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武拉平:2021年兔產業生產概況、2022年發展趨勢及政策建議

   2022-03-09 中國畜牧雜志微信號武拉平811
核心提示:本文總結了2021年我國兔產業發展的主要特點,分析了目前兔產業存在的問題,并對2022年產業發展趨勢進行了展望,提出了促進兔產業發展的政策建議。……(世界食品網-m.cctv1204.com)
   摘 要:本文總結了2021年我國兔產業發展的主要特點,分析了目前兔產業存在的問題,并對2022年產業發展趨勢進行了展望,提出了促進兔產業發展的政策建議。 
  1 2021年兔產業發展的特點和存在的問題


  1.1 兔產業發展特點


  1.1.1 兔產業總體得到恢復, 產業發展呈上升趨勢
 
  2021 年上半年,兔產業指數①反彈勢頭明顯,由1 月份的127.18 波動上升到了6 月份的145.11。進入下半年后,則表現得較為穩定,在高位小幅波動,12 月達到最高點146.80。分品種來看,肉兔產業發展一直強勁,本年度繼續保持穩定增長,12 月份,指數達到133.00;毛兔和獺兔在年初經歷低谷后也都迅速反彈,并都在年末達到高點,指數分別提高到154.91 和123.23。總體來看,整個兔產業發展態勢良好,2021 年有了較為明顯的上漲,超過疫情前的發展水平(圖1)。
 

 
 
  1.1.2 兔肉產量繼續增加,價格快速上漲,兔業產值持續增長
 
  隨著國內新冠疫情總體趨于穩定,兔產業發展進一步回升,兔肉生產也較快增加,預計全年兔肉產量將達到50.1 萬t,比上年上漲4.69%;2021 年兔業產值也有了較大幅度的增長,預計全年達到306.72 億元(圖2),比上年增長10.25%。兔業在畜牧業產值中的占比自2018 年以來一直小幅攀升,2021 年達到約1.00%。
 

 
 
  1.1.3 兔肉價格穩步上升,兔皮價格波動中略降,兔毛價格強勁走高
 
  2021 年度,兔肉價格持續上升,由1月份的26.67 元/kg 提高到12 月份的32.38 元/kg。肉兔活兔價格的波動趨勢與兔肉類似。總體來看,目前兔肉價格處于過去十年來的較高水平。獺兔活兔價格經歷了持續近7 年的下滑后,在2020 年下半年之后呈波動中上升趨勢,2021 年12 月達到21 元/kg,高于年初的17.72 元/kg,但略低于5 月份的21.70 元/kg。兔毛價格穩步上漲,特別是粗毛價格上升勢頭強勁,由年初的201.67 元/kg 上升到年底的240 元/kg。剪毛統貨價格也由1 月的124.01 元/kg,上漲到了5 月份的146.73元/kg,此后穩定在140 元/kg 左右。
 
  1.1.4 兔肉出口繼續減少,兔皮進出口和兔毛出口有所增加
 
  長期以來,我國兔肉和兔毛為凈出口,兔皮為凈進口,但近年來受國際環境的不利因素影響,進出口都呈下降趨勢(圖3)。
 

 
 
  ①兔肉貿易。2015 年以來兔肉(HS 編碼為020810)出口呈顯著下降態勢,2017 年略有回升,2018—2020年持續下降,2021 年前10 個月出口0.34 萬t,較上年同比較少了9.9%。
 
  ②兔皮貿易。我國兔皮貿易以進口整張兔皮(HS編碼為43018010)為主,同時出口少量未縫制整張兔皮(HS 編碼為43021920)。2021 年前10 個月進口整張兔皮1.531 萬t,同比上漲4.00%,全年預計進口1.810萬t,基本與2020 年持平(1.748 萬t)。2021 年前10個月出口未縫制兔皮15.06 t,超過上年全年出口數量(11.44 t),預計2021 年全年未縫制兔皮出口會有較大增加。
 
