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以案釋法 | 涉食品安全典型案例:嚴守食品安全底線,銷售含非法添加劑食品被判懲罰性賠償

   2023-05-03 肅寧法院微信號891
核心提示:張某于2021年8月1日在肅寧某商場購買的解壓零食大禮包,金額25.9元。回家后張某發現該食品理化指標不符合執行標準GB/T22699-2008膨化食品的要求,非法添加了食品添加劑以外的物質奶精,在GB2760-2014當中記錄的食品添加劑中沒有奶精,另外脂肪超標達到48%,不符合GBT22699-2008中小于等于40%的要求,屬于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一百四十八的規定,原告要求被告退還購物款25.9元,并賠償1000元。……(世界食品網-www.shijieshi
01.



  基本案情
 
  張某于2021年8月1日在肅寧某商場購買的解壓零食大禮包,金額25.9元。回家后張某發現該食品理化指標不符合執行標準GB/T22699-2008膨化食品的要求,非法添加了食品添加劑以外的物質奶精,在GB2760-2014當中記錄的食品添加劑中沒有奶精,另外脂肪超標達到48%,不符合GBT22699-2008中小于等于40%的要求,屬于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一百四十八的規定,原告要求被告退還購物款25.9元,并賠償1000元。
 
  02.


  裁判結果
 
  法院認為,生產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商品或者經營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消費者除要求賠償損失外,還可以向生產者或者經營者要求支付價款十倍或者損失三倍的賠償金,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一千元的,為一千元。本案中,奶精不在《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2760-2014)允許使用的食品添加劑范圍內,屬于非法食品添加劑,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GB/T22699-2008(膨化食品)標準理化要求脂肪小于或等于40%,本案商品中標明的48%已經超過該標準要求。被告作為商品的銷售者,應當對銷售的商品盡到法律規定的必要審查和合理注意的義務。被告對涉案商品疏于審查具有過錯,應視為明知涉案商品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而銷售的情形,應當承擔責任,故法院判決肅寧縣某商場退還購物款并賠償張某1000元。


  03.


  典型意義
 
  食品安全關系民生福祉,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國家一直嚴厲打擊危害食品安全的行為,《食品安全法》重拳出擊,對于生產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或者銷售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的行為,規定懲罰性賠償原則,消費者除要求賠償損失外,還可以向生產者或者經營者要求支付價款十倍或者損失三倍的賠償金。懲罰性賠償,增加了生產者、銷售者的違法成本,能夠有效規范商家的生產、銷售行為,切實保障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促進市場經濟的有序運轉。
 
  本案中,肅寧某商場作為食品銷售者,應當對其銷售的食品盡到進貨查驗義務,因其疏于審查,導致消費者購買了添加非法添加劑的食物,屬于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物而進行銷售,法院判決其承擔懲罰性賠償義務,既保障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又警示該商場切實履行進貨查驗義務,加強食品安全監管,切實保障消費者的生命健康安全。
 
  食品安全關系到每個人,每個人都是食品安全的監督者。作為消費者,在購買食品時應提高警惕,查看商品是的標簽、說明書,是否符合國家規定的標準,避免因食用不合格食品造成損害。在發現相關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物時,及時向有關部門進行反映,嚴厲打擊生產銷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食品的行為。
 
  供稿:肅寧法院




日期:2023-05-03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更多>同類資訊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