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2023 年蜂產業與技術發展報告

   2024-02-21 中國畜牧雜志微信號1028
核心提示:2023年中國蜂產業與技術發展呈現了積極的發展趨勢,同時也面臨著一些挑戰和機遇。本文從國內蜂產品生產與貿易、國內蜂產業技術研究進展等方面總結了2023年蜂產業發展現狀,分析了我國蜂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就產業發展趨勢做出判斷,并提出我國蜂產業發展的政策建議。……(世界食品網-m.cctv1204.com)
   摘 要:2023年中國蜂產業與技術發展呈現了積極的發展趨勢,同時也面臨著一些挑戰和機遇。本文從國內蜂產品生產與貿易、國內蜂產業技術研究進展等方面總結了2023年蜂產業發展現狀,分析了我國蜂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就產業發展趨勢做出判斷,并提出我國蜂產業發展的政策建議。 
  作為畜牧業不可或缺的一環,我國的蜂產業在全球占據著舉足輕重的位置。得益于國家扶貧政策和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入實施,我國飼養的中華蜜蜂(簡稱中蜂)和意大利蜜蜂(簡稱意蜂)這兩大主要蜜蜂品種的種群數量均實現了顯著增長。尤其是中蜂,數量從原先約400萬群壯大至近700萬群,人均飼養規模介于200~350群,與上年相比,增幅逾10%,顯著推動了產業的高質量發展。而意蜂種群則維持在約600萬群的規模。在養蜂實踐中,這2種蜜蜂各有所長,各有所短。中蜂產品相對單一,以蜂蜜為主,且產量較意蜂低,平均每群年產蜜量大約5kg,少數高產者能達到10~15kg。相較之下,意蜂不僅產蜜量高達50kg,還能產出蜂王漿、蜂花粉、蜂膠等一系列產品。
 
  就蜂蜜而言,我國年產量穩居世界首位。近年來,我國蜂蜜年產量保持在約50萬t,占亞洲總產量的55%,占全球市場份額達27%,連續多年位居全球第一。歐盟年均產量約為25萬t,占全球13%,而土耳其則以近10萬t的年均產量位居第三,占全球5%。然 而,受2023年不利天氣和蜂場減少的影響,蜂蜜產量 有所下滑,預計減產15%~20%,價格相較上年上升10%~15%。盡管價格上漲,但原料減產導致蜂農收入下降,養蜂業面臨較大挑戰。至于蜂王漿,2023年安徽、浙江一帶于3月20日左右開始生產,比上年略早。至4月初,多數蜂場全面開啟取漿工作。不同地區及蜜源 植物對蜂王漿的價格產生了一定影響,價格區間從130元/kg逐漸降至96~100元/kg。雖然產量普遍較高,但10-HDA含量持續降低,加之部分地區農藥殘留問題依 舊存在,這可能削弱了蜂王漿產品的整體品質。在蜂膠 與蜂花粉方面,2023年的產量基本穩定,與往年持平, 沒有明顯波動。總體來看,我國蜂業在克服困難的同時,仍展現出韌性和發展潛力。
 
  01 蜂產業生產與貿易情況


  1.1 國內市場情況分析
 
  中國的蜜蜂飼養規模龐大,擁有約1 200萬群蜜蜂和超過300萬的養蜂戶。盡管中國是一個養蜂大國,但在養蜂產業的強度上還未達到強國的水平,整體產業規模較小。在蜂王的商業育種方面,市場并不成熟,大部分交易由私人間進行,價格多樣。 中蜂蜂王的售價大致在50~300元,而西方蜜蜂蜂王則在60~100元。具有特定選育特征的中蜂蜂王(如阿壩王、紅環王、雜交黑王等)通常售價更高;在西蜂蜂王中,產漿型蜂王的售價高于產蜜型蜂王。
 
