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治海代表:
您提出的關于支持雜交谷子在非洲合作推廣的建議收悉。經商國際發展合作署,現答復如下。
非洲耕地面積廣闊,大多數國家農業生產以分散的小農經營為主,農業缺資金少技術,糧食無法自給。我國雜交谷子在非洲示范種植推廣取得了積極成效。支持雜交谷子在非洲合作推廣的建議,充分利用了我國農業技術水平優勢,既能幫助非洲減少貧困、改善民生,又能提升非洲國家自身發展能力,對保障區域和世界糧食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一、關于加強雜交谷子在非洲試驗示范和推廣
我部秉持真實親誠的合作理念和正確義利觀,積極開展對非農業援助,支持非洲國家農業發展和糧食自給。截至目前,在國際發展合作署的統一部署下,我國共幫助50多個非洲國家實施了300多個農業援助項目,在非洲22國援建了23個農業技術示范中心。
我部積極支持包括雜交谷子在內的優質種子輸出。根據《種子法》《農作物種質資源管理辦法》等規定,我部精簡了種子出口申請材料,為雜交谷子等優質種子輸出提供便利。
我部將繼續立足我農業產業技術優勢,用好在非農業技術示范中心平臺,推動雜交谷子等農業技術成果在非洲熟化應用;鼓勵我農業科研院所、企業研發適宜當地的作物品種,豐富農業技術示范推廣成果。
二、關于推進與非洲國家在雜交谷子領域科研合作
2007年以來,我部聯合財政部啟動建設國家谷子高粱產業技術體系。“十三五”期間,中央財政每年投入經費3000多萬元,支持谷子高粱產業技術體系聘用首席科學家1人,崗位科學家34人,綜合試驗站站長29人,重點在遺傳改良、栽培與土肥、病害防控、加工、產業經濟等產業鏈各環節開展技術研發和集成示范,有力提升了我國谷子產業科技創新能力水平。
張家口市農業科學院在埃塞俄比亞、尼日利亞、烏干達、納米比亞、蘇丹和布基納法索等非洲國家開展了雜交谷子領域合作,向當地農戶學員推廣了谷子育種研究成果和科學種植管理技術,促進了當地谷子增產增收,奠定了我與非洲國家雜交谷子領域科研合作的基礎。近年來,經多方努力,中國—蘇丹雜交谷子研究中心、中國—布基納法索谷子聯合研究中心先后在中國海南、布基納法索瓦加杜古正式掛牌成立,進一步提升了我國與非洲谷子育種、栽培、病蟲害防治等聯合研究硬件條件。
我部將繼續強化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建設,開展包括谷子在內的特色農業產業技術攻關;關注非洲國家在谷子領域的合作訴求,在多雙邊場合積極推介我國谷子產業領域優秀科技成果。
三、關于促進中國和非洲國家雜交谷子產業合作
非洲共有22個國家開展谷子種植,是全球種植谷子國家數最多的大洲。2019年非洲谷子總種植面積約609萬公頃,占全球總種植面積的37%;產量約569萬噸,占全球谷子產量的27%;平均每公頃產量934千克,僅為全球其他地區單位產量均值的65%。目前非洲谷子種植管理相對落后,加工設備缺乏,產品附加值低,尚未形成產業鏈。
我部將鼓勵企業在非建設谷子加工產業園區,開發適宜當地的谷子食品、產品種類,增加谷子產品附加值,支持有條件的非洲國家建立谷子生產、加工和營銷全產業鏈,提高產品競爭力,以帶動區域經濟發展。
四、關于拓展雜交谷子領域人力資源培訓
截至2021年5月,我部對非洲國家開展農業種植領域培訓89期,累計培訓1836人次,涵蓋水稻、玉米、棉花、熱帶蔬果種植和加工技術等領域,目前尚無非洲國家向我提出雜交谷子領域培訓需求。
我部將積極拓展雜交谷子領域對非人力資源培訓,充分考慮非洲國家有關需求,在對非培訓課程中增設谷子領域相關課程,普及雜交谷子種植、加工和應用等實用技術,為非洲國家儲備更多谷子產業人才。
農業農村部
2021年7月14日
日期:2021-07-21
