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政協第十四屆全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第00087號(農業水利類010號)提案答復的函
民建中央:
《關于加強我國糧食儲備和應急體系管理的提案》收悉,現答復如下:
糧食儲備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重要物質基礎,事關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大局。近年來,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會同有關部門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以服務宏觀調控、調節穩定市場、應對突發事件和提升國家安全能力為目標,調整優化糧食儲備規模結構布局,完善糧食儲備體系,強化內控管理和外部監管,儲備保障能力不斷提升,在穩定市場、保障供應、應對突發事件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一、關于推動糧食安全治理體系法治化現代化
一是加快推動糧食安全立法修規。立足我國國情、糧情,著力構建系統完善的糧食安全保障制度體系,更好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保障作用。糧食安全保障法(草案)經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次會議審議,并于2023年6月28日面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2021年4月15日,修訂后的《糧食流通管理條例》施行,對糧食收購、儲存、運輸、加工、銷售環節以及糧食質量安全管理、節糧減損等方面進行規范,全面構建了糧食流通管理的制度框架。糧食儲備安全管理條例起草工作正有序推進。各地加快制定糧食安全保障地方性法規和規章,糧食安全依法治理的制度環境不斷優化。二是創新強化執法監管。適應糧食流通新形勢,運用信息技術等現代科技手段,不斷創新監管執法方式。全面推行“雙隨機、一公開”,充分發揮12325全國糧食和物資儲備監管熱線作用。加快推動糧庫信息系統和省級平臺升級改造,國家平臺、省級和央企平臺、糧庫信息系統三級架構日趨完善,不斷優化中央儲備糧庫存動態監管系統,大力推進信息化“穿透式”監管。出臺糧食企業信用監管辦法,規范信用監管活動,鼓勵企業守法經營和誠信自律。制定政策性糧食購銷違法違規行為舉報獎勵辦法,進一步拓寬舉報渠道。綜合運用視頻抽查、“四不兩直”、“飛行檢查”、“交叉檢查”等手段,有效推動收儲企業依法依規經營。
二、關于完善糧食儲備管理體系
一是合理確定中央地方儲備責任。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強調,“中央和地方要共同負責。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中央義不容辭,承擔首要責任”、“各級地方政府要樹立大局意識,增加糧食生產投入,自覺承擔維護國家糧食安全責任,不能把擔子全部壓到中央身上”。《糧食流通管理條例》明確,“國家實行中央和地方分級糧食儲備制度”。糧食儲備管理實踐中,中央儲備作為全國或較大范圍內應大災、守底線、穩預期的“壓艙石”,地方儲備則主要用于調節區域糧食市場供求和應對局部應急狀況。同時,一些省份積極探索減少儲備管理層級,并在大中城市和市場易波動地區建立一定規模的成品糧儲備作為補充,以強化儲備集中統一管理,提高儲備管理的標準化、規范化水平。
二是明確承儲企業職能。立足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推動政府儲備承儲企業聚焦主責主業,守住管好“天下糧倉”。在中央政府儲備層面,《中央儲備糧管理條例》明確,“中國儲備糧管理總公司(目前是中國儲備糧管理集團有限公司)具體負責中央儲備糧的經營管理,并對中央儲備糧的數量、質量和儲存安全負責”。《糧食流通管理條例》規定,“糧食經營者從事政策性糧食經營活動,不得利用政策性糧食進行除政府委托的政策性任務以外的其他商業經營”。實踐中,國務院有關部門科學界定中國儲備糧管理集團有限公司職能定位,理順管理邊界,隔斷風險傳導途徑,督促全力落實中央政府儲備管理運營任務。在地方政府儲備層面,各地認真貫徹落實國家有關政策要求,結合實際,加快推進國有糧食企業改革,切實加強區域糧食儲備安全管理。