  ③兔毛貿易。2020 年我國全年出口兔毛(HS 編碼為51053910)106.89 t。2021 年前10 個月出口103.81 t,同比上漲12.05%,預計全年出口109.60 t。2020 年我國兔毛制品(HS 編碼為61101920,包括織鉤編套頭衫、開襟衫、外穿背心等)出口9.43 萬件,2021 年前10 個月出口8.36 萬件,同比增加18%。不難看出,兔毛及其制品出口量將在2021 年實現反彈。
 
  1.1.5 兔業規模化和標準化程度提高,高質量發展初現端倪
 
  近年來,兔產業積極推進規模化、標準化和現代化發展,企業的規模化程度有較大提高。在家兔主產省四川省,2021 年繁殖母兔在200~800 只的養殖場占到90% 以上,其中能繁母兔400~600 只的占60%,600~800 只的占10%,規模較上年進一步擴大。福建省種兔存欄300 只以上的兔場占到55% 以上。隨著規模化發展,標準化程度也得到快速提高。2021 年頒布實施家兔行業標準1個,地方標準7 項。另外,經過多年來的科技培訓和科技服務,家兔養殖的科學化水平也得到較大提高,進一步推動了兔產業的高質量發展。
 
  1.2 2021 年兔產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兔產業面臨著多重不利因素,如“手拔毛”事件的持續影響、土地和環境保護政策、飼料禁抗政策、新冠疫情沖擊、飼料和人工成本上升等,總體來看,2021 年兔產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2.1 替抗技術儲備不夠,兔病發生頻率提高
 
  飼料全面禁抗的突然到來,超過了行業發展預期,替抗技術儲備嚴重不足。過去飼料中球蟲藥有時超量使用、部分抗生素允許添加,掩蓋了生產中的各種疾病。禁抗以來,由于球蟲的耐藥性增加,國家規定添加量難以發揮應有的作用,球蟲病、大腸桿菌、魏氏梭菌等疾病頻繁爆發,仔幼兔腹瀉死亡較大程度增加。同時,畜禽養殖生產一線具備執業獸醫師資質的技術人員嚴重不足,養殖場(戶)一時難以獲得及時的獸醫技術支持,更加重了兔病發生頻率和嚴重程度。
 
  1.2.2 新型兔瘟偶有發生,需引起高度重視
 
  自2020 年4 月新型兔瘟(兔瘟2 型)在我國四川省首次被發現后,國內多地零星散發,而相應的疫苗還沒上市,目前對該病的預防尚無有效措施,因此新型兔瘟對兔產業影響巨大;鑒于傳統兔瘟疫苗(兔瘟1 型)防控新型兔瘟效果差,做好生物安全防控工作尤為重要,重點是嚴禁購兔商、籠具等進入兔群。另外,多數養殖場(戶)對新型兔瘟的認識不足,存在僥幸心理,需要引起足夠的重視。
 
  1.2.3 飼料原料價格上漲較快,飼料成本顯著提高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國際貿易摩擦以及國內部分玉米主產區(河北、河南、山東等省)降雨量較大,造成2021 年主要原料價格處于高位,帶動粗飼料價格隨之上漲,花生秧、羊草、苜蓿等飼料原料均漲價30% 以上。后半年的燃料緊張,造成飼料加工成本上升,導致配合飼料綜合成本提高30%~40%,嚴重影響養兔場(戶)的經濟效益。
 
  1.2.4 兔產品開發創新不足,品牌建設力度滯后
 
  我國兔肉產品開發發展較快,但不足也很明顯,主要表現在大眾化的品類少、適口性不高、普及率不夠等,兔肉品牌多以區域性品牌為主;專業性兔毛制品企業少,兔毛制品投入和研發不足,技術力量薄弱,國內知名的品牌少;環境友好型的兔皮鞣制技術有待突破,兔皮加工產品單一。同時,兔文化及其創意產品缺乏,出口引導力度不夠,鮮少與當地帶動性的產業、文化出口基地建設相融合。
 
