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法媒報道,近日法國知名嬰兒奶粉佳麗雅(Gallia)又被曝出發現蛆蟲。在3年間,已有110多宗關于該品牌奶粉有蟲的投訴,然而都是不了了之。
而法國頭號乳業蘭特黎斯(Lactalis)集團的沙門氏菌毒奶粉案發生5年后,才于今年被正式起訴。專家經鑒定后指出,這條生產線的細菌其實“常駐”了10多年!
01 嬰兒奶粉驚現蛆蟲 “還會動”
據《巴黎人報》報道,上周五(7月21日),居住在大巴黎埃松省(Essonne)的年輕媽媽Zoubida在給6個半月的小女兒泡奶粉時,差點被嚇掉了魂——新買沒幾天的佳麗雅(Gallia)奶粉里居然有蟲子!
“我打開蓋子,赫然發現一個黑點,拿勺子去碰了一下,會動的??!”驚魂未定的Zoubida把奶粉倒出來看清楚,“原來是一只蛆……”然后在奶粉罐里又發現了第二只……
Zoubida剛剛給滿半歲的女兒換了二段奶粉,是第一次買佳麗雅品牌?,F在她回想起來,幾天來,女兒總是吐奶,而且吐得到處都是,她還以為是女兒不適應新奶粉。
Zoubida立即通過政府衛生部的官網舉報,并聯系了品牌所屬的達能集團。
02 3年間110宗投訴 “石沉大海”
令Zoubida更意想不到的是,她并不是第一個在佳麗雅奶粉里發現蟲子的。2020年就有9對父母控告佳麗雅,他們都在奶粉罐中發現了蟲子。
然而,事件“沒有了下文”,法國兒童健康權益協會主席Quentin Guillemain稱。“更可怕的是,這一切還在繼續!”
Guillemain說,“在3年時間里,我們已經收到110宗類似的投訴。這些父母都是在該品牌奶粉中發現了蟲子。”
Guillemain在2020年接受Franceinfo采訪時就揭露過,在2019年初至2020年初之間,他們就已收集了20多宗有證有據的投訴。
協會專設的“佳麗雅受害者郵箱”收到的最近一宗投訴在去年11月,但在這之前,“幾乎每一個月”都會收到類似的投訴。
“家長們發過來的照片或視頻里,可以看到有些是幼蟲,有些已經是長長的成蟲,” Guillemain憤怒地說,“是時候要管一管了!”
其實,早在2020年,法媒就已經揭露過佳麗雅奶粉里有蟲子。2020年3月,一名媽媽?lodie向《巴黎人報》講述她的年僅3個月大的女兒Ylonna突然病倒,哭鬧不止、體重減輕,伴隨高燒,看急診也找不到原因。直到一天保姆打電話給她,稱小女兒剛剛吐奶了,在圍嘴上發現她吐出來一條“6到7厘米長”的蟲子……
03 賠償:一罐新的奶粉
據Franceinfo報道,居住在奧克西塔尼大區的Florence比inkMacSystemFont, "Helvetica Neue", "PingFang SC", "Hiragino Sans GB", "Microsoft YaHei UI", "Microsoft YaHei", Arial, sans-serif; letter-spacing: 0.544px; text-align: justify;">Élodie更早發現佳麗雅奶粉有蟲子。
2019年1月8日,Florence在一罐快吃光的佳麗雅奶粉的罐底發現了一條活蟲子。她立即發了一封郵件給佳麗雅,但石沉大海。
于是她去跟兒科醫生說,沒多久,生產廠家打電話聯系了她,要求她把蟲子、連同那罐奶粉寄回去,由集團實驗室進行檢驗。
3個星期之后,實驗室有了結果:蟲子與廠家無關。
“他們告訴我,我這只是‘獨立個案’,”Florence說,“他們說,問題要不出在運輸商上,要不出在零售商上,要不就是我自己疏忽造成的。”
當Florence還在努力回想有沒有哪里做得不夠好時,布列塔尼、羅訥河口省、瓦爾省……多地都傳出了類似的新聞,2019年的1月至3月之間,一共發現了20多起,多個家庭向佳麗雅發起訴訟。Florence也加入狀告行列。