三、關于健全糧食應急保供體系
一是持續健全糧食應急保供體系。指導督促各地加強資源統籌,逐步增加糧食應急保障企業數量,截至2023年6月底,全國共有糧食應急儲運企業4896家、應急加工企業6678家、應急配送中心3607家、應急供應網點56760個,糧油應急日加工能力達到168.1萬噸,日供應能力達到164.8萬噸,糧食應急實戰能力不斷加強。積極推動糧食應急配送中心地級市全覆蓋,鼓勵有條件的縣建設縣級糧食應急配送中心,糧食應急配送能力持續提升。印發進一步加強縣級糧食應急保障能力建設的通知,推動增加網點數量,優化儲運、加工、配送和供應網點布局,加大政策資金支持力度,不斷鞏固縣級糧食應急保障能力。二是著力實施糧食現代物流工程。“十四五”以來,先后實施糧食產業發展、倉儲物流設施建設等專項規劃,圍繞糧食產業發展、應急保障體系、倉儲物流布局建設等方面,系統謀劃了一批強基礎、增功能、利長遠的重大政策、重大舉措和重大工程項目,加快完善糧食倉儲設施布局和結構,大力推進高標準糧倉建設,完善“通道+節點+樞紐”的糧食物流骨干網絡。國家有關部門通過中央預算內投資專項,支持地方建設倉儲物流項目,補齊糧食倉儲設施短板。
四、關于建立強化糧情預警監測體系
為主動適應糧食市場形勢變化,提高服務決策、服務行業、服務社會的水平,建立了涵蓋國家、省、市、縣四級的新型糧食市場監測預警體系,健全監測預警會商工作機制,深入研判重大問題,適時召開糧食監測預警專題會議,分析糧食市場運行、供需形勢、產業經濟發展等,研提政策建議;不斷優化監測網點布局,及時調整監測品種和價格類型,完善主要監測指標,加大對重點時段、重點地區、重點品種的監測力度;適時發布糧食市場價格、收購進度等信息,有效引導社會預期。該提案對于加強糧食儲備管理、提高糧食儲備應急能力具有重要參考意義。下一步,我局將持續加強政府儲備體系和制度機制建設,不斷完善糧食儲備體系,進一步提升糧食應急保障能力,確保儲備數量真實、質量良好、儲存安全,關鍵時刻拿得出、調得快、用得上。
衷心感謝對糧食和物資儲備工作的關心和支持!
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
2023年8月29日
日期:2023-10-18
民建中央:
《關于加強我國糧食儲備和應急體系管理的提案》收悉,現答復如下:
糧食儲備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重要物質基礎,事關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大局。近年來,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會同有關部門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以服務宏觀調控、調節穩定市場、應對突發事件和提升國家安全能力為目標,調整優化糧食儲備規模結構布局,完善糧食儲備體系,強化內控管理和外部監管,儲備保障能力不斷提升,在穩定市場、保障供應、應對突發事件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一、關于推動糧食安全治理體系法治化現代化
一是加快推動糧食安全立法修規。立足我國國情、糧情,著力構建系統完善的糧食安全保障制度體系,更好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保障作用。糧食安全保障法(草案)經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次會議審議,并于2023年6月28日面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2021年4月15日,修訂后的《糧食流通管理條例》施行,對糧食收購、儲存、運輸、加工、銷售環節以及糧食質量安全管理、節糧減損等方面進行規范,全面構建了糧食流通管理的制度框架。糧食儲備安全管理條例起草工作正有序推進。各地加快制定糧食安全保障地方性法規和規章,糧食安全依法治理的制度環境不斷優化。二是創新強化執法監管。適應糧食流通新形勢,運用信息技術等現代科技手段,不斷創新監管執法方式。全面推行“雙隨機、一公開”,充分發揮12325全國糧食和物資儲備監管熱線作用。加快推動糧庫信息系統和省級平臺升級改造,國家平臺、省級和央企平臺、糧庫信息系統三級架構日趨完善,不斷優化中央儲備糧庫存動態監管系統,大力推進信息化“穿透式”監管。出臺糧食企業信用監管辦法,規范信用監管活動,鼓勵企業守法經營和誠信自律。制定政策性糧食購銷違法違規行為舉報獎勵辦法,進一步拓寬舉報渠道。綜合運用視頻抽查、“四不兩直”、“飛行檢查”、“交叉檢查”等手段,有效推動收儲企業依法依規經營。