  1.2.5 應對風險能力較弱,兔場防范風險措施不足
 
  近年來,中國兔業經歷了多重沖擊。在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前,我國兔業已完成了一輪洗牌,很多小型和分散的養殖戶紛紛退出,但是在新冠肺炎疫情沖擊下,又有一些養殖場(戶)未能經得住考驗,出現銷售不暢導致資金鏈斷裂,或者飼料等投入供應跟不上,導致養殖難以維持。由于兔產業的市場化程度很高,政府政策相對較少,保險等政策缺乏,風險規避措施不足的后果往往很嚴重。
 
  1.2.6 脫貧后兔產業發展規劃缺乏,政府退出脫貧的機制研究不夠
 
  兔產業扶貧在我國脫貧攻堅中發揮了巨大作用,但脫貧后如何通過穩定性機制防止返貧還在研究探索。同時,脫貧攻堅后,如何實現“兔產業扶貧”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從而保證“兔產業興旺”,需要密切關注產業發展的持久驅動力。疫情背景下,不只是一些小散戶受到沖擊,即使一些中型或大型養殖場也面臨不同的問題,這也說明產業可持續發展的驅動力還不是很牢固。兔場(兔企)需要在市場經濟中能夠自我發展,不能過于依賴階段性扶持政策。
 
  2 2022年兔產業發展趨勢分析
 
  經過多年的產業結構調整,我國兔產業在規模化、標準化等方面都取得了較大的成績,隨著疫情的緩解,2022 年兔產業將呈現如下發展趨勢。
 
  2.1 肉兔產業指數持續上升,市場將呈產銷兩旺
 
  從兔肉行情來看,自2016 年以來就進入上升通道,即使近年來面臨多重沖擊,但兔肉價格依然維持了波動中提高的態勢。從肉兔產業指數(綜合成本和兔肉價格)來看,肉兔產業指數也繼續呈現上漲趨勢。2021 年12 月達到146.80(圖4)。
 

 
 
  2022 年肉兔產業發展預計將繼續維持上升趨勢,整個兔產業發展也將持續上升。主要有以下3 點原因:第一,隨著疫情的過去,餐飲業和旅游逐步回復,消費者對兔肉的消費將呈現持續增加的態勢;第二,目前一些投資擬進入兔業,同時多數選擇進入加工環節,兔肉加工行業的發展必然拉動兔業發展;第三,在實現全面脫貧目標后,在過渡期內兔產業將繼續得到政府(特別是原貧困地區政府)支持,兔產業作為產業振興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將會對當地鄉村振興起到基礎性的作用。
 
  2.2 獺兔產業持續調整,將進一步企穩回升
 
  獺兔產業自2014 年以來總體呈現下滑趨勢。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獺兔交易量和價格幾乎停滯,基本都按照肉兔來銷售,以肉為主。在兔肉價格拉動下,獺兔活兔的價格基本上從2020 年下半年以來一直上升,2021 年底達到21.5 元/kg左右,支撐著獺兔產業在波動中調整。未來兔肉價格的繼續上漲對獺兔養殖也會產生拉動。同時,受極端天氣影響,2021 年的寒冬也會使皮草的需求增加,這些會對獺兔皮的需求產生一定刺激和拉動作用,預計2022 年獺兔產業將企穩回升,但回升幅度短期不會很大。
 
  2.3 毛兔產業將繼續上漲,增長動力逐步加強
 
  近年來,我國兔毛積壓較多,刺激了加工企業新產品開發的力度,這將提高兔毛產品的供給能力。過去幾年,各地政府也在扶貧政策背景下積極幫助龍頭企業加大市場宣傳推廣、開拓兔毛產品市場,為毛兔產業的發展逐步探出了路子。從粗毛產品來看,即使面臨新冠肺炎疫情,近2 年來也一直呈上升態勢,剪毛統貨也一改之前的低迷狀態,在2021 年實現了回暖,預計2022 年將繼續回升。
 
