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內蒙古:聚焦重點任務 抓實創新示范 點面結合推動提升監管能力

   2023-10-08 農業農村部891
核心提示:2023年,內蒙古農牧廳以達標合格農產品亮證行動、檢驗檢測機構能力提升三年行動、鄉鎮網格化管理對標達標行動、農產品質量安全縣“亮牌”行動為重點,支持4個盟市開展典型示范打造,構建可復制、可推廣的監管工作模式,以點帶面推動提升全區農畜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能力水平。……(世界食品網-m.cctv1204.com)
2023年,內蒙古農牧廳以達標合格農產品亮證行動、檢驗檢測機構能力提升三年行動、鄉鎮網格化管理對標達標行動、農產品質量安全縣“亮牌”行動為重點,支持4個盟市開展典型示范打造,構建可復制、可推廣的監管工作模式,以點帶面推動提升全區農畜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能力水平。
 
  一、支持呼和浩特市打造承諾達標合格證制度先行區
 
  呼和浩特市堅持強服務與嚴監管并舉,積極打造承諾達標合格證制度先行區。一是生產主體全面落實制度。全覆蓋配備電子承諾達標合格證打印機,開展一對一指導服務,推動全市范圍內農產品生產主體100%實施承諾達標合格證制度。二是實現批批帶證上市。利用大數據智慧監管服務平臺,通過后臺監督提醒和日常巡查檢查相結合,督促生產主體批批出證,建設9個集中開證服務示范點,為較為集中的生產主體和小散戶開具承諾達標合格證提供便利,推動實現產品批批帶證上市。三是推動后端收取保存。積極與市場監管、教育等部門對接協調,推動機關食堂、校園食堂、養老機構食堂等落實收取保存承諾達標合格證制度要求。四是加大執法檢查力度。市縣兩級農牧執法部門將承諾達標合格證制度落實專項檢查列入執法監管重點。今年以來,已對9家未批批開具承諾達標合格證的生產主體發出責令整改通知書。
 
  通過宣傳推廣,推動興安盟、烏海市建設承諾達標合格證服務站點10個,輻射帶動農戶落實承諾達標合格證制度。推動全區1415個校園、機關食堂等落實收取保存承諾達標合格證制度要求,形成倒逼機制。
 
  二、支持通遼市打造農畜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標桿區
 
  通遼市依托市級檢測中心人才、技術和管理優勢,示范帶動旗縣檢測能力提升、鄉鎮速測室建設,優化完善市縣鄉三級質量安全檢測體系,推動旗縣、鄉鎮質檢機構發揮出保障基層農畜產品質量安全的重要作用。一是強化人才支撐。為奈曼旗、庫倫旗兩個旗縣選配專業技術人員7名,以“上崗能用、到崗即用”為原則,對市縣鄉三級檢測人員開展多形式技術培訓,鄉鎮建管站速測人員全部熟練掌握農獸藥殘留速測技術。二是強化引領幫扶。市級檢測中心成立旗縣認證工作技術小組,對本年度開展實驗室“雙認證”及擴項工作的4家旗縣檢測機構進行結對幫扶和上門指導,著力推動解決質檢機構能力提升過程中的難點和問題。今年以來,已推動庫倫旗完成“雙認證”、開魯縣完成認證和擴項工作;指導科爾沁區完成雙認證擴項評審申請。三是強化科學管控。經過對近5年農畜產品例行監測會商結果的細致分析,梳理形成了《通遼市重點品種及易超標易檢出藥物名錄》,為40個鄉鎮和生產主體配備速測儀,推動完成11528批次禁用藥物篩查,635批次常規藥物速測。
 
  通過宣傳推廣,今年以來,呼和浩特市、興安盟、赤峰市共推動3個旗縣檢測機構通過“雙認證”、4個檢測機構完成擴項。全區市、縣兩級檢測機構“雙認證”總數達57個,“雙認證”率較去年提高7.5%。支持各盟市建設鄉鎮和基地速測室381個,對穩固和加強全區檢測體系起到積極的促動作用。