您提出的關于支持雜交谷子在非洲合作推廣的建議收悉。經商國際發展合作署,現答復如下。
非洲耕地面積廣闊,大多數國家農業生產以分散的小農經營為主,農業缺資金少技術,糧食無法自給。我國雜交谷子在非洲示范種植推廣取得了積極成效。支持雜交谷子在非洲合作推廣的建議,充分利用了我國農業技術水平優勢,既能幫助非洲減少貧困、改善民生,又能提升非洲國家自身發展能力,對保障區域和世界糧食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一、關于加強雜交谷子在非洲試驗示范和推廣
我部秉持真實親誠的合作理念和正確義利觀,積極開展對非農業援助,支持非洲國家農業發展和糧食自給。截至目前,在國際發展合作署的統一部署下,我國共幫助50多個非洲國家實施了300多個農業援助項目,在非洲22國援建了23個農業技術示范中心。
我部積極支持包括雜交谷子在內的優質種子輸出。根據《種子法》《農作物種質資源管理辦法》等規定,我部精簡了種子出口申請材料,為雜交谷子等優質種子輸出提供便利。
我部將繼續立足我農業產業技術優勢,用好在非農業技術示范中心平臺,推動雜交谷子等農業技術成果在非洲熟化應用;鼓勵我農業科研院所、企業研發適宜當地的作物品種,豐富農業技術示范推廣成果。
二、關于推進與非洲國家在雜交谷子領域科研合作
2007年以來,我部聯合財政部啟動建設國家谷子高粱產業技術體系。“十三五”期間,中央財政每年投入經費3000多萬元,支持谷子高粱產業技術體系聘用首席科學家1人,崗位科學家34人,綜合試驗站站長29人,重點在遺傳改良、栽培與土肥、病害防控、加工、產業經濟等產業鏈各環節開展技術研發和集成示范,有力提升了我國谷子產業科技創新能力水平。
張家口市農業科學院在埃塞俄比亞、尼日利亞、烏干達、納米比亞、蘇丹和布基納法索等非洲國家開展了雜交谷子領域合作,向當地農戶學員推廣了谷子育種研究成果和科學種植管理技術,促進了當地谷子增產增收,奠定了我與非洲國家雜交谷子領域科研合作的基礎。近年來,經多方努力,中國—蘇丹雜交谷子研究中心、中國—布基納法索谷子聯合研究中心先后在中國海南、布基納法索瓦加杜古正式掛牌成立,進一步提升了我國與非洲谷子育種、栽培、病蟲害防治等聯合研究硬件條件。
我部將繼續強化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建設,開展包括谷子在內的特色農業產業技術攻關;關注非洲國家在谷子領域的合作訴求,在多雙邊場合積極推介我國谷子產業領域優秀科技成果。
三、關于促進中國和非洲國家雜交谷子產業合作
非洲共有22個國家開展谷子種植,是全球種植谷子國家數最多的大洲。2019年非洲谷子總種植面積約609萬公頃,占全球總種植面積的37%;產量約569萬噸,占全球谷子產量的27%;平均每公頃產量934千克,僅為全球其他地區單位產量均值的65%。目前非洲谷子種植管理相對落后,加工設備缺乏,產品附加值低,尚未形成產業鏈。
我部將鼓勵企業在非建設谷子加工產業園區,開發適宜當地的谷子食品、產品種類,增加谷子產品附加值,支持有條件的非洲國家建立谷子生產、加工和營銷全產業鏈,提高產品競爭力,以帶動區域經濟發展。
四、關于拓展雜交谷子領域人力資源培訓
截至2021年5月,我部對非洲國家開展農業種植領域培訓89期,累計培訓1836人次,涵蓋水稻、玉米、棉花、熱帶蔬果種植和加工技術等領域,目前尚無非洲國家向我提出雜交谷子領域培訓需求。
我部將積極拓展雜交谷子領域對非人力資源培訓,充分考慮非洲國家有關需求,在對非培訓課程中增設谷子領域相關課程,普及雜交谷子種植、加工和應用等實用技術,為非洲國家儲備更多谷子產業人才。
農業農村部
2021年7月14日
日期:2021-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