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食品行業一周輿情信息匯總(2023.07.17-07.23)

   2023-07-24 食品伙伴網文雯231
核心提示:2023年07月17日-07月23日食品行業輿情信息有:學校食堂飯菜吃出膠質異物? 廣州通報:高度可能為鴨眼球鞏膜;局長帶網紅逛市場遇店家使用過期原料;現制酸奶飲品品牌頻上熱搜引熱議;肉鋪攤主用切肉刀刮腳皮被立案調查;“高鐵乘客詢問素菜套餐被列車員嘲笑”引關注;“女子雪糕中吃出長螺絲”引關注;黃山景區回應不提供開水泡面;官方仍在調查醫院食堂吃出老鼠頭。……(世界食品網-m.cctv1204.com)
2023年07月17日-07月23日食品行業輿情信息有:

 
  學校食堂飯菜吃出膠質異物? 廣州通報:高度可能為鴨眼球鞏膜
 
  近日,廣州一學校食堂飯菜中吃出“膠制異物”的事件引發網絡熱議,廣州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最終確定異物高度可能為鴨眼球鞏膜。
 
  7月17日,有學生反映,在廣州市華世外語藝術職業學校培訓期間,有同學在學校食堂用餐時,飯菜中吃出疑似膠制異物,懷疑是避孕套。
 
  7月17日晚,校方工作人員回應稱,經初步調查,該異物系鴨子的眼球膜,校方已將相關樣品保留,并向家長和學生解釋說明此事。
 
  隨后,7月18日,廣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在其官方微博發布《關于華世科教食堂飯菜發現異物的情況通報》稱,增城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立即會同區相關部門及屬地鎮街開展調查。目前,已責令涉事食堂關閉,密切關注就餐培訓學員身體狀況。相關樣品已妥善封存并移交第三方權威機構檢測中。
 
  7月19日,廣州市場監管局官方微博發布關于華世科教食堂飯菜異物檢測情況的通報稱,增城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將經公安部門封存的異物樣品送廣州市食品檢驗所和廣州市質量監督檢測研究院進行檢測,并邀請相關行業專家參與。檢測機構綜合運用形態學檢測、核酸檢測、蛋白質檢測和紅外檢測等方法開展檢測,結果如下:一是形態學檢驗對比。邀請專家到第三方檢測機構的實驗室,現場解剖煮熟鴨頭眼球結構,取其外壁的鞏膜與送檢樣品吸水復原后,形態對比高度相似,兩者直徑均為1.5厘米左右,并且外形、顏色、結構和觸摸質地都非常相似。二是對送檢樣品進行核酸檢測,檢出鴨源性成分;對送檢樣品進行蛋白質檢測,檢出蛋白質成分,說明樣品是動物的有機質構成。三是實驗室紅外檢測對比,結果顯示送檢樣品與現場解剖煮熟鴨頭眼球鞏膜的紅外光譜譜圖基本一致;與天然橡膠和聚乙烯的標準譜圖不一致。綜上檢測結果,送檢樣品排除橡膠制品和一次性手套可能,高度可能為鴨眼球鞏膜結構。
 
  局長帶網紅逛市場遇店家使用過期原料
 
  7月20日,“局長帶網紅逛市場遇店家使用過期原料”的話題引發關注。
 
  有網友爆料稱,芒市市場監督局長邀請“B太”前來品嘗當地美食文化特色,但當“B太”想要去洗手間時,店員卻神情緊張,不讓他進入店鋪。經過“B太”和局長一行人的調查,他們發現該店鋪的食品過期、衛生不合格。
 
  根據網紅美食博主@superB太發布的視頻顯示,博主@superB太表示,他收到云南芒市市場監管局局長的邀請,以一個游客消費的角度了解當地市場環境。其間,他和局長買到了足斤足兩、物美價廉,重8斤只要24塊錢的菠蘿蜜;也遇到了銷售排骨存在缺斤短兩,菜板后面藏肉的不誠信商戶;甚至還有涉嫌使用過期原料和腐爛變質水果的飯店……針對商家存在的問題芒市市場監管局已經依法查處、立案調查,同時要求商家整改等。在被@superB太問到會不會擔心被打臉的時候,該局長也坦誠地表示,“任何一個地方都有做得好和做不好的商戶,我們希望能借此機會改進營商環境,讓商家更加誠信”。


  現制酸奶飲品品牌頻上熱搜引熱議
 
  近日,茉酸奶接連登上微博熱搜,相關話題包括“茉酸奶新品問卷價格選項最低68元”、“茉酸奶應該叫茉奶昔”“喝茉酸奶5天胖了6斤”等,品牌方對此也進行了回應,引發網友熱議。
 
  7月13日,“茉酸奶新品問卷價格選項最低68元”的話題登上熱搜。據悉,茉酸奶上線了一份問卷調查,征集消費者對即將上新的貓山王榴蓮奶昔的心理價位,三個價格選項分別為68元、88元、108元,網友們的留言基本都是“喝不起”。對此,茉酸奶總部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們的定價策略并非高價,高價也不會是茉酸奶未來的品牌戰略方向。”其產品維度從20元至40元左右區間,非常寬泛,能夠適用于更多的消費選擇。
 
  隨后,“喝茉酸奶5天胖了6斤”的話題上熱搜。7月15日,有網友稱喝茉酸奶5天胖了6斤,質疑制作原料使用冰淇淋原漿。對此,媒體采訪西安市兩家茉酸奶門店,大茂城店店員回復,茉酸奶是用酸奶、水果、冰塊三種打在一起的,并沒有添加冰淇淋原漿。而面對網友質疑發胖問題,店員回應:“因為我們的新品有榴蓮和牛油果,兩種水果都是高熱量水果,也是有發胖可能的。”隨后致電茉酸奶(中大國際店),店員卻告訴記者在制作過程中會添加奶漿,并非純酸奶,記者隨后追問奶漿是什么奶漿時,店員稱她不了解,是店里有固定的配比的。
 
