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6日下午,山東省政府新聞辦舉辦展望“十四五”系列新聞發布會第八場,介紹“十三五”時期糧食和物資儲備工作成就及“十四五”時期的打算,并回答記者提問。
今年是“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重要一年。全省2021年工作動員大會,發出了“乘勢而上求突破、發奮圖強開新局,奮力書寫新時代現代化強省建設絢麗篇章”的總動員令,我們一定認真貫徹,全力落實。保障糧食安全對推動全省經濟社會改革發展穩定意義重大。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農業大省的責任首先是維護國家糧食安全。山東是糧食生產、加工、消費和儲備大省,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重要基地。近年來,全省糧食和物資儲備系統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堅決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糧食工作要求,發揚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工作作風,始終把扛穩糧食安全責任作為重要政治任務,抓改革、優儲備、強產業、保供給、穩市場,推動糧食行業高質量發展,為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一、改革賦能,責任擔當,“十三五”期間糧食和物資儲備事業實現質的飛躍
“十三五”期間,圍繞增強糧食收儲調控能力、現代糧食物資倉儲、糧食產業發展和提升行政效能等重點,重塑行業職能,推動事業發展。
一是糧食收儲調控能力顯著提升。“十三五”期間,全省共收購糧食1.95億噸,執行小麥最低收購價收購621萬噸,有力實現助農增收。糧食儲備規模達到576萬噸,為保障糧食安全奠定基礎。疫情期間,迅即啟動保供措施,283家糧油應急加工企業第一時間復工復產,線上開設“齊魯糧油超低價專供湖北主題館”,“好糧油”示范企業捐款捐物8200多萬元,協調調運北京成品糧儲備3500噸。今年年初,又確立德州、聊城、濱州為支援河北省應急糧油供應重點市,落實糧源、產能、運力,隨時做好援助準備。
二是糧食倉儲現代化水平顯著提升。“十三五”期間,建立起省市級大中型儲備庫、縣級中心庫和基層收納庫配套完善、功能互補的糧食倉儲體系,完好倉容達到4200萬噸。在全國率先建成糧食流通管理一體化綜合性電子政務平臺,率先完成412家地方儲備糧庫智能化升級,率先實現與國家平臺互聯互通。省物資儲備管理中心掛牌成立,累計投入4000余萬元充實省級救災儲備物資。目前,各類省級救災儲備物資共計35萬余件,總價值5500余萬元,能滿足12萬人轉移安置需求。抗疫期間,累計收儲防疫物資650余萬件、發放500余萬件,13個單位和個人榮獲全國糧食和物資儲備系統先進。
三是糧食產業經濟實力顯著提升。“十三五”期間,全省加工轉化糧食2.1億噸,創造工業總產值2萬億元。預計2020年全省糧食產業總產值達到4600億元,占全國總量的1/8左右。全國首屆糧食產業經濟經驗交流會在我省召開,推廣糧食產業發展“濱州模式”。連續成功舉辦三屆山東糧油產業博覽會。扎實推進“優質糧食工程”,累計爭取財政補助資金15億元,帶動社會投資60多億元,支持13個示范縣80家示范企業。產業科創引領作用突顯,省級以上創新平臺84個,啟動科技研發項目316個,小麥、玉米、大豆、花生四大國家級創新中心落戶山東,申報專利52項。成立全國糧食行業首家品牌研究院,與省農科院合作成立全國首個“齊魯糧油”產研孵化中心。“齊魯糧油”品牌連續兩年入選中國糧油榜影響力十大公共品牌。
四是糧食行政效能顯著提升。圍繞主責主業積極轉變行政職能,加強制度建設,嚴格依法行政,著力加快推進依法管糧。在全國率先印發《貫徹落實〈改革完善體制機制加強糧食儲備安全管理的若干意見〉的實施意見》,制定《山東省地方儲備糧輪換管理辦法》,為管好“齊魯糧倉”提供了重要指導。出臺《山東省應急物資儲備體系建設規劃》,開啟了應急物資儲備新局面。啟動“互聯網+監管”,推進“雙隨機、一公開”,組織開展全國政策性糧食庫存數量和質量大清查,數量真實、質量良好、儲存安全,我省在全國總結表彰會上介紹經驗。糧食安全責任制考核持續跟進,省長親自出席全省糧食安全責任工作會議并代表山東在全國做典型發言。各部門分工協作,精誠團結,確保各項糧食安全工作措施落地見效。我省糧食安全責任制考核連續四年被國家評為“優秀”等級。
二、規劃引領,產業推動,開啟“十四五”糧食和儲備事業發展新征程