沒多久,Florence收到奶粉公司的提議——賠償一罐新的佳麗雅嬰兒奶粉。Florence毫不猶豫拒絕了,但最后是佳麗雅寄給了她一張家樂福的購物券。
04 措施:加強罐子密封度
受到多宗起訴后,佳麗雅實驗室2020年公布一份“沒有發現任何昆蟲痕跡”的檢測結果來回應。
實驗室在社交網絡上分享了報告,“自收到第一起通報后,我們立即檢查了超過100000罐奶粉;并且在法庭執達員的見證下,抽查了9000罐奶粉”。
報告總結稱,“無論在生產線、還是可能問題批次產品中,都沒有發現任何不合規或意外問題”。
2020年,達能方面表示,集團立即加強了奶粉罐的密封性,“在蓋子外圍包一層保護膜”,“采用保證食品安全的運輸箱”。
事情就此告一段落。直至上周五7月21日,埃松省的Zoubida又發現了兩條蛆蟲。
05 毒奶粉案5年后 頭號乳業終被訴
據法新社報道,今年2月,法國頭號乳業集團蘭特黎斯(Lactalis,也稱拉克塔利斯)因5年前爆出的毒奶粉案被正式落案起訴。7月初,法官公布了指控該集團的“三宗罪”。
旗下擁有Président奶酪和黃油、Lactel牛奶等知名品牌的蘭特黎斯集團,去年以超過280億歐元營業額超越了達能集團,一躍成為法國第一大、世界Top 10食品加工集團。然而,該集團旗下的嬰兒奶粉,在5年前導致至少37名幼兒染上了沙門氏菌。
2017年底,法國多地收治了10多名感染沙門氏菌的幼兒,他們都是喝了蘭特黎斯的Milumel和Picot兩個品牌的奶粉。而這些奶粉均由位于西北部城市克朗(Craon)的賽麗亞乳品公司(Celia Laiterie)出產。最后發現的受害嬰兒至少有37人。
集團老板貝斯尼耶(Emmanuel Besnier)在2019年10月遭拘留和詢問,但此后未被追究。據他解釋,可能是“2017年初工廠施工”導致了感染細菌。
06 常駐毒株”、蘭特黎斯被控三宗罪
然而,事實是,2005年克朗的工廠就已爆出過沙門氏菌毒奶粉事件,當年導致146名嬰兒被感染。但當時賽麗亞乳品公司還未被蘭特黎斯集團收購。
巴斯德研究所(Institut Pasteur)提供給法庭的一份2022年10月的檢驗報告總結稱,“2005年至2017年之間,細菌一直存在于克朗的生產線”,賽麗亞乳品公司“一個或多個生產線可能存在常駐毒株”。
研究人員認為,將某一時期的感染當成單獨事件是“極為不妥”的處理方式。報告認為,這是生產線的衛生管理“逐步惡化”的造成的一系列后果。
報告指出,賽麗亞乳品廠“對頻頻出現的生產安全漏洞的信號缺少警覺,甚至缺少清醒認識”。
法庭控告集團的第一宗罪,是其在2017年出現衛生問題后,“沒有采取必須措施追查問題的根本起因或作出糾正”。
第二宗罪“嚴重欺詐”,特別是隱瞞了克朗工廠的出品“存在固有風險”。
由此也引出第三宗罪,盡管“有理由相信這些批次的產品有危害健康的風險”,集團也“沒有立即采取召回措施”。
2017年12月2日,衛生當局已經發出通報召回該廠生產的12個批次的奶粉。幾天后,經濟部也公布了被召回奶粉的批次單,并禁止食用或出口這些奶粉。
然而,直至2018年1月中旬,拉克塔利斯集團才召回賽麗亞乳品廠生產的全部嬰兒奶粉,賽麗亞乳品廠停產6個月。
2月時,集團的法律主管Fabrice Collier向法官辯解稱,“蘭特黎斯從來沒有把明知被感染的產品投放到市場上。”他還表示,集團“與受害者一樣”,“期待(感染的)起因和來源被查明”。
日期:2023-07-28
而法國頭號乳業蘭特黎斯(Lactalis)集團的沙門氏菌毒奶粉案發生5年后,才于今年被正式起訴。專家經鑒定后指出,這條生產線的細菌其實“常駐”了10多年!
