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和地理標志農產品典型經驗(二)

   2021-11-30 農業農村部751
核心提示:發展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和地理標志農產品是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重要抓手。為做好新發展階段農產品“三品一標”發展思路和路徑研究,我司會同綠色食品中心對“十三五”各省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和地理標志農產品的典型經驗進行了總結提煉,現將江西、河南兩省經驗做法編發成工作簡報,供各地學習參考借鑒。……(世界食品網-m.cctv1204.com)
編者按:發展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和地理標志農產品是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重要抓手。為做好新發展階段農產品“三品一標”發展思路和路徑研究,我司會同綠色食品中心對“十三五”各省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和地理標志農產品的典型經驗進行了總結提煉,現將江西、河南兩省經驗做法編發成工作簡報,供各地學習參考借鑒。
 
  【典型材料】
 
  l 江西省:立足部省共建 全域推進綠色有機農產品發展
 
  l 河南省:凝神聚力 以綠色食品引領農業高質量發展
 
  江西省:立足部省共建


  全域推進綠色有機農產品發展
 
  近年來,江西省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立足綠色生態這一最大優勢、最大財富、最大品牌,出臺系列綠色農業發展扶持政策,綠色、有機、地理標志農產品快速發展,全省共有綠色、有機和地理標志農產品3894個,創建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48個、面積854萬畝,全國有機農產品基地6個、面積19.8萬畝。2021年,深入貫徹落實習總書記視察江西重要講話精神,江西省政府與農業農村部簽訂合作框架協議,將通過部省共建設,在江西全域推進綠色有機農產品基地建設。


  一、爭取政策支持,營造良好發展環境
 
  先后出臺了《江西省綠色食品產業發展配套政策》《江西省綠色食品產業發展規劃》《江西省綠色食品產業延伸產業鏈發展規劃》《江西省綠色農業發展規劃》。發揮考核指揮棒作用,將綠色、有機、地理標志農產品發展情況作為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和綠色有機示范縣評選、市縣高質量發展和鄉村振興考核的重要指標,以及省級產業化龍頭企業、省級農民合作社示范社申報的必備條件。省財政每年列支1000萬用于鼓勵和支持綠色、有機、地理標志農產品發展。部分市、縣也加大支持力度,如南昌市在2020年安排了520萬元用于支持綠色、有機、地理標志農產品發展。
 
  二、嚴格標準程序,夯實健康發展根基
 
  一是嚴把準入門檻,對不符合條件的企業和產品堅決不予受理。二是嚴格落實審核人員責任,保證現場檢查質量,提高審查的工作水平。三是嚴格區塊鏈溯源+合格證管理,大力推行區塊鏈溯源+合格證合二為一開具模式,將綠色、有機、地理標志農產品全部納入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和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大數據智慧監管平臺,實施合格證信息精準化電子化,實現綠色、有機、地理標志企業和產品信息掃碼可追溯。四是大力推進標準化生產,在生產經營主體推行“三上墻”(操作規程上墻、投入品科學使用上墻、風險等級上墻)和“三到戶”(農業技術推廣服務到戶、農業標準化生產手冊發放到戶、投入品科學使用宣傳到戶),推動綠色、有機農產品基地規范化生產、制度化管理、場景化展現。五是做好證后跟蹤檢查,強化淘汰退出機制。省級工作機構每年從工作經費中安排40多萬元進行監督抽檢,近3年來共配合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撤銷了12個綠色食品和4家有機食品企業的證書,有效維護了品牌形象。
 
  三、明確發展目標,開展示范創建
 
  一是強化部省共建。出臺《共建江西綠色有機農產品基地試點省工作方案(2021—2025年)》,建立部省共建聯席會議制度,大力推進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打造和標準化生產,積極發展綠色、有機、地理標志農產品,全面推行食用農產品達標合格證制度,著力在江西全域打造統籌推進農業生產和農產品兩個“三品一標”的樣板。二是壓緊壓實責任。以部省共建為契機,省分管領導高度重視,將發展目標分解落實到每個縣區和相關部門,作為高質量發展和鄉村振興等相關考核的依據。堅持把部省共建綠色、有機農產品基地試點省建設作為建設現代農業強省、推動鄉村振興的重要載體,強化組織領導,健全工作機制,加強統籌謀劃,推動試點省向縱深發展。三是開展示范創建。選擇九江、贛州、宜春3個設區市和井岡山、婺源、資溪等31個縣在資金、政策上給予重點支持,鼓勵其根據自身特點開展先行先試。如九江市修水縣,充分利用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借力于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對貧困地區的優惠政策,2020年僅綠色食品就凈增72個,增速是全省平均水平的2.5倍。
 
