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咖啡“摻水過多”:星巴克利潤率如何?

   2012-04-10 福布斯中文網436
核心提示:鑒于美國國內市場開始飽和,繼麥當勞及百勝餐飲集團之后,星巴克計劃未來三年將其在中國的門店數擴大至目前的三倍。鑒于美國國

    鑒于美國國內市場開始飽和,繼麥當勞及百勝餐飲集團之后,星巴克計劃未來三年將其在中國的門店數擴大至目前的三倍。鑒于美國國內市場開始飽和,繼麥當勞及百勝餐飲集團之后,星巴克計劃未來三年將其在中國的門店數擴大至目前的三倍。

    此舉表明,如果星巴克希望其股票能夠保持相對較高的估值,那么該公司就需要保持營收不斷增長。星巴克的市盈率目前遠高于麥當勞及百勝餐飲的市盈率。

    星巴克股票的估值相對較高,然而其營收增長并不比麥當勞及百勝高出那么多。

    另一個憂慮因素:到目前為止,星巴克的海外業務利潤率遠低于其國內業務利潤率。

    海外擴張確實艱難。當然,所有大型跨國公司的首席執行官(CEO)都喜歡把自己及他們的公司視為全球市場參與者。但長期以來的現實是,那些進入國外市場的企業往往未能在海外達到各自在美國國內所享有的盈利水平。或許他們的前景看似具有全球性,但他們仍然是海外市場的局外者,而且經常較晚進入海外市場。當然,企業有時只需在海外市場達到足夠規模即可。但企業要在海外獲得豐厚的利潤率,往往面臨更為嚴重的諸多障礙。

    比如,沃爾瑪(WMT)目前所有的業績增長均來自國際業務,但其海外業務的利潤率與美國國內業務的利潤率相比可謂非常糟糕。

    麥當勞和百盛在中國經營已有多年。百勝的肯德基遠勝于其競爭對手:肯德基在中國擁有3,701家門店,而相比之下,麥當勞在中國只有1,500家門店。

    百勝在中國擁有總計4,500家肯德基門店及必勝客門店,其營運利潤率為16%,比其國際業務部門(不包括中國在內)的20%略低些,而與其美國業務的營運利潤率大致相同。

    對于百盛而言,2011財年(截至2011年12月31日)中國門店的同店銷售猛增19%,相比之下,美國門店的同店銷售則下滑1%.為何百勝的肯德基在中國成為一個大品牌,而在美國卻出現衰退呢?《彭博商業周刊》對這種罕見情況作了闡釋。

    麥當勞并不單獨列出其中國業務的利潤率。該公司包括亞洲、太平洋地區、中東及非洲在內的業務部門的直營店營運利潤率低于其在美國的直營店營運利潤率,前者是17.3%,而后者是20.6%.麥當勞在中國的門店主要屬公司直營店。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星巴克目前在中國已擁有約500家門店,計劃到2015年提升至1,500家。

    在其截至2011年10月2日的2011財年里,星巴克美國業務的營運利潤率為19.4%,這使其國際業務13.3%的營運利潤率相形見絀。星巴克也沒有單獨列出其中國業務的利潤率。



日期:2012-04-10
 
行業: 餐飲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更多>同類資訊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