  三、支持鄂爾多斯市打造網格化管理樣板區
 
  鄂爾多斯市按照“五清五到位”(即監管范圍清、主體底數清、生產狀況清、重點企業清、監管責任清;普法宣傳到位,技術指導到位,巡查檢查到位,信息上報到位,質量管控到位)的工作要求,推進農畜產品質量安全網格化管理網格有效運行。一是摸清主體底數。每年通過相關行業部門、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檢索獲取轄區生產主體信息,組織旗區鄉鎮監管員、村級協管員進行摸排確認,剔除空殼生產單位。今年,累計摸排確認農畜產品生產主體927家,全部上傳至自治區大數據平臺進行備案管理,并對主體地理位置打點定位。二是靠前普法宣傳。將農畜產品質量安全科普、法律等宣傳貫穿到日常巡查、檢測抽樣、執法監督等全過程,達到“以業務帶動宣傳,以宣傳促進安全”的良性循環。采取送達回證形式向生產主體發放責任告知書、禁限用藥物名錄、法律知識讀本等普法宣傳資料1萬余份,確保告知宣傳到位,并要求生產主體簽訂質量安全承諾書。三是強化技術指導。通過開展技術培訓會、建立科技服務隊、入戶技術指導等方式對生產主體做好用藥指導、合格證開具、大數據平臺應用、產品上市前速測篩查等技術指導服務。按照“用什么檢什么”“檢什么標什么”的原則,開展速測篩查3637批次,其中膠體金常規藥物速測篩查2638批次。四是加密巡查檢查。充分發揮鄉鎮監管員、村級協管員“探頭”“前哨”作用,全員配發手持終端開展巡查檢查,在日常工作中通過身著馬甲、袖標主動亮明身份,方便群眾聯系和監督。
 
  通過宣傳推廣,各盟市積極開展監(協)管員亮身份,組織監(協)管員走到田間地頭、牲畜棚圈開展工作。今年,有11個盟市為監(協)管員定制馬甲、袖標5662件(個)。各盟市指導監(協)管員使用大數據平臺對備案管理的全部主體開展巡查檢查,有效保障了“最初一公里”農畜產品質量安全。
 
  四、支持巴彥淖爾市打造農產品質量安全縣成效保持示范區
 
  巴彥淖爾市以推進標準化生產為基礎,以強化檢驗檢測體系、網格化監管體系為抓手,在守住農畜產品質量安全底線的基礎上,創新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縣稱號授權使用工作,全力推動農產品質量安全縣與品牌打造相結合,不斷擦亮農產品質量安全縣的“金字招牌”。一是推動標準化生產。以“五個一”模式,即“一塊安全縣牌匾樹立起來,一套管理制度上墻公示,一本技術手冊進村入戶,一本田間生產記錄進基地,一名監管員管起來”,全面提升全產業鏈標準化生產基地建設水平,打造了五原燈籠紅香瓜、杭后向日葵、中旗石哈河紅皮小麥、前旗玉米等17個全產業鏈標準化生產基地。二是推進檢測體系建設。1個市級、8個旗縣級檢測機構全部通過“雙認證”,能獨立開展種植產品、畜禽產品、水產品、種子、飼料、土壤、重金屬等327個參數的檢測工作。三是推行稱號授權使用。制定農產品質量安全縣稱號授權使用規范,由生產主體主動申請、農牧部門擇優授權,帶動產品分等分級,從而不斷提升農產品品牌效應。目前,全市共授權“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自治區農產品質量安全縣”標識使用企業36家,產品194個。
 
  通過宣傳推廣,各盟市積極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縣稱號授權使用工作,通遼市、呼倫貝爾市、興安盟、烏海市已推動23家企業、66個產品使用國家和自治區農產品質量安全縣稱號,授權使用企業達到59家,產品總數達到270個,形成農產品質量安全縣知名度提升和農畜產品品牌打造互促共進的良好態勢。
 
  內蒙古將依托四個典型示范打造,不斷提煉總結承諾達標合格證制度落實、檢驗檢測、網格化管理和農產品質量安全縣成效保持等工作的經驗做法,以“成熟一批、推廣一批、應用一批”為原則,持續優化完善農畜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手段,切實提升農畜產品質量安全治理水平。



日期:2023-10-08
 
地區: 內蒙古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更多>同類資訊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