  四、做好宣傳工作,提升品牌影響力
 
  大力實施“生態鄱陽湖、綠色農產品”品牌戰略,每年組織相關企業參加中國綠色食品博覽會、中國國際有機食品博覽會和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農產品地理標志專展等優質農產品展示展銷會,重點宣傳江西的“四綠一紅”茶葉、山茶油、鄱陽湖水產、贛南臍橙等具有顯著地方特色產品。同時加強了在電視、報紙、網絡等新聞媒體上的宣傳,在中央電視臺黃金時段宣傳廣昌白蓮、宜春大米等地標產品,利用江西電視臺《農博士大講堂》《三農要聞》《稻花香里》等金牌欄目宣傳江西綠色、有機農業成果和典型,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如樂安竹筍,借助于良好的宣傳遠銷歐美和東南亞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目前國內市場占有率達16.8%,國際市場占有率達8.6%。
 
  河南省:凝神聚力


  以綠色食品引領農業高質量發展
 
  河南是農業大省,農產品生產、消費、調出大省。近年來,河南立足自身資源優勢,以農業高質量發展為主線,大力推動綠色、有機、地理標志農產品等優質特色農產品發展,努力打造“豫農優品”公用品牌。截至2021年10月,全省有效期內共有綠色、有機和地理標志農產品2724個,其中綠色食品2216個,有機農產品31個,地理標志農產品163個,名特優新農產品登錄314個。
 
  一、高位推動,以綠色食品引領農業高質量發展
 
  “十三五”以來,以發展“四優四化”、推進高效種養業和綠色食品業轉型升級、發展優勢特色農業為突破口,先后印發了《河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河南省高效種養業和綠色食品業轉型升級行動方案的通知》《河南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推進農業高質量發展建設現代農業強省的意見》等文件,在強農惠農政策的支持下,全省農業質量效益明顯提高,農業生產方式、經營方式、資源利用方式發生深刻變化。2020年,省政府提出了實施推進綠色食品事業跨越式發展的“1050工程”,將綠色食品發展納入全省農業高質量發展目標,納入到省委省政府“‘三農’領域重點工作”“推動鄉村振興戰略實績考核”“‘菜籃子’市長負責制考核”等考核指標,壓實了各級黨委政府的責任。省農業農村廳成立了廳長任組長的河南省推進綠色食品發展領導小組,制定印發了《河南省2020年推進綠色食品發展實施方案》,全年新通過綠色食品標志許可1212個,超過前三十年全省存量的總和;新批準創建全國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48個;新增地理標志農產品41個,總數達160個;地理標志農產品保護工程累計投資中央資金1.5億元,支持36個地理標志農產品發展。
 
  二、規范管理,壓實縣鄉兩級政府和市縣部門責任
 
  省農業農村廳制定印發了《河南省加強全國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創建與管理的意見》,將基地創建主體責任壓到縣鄉兩級政府,明確要求各地將基地創建與現代農業產業園、農產品標準化示范區、高標準農田和特色農產品優勢區等項目建設結合起來,統籌資金、物質和人員使用,實現融合發展,提升基地創建質量。引導支持轄區內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和食品加工企業利用基地生產的原料開發綠色食品,目前已逐步成為綠色食品原料銷售的主力軍,向轄區外拓展原料銷售渠道,實現農企對接,提升基地產業素質和原料效益。截至目前,全省有12%的耕地實施綠色食品標準化生產,對接企業近400家、對接面積約1000萬畝,茅臺、郎酒、魯花和克明面業等知名企業紛紛落地河南或簽訂原料供應協議,標志著河南綠色食品轉型升級乃至農業高質量發展邁出了堅實步伐。
 
  三、創新服務,提升各方參與的積極性主動性
 
  為推動省委省政府關于農業高質量發展的決策部署落實落地,實施了“三個結合”推進工作機制。一是分兵突擊與集中攻堅相結合。將全省分成三個片區,成立三個工作專班實施點對點、點線點面結合指導,服務延伸到縣。二是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線上,開發線上培訓系統,培訓企業內檢員1335人次、一線工作人員4000余人次,開展綠色食品標志許可線上檢查,實施節點實時提醒和進度通報。線下,舉辦檢查員培訓班,參訓1000余人次,舉辦全國首個有縣級人民政府領導參加學習的基地創建現場培訓會,參訓180余人。三是走出去與請進來相結合。各專班專家組累計下基層170余人次,舉辦以審代訓會50余次,審核基地創建申報材料60余份。邀請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和兄弟省市專家4批10余人次現場指導審核。

      相關報道: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和地理標志農產品典型經驗(一)
      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和地理標志農產品典型經驗(二)
      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和地理標志農產品典型經驗(三)
      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和地理標志農產品典型經驗(四)


日期:2021-11-30
 
地區: 江西
行業: 有機食品 果蔬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更多>同類資訊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