  進入2023年,雖然業內普遍預期蜂產品市場會有所好轉,但根據原料狀況和市場調研來看,蜂蜜價格基本維持在往年水平。椴樹蜜因其純度不同而有不同定價,價格為1.3萬~1.9萬元/t。洋槐蜜在 40~41°Bé 以上時收購價格為1.2萬~1.3萬元/t。荊條花蜜的收購價則高于常年。據中國蜂產品協會蜂膠專委會估計,與疫情前相比,2023年全國蜂膠市場的銷售額進一步下滑了約90%。不過,2023年超過90%的蜂王漿原料的收購量較2022年有所增加,除了洋槐漿外,其他類型的蜂王漿收購價格比上年平均下降了大約10元/kg。根據中國蜂產品協會蜂王漿專委會的調查問卷,有60%的蜂王漿企業2023年銷售量有所上升,持平的企業占30%,僅有10%的企業銷售有所下降,這表明國內蜂王漿產品消費市場規模正在擴大。
 
  中國設施農業面積占據全球總量的80%,其中約有20%采用了生物授粉技術。北京、上海、吉林、浙江、山西等地的昆蟲授粉普及率超過了全國平均水平。2023年度,授粉昆蟲繁殖和應用領域的發展趨勢保持良好,特別是熊蜂授粉產業的發展顯著。國內多個繁育機構和研究所,如山東省黃三角農高區的國產授粉熊蜂基地、中國科學院動物所、云南省農業科學院蠶桑蜜蜂研究所 等,在本土熊蜂的馴化和繁育方面取得了重要進展,并實現了精準化育種技術的突破。
 
  隨著設施農業的快速發展,2023年出現了大量對授粉熊蜂的市場需求。熊蜂的市場化和商業化規模逐漸擴大,越來越多的熊蜂被用于多種農作物授粉。目前,授粉技術已在北京、山東、河北、遼寧、內蒙古、新疆、 浙江等多個地區廣泛應用,大幅提升了授粉面積。熊蜂授粉能顯著提升作物產量和品質,例如番茄畝產可增產17.6%,畸形果率降低9.2%;黃瓜產量提高約 9.3%;草莓的單果重和營養物質含量顯著增加。與人工授粉相比,草莓畸形果率降低了33.35%,果實呈圓錐形,口感更甜,營養價值更高。這些成果使得國內熊蜂授粉技術得以推廣,打破了國外企業對中國市場的壟斷,大幅降低了進口熊蜂的成本,從而使更多的農戶能夠負擔得起使用熊蜂。
 
  1.2 對外貿易情況分析
 
  中國位居全球主要蜂產品出口國之列。1981—2020年, 中國蜂蜜出口量占全球的18.86%~30.52%,平均為22.87%。然而,中國蜂蜜的出口單價一直相對較低,僅為全球蜂蜜出口均價的66.86%。盡管2022年底疫情管控放松,中國蜂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表現并未如預期般迅速恢復,特別是蜂蜜等產品的出口數量和價格雙雙下降。其中,蜂蜜出口量下降了 8.03%,蜂花粉減少了31.08%,而蜂蠟降低了28.51%。唯獨凍干蜂王漿粉出口量小幅增長了4.4%。值得注意的是,在歐盟市場,最高單價的蜂蜜來自新西蘭,高達27.59歐元/kg,而最低單價的則是來自中國的蜂蜜。
 
  根據 2023年1—11月的出口數據,中國向61個國家/地區累計出口蜂蜜136 502t,總價值達22 902萬美元;向68個國家/地區出口蜂王漿總計917t,總價值2 989萬美元;向39個國家/地區出口蜂花粉共2 077t,總價值 886 萬美元;以及向46個國家/地區出口其他蜂產品306t,總價值716萬美元。
 
  中國作為世界上重要的蜂蠟出口國,近年的數據表明其國際市場占有率有所下降。2023年1—10月期間,中國向全球20多個國家和地區出口蜂蠟5 991.92t,同比減少28.51%,總價值2 881.44萬美元,同比下降32.27%。出口單價平均值為4.81美元/kg,比2022年下降了5.26%。
 