01 嬰兒奶粉驚現蛆蟲 “還會動”
據《巴黎人報》報道,上周五(7月21日),居住在大巴黎埃松省(Essonne)的年輕媽媽Zoubida在給6個半月的小女兒泡奶粉時,差點被嚇掉了魂——新買沒幾天的佳麗雅(Gallia)奶粉里居然有蟲子!
“我打開蓋子,赫然發現一個黑點,拿勺子去碰了一下,會動的??!”驚魂未定的Zoubida把奶粉倒出來看清楚,“原來是一只蛆……”然后在奶粉罐里又發現了第二只……
Zoubida剛剛給滿半歲的女兒換了二段奶粉,是第一次買佳麗雅品牌?,F在她回想起來,幾天來,女兒總是吐奶,而且吐得到處都是,她還以為是女兒不適應新奶粉。
Zoubida立即通過政府衛生部的官網舉報,并聯系了品牌所屬的達能集團。
02 3年間110宗投訴 “石沉大海”
令Zoubida更意想不到的是,她并不是第一個在佳麗雅奶粉里發現蟲子的。2020年就有9對父母控告佳麗雅,他們都在奶粉罐中發現了蟲子。
然而,事件“沒有了下文”,法國兒童健康權益協會主席Quentin Guillemain稱。“更可怕的是,這一切還在繼續!”
Guillemain說,“在3年時間里,我們已經收到110宗類似的投訴。這些父母都是在該品牌奶粉中發現了蟲子。”
Guillemain在2020年接受Franceinfo采訪時就揭露過,在2019年初至2020年初之間,他們就已收集了20多宗有證有據的投訴。
協會專設的“佳麗雅受害者郵箱”收到的最近一宗投訴在去年11月,但在這之前,“幾乎每一個月”都會收到類似的投訴。
“家長們發過來的照片或視頻里,可以看到有些是幼蟲,有些已經是長長的成蟲,” Guillemain憤怒地說,“是時候要管一管了!”
其實,早在2020年,法媒就已經揭露過佳麗雅奶粉里有蟲子。2020年3月,一名媽媽?lodie向《巴黎人報》講述她的年僅3個月大的女兒Ylonna突然病倒,哭鬧不止、體重減輕,伴隨高燒,看急診也找不到原因。直到一天保姆打電話給她,稱小女兒剛剛吐奶了,在圍嘴上發現她吐出來一條“6到7厘米長”的蟲子……
03 賠償:一罐新的奶粉
據Franceinfo報道,居住在奧克西塔尼大區的Florence比inkMacSystemFont, "Helvetica Neue", "PingFang SC", "Hiragino Sans GB", "Microsoft YaHei UI", "Microsoft YaHei", Arial, sans-serif; letter-spacing: 0.544px; text-align: justify;">Élodie更早發現佳麗雅奶粉有蟲子。
2019年1月8日,Florence在一罐快吃光的佳麗雅奶粉的罐底發現了一條活蟲子。她立即發了一封郵件給佳麗雅,但石沉大海。
于是她去跟兒科醫生說,沒多久,生產廠家打電話聯系了她,要求她把蟲子、連同那罐奶粉寄回去,由集團實驗室進行檢驗。
3個星期之后,實驗室有了結果:蟲子與廠家無關。
“他們告訴我,我這只是‘獨立個案’,”Florence說,“他們說,問題要不出在運輸商上,要不出在零售商上,要不就是我自己疏忽造成的。”
當Florence還在努力回想有沒有哪里做得不夠好時,布列塔尼、羅訥河口省、瓦爾省……多地都傳出了類似的新聞,2019年的1月至3月之間,一共發現了20多起,多個家庭向佳麗雅發起訴訟。Florence也加入狀告行列。
