一旦開始調高產量,通常越高越調;反之亦然。
過去六年里,有四年里(2019,2020,2022,2023)職業農場主8月份考察的大豆單產低于美國農業部8月份預測值;在這四年里有三年(除了2023年),美國農業部均在9月份報告里調低了美國大豆單產,而且最終單產也低于9月份的預測。
如果今年也是類似的調整規律,未來幾個月里美國農業部很可能逐步調高大豆供應。
未來幾個月里美國農業部很可能逐步調高大豆供應
表3是我們對下個月美國農業部供需報告里的大豆供需數據的情景預期。如果美國農業部在9月份供需報告里將美國大豆單產調高1蒲/英畝,從當前預期的53.2蒲/英畝調高到54.2蒲/英畝,在需求預估和期初庫存不做調整的情況下,明年8月底美國大豆庫存將達到6.48億蒲,庫存用量比為14.77%,創下2018/19年度以來的新高,也是2006/07年度以來的次高庫存用量比。
如果單產調高到職業農場主公司預期的54.9蒲/英畝,庫存將高達7.09億蒲,庫存用量比將高達16.15%,為過去30年來的第三個高點,意味著大豆價格需要通過下跌來對需求進行調配,以避免庫存過于膨脹。
美國大豆優良率保持穩定,仍為歷史同期最高
美國農業部作物進展周報顯示,截至8月18日,美國大豆優良率穩定在68%,為有記錄以來的同期最高評級之一。大豆揚花期比例95%,五年均值95%;結莢率為81%,五年均值80%。伊利諾伊州大豆優良率為70%(上周72%),印第安納州72%(68%),衣阿華州77%(77%)。
干旱監測報告顯示大豆作物處于干旱地區的比例略有擴大,但仍處于歷史低位。截至8月20日,美國大豆處于干旱區的比例為8%,一周前為6%,去年同期38%。
下周前幾天美國中西部將迎來極度高溫天氣
美國全國海洋大氣管理局(NOAA)周日發布的氣象預報顯示,未來三天中西部地區的最高溫度可能超過90華氏度。8月24日到8月27日期間,伊利諾伊州的最高溫度預計達到100華氏度,印地安納州、俄亥俄州和肯塔其州的最高溫度將達到97-99華氏度,衣阿華州和密蘇里州的最高溫度將達到94到95華氏度。
未來72小時累積降水圖顯示,8月25日到8月28日中午,美國中西部北部大部分地區的降雨量在0.10英寸到0.25英寸,明尼蘇達州的降雨量最高,估計為0.50英寸到1.25英寸。衣阿華州、堪薩斯州、密蘇里州、伊利諾伊州的西南部以及印地安納州無雨或者僅有小雨。
美國新豆銷售步伐繼續加快,但總體步伐依然落后
美國農業部出口銷售周報顯示,截至8月15日當周,美國大豆(包括新豆)凈銷量為163萬噸(陳豆負4.4+新豆167.7),一周前156萬噸(22+134)。2023/24年度迄今總銷量為4589萬噸,同比降低13.9%;美國農業部年度出口目標為4627萬噸,同比減少14.1%。
從報價來看,8月22日,美灣大豆報價380美元/噸,比一周前下跌3美元;巴西大豆在帕拉納瓜港口的報價為397美元,下跌2美元;阿根廷大豆在上河報價396美元,上漲4美元。
隨著美國大豆價格跌至四年低點,新豆銷售步伐繼續加快,尤其是對中國的銷售。本周美國農業部連續五天宣布單日出口銷售報告,其中對中國銷售新豆79.4萬噸,加上對未知目的地的銷售35.1萬噸,銷售量達到114.5萬噸,這些數據將在下周報告中得到體現。
截至8月11日,美國對中國銷售202萬噸2024/25年度大豆,比一周前增加92萬噸,但是遠遠低于去年同期的511萬噸。2024/25年度美國大豆總銷量為754萬噸,去年同期1181萬噸。
7月中國從美國進口的大豆數量同比增長234%
海關總署數據顯示,7月份中國從美國進口大豆475,392噸,較去年同期的142,129噸增長234%。7月份中國從巴西進口大豆912萬噸,較去年同期減少1.2%。但是巴西依然占到7月份中國大豆進口總量的大多數份額,占比高達92.6%。7月份中國大豆進口總量為985萬噸,環比降低11.3%,但是同比增長2.9%。今年頭7個月中國大豆進口量為5,833萬噸,同比降低1.3%;其中從巴西進口4355萬噸,同比增長12%;從美國進口1263萬噸,同比下降25%。今年頭7個月,巴西占到中國大豆進口總量的四分之三,而美國大豆份額僅為22%。
今年巴西大豆出口或追平去年的歷史紀錄
今年1至8月,巴西大豆出口強勁復蘇,扭轉了此前的下降趨勢。這表明今年出口可能追平2023年創下的歷史紀錄1.02億噸。
截至2024年8月第一周,今年巴西大豆出口量接近7800萬噸。預計到8月底,今年頭8個月的大豆出口量將達約8300萬噸。如果今年最后四個月的出口量達到去年同期的2100萬噸,將使得2024年的大豆出口量達到甚至超過1億噸。巴西大豆出口復蘇的原因包括,下一年度巴西大豆收成預期樂觀,以及在國際價格上漲前景不明朗的情況下,種植戶需要騰出倉庫空間。此外,巴西豆粕出口也表現良好,有可能超越去年的紀錄。但是豆油出口將比去年大幅下降。
加拿大農業部維持油菜籽產量預估不變
加拿大農業部發布的8月供需報告顯示,2024/25年度加拿大油菜籽產量預估不變,仍為1863萬噸,高于上年的1833萬噸。出口預計為750萬噸,較上月調高50萬噸,也高于上年的686萬噸。國內用量預計為1140萬噸,與上月持平。期初庫存為240萬噸,較上月預測值調高65萬噸;期末庫存223萬噸,較上月上調13萬噸。
未來一個月的關注焦點:大豆收獲,農戶拋售,美國降息,中國需求
近幾周美國農戶競相拋售陳季大豆庫存,以便在秋季收獲到來前騰出倉儲空間,同時也為了獲得急需的現金流,因為秋季是房產稅、農作物保險和其他賬單到期的時候。
到目前為止,美國大豆作物生長沒有出現重大問題,美國大豆種植區干旱評級指數仍處于歷史低位;下個月開始播種的南美大豆產量有望再創新高;可能給美國中西部以及南美(巴西南部和阿根廷)帶來干旱天氣的拉尼娜現象到來的時間可能進一步推遲。除非天氣風險對供應前景構成嚴重威脅,否則大豆價格的任何反彈都會被農戶視為清空庫存以及對新豆定價的良機,從而制約反彈高度和持續時間。
考慮到未來幾周是美國大豆單產形成關鍵期,大豆市場仍然有可能因為天氣預報以及天氣對大豆作物的影響而劇烈波動;由于投機基金在大豆期市持有接近歷史紀錄的龐大凈空單,也令市場很容易受到空頭回補的沖擊;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周五講話確認了美聯儲將在9月份開啟貨幣寬松周期,降息可能導致美元匯率走低,全球金融以及大宗商品市場面臨范式遷移;過去一周中國買家積極采購美國大豆,也表明買家愿意接受9字頭的大豆價格,有助于大豆價格止跌回穩。這些供需動態似乎表明,在總體看空基調不改的情況下,大豆走勢從單邊下跌轉為區間震蕩,波動也將尾隨天氣以及外部宏觀因素而加劇。
日期:2024-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