  與此同時,隨著國民經濟的穩步增長和中產階級規模的擴大,中國蜂蜜進口量也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值得關注的是,中國蜂蜜進口單價顯著高于出口單價,特別是在2011—2015年和2016—2020年期間,蜂蜜進口單價與出口單價之比分別為4.71:1 和8.13:1。這種現象并不符合正常的市場規律,應當引起中國政府的高度關注,并考慮盡快制定針對性的政策。此外,雖然中國蜂蠟出口量遠超進口量,但進口單價卻遠高于出口單價。2023年,中國進口蜂蠟總量達到153.41t, 同比上升59.18%,進口總值141.28萬美元,同比上升37.08%,平均進口單價為9.21美元/kg,較上年下降了13.88%。
 
  02 蜂產業技術研究進展


  2.1 國際蜂產業技術研究進展
 
  蜜蜂生物學研究:在蜜蜂生物學領域,學術論文的發表量已達到210篇,這些研究廣泛涵蓋了蜂群的不同生命階段、季節性變化、腸道微生物的多樣性、繁殖習性、卵巢蛋白的表達模式、表型的可塑性、自噬過程、幼蟲的發育,以及對于非靶標器官的影響等課題。組學技術的應用已成為該領域的一個突出特點,包括對寄生于蜜蜂的瓦螨進行組學分析、PacBio單分子測序技術的使用,以及中蜂發育過程中長鏈非編碼RNA(lncRNA)的表達模式研究。
 
  蜜蜂健康與保護研究:關于蜜蜂健康與保護的論文數量達到了150篇,其中關注焦點集中在東方蜜蜂微孢子蟲病、白堊病、蜂螨侵害和農藥影響等關鍵問題上。研究發現,有益細菌的混合物能夠有效地控制微孢子蟲的感染;通過工程化腸道共生體的方法可以顯著減少病原體的增殖并提高蜜蜂的存活率;氣相色譜-質譜聯用技術揭示了球囊菌感染引起的脂類水平的變化;此外,還有研究表明草本植物精油具備作為殺螨劑的巨大潛力。
 
  設施蜜蜂授粉研究:在國際上,設施蜜蜂授粉的研究主要聚焦于藍莓、櫻桃、番茄等果蔬作物。相關研究內容包括開發促進蜜蜂定向授粉的制劑和組合物,以及相關的方法論研究。
 
  蜜蜂疾病診療研究:在蜜蜂疾病的診斷與治療方面,共發表了135篇論文,反映了對病蟲害防治的重視程度;蜂產品方面的研究則深入探討了其營養成分、生物活性、醫療應用價值、抗生素和重金屬的檢測方法,以及真實性的鑒別技術。具體而言,研究涉及了蜂王漿在緩解Covid-19癥狀方面的潛力、蜂膠預防胃癌的可能性、蜂產品的抗炎活性、蜂蜜中農藥殘留和重金屬的檢測技術,以及利用核磁共振和HPLC-UV指紋圖譜鑒別蜂蜜摻假的方法。
 
  2.2 國內蜂產業技術研究進展
 
  2023年國內蜂產業技術取得了顯著的發展成果,為未來蜂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堅實的科學支撐。國內蜂產業技術研究覆蓋了蜜蜂生物學與遺傳育種、飼養管理、授粉、疾病防控、產品開發以及經濟政策等多個領域。
 
  在蜜蜂生物學與遺傳育種方面,雖然相關研究的數量有所下降,但遺傳多樣性和基因組學的研究卻呈現出增長的趨勢。
 
  2023年,得益于蜂產業技術體系的支持,崗位試驗站專家在我國構建了全國蜜蜂育種協作網絡(National Network of Bee Breeding,N2B2),包括建立了信息網站及支撐平臺,對測定蜂場、交配場進行了考察與構建,初步搭建了育種體系框架,并形成了一系列技術文檔與資料。這些成果標志著我國現代蜜蜂育種體系的初步建立。
 