二、關于完善糧食儲備管理體系
一是合理確定中央地方儲備責任。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強調,“中央和地方要共同負責。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中央義不容辭,承擔首要責任”、“各級地方政府要樹立大局意識,增加糧食生產投入,自覺承擔維護國家糧食安全責任,不能把擔子全部壓到中央身上”。《糧食流通管理條例》明確,“國家實行中央和地方分級糧食儲備制度”。糧食儲備管理實踐中,中央儲備作為全國或較大范圍內應大災、守底線、穩預期的“壓艙石”,地方儲備則主要用于調節區域糧食市場供求和應對局部應急狀況。同時,一些省份積極探索減少儲備管理層級,并在大中城市和市場易波動地區建立一定規模的成品糧儲備作為補充,以強化儲備集中統一管理,提高儲備管理的標準化、規范化水平。
二是明確承儲企業職能。立足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推動政府儲備承儲企業聚焦主責主業,守住管好“天下糧倉”。在中央政府儲備層面,《中央儲備糧管理條例》明確,“中國儲備糧管理總公司(目前是中國儲備糧管理集團有限公司)具體負責中央儲備糧的經營管理,并對中央儲備糧的數量、質量和儲存安全負責”。《糧食流通管理條例》規定,“糧食經營者從事政策性糧食經營活動,不得利用政策性糧食進行除政府委托的政策性任務以外的其他商業經營”。實踐中,國務院有關部門科學界定中國儲備糧管理集團有限公司職能定位,理順管理邊界,隔斷風險傳導途徑,督促全力落實中央政府儲備管理運營任務。在地方政府儲備層面,各地認真貫徹落實國家有關政策要求,結合實際,加快推進國有糧食企業改革,切實加強區域糧食儲備安全管理。
三、關于健全糧食應急保供體系
一是持續健全糧食應急保供體系。指導督促各地加強資源統籌,逐步增加糧食應急保障企業數量,截至2023年6月底,全國共有糧食應急儲運企業4896家、應急加工企業6678家、應急配送中心3607家、應急供應網點56760個,糧油應急日加工能力達到168.1萬噸,日供應能力達到164.8萬噸,糧食應急實戰能力不斷加強。積極推動糧食應急配送中心地級市全覆蓋,鼓勵有條件的縣建設縣級糧食應急配送中心,糧食應急配送能力持續提升。印發進一步加強縣級糧食應急保障能力建設的通知,推動增加網點數量,優化儲運、加工、配送和供應網點布局,加大政策資金支持力度,不斷鞏固縣級糧食應急保障能力。二是著力實施糧食現代物流工程。“十四五”以來,先后實施糧食產業發展、倉儲物流設施建設等專項規劃,圍繞糧食產業發展、應急保障體系、倉儲物流布局建設等方面,系統謀劃了一批強基礎、增功能、利長遠的重大政策、重大舉措和重大工程項目,加快完善糧食倉儲設施布局和結構,大力推進高標準糧倉建設,完善“通道+節點+樞紐”的糧食物流骨干網絡。國家有關部門通過中央預算內投資專項,支持地方建設倉儲物流項目,補齊糧食倉儲設施短板。
四、關于建立強化糧情預警監測體系
為主動適應糧食市場形勢變化,提高服務決策、服務行業、服務社會的水平,建立了涵蓋國家、省、市、縣四級的新型糧食市場監測預警體系,健全監測預警會商工作機制,深入研判重大問題,適時召開糧食監測預警專題會議,分析糧食市場運行、供需形勢、產業經濟發展等,研提政策建議;不斷優化監測網點布局,及時調整監測品種和價格類型,完善主要監測指標,加大對重點時段、重點地區、重點品種的監測力度;適時發布糧食市場價格、收購進度等信息,有效引導社會預期。該提案對于加強糧食儲備管理、提高糧食儲備應急能力具有重要參考意義。下一步,我局將持續加強政府儲備體系和制度機制建設,不斷完善糧食儲備體系,進一步提升糧食應急保障能力,確保儲備數量真實、質量良好、儲存安全,關鍵時刻拿得出、調得快、用得上。
衷心感謝對糧食和物資儲備工作的關心和支持!
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
2023年8月29日
日期:2023-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