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2024年6月食品行業輿情盤點

   2024-06-30 食品伙伴網文雯1040
核心提示:2024年6月食品行業輿情信息如下:知名火鍋店給顧客喝疑含藥丸的“二手飲品”?多方回應;網曝知名茶飲品牌員工在水池洗腳 公司回應、市監局通報;記者臥底曝光鴨腸鵝腸工廠生產亂象 兩地市監回應;網紅火鍋店吃完舌頭變黑? 品牌方回應;小學生吐槽食堂飯菜被教育?學校回應、官方通報;胖東來公布“搟面皮”事件調查報告;因銷售時違法宣傳 聽花酒又被罰款80萬元;知名品牌否認火雞面過氧化值超標傳聞;靠鍋氣來分辨預制菜已經沒用了 “鍋氣香精”引爭議;消費欺詐事件頻發。……(世界食品網-www.shijieshipin.co
2024年6月食品行業輿情信息如下:

 
  1、知名火鍋店給顧客喝疑含藥丸的“二手飲品”?多方回應
 
  6月6日,“知名火鍋店給顧客喝二手飲料”的消息沖上了微博熱搜。
 
  據報道,5月,一名消費者在廣州某知名火鍋品牌一家門店就餐時,在一杯飲品中喝出了疑似藥丸的異物,該異物經過檢測,含有乙酰氨基酚成分。這杯飲品是一杯“二手飲品”,為其他顧客未喝完的飲品,但被服務員送至其他顧客的餐桌上。
 
  6月5日,涉事公司總部相關負責人回應稱,該異物為感冒藥。涉事門店服務員的操作嚴重違反了服務流程規范,公司已依據制度流程對相關責任人進行嚴肅處理,并責成區域負責人對該店操作規范進行專項核查輔導,確保服務流程準確與流暢。
 
  從海珠區市場監管局了解到,該局根據市民舉報線索,對涉事經營場所開展現場檢查、制作筆錄,并立案調查。目前,案件正按照法定程序調查辦理中,后續將根據調查結果依法依規進行處理。
 
  2、網曝知名茶飲品牌員工在水池洗腳 公司回應、市監局通報
 
  6月11日,“蜜雪冰城客服回應員工在水池洗腳”話題登上微博熱搜。
 
  據報道,6月10日,網傳蜜雪冰城員工脫鞋在水池中洗腳,引發關注。6月11日,蜜雪冰城回應稱:經核實,視頻中的店員為門店老板父親,因工作中腳部燙傷,用冷水應急處理,出現該行為。目前已對涉事門店責令閉店,并對該門店進行消毒,對全體店員進行規范培訓、整改。
 
  對此,6月12日,北京市朝陽區市場監管局發布了關于對蜜雪冰城(潘家園店)檢查情況的通報稱,在調查中,該店負責人承認視頻中反映的員工在水池中沖洗腳部的行為確實存在,并表示該員工是由于操作過程中意外燙傷腳部后通過沖洗進行緊急處置。經執法人員現場調取店內監控視頻,視頻顯示上述情況確有發生。由于該員工在操作區水池內沖洗腳部的行為違反了食品安全操作規范,執法人員責令該門店立即進行全面的場所清潔與消殺,消除食品安全隱患。目前,該門店處于閉店狀態,該局將對其衛生消殺及整改工作等相關情況持續跟進。隨后,執法人員對蜜雪冰城總部進行了約談,并提示其應對各門店加強培訓,強化員工安全意識,加大巡查力度,規范生產經營行為。約談中,該公司提供了當日監控視頻記錄、涉事員工腳部燙傷照片及北京市朝陽區勁松第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診斷證明。
 
  3、記者臥底曝光鴨腸鵝腸工廠生產亂象 兩地市監回應
 
  6月17日,有媒體曝光山東濱州、河南清豐兩家禽類屠宰加工廠臟亂差問題嚴重,引發關注。
 
  據悉,2024年4月下旬,媒體記者先后進入河南清豐縣永官食品有限公司、山東雅士享肉類食品有限公司,在鴨腸、鵝腸生產車間暗訪發現,鴨腸隨意堆放在地上,清洗地面的臟水混在鴨腸中,工人直接用腳踩洗鵝腸,甚至還有工人將從污水中撈出的死鴨再次送回車間。
 
  對此,6月17日,從兩家企業所屬的市場監督管理部門了解到,兩地均已成立聯合工作組,并已查封兩家企業的涉事生產車間,后續根據調查情況進一步處理。
 
  6月17日,河南省清豐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通報稱,當地已組織市監局等部門組成聯合調查組,依法責令涉事企業立即停產整頓。工作人員已封存所有產品,對相關責任人予以控制。下一步將對涉事企業相關問題,依法依規調查處理。
 