  2.4 無抗養殖全面推進,抗應激飼料將逐漸成為發展趨勢
 
  隨著飼料無抗政策全面實施和替代技術產品的成熟,人們對家兔產業安全性要求會從飼料無抗向養殖過程無抗轉移,最終目標是保證家兔產品質量安全和環境友好以及行業可持續發展。同時,為降低家兔養殖中的應激,開發抗應激飼料將成為下一代飼料開發的新熱點,人們將通過對原料預處理、抗應激添加劑組合使用、適宜加工工藝,開發生產出低應激飼料產品,這對保證家兔自身健康、發揮生產潛力、提高產品質量均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2.5 兔產品研發將得到加強,銷售形式更加多樣化
 
  讓更多的百姓能喜歡上兔肉,營養、美味的新型產品必不可少。食品工業的升級換代將不可避免地推動兔肉產品多樣化的進程。超聲、高壓、微波、真空油炸等各種技術將推動傳統兔肉加工方式現代化的步伐,開發出更多營養美味的產品。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半成品、自熱產品將豐富兔產品的類型。此外,國家對環境愈發重視,兔的加工副產物如兔骨、兔皮、兔血也將進一步被研發利用,加工成相關產品。
 
  2.6 互聯網營銷推廣日益增強,營銷效果逐步顯著
 
  新冠肺炎疫情進入常態化后,網絡營銷快速發展起來。2021 年養殖場、戶利用微信朋友圈、抖音、快手直播等互聯網平臺主動大力宣傳兔肉,推廣效果很好,部分養殖企業(場、戶)銷售得到改觀,特別是城鎮周邊養殖戶,給兔產品銷售闖出了新路子。2022 年這一趨勢將得到進一步發展。
 
  3 2022 年兔產業發展政策建議
 
  2022 年兔產業發展總體比較樂觀,但也面臨一些不利因素。為促進兔產業健康快速發展,特提出以下建議。
 
  3.1 抓住國家種業振興行動機遇,完善家兔良種繁育體系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現代種業發展,2021 年7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二十次會議審議通過《種業振興行動方案》,強調必須把種源安全提升到關系國家安全的戰略高度,集中力量破難題、補短板、強優勢、控風險,實現種業科技自立自強、種源自主可控。兔產業要抓住這一機遇,完善家兔良種繁育體系。我國家兔地方品種、選育品種資源比較多,但多數生產性能低;另外,我國也引進許多國外優良品種,特別是配套系,但是自主培育的力度遠不夠,推廣和普及還遠遠不足。為此,需要全面梳理種質資源,確實做好種質資源保護。目前我國地方家兔遺傳資源有8 個,但有國家級保種場的僅2 個,云南花兔瀕臨滅絕,九嶷山兔數量偏少,地方品種資源堪憂;需要特別強化資源普查,大力推進種業創新,逐步實現進口替代,促進家兔種業健康發展。
 
  3.2 加強抗生素替代技術的研究,促進綠色健康養殖
 
  加強中草藥的研究開發,充分利用好我國的傳統中草藥,充分開發挖掘其防病治病的有效價值;研發溶菌酶、噬菌體等在防控疾病中的應用;研制呼吸道巴氏桿菌、波氏桿菌等安全高效的疫苗。飼料生產企業應在充分完善2021 年無抗飼料生產技術基礎上,優化飼料配方和生產技術,降低飼料價格,從而增加家兔養殖效益。針對飼料無抗造成的消化道疾病增加情況,要從原料選擇、添加劑配伍和飼料生產3 個方面采取綜合方案,對成熟的技術和產品進行廣泛示范和推廣。
 
  3.3 密切關注新型兔瘟的發生,做好家兔疫病防控
 
  隨著新型兔瘟在我國的發生,除了加強疫病生物安全防范技術外,應該加強對該病的疫苗研究,盡早取得新獸藥證書,以有效控制該病的進一步蔓延,減少經濟損失。同時,對于家兔養殖中的其他疫病,在飼料中取消抗生素添加劑后的發展變化也要特別加強監測。針對兔球蟲病防控常用的幾種抗球蟲藥(如地克珠利、氯苯胍)要開展耐藥性監測,要提前進行技術儲備以應對可能出現的球蟲抗藥性問題。
 
