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重點敏感商品進出口分析
商務部產業損害預警系統監測的456類重點敏感商品,全年進口額6363.1億美元,占全國進口總額的66.6%,同比增長26.1%;出口額7645.7億美元,占全國出口總額的62.8%,同比增長32.1%。
(一)八成以上資源性商品進口價格上漲
植物油、大麥、小麥、大豆等18種商品進口價格同比增幅超過20%。
(二)接近二成制成品進口量增價跌
鎂礦、電路保護裝置、光通訊設備等商品連續兩年進口數量同比增幅超過40%、進口加權平均價格同比降幅超過20%。
(三)加工貿易出口額占比接近5成
加工貿易已連續6年出口額同比增幅超過20%。
二、重點監測行業的產業損害預警評估
(一)鋼鐵產業
我國鋼鐵產量居世界首位,2007年我國鋼、鐵、材產量均突破4億噸。大中型鋼鐵生產企業實現利潤1447.38億元,創歷史新高,國際競爭力不斷提升。下半年鋼鐵產品出口速度明顯回落,貿易摩擦形勢有所緩解。
2007年鋼鐵行業基本沒有受到國外進口產品的沖擊。但鋼鐵產業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是部分鋼材品種仍需依賴進口。2007年我國凈進口鋼材品種主要包括冷軋薄寬鋼帶、電工鋼板(帶)、鍍層板(帶)、熱軋不銹鋼寬帶、熱軋合金鋼中厚寬鋼帶、冷軋合金鋼板等。
(二)汽車產業
2007年汽車產銷雙雙突破800萬輛,成為世界第三大汽車生產國和第二大汽車消費市場。16家汽車重點企業2007年利潤總額610.1億元,創5年來新高。汽車產品出口額281.78億美元。
2007年進口汽車尚未對我國內汽車產業造成沖擊,我國汽車產業基本安全。但當前汽車產業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小排量轎車產銷大幅下滑,市場占有率降低,與當前國家節能減排的調控目標相悖。
(三)石油化工產業
2007年全行業實現工業總產值52208.1億元。整體利潤繼續增長,1-11月全行業利潤5001.6億元。外貿增長強勁,貿易逆差繼續擴大,累計逆差1068.70億美元。
我國石油化工產業處于基本安全狀態,但存在的主要問題是中東地區大力發展石化產業,我國從中東進口石化產品的速度加快,對我國石化業造成潛在的影響。同時,歐盟REACH法規生效,化工企業將面臨嚴峻考驗。
(四)電子信息產業
電子信息制造業是我國的主導性和戰略性產業,其2007年電子信息產業完成增加值13000億元,實現利潤2100億元,主要產品產量占世界的20%左右,居全球第二位。但程控交換機、CRT彩電等傳統產品總量繼續萎縮。全行業進出口總額8047億美元,創歷史新高,占全國外貿總額的37%。
我國電子信息制造業基本安全,但關鍵產品依賴進口,在國際分工中仍處于不利地位。當前產業發展中面臨的主要問題是彩電行業經營處于微利狀態,產業轉型升級面臨嚴峻考驗。同時由于顯像管電視市場需求迅速萎縮,產量減少,配套產業鏈受到很大沖擊。
(五)紡織工業
2007年全行業主要業務收入26786億元,1~11月份全行業利潤總額1063億元。自2000年起,我國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紡織生產和出口國,我紡織品服裝貿易額約占全球的四分之一。2007年全行業累計出口1679億美元,其中服裝出口1096億美元、紡織品583億美元。
我紡織行業處于基本安全狀態,但棉紗、線等部分品種進口數量增幅較大,且價格下降,對我產業影響值得關注。
(六)主要農產品
2007年我國糧食總產超過5億噸。國內主要農產品價格普遍上漲。2007年我國農產品進出口總額781億美元,貿易逆差40.8億美元。2007年大豆、生豬等主要農產品價格普遍上漲。
