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繼續做好新收獲糧食質量調查和品質測報相關工作,浙江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組織開展了2020年度浙江省收獲糧食質量調查和品質測報工作。本項工作覆蓋了除舟山市外的10個地市共78個縣(市、區),以農戶樣品合并后的鄉級混合樣品為主,共采集質量調查稻谷樣品1654份,剔除明顯異常數據后得到有效數據樣本1610份,其中早秈稻樣品481份,中晚秈稻樣品506份,粳稻樣品623份;采集品質測報樣品共532份,剔除部分不確定品種外,確定品種進行數據統計的樣品有493份(其中中晚秈稻樣品229份,粳稻樣品264份)。現將浙江省2020年度收獲糧食質量調查和品質測報情況通報如下:
一、稻谷品質測報情況
2020年共采集晚稻品質測報樣品532份,去除部分品種名稱不明確的樣品數據后共得到有效檢驗數據493份。全部樣品中全項指標(水分不作為統計的限制指標)符合優質稻谷國家標準的比例較去年小幅下降。
(一)中晚秈稻
2020年我省中晚秈稻品質測報統計樣品共229份,按照粒型分類,長粒型1份,中粒型83份,短粒型145份。所檢指標全部達到優質稻谷三等及以上的共122份,其中中粒型達標58份,短粒型達標64份,中晚秈稻總優質品達標率為53.3%,較去年小幅下降1.1個百分點。主要優質稻谷的定等分級指標單項達到三等(優質稻谷的最低等級)以上的比例分別為:堊白度83.0%,較去年提高4.0個百分點;直鏈淀粉83.8%,較去年提高5.6個百分點;食味品質100.0%,與去年持平;整精米率三等及以上占比達到96.9%,較去年提高1.3個百分點;不完善粒79.5%,較去年下降12.0個百分點。從數據中可以看出,影響今年中晚秈稻品質的主要限制指標是不完善粒總量。在統計的品種中樣品量超過10個樣本的情況下,優質達標率較高的品種依次為甬優15(優質達標率59.7%)、甬優1540(優質達標率55.8%)、嘉豐優2號(優質達標率50.0%)和中浙優8號(優質達標率22.7%)。
(二)粳稻
2020年我省粳稻品質測報統計樣品共264份,所檢指標全部達到優質稻谷三等及以上的共84份,粳稻優質達標率為31.8%,達標率較去年下降2.3個百分點。主要優質稻谷的定等分級指標單項達到三等(優質稻谷的最低等級)以上的比例分別為:堊白度65.2%,較去年提高12.5個百分點;直鏈淀粉72.0%,較去年下降0.5個百分點;食味品質100.0%,與去年持平;整精米率三等及以上占比達到93.6%,較去年提高0.6個百分點;不完善粒85.6%,較去年下降2.0個百分點,從數據中可以看出,影響今年粳稻優質達標率的主要限制指標是堊白度和直鏈淀粉含量。在統計的品種中樣品量超過10個樣本的情況下,優質達標率較高的品種依次為秀水14(優質達標率55.6%)、秀水121(優質達標率50.0%)、秀水519(優質達標率41.7%)、甬優17(優質達標率37.5%)和嘉67(優質達標率35.3%)。
二、稻谷質量調查情況
(一)早秈稻
2020年我省早秈稻質量調查共收集樣品481份,覆蓋省內7個地市共39個縣(區),涵蓋早秈稻品種23個。較去年相比,統計品種有所減少,整體質量也略微下降。出糙率平均值為76.9%,較去年下降0.1個百分點,變幅為71.1%~81.3%,一等至五等的比例分別為7.9%、40.3%、46.4%、4.6%、0.8%,無等外品。三等以上占比為94.6%,三等以上占比較去年下降了2.2個百分點。整精米率平均值為56.5%,較去年下降了0.3個百分點,變幅為31.9%~69.2%,整精米達到國標三等及以上的占為99.0%,較上年上升0.3個百分點。不完善粒總量的平均值為5.8%,較上年下降0.1個百分點,變幅0.3%~24.9%,主要仍是未熟粒和病斑粒居多。
(二)中晚秈稻
2020年我省中晚秈稻質量調查共收集樣品506份,覆蓋省內10個地市共56個縣(區),涵蓋中晚秈稻品種37個。較去年相比,統計品種有所減少,整體質量小幅提高。全部中晚秈稻樣品出糙率平均值為79.0%,較去年提高0.1個百分點,變幅為75.0%~83.3%,一等至三等的比例分別為53.6%、37.5%和8.9%,無三等以外品。整精米率平均值為60.4%,較去年提高了1.0個百分點,變幅為42.5%~73.7%,整精米率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均較去年有所上升。不完善粒總量的平均值為2.9%,較去年下降了0.2個百分點,變幅為0.1%~14.8%,不同品種不同地區的不完善粒總量差異較大,主要是未熟粒和病斑粒居多,部分有生芽粒。
(三)粳稻