“十四五”時期是糧食和物資儲備事業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我們將在思想觀念、治理方式、發展質量、保障能力等方面加快轉變提升,扛牢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政治責任,為保持經濟健康發展、社會大局穩定奠定基礎。
一是明確指導思想,聚焦工作重點。“十四五”期間工作怎么干?必須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重要講話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聚焦“保障國家糧食安全”,著力在構建保障體系上達到新水平;聚焦“堅持創新驅動發展”,著力在科技人才興糧興儲上邁出新步伐;聚焦“加快發展現代產業體系”,著力在糧食產業強省上實現新突破;聚焦“形成新發展格局”,著力在數字糧食助力實體經濟上得到新提高;聚焦“統籌發展和安全”,著力在防范化解糧食領域風險上取得新成效。
二是立足高質量發展,精準確立發展目標。糧食安全保障能力實現新提升,年糧食流通量保持在1.5億噸以上,地方糧食儲備規模保持在500萬噸以上。糧食產業發展質量和主要經濟指標保持全國領先地位,建立特色產業聚集區,實現產業鏈、價值鏈、供應鏈協同聯動,“齊魯糧油”公共品牌影響力和價值帶動力進一步彰顯。建成與糧食收儲和保障供應相匹配、布局合理、功能完備的現代糧食流通基礎設施體系,推動綠色倉儲和高效物流發展,糧食產后服務效率明顯提高。全面推進糧食和物資儲備信息化建設,發展糧食產業互聯網,實現地方儲備糧智能化監管,打造“數字化糧儲”。改革完善糧食和物資儲備管理機制,加快實現糧食和物資儲備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到2025年,建成職責清晰、運行規范、監管有效、保障有力的糧食和物資儲備體系,為“十四五”時期全省經濟社會發展貢獻力量。
三是求實務實,抓好“十四五”開局之年各項工作。“邁好第一步,見到新氣象”至關重要。聚焦高質量發展主題,加快推進糧食和物資儲備事業發展步伐,我們將突出重點,制定措施,堅定不移抓好糧油保供穩市,切實維護糧食市場平穩運行,堅定不移推進儲備管理改革,全面提升糧食和應急物資儲備保障能力,堅定不移建設糧食產業強省,確保各項指標持續走在全國前列,堅定不移落實糧食安全職責,推動地方黨委政府扛穩糧食安全政治責任。
日期:2021-02-26
今年是“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重要一年。全省2021年工作動員大會,發出了“乘勢而上求突破、發奮圖強開新局,奮力書寫新時代現代化強省建設絢麗篇章”的總動員令,我們一定認真貫徹,全力落實。保障糧食安全對推動全省經濟社會改革發展穩定意義重大。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農業大省的責任首先是維護國家糧食安全。山東是糧食生產、加工、消費和儲備大省,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重要基地。近年來,全省糧食和物資儲備系統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堅決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糧食工作要求,發揚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工作作風,始終把扛穩糧食安全責任作為重要政治任務,抓改革、優儲備、強產業、保供給、穩市場,推動糧食行業高質量發展,為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一、改革賦能,責任擔當,“十三五”期間糧食和物資儲備事業實現質的飛躍
“十三五”期間,圍繞增強糧食收儲調控能力、現代糧食物資倉儲、糧食產業發展和提升行政效能等重點,重塑行業職能,推動事業發展。
一是糧食收儲調控能力顯著提升。“十三五”期間,全省共收購糧食1.95億噸,執行小麥最低收購價收購621萬噸,有力實現助農增收。糧食儲備規模達到576萬噸,為保障糧食安全奠定基礎。疫情期間,迅即啟動保供措施,283家糧油應急加工企業第一時間復工復產,線上開設“齊魯糧油超低價專供湖北主題館”,“好糧油”示范企業捐款捐物8200多萬元,協調調運北京成品糧儲備3500噸。今年年初,又確立德州、聊城、濱州為支援河北省應急糧油供應重點市,落實糧源、產能、運力,隨時做好援助準備。
