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產業論壇 | 我國香菇產業國際貿易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和對策(三)

   2022-06-27 中國食用菌協會微信號張俊飚501
核心提示:我國香菇產業國際貿易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和對策。……(世界食品網-m.cctv1204.com)
3、我國香菇產業國際貿易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3.1  出口產品的形態和種類相對單一
 
  作為特色農產品,我國香菇產業出口產品以干香菇居多,鮮香菇出口雖然時間較長,但由于其運輸和保存時間較短,出口量一直處于低水平波動,大致為干香菇的1/4。菌棒是近年來新出現的一種香菇出口形式,是國內集中制棒、分散異地出菇在國際市場空間上的表現。香菇醬等精深加工產品雖然具有較高的附加值,但是出口量較少,尚未形成完整的產品出口體系。由此可見,香菇產業出口貿易的產業鏈整體偏短,對食用菌產業發展的帶動能力較弱。
 
  3.2  國際貿易的市場空間過于集中
 
  在國際貿易中,過高的市場集中度意味著較大的貿易風險。雖然鮮香菇和菌棒逐步顯現出市場多元化的趨勢,如鮮香菇在前五個主要市場上的占比從2010年的87.7%下降到2020年的77.2%,菌棒在前三個主要市場上的占比從2017年的96.8%下降到2020年的86.3%,但仍然居高不下;而干香菇在前五個主要市場的占比則從2010年的76.9%提高到2020年的81.2%,出口貿易市場更趨集中。
 
  3.3  國際貿易的技術壁壘制約較為嚴重
 
  自2001年我國加入WTO以來,雖然傳統關稅壁壘大幅減少,但技術性貿易等非關稅壁壘則快速增加[7],已成為制約我國食用菌產品出口貿易的主要障礙。在面對美國、日本、歐盟等發達國家和地區出口時,由于生產標準差異等原因,往往受到了對方技術性貿易措施的限制[8],導致銷毀、退回等較大損失。伴隨國際市場中不斷升級的質量檢驗標準和日益增多的檢測項目,我國香菇全產業鏈技術與標準研發仍然落后,難以滿足產業發展需求,導致支撐國際貿易發展水平的能力較弱。
 
  3.4  香菇產業產品的品牌意識較弱
 
  我國香菇產業基本處于勞動密集型產業階段,以農法傳統栽培模式為主,標準化程度偏低,使產品品質難以得到保證。同時,由于生產經營主體的實力較弱,大多以分散的現貨交易為流通模式,缺乏產業產品的品牌意識,即使出口貿易環節有一些較大企業的參與,但由于產業鏈復雜因素的存在,導致在國際市場上具有較大影響力的香菇企業品牌不多,具有宏觀特征的中國香菇產品品牌也尚未形成。
 
  4  提升我國香菇產業國際貿易發展水平的對策建議
 
  面對我國香菇產業貿易發展中所存在的諸多問題,必須運用一系列有效措施,才能實現從生產貿易大國轉變為香菇產業強國的發展目標。為此,特提出以下政策建議。
 
  4.1  加快推進香菇產業工廠化,不斷推進生產方式轉型升級
 
  工廠化生產是一種運用現代科學技術進行高效生產的先進生產方式,生產效率高,產品品質更穩定可靠。發展和推進香菇的工廠化生產,促進傳統農戶分散生產向規模化、工廠化和標準化生產方式轉變,是香菇產業未來發展的重要趨勢。政府可通過財政補貼、金融扶持等支持性措施,重點建設和培養一批規模較大、實力較強的香菇生產、加工工廠化企業,提升我國香菇產業的國際競爭力和應對國際市場變化的抗風險能力。
 
  4.2  積極研發新技術新產品,促使出口產品形式種類多樣化
 
  科技含量較高的精深加工產品往往賦予更高的附加價值。針對目前出口產品以初級產品為主的這一狀況,加大科技研發,積極開發香菇醬、香菇飲品、香菇掛面、香菇保健品等精深加工產品,調整優化產品結構,充分提高香菇有益營養成分的利用率,提高產品附加值,最大程度發掘其價值潛力。而“國內制棒,國外出菇”的菌棒出口可作為一種規避相關貿易風險的重要選擇。
 