大豆和棉花等重要農產品進口規模迅速擴大,對國內相關行業造成較大影響。大宗農產品的國際市場“定價權”旁落,農產品加工行業發展受制于人。綠色壁壘、產品安全等制約了我國農產品出口更快增長。
三、2007年貿易救濟情況綜述
(一)我國遭受貿易救濟調查數量連續居全球第一
2007年全球約1/3的反傾銷案件針對著中國產品,我國產品被反補貼的立案數量較2006年增加了5起,美國發起的337調查約61%針對我國產品。
(二)涉案國別和涉案產品種類增加
2007年全球20個國家(地區)對我出口產品發起貿易救濟調查。其中57%案件來自美國、印度、土耳其和歐盟。涉案產品分布在鋼鐵、汽車、化工和輕工等行業,并有向高端產品延伸的趨勢。
(三)貿易摩擦形式多樣化
以技術性貿易壁壘、勞工標準和動物福利為主要內容的新的貿易摩擦方式將不斷發展,成為實行貿易保護主義的主要手段和高級形式。
(四)我調查機關積極開展進口貿易救濟調查,有效維護產業安全
2007年我國反傾銷調查初裁4起,終裁6起,復審1起。2007年3月立案的丙酮案對原產于日本、韓國、新加坡和臺灣地區的丙酮開展了調查。
四、2008年產業安全形勢
(一)世界經濟增勢趨緩,美國次貸危機對我出口影響已開始顯現。影響主要集中在出口依存度較大的家具、電子產品、紡織品、鋼鐵等行業。
(二)國際原油價格突破一百美元大關、進口鐵礦石持續漲價等因素對2008年我國主要行業的影響將明顯加大。
(三)波及多省的雨雪冰凍災害嚴重影響2008年國內化肥、農產品生產,對國內市場的影響已逐步顯現。
(四)部分重點敏感商品進出口異常,有可能對國內產業造成潛在沖擊,值得進一步關注。我電子信息產品、精細化工產品、機械設備可能受到進口產品的沖擊;鋼鐵產品、船舶、部分家電產品、紡織和輕工產品的出口則可能遭遇貿易摩擦。
日期:2008-05-10
商務部產業損害預警系統監測的456類重點敏感商品,全年進口額6363.1億美元,占全國進口總額的66.6%,同比增長26.1%;出口額7645.7億美元,占全國出口總額的62.8%,同比增長32.1%。
(一)八成以上資源性商品進口價格上漲
植物油、大麥、小麥、大豆等18種商品進口價格同比增幅超過20%。
(二)接近二成制成品進口量增價跌
鎂礦、電路保護裝置、光通訊設備等商品連續兩年進口數量同比增幅超過40%、進口加權平均價格同比降幅超過20%。
(三)加工貿易出口額占比接近5成
加工貿易已連續6年出口額同比增幅超過20%。
二、重點監測行業的產業損害預警評估
(一)鋼鐵產業
我國鋼鐵產量居世界首位,2007年我國鋼、鐵、材產量均突破4億噸。大中型鋼鐵生產企業實現利潤1447.38億元,創歷史新高,國際競爭力不斷提升。下半年鋼鐵產品出口速度明顯回落,貿易摩擦形勢有所緩解。
2007年鋼鐵行業基本沒有受到國外進口產品的沖擊。但鋼鐵產業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是部分鋼材品種仍需依賴進口。2007年我國凈進口鋼材品種主要包括冷軋薄寬鋼帶、電工鋼板(帶)、鍍層板(帶)、熱軋不銹鋼寬帶、熱軋合金鋼中厚寬鋼帶、冷軋合金鋼板等。
(二)汽車產業
2007年汽車產銷雙雙突破800萬輛,成為世界第三大汽車生產國和第二大汽車消費市場。16家汽車重點企業2007年利潤總額610.1億元,創5年來新高。汽車產品出口額281.78億美元。
2007年進口汽車尚未對我國內汽車產業造成沖擊,我國汽車產業基本安全。但當前汽車產業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小排量轎車產銷大幅下滑,市場占有率降低,與當前國家節能減排的調控目標相悖。
(三)石油化工產業