  3.4 因地制宜打造現代兔業樣板,建設優勢兔產業集群
 
  目前,農業農村部印發《“十四五”全國畜牧獸醫行業發展規劃》,提出重點打造兩個萬億級和四個千億級產業,著力構建“2+4”現代畜牧業產業體系,兔產業要努力抓住這一機遇,集中力量打造一批樣板。在重點主產省區,發揮地方資源優勢,建立“品種優良化、管理精細化、設備現代化、防疫科學化和糞污無害化”生產基地,發展兔肉餐飲產業,打造兔肉深加工基地,創建特色兔業品牌,促進“一二三”產融合發展,最終將肉兔產業打造成為千億產業集群。各級主管部門在融資、項目、人才和政策方面重點支持,形成當地農業農村經濟新的增長引擎。
 
  3.5 充分發揮新媒體的作用,積極推進兔產品營銷
 
  兔產業能否發展壯大,關鍵在兔產品消費的拉動,需要特別加強兔產品的營銷。一是要繼續發揮報紙、雜志、電視和廣播等傳統媒體開展兔肉營養宣傳;二是要借助現代互聯網營銷的威力,利用微信朋友圈、抖音和快手直播等平臺,打造網紅產品,擴大產品知名度;三是引入專業互聯網營銷團隊,開展營銷策劃推廣,進行專業化營銷推廣。四川省自貢市的《自貢冷吃兔產業直播推介運營方案》,著力于“自貢冷吃兔”品牌及形象塑造,通過互聯網上最火熱的短視頻和直播宣傳營銷方式,塑造品牌形象,打造專屬直播間,開拓新業態、發展新零售,樹立“天然、獨特”的品牌形象,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其經驗值得借鑒。
 
  3.6 積極應對產業風險,減緩對產業的沖擊
 
  對于擬進入兔產業的投資者,應全面調研,深入了解兔業進入門檻,相關中介組織應加強對其引導和技術幫扶,對于不具備進入條件的積極勸阻,這樣既避免進入者自身投資的損失,也減緩對產業的不利影響。對于整個產業而言,政府應全面研究產業面臨的自然風險和市場風險等,通過“養殖業保險”等保險手段平抑風險,通過扶持企業建立產業發展基金鼓勵產業自我避險,通過大災救濟和保險政策幫助養殖戶應對重大沖擊,減緩由于資金鏈斷裂帶來的損失。另外,政府還要加強市場和產業監測預警,提供及時可靠的信息。對于原先通過兔產業扶貧實現脫貧的地區,政府應特別加強監測,密切關注扶貧龍頭企業未來發展,從而鞏固脫貧成果,實現可持續的扶貧和產業發展。
 
  3.7 積極采取節本增效手段,提高企業競爭力
 
  受國際市場影響,國內玉米和大豆等飼料原料價格出現一定程度上漲,未來隨著各行業的恢復,即使玉米和大豆產量提高,預計未來飼料價格下降的可能性也不大,未來草粉價格也不會太低。為此,需要養殖場(戶)加強科學養殖,嚴格控制不必要的支出。對于中小規模農戶,積極開辟飼草資源,嘗試高成本飼料原料的替代,充分利用各地資源,控制飼料成本。對于大中型養殖企業適度推進機械化智能化養殖,降低人工成本,通過技術實現節本增效。
 
  總之,經過全國上下近2 年的抗疫努力,新冠肺炎疫情在我國基本得到很好控制,2022 年將基本恢復正常水平,各行各業都將恢復正常,為此兔產業需要抓住疫情后經濟恢復的機遇,做好未來一年的計劃,安排好全年的生產,根據市場發展調節規模,通過加工增值,實現高價格,創造企業和養殖戶的高利潤。



日期:2022-03-09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更多>同類資訊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