2020年我省粳稻質量調查共收集樣品623份,覆蓋省內10個地市共64個縣(區),涵蓋粳稻品種共54個。較去年相比,統計品種增加3個,整體質量基本持平。全部粳稻樣品出糙率平均值為80.2%,與去年持平,變幅為75.4%~83.3%,三等以上占比為100.0%,較去年提高了2.0個百分點。整精米率平均值為63.6%,較去年下降了0.9個百分點,變幅為44.0%~73.8%,整精米率達到國標三等及以上的比例為94.1%,較去年下降了1.1個百分點。不完善粒總量的平均值為4.0%,變幅為0.2%~15.1%。
日期:2021-07-26
一、稻谷品質測報情況
2020年共采集晚稻品質測報樣品532份,去除部分品種名稱不明確的樣品數據后共得到有效檢驗數據493份。全部樣品中全項指標(水分不作為統計的限制指標)符合優質稻谷國家標準的比例較去年小幅下降。
(一)中晚秈稻
2020年我省中晚秈稻品質測報統計樣品共229份,按照粒型分類,長粒型1份,中粒型83份,短粒型145份。所檢指標全部達到優質稻谷三等及以上的共122份,其中中粒型達標58份,短粒型達標64份,中晚秈稻總優質品達標率為53.3%,較去年小幅下降1.1個百分點。主要優質稻谷的定等分級指標單項達到三等(優質稻谷的最低等級)以上的比例分別為:堊白度83.0%,較去年提高4.0個百分點;直鏈淀粉83.8%,較去年提高5.6個百分點;食味品質100.0%,與去年持平;整精米率三等及以上占比達到96.9%,較去年提高1.3個百分點;不完善粒79.5%,較去年下降12.0個百分點。從數據中可以看出,影響今年中晚秈稻品質的主要限制指標是不完善粒總量。在統計的品種中樣品量超過10個樣本的情況下,優質達標率較高的品種依次為甬優15(優質達標率59.7%)、甬優1540(優質達標率55.8%)、嘉豐優2號(優質達標率50.0%)和中浙優8號(優質達標率22.7%)。
(二)粳稻
2020年我省粳稻品質測報統計樣品共264份,所檢指標全部達到優質稻谷三等及以上的共84份,粳稻優質達標率為31.8%,達標率較去年下降2.3個百分點。主要優質稻谷的定等分級指標單項達到三等(優質稻谷的最低等級)以上的比例分別為:堊白度65.2%,較去年提高12.5個百分點;直鏈淀粉72.0%,較去年下降0.5個百分點;食味品質100.0%,與去年持平;整精米率三等及以上占比達到93.6%,較去年提高0.6個百分點;不完善粒85.6%,較去年下降2.0個百分點,從數據中可以看出,影響今年粳稻優質達標率的主要限制指標是堊白度和直鏈淀粉含量。在統計的品種中樣品量超過10個樣本的情況下,優質達標率較高的品種依次為秀水14(優質達標率55.6%)、秀水121(優質達標率50.0%)、秀水519(優質達標率41.7%)、甬優17(優質達標率37.5%)和嘉67(優質達標率35.3%)。
二、稻谷質量調查情況
(一)早秈稻
2020年我省早秈稻質量調查共收集樣品481份,覆蓋省內7個地市共39個縣(區),涵蓋早秈稻品種23個。較去年相比,統計品種有所減少,整體質量也略微下降。出糙率平均值為76.9%,較去年下降0.1個百分點,變幅為71.1%~81.3%,一等至五等的比例分別為7.9%、40.3%、46.4%、4.6%、0.8%,無等外品。三等以上占比為94.6%,三等以上占比較去年下降了2.2個百分點。整精米率平均值為56.5%,較去年下降了0.3個百分點,變幅為31.9%~69.2%,整精米達到國標三等及以上的占為99.0%,較上年上升0.3個百分點。不完善粒總量的平均值為5.8%,較上年下降0.1個百分點,變幅0.3%~24.9%,主要仍是未熟粒和病斑粒居多。
(二)中晚秈稻
2020年我省中晚秈稻質量調查共收集樣品506份,覆蓋省內10個地市共56個縣(區),涵蓋中晚秈稻品種37個。較去年相比,統計品種有所減少,整體質量小幅提高。全部中晚秈稻樣品出糙率平均值為79.0%,較去年提高0.1個百分點,變幅為75.0%~83.3%,一等至三等的比例分別為53.6%、37.5%和8.9%,無三等以外品。整精米率平均值為60.4%,較去年提高了1.0個百分點,變幅為42.5%~73.7%,整精米率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均較去年有所上升。不完善粒總量的平均值為2.9%,較去年下降了0.2個百分點,變幅為0.1%~14.8%,不同品種不同地區的不完善粒總量差異較大,主要是未熟粒和病斑粒居多,部分有生芽粒。
(三)粳稻
2020年我省粳稻質量調查共收集樣品623份,覆蓋省內10個地市共64個縣(區),涵蓋粳稻品種共54個。較去年相比,統計品種增加3個,整體質量基本持平。全部粳稻樣品出糙率平均值為80.2%,與去年持平,變幅為75.4%~83.3%,三等以上占比為100.0%,較去年提高了2.0個百分點。整精米率平均值為63.6%,較去年下降了0.9個百分點,變幅為44.0%~73.8%,整精米率達到國標三等及以上的比例為94.1%,較去年下降了1.1個百分點。不完善粒總量的平均值為4.0%,變幅為0.2%~15.1%。
日期:2021-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