2007年全行業實現工業總產值52208.1億元。整體利潤繼續增長,1-11月全行業利潤5001.6億元。外貿增長強勁,貿易逆差繼續擴大,累計逆差1068.70億美元。
我國石油化工產業處于基本安全狀態,但存在的主要問題是中東地區大力發展石化產業,我國從中東進口石化產品的速度加快,對我國石化業造成潛在的影響。同時,歐盟REACH法規生效,化工企業將面臨嚴峻考驗。
(四)電子信息產業
電子信息制造業是我國的主導性和戰略性產業,其2007年電子信息產業完成增加值13000億元,實現利潤2100億元,主要產品產量占世界的20%左右,居全球第二位。但程控交換機、CRT彩電等傳統產品總量繼續萎縮。全行業進出口總額8047億美元,創歷史新高,占全國外貿總額的37%。
我國電子信息制造業基本安全,但關鍵產品依賴進口,在國際分工中仍處于不利地位。當前產業發展中面臨的主要問題是彩電行業經營處于微利狀態,產業轉型升級面臨嚴峻考驗。同時由于顯像管電視市場需求迅速萎縮,產量減少,配套產業鏈受到很大沖擊。
(五)紡織工業
2007年全行業主要業務收入26786億元,1~11月份全行業利潤總額1063億元。自2000年起,我國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紡織生產和出口國,我紡織品服裝貿易額約占全球的四分之一。2007年全行業累計出口1679億美元,其中服裝出口1096億美元、紡織品583億美元。
我紡織行業處于基本安全狀態,但棉紗、線等部分品種進口數量增幅較大,且價格下降,對我產業影響值得關注。
(六)主要農產品
2007年我國糧食總產超過5億噸。國內主要農產品價格普遍上漲。2007年我國農產品進出口總額781億美元,貿易逆差40.8億美元。2007年大豆、生豬等主要農產品價格普遍上漲。
大豆和棉花等重要農產品進口規模迅速擴大,對國內相關行業造成較大影響。大宗農產品的國際市場“定價權”旁落,農產品加工行業發展受制于人。綠色壁壘、產品安全等制約了我國農產品出口更快增長。
三、2007年貿易救濟情況綜述
(一)我國遭受貿易救濟調查數量連續居全球第一
2007年全球約1/3的反傾銷案件針對著中國產品,我國產品被反補貼的立案數量較2006年增加了5起,美國發起的337調查約61%針對我國產品。
(二)涉案國別和涉案產品種類增加
2007年全球20個國家(地區)對我出口產品發起貿易救濟調查。其中57%案件來自美國、印度、土耳其和歐盟。涉案產品分布在鋼鐵、汽車、化工和輕工等行業,并有向高端產品延伸的趨勢。
(三)貿易摩擦形式多樣化
以技術性貿易壁壘、勞工標準和動物福利為主要內容的新的貿易摩擦方式將不斷發展,成為實行貿易保護主義的主要手段和高級形式。
(四)我調查機關積極開展進口貿易救濟調查,有效維護產業安全
2007年我國反傾銷調查初裁4起,終裁6起,復審1起。2007年3月立案的丙酮案對原產于日本、韓國、新加坡和臺灣地區的丙酮開展了調查。
四、2008年產業安全形勢
(一)世界經濟增勢趨緩,美國次貸危機對我出口影響已開始顯現。影響主要集中在出口依存度較大的家具、電子產品、紡織品、鋼鐵等行業。
(二)國際原油價格突破一百美元大關、進口鐵礦石持續漲價等因素對2008年我國主要行業的影響將明顯加大。
(三)波及多省的雨雪冰凍災害嚴重影響2008年國內化肥、農產品生產,對國內市場的影響已逐步顯現。
(四)部分重點敏感商品進出口異常,有可能對國內產業造成潛在沖擊,值得進一步關注。我電子信息產品、精細化工產品、機械設備可能受到進口產品的沖擊;鋼鐵產品、船舶、部分家電產品、紡織和輕工產品的出口則可能遭遇貿易摩擦。
日期:2008-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