二是糧食倉儲現代化水平顯著提升。“十三五”期間,建立起省市級大中型儲備庫、縣級中心庫和基層收納庫配套完善、功能互補的糧食倉儲體系,完好倉容達到4200萬噸。在全國率先建成糧食流通管理一體化綜合性電子政務平臺,率先完成412家地方儲備糧庫智能化升級,率先實現與國家平臺互聯互通。省物資儲備管理中心掛牌成立,累計投入4000余萬元充實省級救災儲備物資。目前,各類省級救災儲備物資共計35萬余件,總價值5500余萬元,能滿足12萬人轉移安置需求。抗疫期間,累計收儲防疫物資650余萬件、發放500余萬件,13個單位和個人榮獲全國糧食和物資儲備系統先進。
三是糧食產業經濟實力顯著提升。“十三五”期間,全省加工轉化糧食2.1億噸,創造工業總產值2萬億元。預計2020年全省糧食產業總產值達到4600億元,占全國總量的1/8左右。全國首屆糧食產業經濟經驗交流會在我省召開,推廣糧食產業發展“濱州模式”。連續成功舉辦三屆山東糧油產業博覽會。扎實推進“優質糧食工程”,累計爭取財政補助資金15億元,帶動社會投資60多億元,支持13個示范縣80家示范企業。產業科創引領作用突顯,省級以上創新平臺84個,啟動科技研發項目316個,小麥、玉米、大豆、花生四大國家級創新中心落戶山東,申報專利52項。成立全國糧食行業首家品牌研究院,與省農科院合作成立全國首個“齊魯糧油”產研孵化中心。“齊魯糧油”品牌連續兩年入選中國糧油榜影響力十大公共品牌。
四是糧食行政效能顯著提升。圍繞主責主業積極轉變行政職能,加強制度建設,嚴格依法行政,著力加快推進依法管糧。在全國率先印發《貫徹落實〈改革完善體制機制加強糧食儲備安全管理的若干意見〉的實施意見》,制定《山東省地方儲備糧輪換管理辦法》,為管好“齊魯糧倉”提供了重要指導。出臺《山東省應急物資儲備體系建設規劃》,開啟了應急物資儲備新局面。啟動“互聯網+監管”,推進“雙隨機、一公開”,組織開展全國政策性糧食庫存數量和質量大清查,數量真實、質量良好、儲存安全,我省在全國總結表彰會上介紹經驗。糧食安全責任制考核持續跟進,省長親自出席全省糧食安全責任工作會議并代表山東在全國做典型發言。各部門分工協作,精誠團結,確保各項糧食安全工作措施落地見效。我省糧食安全責任制考核連續四年被國家評為“優秀”等級。
二、規劃引領,產業推動,開啟“十四五”糧食和儲備事業發展新征程
“十四五”時期是糧食和物資儲備事業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我們將在思想觀念、治理方式、發展質量、保障能力等方面加快轉變提升,扛牢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政治責任,為保持經濟健康發展、社會大局穩定奠定基礎。
一是明確指導思想,聚焦工作重點。“十四五”期間工作怎么干?必須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重要講話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聚焦“保障國家糧食安全”,著力在構建保障體系上達到新水平;聚焦“堅持創新驅動發展”,著力在科技人才興糧興儲上邁出新步伐;聚焦“加快發展現代產業體系”,著力在糧食產業強省上實現新突破;聚焦“形成新發展格局”,著力在數字糧食助力實體經濟上得到新提高;聚焦“統籌發展和安全”,著力在防范化解糧食領域風險上取得新成效。
二是立足高質量發展,精準確立發展目標。糧食安全保障能力實現新提升,年糧食流通量保持在1.5億噸以上,地方糧食儲備規模保持在500萬噸以上。糧食產業發展質量和主要經濟指標保持全國領先地位,建立特色產業聚集區,實現產業鏈、價值鏈、供應鏈協同聯動,“齊魯糧油”公共品牌影響力和價值帶動力進一步彰顯。建成與糧食收儲和保障供應相匹配、布局合理、功能完備的現代糧食流通基礎設施體系,推動綠色倉儲和高效物流發展,糧食產后服務效率明顯提高。全面推進糧食和物資儲備信息化建設,發展糧食產業互聯網,實現地方儲備糧智能化監管,打造“數字化糧儲”。改革完善糧食和物資儲備管理機制,加快實現糧食和物資儲備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到2025年,建成職責清晰、運行規范、監管有效、保障有力的糧食和物資儲備體系,為“十四五”時期全省經濟社會發展貢獻力量。
三是求實務實,抓好“十四五”開局之年各項工作。“邁好第一步,見到新氣象”至關重要。聚焦高質量發展主題,加快推進糧食和物資儲備事業發展步伐,我們將突出重點,制定措施,堅定不移抓好糧油保供穩市,切實維護糧食市場平穩運行,堅定不移推進儲備管理改革,全面提升糧食和應急物資儲備保障能力,堅定不移建設糧食產業強省,確保各項指標持續走在全國前列,堅定不移落實糧食安全職責,推動地方黨委政府扛穩糧食安全政治責任。
日期:2021-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