  6月17日,山東濱州沾化區成立聯合工作組對雅士享鴨腸生產車間亂象開展調查。沾化區市場監管局富源市場監管所所長王哲堂在媒體采訪時稱,鴨腸生產屬于畜禽類的初級農產品加工,經過他們現場初步查看發現鴨腸車間環境臟亂差,不符合加工操作環境要求。目前他們已對鴨腸車間進行了查封,并對相關責任人做了詢問筆錄,后續會根據查到的情況進行進一步處理,如果涉嫌違規違法行為,將及時處罰。
 
  此外,6月17日下午,山東雅士享肉類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采訪時稱,鴨腸車間是對外承包給第三方,從生產經營銷售都是第三方在經營。鴨腸車間出現臟亂差,公司作為生產主體有監管責任,已第一時間把鴨腸車間全部關停,將配合各部門調查,作出相應的整改。
 
  4、網紅火鍋店吃完舌頭變黑? 品牌方回應
 
  近日,消費者吃完楠火鍋后舌頭發黑一事在社交平臺引發熱議。
 
  據悉,6月13日,浙江杭州。女生發視頻稱和母親在楠火鍋就餐后舌頭變黑。據報道,當事人稱點的是一個辣湯和一個菌湯,沒有點能讓舌頭變黑的食物,但吃完后舌頭變得特別黑,像染色了一樣。餐廳負責人解釋稱可能是因為鐵鍋的原因,辣鍋的辣椒跟鐵鍋在一塊煮,時間久了就產生這個問題。
 
  對此,6月15日,楠火鍋在當事人評論區向其道歉:由于工作人員未經調查當即作出的不實回復,在此對您表示誠摯的歉意,對不起。此外,還針對當事人視頻中的問題作出回復:1.事發之后,已安排工作人員與博主取得聯系,積極溝通此事;2.我們會在獲得博主及同行人同意后,安排工作人員陪同進行身體檢查。就此產生的誤工費等相關費用將由楠火鍋品牌方承擔;3.將把涉事門店鍋底樣品進行送檢,同時也歡迎所有顧客留樣送檢,也以便我們共同查明真相,給所有支持楠火鍋的顧客一個交代。
 
  隨后,6月17日,楠火鍋在官方微博發布相關說明稱,針對網傳有顧客在楠火鍋杭州奧體印象城店用餐后出現了舌頭發黑的情況,公司立即關閉了涉事門店,將店內同批次菜品、底料、餐具等全部做封存處理,并二次送檢,對出現問題的原因進行調查。同時,公司與反映這一問題的顧客取得聯系,已安排專人前往跟進此事。楠火鍋同時稱,楠火鍋使用的食材包括食鹽在內全部符合國家標準,絕不存在網傳的“亞硝酸鹽”等食品安全問題。顧客出現餐后舌頭發黑問題的原因目前仍未查明,需等待專業機構的檢測結果,后續將公示檢測報告。針對網友提出的“循環使用湯底”等猜測,楠火鍋在說明中稱,“承諾此類情況絕不可能發生,所有門店使用的湯底等均為一次性食用,食品安全是我們的底線,我們歡迎每一位消費者對任何一家楠火鍋進行查驗。”
 
  6月19日凌晨,楠火鍋再次發布情況說明:經浙江國正檢測技術有限公司檢測,消費者反映的涉事門店同批次產品符合國家標準,不存在亞硝酸鹽超標的問題。客人舌頭發黑是涉事門店鐵鍋養護不當的問題所致。已啟動全國門店的養鍋監管工作,確保不再出現因鐵鍋養護不到位給顧客帶來不良體驗的問題。楠火鍋表示,為因涉事門店鐵鍋養護問題給顧客帶來的不良體驗感和給廣大網民帶來的困惑深表歉意。
 
  5、小學生吐槽食堂飯菜被教育?學校回應、官方通報
 
  近日,江蘇一小學生發視頻稱“因喊話學校飯菜被做思想教育”一事引發關注。
 
  該小學生對學校食堂的飯菜質量表示不滿,認為學校食堂提供的飯菜里有發芽的蘿卜、蒼蠅、沒熟的土豆等問題,并公開提出批評,結果被學校教導處叫去進行了思想教育,校方認為男孩的行為否認了食堂阿姨的勞動。然而,小男孩并未因此屈服,回家拍視頻繼續發聲,批評學校態度,質疑食堂質量,并表示如果學校認為這樣的飯菜是勞動成果,他寧愿放棄學業,去和食堂工作人員一起做“垃圾菜”。視頻發布后,在網絡上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和討論。
 
