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食品行業一周輿情信息匯總(1.9-1.15)

   2023-01-16 食品伙伴網沐夕715
核心提示:1月9日-1月15日,食品行業一周輿情信息有:咖啡店賣“蓮花清溫咖啡”被立案調查;食品廠回應收購爛果制作罐頭;企業回應30支冰糕分30箱發貨;“門店咖啡標價與售價不符”引關注。……(世界食品網-m.cctv1204.com)
1月9日-1月15日,食品行業一周輿情信息有:咖啡店賣“蓮花清溫咖啡”被立案調查;食品廠回應收購爛果制作罐頭;企業回應30支冰糕分30箱發貨;“門店咖啡標價與售價不符”引關注。

  咖啡店賣“蓮花清溫咖啡”被立案調查


  輿情概述
 
  近日,上海市青浦區市場監管局執法人員在日常檢查中,查見某咖啡店在其使用的杯子上貼有“蓮花清溫咖啡”標簽。經執法人員現場清點進行檢查,該店貼有“蓮花清溫咖啡”標簽紙杯及塑料杯290只,現場有6只綠色中紙杯已貼有飲品標簽,準備盛放相應的飲品并對外銷售。現場另查見還未使用的“蓮花清溫咖啡”標簽1058個。執法人員現場責令該店停止使用上述杯子,并且銷毀還未使用的“蓮花清溫咖啡”標簽。目前,青浦區市場監管局已對該咖啡店涉嫌不正當競爭行為依法立案調查。
 
  輿情點評


  商家以此來博眼球蹭熱度的行為要不得,容易被誤認為該產品是他人商品或者與他人存在特定聯系,甚至會造成侵權行為。在此提醒商家,食品越界有風險,宣傳產品一定要適度。
 
  食品廠回應收購爛果制作罐頭


  輿情概述
 
  1月8日,安徽淮北送貨司機曝光安徽一食品有限公司從渭南收購爛梨做水果罐頭,并已打12345投訴。1月9日,淮北市12345熱線稱,已接到相關投訴,轉交市場監管局處理。1月10日,食品廠工作人員回應:絕對不會出現這種情況,公司驗收原料是非常嚴格的,從不用爛果做罐頭,表面有疤也不行。司機和供貨商因運費有矛盾,所以惡意剪輯,事件還在處理之中。隨后,當事司機回應稱,不存在惡意剪輯,拍攝內容是真實的,有沒有做成罐頭不知道。另據媒體報道,涉事公司稱司機承認轉發了剪輯合成的視頻,已致歉。
 
  輿情點評


  食品安全問題歷來是社會關注的焦點。作為企業,要嚴格規范生產經營,嚴格落實監管責任,這樣既能保證消費者的飲食安全,也可以為自己贏得市場的信任。本次事件要想打消公眾的疑慮,一方面,食品公司不妨根據視頻內容,進行詳細的說明,另一方面,有關部門也可以進行一下調查。
 
  企業回應30支冰糕分30箱發貨


  輿情概述
 
  1月10日,安徽合肥女子網購冰淇淋,發現1箱僅裝1支,質疑包裝浪費,此事引發了網友的關注。當事人稱39.9元購買30支冰淇淋,她買了兩單,到貨發現其中一單是用30個泡沫箱裝的,每個泡沫箱都只有一支冰淇淋。涉事企業客服回應正在核實,不存在湊單換快遞折扣情況。1月11日,冰淇淋經銷商回應稱,該顧客共下了兩單,每單30支,但由于客服人員誤將30支冰淇淋拆成30個訂單,導致出現過度包裝的情況。
 
  輿情點評


  《郵件快件包裝管理辦法》第五條規定,包裝郵件快件應當堅持實用、安全、環保原則,符合寄遞生產作業和保障安全的要求,節約使用資源,避免過度包裝,防止污染環境。每個泡沫箱只有一支冰淇淋,確實有些包裝浪費。商家在日常經營中,要規范工作人員的操作流程,對于異常訂單,一定要進行核實。
 
  “門店咖啡標價與售價不符”引關注


  輿情概述
 
  1月14日,江蘇蘇州一網友發文表示,哈根達斯一門店標價與售價不符。菜單上顯示“意式濃縮咖啡”價格為20元,實際支付23元。1月15日,涉事門店工作人員表示,是堂食和外帶價格不一樣,23元是外帶價格。但據圖片顯示,該菜單為“外帶飲品菜單”且僅有一個標價。


  輿情點評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明碼標價和禁止價格欺詐規定》等相關規定,企業應明碼標價,做到守法誠信經營。廣大消費者在購物時,遇到相關情況,可及時向當地的市場監督管理部門進行投訴、舉報。

     
 
行業: 飲料 罐頭 調味品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更多>同類資訊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