  4.3  不斷拓展國際貿易市場,實現出口市場的多元化發展
 
  既要重視國內市場,發掘內需消費,又要開拓國際市場,滿足海外需求。需通過互聯網等形式,不斷加大香菇產品的國際宣傳力度,提高國際認可度,將其產品共享到更加廣泛的消費群體。同時,要不斷完善我國冷鏈物流運輸體系,增強冷鮮香菇產品的遠距離投送能力,促進產品在更大范圍更廣空間的運輸銷售,逐步分散香菇產業國際貿易過于集中的潛在風險。
 
  4.4  加大香菇產業科技創新力度,著力破解貿易壁壘制約因素
 
  技術性壁壘是國際貿易日漸盛行的一種新的貿易壁壘,根本性規避風險的破解之策唯有技術創新。迫切需要加大科技投入力度,不斷開發新品種新模式,運用新技術新裝備,著力提高生產技術水平,提升產品品質標準,從而緩解技術性貿易壁壘對我國香菇出口產生的負面影響,實現其國際貿易的持續健康發展。


  4.5  培育和建設香菇產業產品品牌,提升我國香菇產業品牌國際影響力
 
  香菇是我國特有的一種大型食用真菌資源。香菇產業是推進我國食用菌產業的國際化發展重要組成部分。為此,必須將香菇產業產品品牌的培育建設提升到做大做強我國食用菌產業的戰略層次,給予高度重視。這需要全方位的措施運用:在源頭上提升菌種品質,嚴格把控菌種供應和菌種質量,防止菌種退化和菌種污染;其次在生產栽培環節,嚴格實施生產的規范化標準化,確保初級原始產品質量過硬;在加工出口運銷環節,要嚴格制定加工標準并予以施行,加強包裝和運輸過程監管,強化產品質量安全認證。在全鏈條保障和提升香菇產品品質的基礎上,加大香菇產品的國際宣傳,不斷提高其國際聲譽,培育并逐步形成中國香菇產業產品的國際品牌。
 
  作  者:張俊飚  彭子怡  顏廷武
 
  (華中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武漢 430070)
 
  作者簡介: 張俊飚(1962—),男,漢族,教授,主要從事資源與環境經濟、農業經濟理論與政策研究。
 
  參考文獻


  [1] 李曼, 李平。 食用菌出口貿易對行業績效影響的實證分析[J]. 中國食用菌, 2020, 39(10): 123-131.


  [2] 宋明智, 龍子紅, 李悅, 等。 貴州食用菌國際市場推廣探索[J]. 合作經濟與科技, 2021(20): 97-101.


  [3] 潘敏霞。 龍泉市香菇產業發展現狀、問題與對策研究[D]. 杭州: 浙江農林大學, 2021.


  [4] 徐玉妹, 張潤清。 我國香菇產業現狀及未來發展分析[J]. 中國食用菌, 2021, 40(10): 89-92, 96.


  [5] 曹斌。 新冠肺炎疫情長期化背景下我國香菇產業發展趨勢分析[J]. 食藥用菌, 2020, 28(04): 233-237.


  [6] 曾楊梅, 張俊飚, 程琳琳, 等。 中國食用菌產品出口競爭力與貿易潛力分析[J]. 華中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6(06): 8-16, 142.


  [7] 熊召軍。 技術性貿易壁壘與我國食用菌出口貿易研究[D]. 武漢: 華中農業大學, 2010.


  [8] 徐華珠, 姜芝英。 出口食用菌國外通報原因淺析[J]. 食用菌, 2016, 38(02): 48.

      相關報道:產業論壇 | 我國香菇產業國際貿易量及價格(一)
      產業論壇 | 我國香菇產業出口貿易的區域空間分布(二)
      產業論壇 | 我國香菇產業國際貿易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和對策(三)




日期:2022-06-27
 
標簽: 香菇
行業: 食用菌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更多>同類資訊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