  與此同時,社交平臺上流傳一份茉酸奶的制作原料表,除牛油果等水果外,其產品還使用了名為“上野曼道牌雪糕”的原料,網友質疑,上述雪糕配料中的“精煉植物油、葡萄糖漿和乳化劑”等成分很有可能是將植脂末的部分成分拆解標注,因此,網友吐槽“茉酸奶應該叫奶昔”。隨后,“茉酸奶應該叫茉奶昔”“茉酸奶不是酸奶”等話題上熱搜,引發熱議。
 
  7月15日晚,茉酸奶發文回應稱,“聽說我們被改名了?”針對網友的討論,茉酸奶介紹了其酸奶、冰淇淋原奶、牛油果等產品。茉酸奶表示,其酸奶來自烏蘭察布,茉酸奶是內蒙古蘭格格乳業的草原酸奶合作戰略伙伴。冰淇淋原奶來自 KANPAK LLC 星洲康派克,可直接倒入冰淇淋機使用,是軟冰淇淋、硬冰淇淋、奶蓋等產品的原料。聲明中強調,根據我國制定《QB/T 4893-2015 軟冰淇淋及軟雪糕漿料》標準,對于軟冰淇淋漿料衛生要求十分苛刻。茉酸奶所使用的奶漿完全符合國家對食品安全的要求。同時,茉酸奶表示,食安問題是其堅守的基本底線,茉酸奶接受監督批評,也拒絕惡意中傷。
 
  肉鋪攤主用切肉刀刮腳皮被立案調查
 
  7月19日,一段四川自貢一肉鋪攤主疑用切肉刀刮腳皮的視頻在網絡上引起熱議。
 
  7月19日晚,從自貢市市場監管局獲悉,高新區市場監管部門已第一時間組織執法人員對反映的情況開展調查核實,初查情況屬實。目前,市場監管局已責令當事人立即整改并對其涉嫌的違法行為進行立案調查。
 
  “高鐵乘客詢問素菜套餐被列車員嘲笑”引關注
 
  7月19日,有乘客發布視頻反映稱,在列車上買2元礦泉水并要一份素的餐食,遭乘務員嘲笑“買便宜貨”。此事引發關注。
 
  據報道,該乘客投稿稱,列車上問列車員有沒有2元礦泉水,乘務員態度冷漠說要等,問有沒有素的套餐,乘務員說最低有46元一份的。乘務員還跟同事笑著用手指著客人說“要買便宜貨”。隨后,一名疑似領班的年長工作人員出面稱有15元套餐,并道歉說涉事的乘務員是新來的,別介意。
 
  7月20日,上海華鐵旅客服務有限公司乘務分公司相關工作人員回復稱,對于此事,公司正進一步積極了解處理中。如果情況屬實,將按照公司相應的規章制度對該工作人員進行處理。
 
  對此,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12306客服也回應稱,列車上的工作人員是不允許辱罵乘客的,如果乘客發現工作人員有類似的行為,可向12306進行投訴和反饋。對于此事,他們也將進行備注。


  “女子雪糕中吃出長螺絲”引關注
 
  7月16日,江蘇蘇州,一女子稱在紅寶石東北大板流心磨巧雪糕里面吃出螺絲的引發網友關注。
 
  當事人稱,雪糕是從批發小店買的,下午吃的時候牙被硌了一下,看到里面是一個螺絲,有鑰匙大小,當時很驚訝,感覺食品安全問題要重視一下,自己有從冰箱拿出雪糕到吃出螺絲的全程監控。隨后,她聯系了廠家的客服部門,對方推卸責任,說不可能出現這種情況,讓自己處理,態度很硬氣。
 
  另據報道,紅寶石冰激凌公司的客服人員表示,正常情況下是不會出現這種情況的,并正在調查這一事件的來源。
 
  黃山景區回應不提供開水泡面
 
  7月15日,有網友爆料在黃山景區找不到開水沖泡面,還表示山上規定不能以任何形式給游客提供開水泡面。
 
  對此,黃山景區工作人員表示,因泡面湯汁可能會破壞景區土壤,所以不提倡游客食用泡面。另外,景區里的休息區可以為游客提供溫開水飲用,確有特殊情況需要使用開水的游客,山上的酒店也可以提供。
 
  7月18日晚,黃山風景區官方微博發文回應稱:盒裝方便面食用后的殘羹與湯包料,大多傾倒在游覽道的兩側、松樹旁、懸崖下,造成土壤鹽堿化,黃山松等植被破壞現象嚴重。方便面的殘羹還被山上的松鼠、鳥類等過量食用,導致“半飼養化”,不利于野生動物保護。我們沒有也不會禁止游客帶方便面上山,但是一直提倡游客不要在山上沖泡方便面食用。
 
  官方仍在調查醫院食堂吃出老鼠頭
 
  重慶秀山縣中醫院食堂“飯盒中吃出老鼠頭”一事過去半月有余。7月18日,秀山縣市場監管局工作人員稱,此事仍在調查中,秀山縣中醫院食堂仍未恢復營業,針對涉事食堂經營單位的處罰措施等案件詳細情況需向該局執法支隊了解。秀山縣市場監管局執法支隊工作人員也表示,調查結果以官方發布的通報為準,“結果出來了會發布通報。”
 
 
地區: 安徽 黃山市
行業: 飲料 乳業 餐飲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更多>同類資訊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