  中國農業科學院蜜蜂研究所等多家單位在培育具有優良性狀的授粉蜂種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所培育的授粉蜂種花粉采集能力比本地意蜂提高了12.6%,繁殖力提升了15.1%,產蜜量增加了38.1%,越冬蜂死亡率降低了21.3%,越冬飼料消耗減少了 21.9%。這些蜂種目前已廣泛應用于大田和溫室授粉工作。
 
  在蜜蜂飼養管理方面研究成果豐富,多箱體飼養成為新的研究熱點。中蜂飼養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降低養蜂生產中的勞動力投入,例如集約化中蜂室內繁殖方法、自動化飼喂、新型中蜂箱等。近年來,國內蜂產業技術逐步向信息化、智能化方向發展,尤其是在蜂群監測方面發展迅速,例如基于AI的物聯網數字蜂箱、智慧蜂業的發展思考,基于LoRa通信的胡蜂養殖防盜 檢測系統和基于NB-IoT技術的數字養蜂系統等。
 
  在蜜蜂保護領域,研究關注點從農藥、球囊菌、蜂巢小甲蟲轉向東方蜜蜂微孢子蟲和中蜂囊狀幼蟲病。關于病毒流行病學調查研究指出了目前國內流行的蜜蜂病毒種類,并首次證實了瓦螨正粘病毒1等6種病毒在中國的存在,這對于蜜蜂病毒性傳染病的防控具有重要意義。
 
  蜂產品研究總體略有減少,但高效液相色譜和質譜等技術應用廣泛。2023年度蜂王漿研究論文數量較上年增加,中國作為第一作者單位在國際刊物上發表的論文數量最多,研究集中在生物學活性、化學成分和質量控制。蜂膠研究涵蓋的領域較為廣泛,其中生物學活性研究占42.4%,食品保鮮、口腔保健等應用占29.18%,化學成分和質量控制研究占18.95%。蜂蠟的研究進展包括在醫療、包裝、凝膠和化妝品等方面的應用,例如碳水化合物對蜂群和泌蠟性能的影響,以蜂蠟為原料的膠囊、古蠟和燒傷膏的制備,蜂蠟在水果保鮮和復配凝膠方面的應用等。
 
  蜂業經濟與政策方面,探討了中國蜂業發展現狀與前景和共富江山的鄉村振興,我國蜂蜜消費水平和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創建及蜂蜜市場變化。
 
  2023年與蜜蜂相關的專利共有1 051項,較前一年減少,其中發明授權專利442項,實用新型專利609項,外觀專利304項。蜂毒相關專利增長明顯,發明授 權專利增至23項。
 
  03 蜂產業未來發展趨勢


  3.1 授粉產業的蓬勃發展
 
  目前,先進的授粉技術已在北京、山東、河北、遼寧、內蒙古、新疆及浙江等地區得到廣泛應用,顯著增加了授粉作業的覆蓋面積。眾多省市亦積極建設示范基地,將蜜蜂授粉作為推廣農業技術的重點領域,成效顯著。通過熊蜂授粉,作物平均產量可提高15%~40%,每畝產值增加2 000~3 000元。展望2024年,授粉產業有望持續貢獻經濟效益。
 
  3.2 蜂業質量的全面提升
 
  各地方圍繞養蜂產業鏈的全面發展,以優良品種培育、標準化生產和產業化經營為關鍵點,轉型升級、補齊短板、鞏固基礎,支持打造綠色高質量發展的區域典范。地方政府探索建立提質增效、產業融合發展的長效機制,穩健提升中國蜂業的發展質 量和水平,取得顯著成果。
 
