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2020年食品安全與健康熱點科學解讀媒體溝通會之熱點六:糧食安全——喚醒危機意識,杜絕食物浪費

   2021-01-08 食品伙伴網797
核心提示:孫寶國教授  ,2021年1月8日下午,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在中國科技協會指導下,舉辦2020年食品安全與健康熱點科學解讀媒體溝通

 孫寶國教授


  ,2021年1月8日下午,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在中國科技協會指導下,舉辦2020年食品安全與健康熱點科學解讀媒體溝通會。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副理事長、北京工商大學校長孫寶國教授就“糧食安全--喚醒危機意識,杜絕食物浪費”的熱點問題進行了分享。
 
  熱點六:糧食安全--喚醒危機意識,杜絕食物浪費


  解讀專家:

      孫寶國   教授


  中國工程院院士


  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副理事長


  北京工商大學校長
 
      各位專家、各位朋友,大家都知道民以食為天,糧食是構成食物最基本的原料,所以說糧食安全是國家戰略。
 
  大家都知道有這么幾個方面:
 
  一、全球食物不足率有逐年增長的趨勢,糧食安全成全球面臨的重要問題
 
  據聯合國糧農組織(FAO)發布數據顯示,食物不足發生率由2014年的8.6%增長至2018年的8.9%;
 
  最新版《世界糧食安全和營養狀況》估計,2019年近6.9億人遭受饑餓,與2018年相比增加1000萬,與五年前相比增加近6000萬,這種情況還是令人堪憂的。
 
  據報告預測,在全球范圍內,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到2020年底可能使長期饑餓人數新增超過1.3億人,而到2030年可能有8.414億人口面臨食物不足的風險,糧食安全已成全球面臨的重要問題。
 
  第二,我國糧食安全現狀良好,但仍需有憂患意識
 
  黨的十九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提出了“確保谷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的新糧食安全觀,確立了“以我為主、立足國內、確保產能、適度進口、科技支撐”的國家糧食安全戰略。
 
  此次疫情全球蔓延,我國社會始終保持穩定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糧食和重要農副產品的安全穩定。
 
  但同時在全球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外部環境發生深刻變化的復雜形勢下,未來30年中國糧食的需求總量會持續增長,國內糧食產需之間仍會存在較大缺口,我國糧食安全也將面臨深刻挑戰。
 
  一是,部分糧食的進口依存度高。疫情中,多國對華的糧食供應出現變局,日趨嚴峻的國際環境,使進口原材料供應的不確定性增加,中美等國際貿易新形態對糧食安全及原料進口形成挑戰。
 
  二是,食物浪費現象嚴重。食物浪費的原因:
 
  一方面來自供應鏈的不完善。我國每年僅在儲藏、運輸、加工等環節浪費的糧食總量就達700億斤以上,即有5.2%的糧食被浪費掉,相當于7300萬人一年的口糧和近1億畝耕地面積;
 
  另一方面是過度消費引起的食物浪費?;谌饲槊孀?、事件性消費(滿月宴/升學宴/謝師宴/壽宴/商務宴請等)、娛樂性消費等餐飲浪費風氣需要糾正。
 
  第三,科技是保障糧食安全與減少食物浪費的重要手段。糧食安全與食物浪費、人口增長、環境等因素具有重要關聯。
 
  從全球范圍來看,目前農業生產正在擠壓環境安全的邊界,對生物遺傳多樣性,氮、磷污染等造成嚴重影響。而科學技術將在農田使用,淡水資源,氮、磷污染等促進可持續發展中發揮重要的支撐和保障作用。
 
  因此我們要強化以食品科技委依托的糧食安全保障,研究“藏糧于食品”工程。要加快構建更高層次、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續的糧食安全保障體系,積極開展糧食儲藏、物流、加工等領域節糧減損等裝備的研究開發,這都是食品工程研究的范疇。同時大力發展原料精深加工和副產物綜合利用相關技術,著力加速大宗優勢農產品高通量檢測分級、節能干燥、保鮮減損、初加工增值等相關技術,支撐產業技術提升和增值增效,加快推動“藏糧于地,藏糧于計”戰略落實,同時我們還要研究“藏糧于食品”工程。
 
  第二,發揮食品工業深加工優勢,實現對食品原料的高值化、全利用。充分挖掘食品原料的有效成分,利用現代科技開發新資源食品,實現對糧食原料的高值化、全利用;
 
  重視加工過程中品質調控技術的開發與應用,明確功能因子的存在形式,穩定形態,朝著高效、節能、環保、營養、健康的方向發展;
 
  強化相關技術成果推廣示范,通過技術創新實現減損。
 
  第三,樹立以節約糧食,愛惜食物為榮的新風尚。進一步加強科普宣傳教育,切實培養節約習慣,在全社會營造節約為榮、浪費可恥的良好食物消費氛圍,做到珍惜糧食,適量定餐,避免剩餐,減少浪費。
 
  謝謝大家!

     相關報道:2020年食品安全與健康熱點科學解讀媒體溝通會之熱點一:春節防疫——嚴防反彈、控制食品污染

      2020年食品安全與健康熱點科學解讀媒體溝通會之熱點二:誤食毒蘑菇——我國食品安全頭號致死因子


      2020年食品安全與健康熱點科學解讀媒體溝通會之熱點三:米酵菌酸--“酸湯子”中毒的罪魁禍首

      2020年食品安全與健康熱點科學解讀媒體溝通會之熱點四:免疫力——后疫情時代消費者的首要健康需求

      2020年食品安全與健康熱點科學解讀媒體溝通會之熱點五:植物基食品——健康飲食的新潮流

      2020年食品安全與健康熱點科學解讀媒體溝通會之熱點七:直播帶貨——堵住火熱營銷下的安全漏洞

      2020年食品安全與健康熱點科學解讀媒體溝通會之熱點八:進口冷鏈食品——疫情防控下的難點與重點

      2020年食品安全與健康熱點科學解讀媒體溝通會之熱點九:諾如病毒--導致食源性疾病的“慣犯”

      2020年食品安全與健康熱點科學解讀媒體溝通會之熱點十:食物過敏——被忽視的食品安全“隱形殺手”
 



日期:2021-01-08
 
地區: 北京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更多>同類資訊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