  對此,學校辦公室負責人倪老師表示,視頻發布者是該校六年級學生韓同學。學校發現他發布的相關視頻后,立即進行了調查和溝通。韓同學和他的家長都對此表示滿意。其中,關于食堂問題,倪老師解釋,韓同學提到食堂中有蒼蠅的問題,但沒有提供實質的證據,無從考證。“他還說發芽的蘿卜,但其實蘿卜上有須是正常的。”對于土豆未煮熟的問題,倪老師解釋說:“他提到的沒有煮熟的土豆,可能只是中間有一塊比較硬。如果真的沒有煮熟,其他學生應該也會有不良反應。”對于西紅柿的梗,倪老師表示:“切開西紅柿后有一個比較硬的部分是正常的,但他認為是梗。”
 
  此外,6月13日晚,杭州市上城區教育局發布情況通報:近日,有報道稱學生反映學校食堂飯菜存在問題。教育局高度重視,已成立調查組并聘請第三方權威檢測機構,對網上反映的問題進行深入調查,確保學生飲食安全和健康成長。
 
  6、胖東來公布“搟面皮”事件調查報告
 
  6月27日凌晨,胖東來在官方微博發布關于新鄉胖東來餐飲商戶“搟面皮加工場所衛生環境差”的調查報告。對于幫助發現重大食品安全隱患的顧客,給予該顧客10萬元現金獎勵;對所有于2024年6月9日至2024年6月19日期間在新鄉胖東來兩店餐飲部購買搟面皮、香辣面的顧客辦理退款,給予1000元補償(共計8833份);并對胖東來相關工作人員予以辭退、免職、取消年終福利;要求新鄉胖東來搟面皮商戶即日起停止營業,并解除合同終止合作,限期撤柜。
 
  據悉,6月25日,有顧客在抖音平臺反饋,新鄉胖東來聯營餐飲搟面皮加工場所衛生環境較差的問題。胖東來接到顧客反饋后,立即要求新鄉兩店餐飲部所有的聯營商戶檔口進行關停,并成立調查小組結合餐飲部門主管對此事進行嚴格調查落實。
 
  7、因銷售時違法宣傳 聽花酒又被罰款80萬元
 
  6月26日,ST春天發布關于全資子公司北京聽花貿易有限責任公司(簡稱:聽花貿易)收到《行政處罰決定書》的公告。
 
  北京市朝陽區市場監督管理局于2024年3月在監督檢查中發現,聽花貿易在銷售聽花酒過程中,存在違法宣傳問題。經過調查,朝陽區市監局認為,聽花貿易的業務員在銷售聽花酒產品時,進行了引人誤解的商業宣傳,違反了相關法律規定。聽花貿易作為酒類銷售企業,應當對酒類及食品廣告中禁止宣傳治療功能、功效作用等內容的事項知曉,且聽花貿易提供了《體驗店合規迎檢常規注意事項》PDF文件,該文件要求了體驗店店員在接待消費者時所用話術不能提及功效,聽花貿易在明知接待消費者時不能提及聽花酒具有相關功效的話術情況下,還要求或默認員工向消費者介紹聽花系列白酒的功效及“回春案例”,主觀故意明顯,引起了一定程度的負面社會影響,應從重處罰。
 
  根據相關法律規定,朝陽區市監局責令聽花貿易立即停止上述違法行為,并決定罰款80萬元。
 
  此前,ST春天子公司成都聽花盛世貿易有限公司于今年5月收到成都市武侯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行政處罰決定書》,對其在“聽花酒”銷售過程違反相關法律規定予以行政處罰,責令停止違法宣傳行為,并處以罰款180萬元。
 
  8、知名品牌否認火雞面過氧化值超標傳聞
 
  6月17日,“火雞面”話題登上微博熱搜,據悉,有網友質疑,三養食品在中國售賣的火雞面保質期為12個月,過氧化值超標,而韓國本地銷售的火雞面保質期只有6個月。
 
  對此,6月17日晚間,三養食品在官方微博回應稱,近日,出現對于三養火雞面“過氧化值”超標的不實傳聞,三養食品銷售的產品均符合國家規定標準。同時,附上專業檢測機構SGS官方檢測報告的視頻。三養食品表示,特別是中國方便面國標中對油炸面餅“過氧化值”有限值要求,因此正規渠道在售的三養火雞面前均為合規產品。
 
  9、靠鍋氣來分辨預制菜已經沒用了 “鍋氣香精”引爭議
 
  煙火氣,一直被認為是現炒菜和預制菜的最大區別。消費者普遍認為預制菜缺乏煙火氣、沒有鍋氣。然而,據報道,近期,有商家已經開始針對鍋氣做文章。利用添加“鍋氣香精”、用砂鍋加熱等方法,可以對預制菜進行“美顏”讓食物跟現炒的一樣。
 
