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生產經營者是保障食品安全的第一責任人。國務院發布的《國家食品安全監管體系“十二五”規劃》和《國務院關于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決定》提出,要堅持加強政府監管與落實食品生產經營者主體責任相結合,提升食品生產經營者誠信守法水平,夯實食品安全基礎。
近年來,我省流通環節食品安全監管力度不斷加大,在規范食品市場秩序、落實食品經營者(企業)主體責任方面取得了一定工作成效。然而,面對我省眾多食品經營主體,流通環節食品安全監管呈現出食品經營主體數量多、食品類別雜、食品市場需求量大、食品經營過程復雜、食品安全隱患不易發現的特點,食品安全監管力量和技術資源與之很不相適應;同時,食品行業的信用體系、誠信體系尚不健全,食品經營主體良莠不齊,道德滑坡、誠信缺失、責任缺失、故意違法等問題仍然比較突出,有的甚至衍生為行業“潛規則”。
為解決食品經營者(企業)主體責任落實中存在的共性、突出、亟需解決的問題,9月5日,遼寧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向省內各地食品流通監管部門下發了《遼寧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關于印發遼寧省食品經營者(企業)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標準的通知》(遼食藥監流發〔2014〕152號),對食品經營者;食品經營企業;集中交易市場的開辦者、柜臺出租者、展銷會舉辦者,明確了什么是主體責任、有哪些主體責任、如何落實主體責任、達到什么標準,都作出了全面、細致的要求。同時,要求各級食品流通監管部門要抓住治本之策,采取最嚴格的監管措施依法落實食品生產經營者的主體責任:
一是高度重視,充分認清落實食品經營者主體責任的重要性。食品經營者是食品安全第一責任人,落實食品經營者主體責任,是《食品安全法》對食品經營者的基本要求,也是適應新時期新機構監管任務的需要。各地要高度重視,充分認清落實食品經營者主體責任工作的重大意義,牢牢抓住食品經營者依法落實主體責任這個關鍵。要加強組織領導,周密部署,認真指導,把落實食品經營者主體責任工作作為機構改革后,轉變監管方式、發揮行業自律、接受社會監督的一項重要工作來抓,切實通過狠抓食品經營者落實主體責任工作,增強食品經營者的責任意識,提升行政監管效能,提高我省食品安全監管工作水平。
二是堅持標準,嚴格規范食品經營者的經營行為。各地要按照省局年初制訂的工作計劃,嚴格對照《主體責任標準》,加強對食品經營主體的行政指導,通過逐條落實《主體責任標準》規范食品經營主體的經營行為,增強食品經營者的責任意識,促進其誠實守信經營。各級食品安全監管機構要明確工作責任,層層抓好落實,嚴格規范轄區內食品經營者落實主體責任。
三是示范引領,積極推進食品經營者主體責任落實工作。各地要將食品安全示范店創建工作和流通環節食品經營主體落實主體責任結合起來,將已培育的食品安全示范店全部納入落實主體責任的范圍。以現有的食品安全示范店作為落實主體責任工作的重點單位,通過典型示范、以點帶面,逐步培育出一批落實《主體責任標準》規范化、具有一定引領作用的示范店。
四是嚴格考核,加快完成落實食品經營者主體責任工作目標。各地要在落實主體責任工作的過程中,加強督查檢查力度。結合年度考核,強化對縣(區)局及其基層所的督導檢查工作。通過督導檢查和考核,切實解決落實主體責任中的實際問題,有效促進主體責任的各項工作落實到位,確保年內完成10%獲證單位落實主體責任。省局將適時成立督導檢查組,對各市開展督查檢查工作,并將考核的結果作為各市年終考核工作的重要指標。
五是強化溝通,不斷探索落實食品經營者主體責任的長效機制。各地要深入基層,加強溝通指導和調查研究工作,要針對食品經營者落實主體責任工作中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認真總結經驗,不斷改進和完善落實食品經營者主體責任的措施和辦法。
食品安全是“產”出來的,也是“管”出來的,我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將用最嚴謹的標準、最嚴格的監管、最嚴厲的處罰、最嚴肅的問責,落實好食品經營者的主體責任,確保廣大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日期:2014-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