沒多久,Florence收到奶粉公司的提議——賠償一罐新的佳麗雅嬰兒奶粉。Florence毫不猶豫拒絕了,但最后是佳麗雅寄給了她一張家樂福的購物券。
04 措施:加強罐子密封度
受到多宗起訴后,佳麗雅實驗室2020年公布一份“沒有發現任何昆蟲痕跡”的檢測結果來回應。
實驗室在社交網絡上分享了報告,“自收到第一起通報后,我們立即檢查了超過100000罐奶粉;并且在法庭執達員的見證下,抽查了9000罐奶粉”。
報告總結稱,“無論在生產線、還是可能問題批次產品中,都沒有發現任何不合規或意外問題”。
2020年,達能方面表示,集團立即加強了奶粉罐的密封性,“在蓋子外圍包一層保護膜”,“采用保證食品安全的運輸箱”。
事情就此告一段落。直至上周五7月21日,埃松省的Zoubida又發現了兩條蛆蟲。
05 毒奶粉案5年后 頭號乳業終被訴
據法新社報道,今年2月,法國頭號乳業集團蘭特黎斯(Lactalis,也稱拉克塔利斯)因5年前爆出的毒奶粉案被正式落案起訴。7月初,法官公布了指控該集團的“三宗罪”。
旗下擁有Président奶酪和黃油、Lactel牛奶等知名品牌的蘭特黎斯集團,去年以超過280億歐元營業額超越了達能集團,一躍成為法國第一大、世界Top 10食品加工集團。然而,該集團旗下的嬰兒奶粉,在5年前導致至少37名幼兒染上了沙門氏菌。
2017年底,法國多地收治了10多名感染沙門氏菌的幼兒,他們都是喝了蘭特黎斯的Milumel和Picot兩個品牌的奶粉。而這些奶粉均由位于西北部城市克朗(Craon)的賽麗亞乳品公司(Celia Laiterie)出產。最后發現的受害嬰兒至少有37人。
集團老板貝斯尼耶(Emmanuel Besnier)在2019年10月遭拘留和詢問,但此后未被追究。據他解釋,可能是“2017年初工廠施工”導致了感染細菌。
06 常駐毒株”、蘭特黎斯被控三宗罪
然而,事實是,2005年克朗的工廠就已爆出過沙門氏菌毒奶粉事件,當年導致146名嬰兒被感染。但當時賽麗亞乳品公司還未被蘭特黎斯集團收購。
巴斯德研究所(Institut Pasteur)提供給法庭的一份2022年10月的檢驗報告總結稱,“2005年至2017年之間,細菌一直存在于克朗的生產線”,賽麗亞乳品公司“一個或多個生產線可能存在常駐毒株”。
研究人員認為,將某一時期的感染當成單獨事件是“極為不妥”的處理方式。報告認為,這是生產線的衛生管理“逐步惡化”的造成的一系列后果。
報告指出,賽麗亞乳品廠“對頻頻出現的生產安全漏洞的信號缺少警覺,甚至缺少清醒認識”。
法庭控告集團的第一宗罪,是其在2017年出現衛生問題后,“沒有采取必須措施追查問題的根本起因或作出糾正”。
第二宗罪“嚴重欺詐”,特別是隱瞞了克朗工廠的出品“存在固有風險”。
由此也引出第三宗罪,盡管“有理由相信這些批次的產品有危害健康的風險”,集團也“沒有立即采取召回措施”。
2017年12月2日,衛生當局已經發出通報召回該廠生產的12個批次的奶粉。幾天后,經濟部也公布了被召回奶粉的批次單,并禁止食用或出口這些奶粉。
然而,直至2018年1月中旬,拉克塔利斯集團才召回賽麗亞乳品廠生產的全部嬰兒奶粉,賽麗亞乳品廠停產6個月。
2月時,集團的法律主管Fabrice Collier向法官辯解稱,“蘭特黎斯從來沒有把明知被感染的產品投放到市場上。”他還表示,集團“與受害者一樣”,“期待(感染的)起因和來源被查明”。
日期:2023-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