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福建省水產學會召開“基于微衛星分子標記的大黃魚增殖放流效果評估技術規范”團體標準立項論證會,論證會由學會常務副會長劉常標主持,省水產技術推廣總站站長李水根、副站長陳燕婷等參加會議。
該團體標準立項申請由福建省水產技術推廣總站聯合廈門大學和寧德市富發水產有限公司提出,旨在制定科學、全面、可量化的大黃魚增殖放流效果評估標準和技術規范,為漁業主管部門進一步規范大黃魚增殖放流工作,提升增殖放流質量,更加有針對性地制定大黃魚資源恢復保障措施提供技術支撐。省水產學會依照《福建省水產學會團體標準管理辦法(試行)》,組織有關專家對該團體標準立項申請的必要性、可行性等進行論證。
專家組聽取了申請單位的報告及相關情況說明,認真審閱了相關材料,進行了嚴謹的質詢、討論,一致同意該團體標準立項申請通過論證,建議盡快予以立項。同時還就該團體標準編制的建設性意見與申請單位進行了交流。
劉常標感謝各位專家對學會開展團體標準工作的支持,感謝擬編制該團體標準的各單位和參與編制的全體科研人員的辛勤工作。同時表示,將根據專家論證的意見,盡快對該團體標準立項申請作出批復,并做好服務。
據悉,該標準起草小組在參與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東海典型海區生物資源與環境效應評價及生態修復”項目的過程中,研發了基于微衛星分子標記的大黃魚親子溯源技術體系,并在大黃魚增殖放流回捕樣本中得到了較好的應用效果。同時,在項目實施過程中,收集和整理了大量的大黃魚資源調查、增殖放流相關數據和歷史資料,為標準的制定奠定了工作基礎。
日期:2022-03-03
該團體標準立項申請由福建省水產技術推廣總站聯合廈門大學和寧德市富發水產有限公司提出,旨在制定科學、全面、可量化的大黃魚增殖放流效果評估標準和技術規范,為漁業主管部門進一步規范大黃魚增殖放流工作,提升增殖放流質量,更加有針對性地制定大黃魚資源恢復保障措施提供技術支撐。省水產學會依照《福建省水產學會團體標準管理辦法(試行)》,組織有關專家對該團體標準立項申請的必要性、可行性等進行論證。
專家組聽取了申請單位的報告及相關情況說明,認真審閱了相關材料,進行了嚴謹的質詢、討論,一致同意該團體標準立項申請通過論證,建議盡快予以立項。同時還就該團體標準編制的建設性意見與申請單位進行了交流。
劉常標感謝各位專家對學會開展團體標準工作的支持,感謝擬編制該團體標準的各單位和參與編制的全體科研人員的辛勤工作。同時表示,將根據專家論證的意見,盡快對該團體標準立項申請作出批復,并做好服務。
據悉,該標準起草小組在參與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東海典型海區生物資源與環境效應評價及生態修復”項目的過程中,研發了基于微衛星分子標記的大黃魚親子溯源技術體系,并在大黃魚增殖放流回捕樣本中得到了較好的應用效果。同時,在項目實施過程中,收集和整理了大量的大黃魚資源調查、增殖放流相關數據和歷史資料,為標準的制定奠定了工作基礎。
日期:2022-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