  3.3 智能化對養蜂生產的變革
 
  盡管養蜂業屬于傳統行業,但在智能化方面仍處于起步階段。隨著物聯網和智能化技術的深入應用,養蜂生產正逐步向精準化方向發展,包括養蜂基礎研究、養蜂設備、產品運輸、技術培訓以及授粉研究等多個領域。
 
  3.4 蜜蜂文化與旅游的協同發展
 
  各地方政府通過深入挖掘地方蜂文化的內涵,以蜂產品為核心,結合蜂旅發展,打造經典品牌和暢銷產品。重視蜜蜂旅游、文化、療養、授粉果蔬采摘以及生態等領域的綜合開發,延伸產業鏈,全方位提升產業效益。
 
  未來,蜂產業的可持續發展需要科技創新和市場拓展的雙輪驅動。科技創新在提升蜂產品質量和產量方面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例如,一些研究機構和企業已經開始運用生物技術、信息技術和自動化技術等先進技術來提高蜜蜂育種效率、疾病診斷與防控能力,以及提升蜂產品的品質和產量。這些技術創新為蜂產業的持續發展提供了堅實的支撐。國內外市場對于高品質蜂產品的需求日益增長,為中國蜂產業開拓市場提供了新機遇。隨著消費者對健康食品需求的增長和對外貿易的擴大,中國蜂產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市場機遇。為了把握這些機遇,中國蜂產業需進一步提升產品質量,加強品牌建設,并積極拓展國際市場。
 
  04 蜂產業存在的突出問題及政策建議


  4.1 突出問題
 
  4.1.1 蜜蜂良種意識和有償授粉意識不足
 
  中國的蜜蜂遺傳資源豐富,為改良工作提供了優質基礎,但專業大型蜜蜂種業公司尚未興起,蜂種交易處于初級階段。蜂農主要通過購買少量蜂王自行育種。據統計,全國蜂王交易量超60萬只,經鑒定或認證的蜂王僅占10%,生產型蜂王更低于30%。良種繁育和種業振興在鄉村振興中的作用不明顯,缺乏宣傳引導,制約了蜜蜂種業的進步。
 
  中國設施農業占全球80%以上,人工輔助授粉普遍。然而,蜂農和種植戶對蜜蜂授粉積極性不高,多數認為授粉蜂群不足、有償授粉認知有限是行業發展障礙。目前,僅北京等地區對授粉服務提供政策和資金支持。
 
  4.1.2 蜜蜂健康受威脅
 
  蜜蜂健康面臨疾病和農藥等挑戰,這影響蜂產品市場和行業可持續性。經濟作物常用農藥,花期噴藥與蜜蜂采蜜期重疊,增加中毒風險。農藥影響蜜蜂存活、繁殖,改變行為,削弱免疫和導航。這些問題綜合起來,嚴重削弱蜜蜂種群的整體健康和生存能力。
 
  4.1.3 養蜂人員進一步收縮
 
  地方保護主義造成的流動蜂場放蜂遇阻的現象依然比較普遍。蜂蜜減產、養蜂人員老齡化等各種因素,使得部分養蜂人持續減少蜜蜂飼養數量,甚至放棄養殖。蜂農數量下降對部分地區養蜂業形成嚴峻考驗。
 
  4.1.4 企業創新與品牌建設不足
 
  我國蜂產品加工業以中小型企業為主,大型及上市企業稀缺。行業普遍缺乏對標準和知識產權的深入理解,創新能力有限,成為發展瓶頸。原料儲存不當、產品質量下降、摻假等問題頻發,技術同質化嚴重,阻礙了產業進步。出口依賴原料,附加值低,技術壁壘制約出口價值提升。國內蜂蜜售價遠低于進口產品,部分因消費者偏好,更多因國產品牌培育滯后,缺乏特色。亟需強化品牌建設和宣傳,結合打擊假冒偽劣,重塑消費信心,引導科學消費。
 