  那么,鍋氣香精能否使用?是否安全?有媒體記者從網上下單了一瓶10ml的鍋氣香精。該產品的配料表只寫著“食品用香料輔料”,但具體有哪些物質合成,并未顯示。食品用香料輔料是天然的還是化學合成的?產品客服表示,食用香精是參照天然食品的香味,采用天然和天然等同香料、合成香料經精心調配而成具有天然風味的各種香型的香精。打開瓶蓋,立即就能聞到濃烈的香氣,像是廚房里冷卻后的油氣味。瓶子上顯示適用范圍是在符合GB30616的原則下用于各種加工食品。建議用量為0.1-0.2%按需添加。客服告訴記者,在炒菜快炒好的時候按照一公斤原料加入1毫升香精的比例添加即可。
 
  對此,南京市雨花臺區市場監管局工作人員表示:不建議個人消費,也不建議直接食用。
 
  10、消費欺詐事件頻發
 
  6月,多起消費欺詐事件引發輿情關注。
 
  事件一:“榴蓮鬼秤”8斤稱出18斤,官方發布情況通報
 
  6月7日,有網友在網絡平臺發布“廣西路邊攤現榴蓮鬼秤,8斤稱出18斤”的視頻或文章。據悉,6月6日晚,在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西鄉塘區北湖路附近,有游客稱,在街邊攤買了一個18斤重的榴蓮,復秤發現榴蓮僅8斤2兩,之后找攤販理論。就在游客準備報警時,攤販突然大喊“來打我啊”。
 
  6月8日,廣西南寧市西鄉塘區市場監督管理局連續發布兩次情況通報稱,該局立即組織執法人員對該事件進行調查,對當事攤主進行了問詢,攤主已承認其存在缺斤少兩行為。經立案調查,依據計量法有關規定,我局對存在使用不合格計量器具行為的流動榴蓮攤販攤主,作出沒收經檢定不合格的電子計價秤1臺、沒收違法所得290元并罰款2000元的行政處罰。


  事件二:官方回應B太長沙夜市打假
 
  6月4日,網紅“B太”發布視頻稱長沙夜市的商家存在“陰陽秤”、“低標高結”行為。
 
  視頻中,一位水果撈攤販老板聲稱“18元一斤”,結算時,重量740g的水果撈本該收費26.64元,老板卻要收其32元。等再一次稱重時,老板才將單價修改為每公斤36元。之后,一位女生購買榴蓮遇“死包”找老板理論,水果車上顯示標價19.8元一斤,但女生表示之前購買時不是這個價錢的牌子。之后離開再次偶遇該老板時,發現其車上的價格變為“40元一個,100元3個”。
 
  針對上述情況,長沙市天心區市場監督管理局一工作人員表示,已關注到該視頻,目前相關部門正在核實中,如果存在違規行為肯定會依法依規進行處置。6月5日,從長沙市天心區相關單位獲悉,視頻中“夜市水果撈鬼秤”攤販已經找到,市場監督部門已通知其接受調查。
 
  隨后,長沙市場監管部門開始整頓紅星水果市場,沒收銷毀計量器具,發現不誠信經營行為153起,立案查處11起。
 
  事件三:杭州西湖市監通報博主買到假冒“獅峰龍井”
 
  6月17日,知名博主@superB太 發視頻曝光了杭州西湖龍井茶葉產區存在的市場亂象,引發關注。
 
  該博主在視頻中稱,稱自己3880元一斤購買的西湖龍井不知真假,并從商戶口中得知,拉客購買茶葉,司機將提成50%。
 
  對此,6月17日,浙江杭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西湖風景名勝區分局就博主反映“在西湖景區龍井村某茶葉店購買龍井茶”一事發布情況通報稱,經初步查明,該店(龍井189號)營業員在6月11日、6月12日、6月13日連續三次將產自杭州市余杭區的龍井茶宣稱為“西湖(獅峰)龍井”售賣給當事人,銷售金額共計1800元,涉嫌虛假宣傳。目前,案件正在進一步查辦中。
 
  事件四:男子吐槽買雞爪遇刺2個27.4元 景區回應
 
  6月20日,#男子吐槽買雞爪遇刺客兩個27.4元#上了熱搜。
 
  據悉,6月18日,有顧客發視頻吐槽在杭州河坊街購買了兩個雞爪27.4元。當事人周先生稱,自己花了27.4元,覺得有點偏貴,最后還是買單了。
 
  對此,河坊街景區工作人員稱,景區內攤點大多數都會明碼標價,都有標價牌,一般不會有這種情況,但也不排除個別。消費者購買前也需自己長一些心眼,在買之前問清楚價格,做一些預判。游客遇到該情況可立即向景區投訴,景區會進行處理反饋。
 
  6月21日,杭州清波市場監督管理所負責人表示,事發后已到現場調查核實,并不存在未明碼標價的情況。據了解,清波市場監管所的工作人員發現該店價格標簽不醒目,當場建議涉事店鋪進行更換。該所負責人介紹,自河坊街五一期間發生“叫花雞里沒有雞”事件后,他們對商鋪加強了管理,希望杜絕類似事件再次發生。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更多>同類資訊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