  4.1.5 行業競爭過度與質量挑戰
 
  我國蜂產品行業面臨激烈的內部競爭,市場上出現了意蜂蜜與土蜂蜜、濃縮蜜與成熟蜜、超市蜜與蜂農直銷蜜之間的明顯對立,這種分化導致了不必要的內耗和行業內卷。為了行業的健康發展,應當推崇市場尊重、培育和合作精神,共同構建和諧的市場環境。
 
  在對外貿易方面,我國蜂產品行業常常陷入以低價為手段的惡性競爭,導致出口蜂蜜價格持續走低。更令人憂慮的是,產品質量問題嚴重影響了我國蜂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聲譽。例如,出口至歐洲市場的蜂蜜中,有高達77.5%的樣本被疑似為假冒產品,在日本市場也遇到了相似的質量問題。這些現象對我國蜂產業的可持續健康發展構成了嚴重威脅。
 
  4.2 政策建議
 
  4.2.1 保護遺傳資源
 
  應重視本土蜂種的篩選與利用,加大宣傳力度,結合國家政策和科研力量,建立蜜蜂基因庫,培育優良蜂種,同時禁止獵取野生蜂資源。
 
  4.2.2 加強科研和政策引導
 
  鼓勵對蜂產業的科研投入,特別是在育種、授粉、疾病防治等領域;出臺相關政策法規,提高公眾認知度,并通過政府支持推動商業化育種和授粉。
 
  4.2.3 加快標準化建設
 
  通過國標委的管理和組織能力,推進蜂產業標準化;支持龍頭企業和合作社帶動產業規模化、集約化經營,提高生產技術水平。
 
  4.2.4 優化產業結構,擴大國際合作
 
  調整蜂產業,發展深加工和高附加值產品,提升產業鏈競爭力;企業需了解國際市場法規,參與國際標準制定,積極交流學習, 提升中國蜂產業國際影響力。
 
  4.2.5 推進智能蜂業發展
 
  支持物聯網技術在蜂業的應用,實現智慧管理,建立標準化、信息化、智能化的信息服務模式。
 
  4.2.6 加強人才建設
 
  加強養蜂人才培養,提高技術和管理水平,解決行業人才短缺問題。
 
  05 結 語
 
  在當前全球經濟復雜多變的大背景下,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的“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后破”的方針對于指導各行各業的發展具有深遠的意義。特別是對于蜂產業而言,這一方針不僅強調了穩健發展的重要性,也提出了積極進取、創新突破的要求。
 
  當前,我國蜂產業面臨著蜂農老齡化、企業間同質化競爭、消費市場疲軟、行業內卷和惡性價格競爭等一系列挑戰。這些問題的根源在于市場秩序的失衡和企業在創新及轉型升級方面的不足。為了應對這些挑戰,國內的蜂蜜等蜂產品行業需要采取更加積極主動的措施, 實施“走出去”戰略,與國際標準體系接軌,提升產品的國際競爭力,打破技術性貿易壁壘,提高出口產品的附加值。政府和行業協會應加強監管,明確并統一國內外蜂產品的標準體系和檢測標準,建立高效、協同、健全的國家蜂產品標準體系。對摻雜使假等違法行為進行嚴厲打擊,保護消費者權益,維護市場秩序。同時,政府還應通過立法和生態補償等措施,加大對養蜂一線人員的政策扶持和保護力度,提升蜂農的收入水平和風險應對能力,從而提高整個行業的吸引力和競爭力。此外,提高市場準入和出口門檻,鼓勵企業升級生產設備,加快產品創新,形成優勝劣汰的市場機制,推動蜂產業的健康發展。
 
  2023年,中國蜂產業呈現著良好的發展潛力。然而, 要實現持續健康發展,就必須關注行業內存在的問題和挑戰,通過科技創新、市場拓展和政策支持等綜合措施, 為蜂產業的長期繁榮穩定打下堅實基礎。



日期:2024-02-21
 
標簽: 中國 蜂產品
行業: 蜂蜜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更多>同類資訊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