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辣椒爛果八技巧

   2014-10-15 771
核心提示:辣(甜)椒爛果,是多種病害的共同癥狀,但病源不同,癥狀各異,防治方法也不一樣。軟腐病爛果:初呈水漬狀暗綠色斑,后全果軟腐,
    辣(甜)椒爛果,是多種病害的共同癥狀,但病源不同,癥狀各異,防治方法也不一樣。 
    軟腐病爛果:初呈水漬狀暗綠色斑,后全果軟腐,具惡臭,果皮變白,干縮后脫落或掛在枝上。可噴施72%農用鏈霉素或50%DT殺菌劑,7天1次,連噴2-3次。棉鈴蟲、煙青蟲是傳病媒介,要及時用菊酯類農藥噴殺。
 
    疫病爛果:多數先從蒂部染病,呈水漬狀灰綠色斑,后迅速變褐軟腐。潮濕天氣,表面長出稀疏的白色霉層,病果干縮不脫落。其它部位如莖杈枝葉上,常有水漬狀褐斑。可噴64%殺毒礬與55%瑞毒霉混合液(50千克水中,兩藥各加100克),或58%甲霜靈錳鋅,7天1次連噴2-3次。
 
    灰霉病和菌核病爛果:灰霉病以門椒、對椒發病較多,在幼果頂部或蒂部出現褐色水漬狀病斑,后凹陷腐爛,呈暗褐色,表面出現灰色霉層;菌核病由果柄發展到全果,呈水漬狀腐爛,淺灰褐色,其它部位也有相似的癥狀。可用速克靈煙劑熏,濕度不大時可選噴速克靈、菌核凈或50%速克靈與70%甲基托布津混合液(60千克水中兩藥各加50克),或40%菌核凈與50%撲海因混合液(60千克水中兩藥各加50克),6天1次連噴2-3次。
 
    炭疽病落果:接近成熟時易染病。初呈水漬狀黃褐色圓斑,中央灰褐色,上有稍隆起的同心輪紋,常密生小黑點。潮濕時,病斑表面常溢出紅色粘稠物;干燥時,病部干縮成膜狀,易破裂露出種子。葉片染病,初為水漬狀褪綠斑點,后變為邊緣褐色,中部淺灰色的小斑。可選噴百菌清、新萬生,以新萬生效果最好,7天1次,連噴2-3次。
 
    綿腐病爛果:果實受害腐爛,濕度大時,上生大量白霉。可噴50%DT殺菌劑或14%絡氨銅水劑,7天1次,連噴2-3次。
 
    黑霉病爛果:一般果頂部先發病,也有的從果面開始,初期病部顏色變淺。果面漸漸收縮,并生有綠黑色霉層。可噴50%DT殺菌劑500倍液或58%甲霜靈錳鋅400倍液,7天1次,連噴2-3次。
 
    日灼病爛果:高溫天氣,果實向陽部分,受陽光直曬,使果皮褪色變硬,產生灰白色革質狀斑,易被其它菌腐生,出現黑霉或腐爛。應及時澆水,改善田間小氣候,均衡供水,減少該病發生。
 
    臍腐病爛果:果實臍部受害,初呈暗綠色水漬狀斑,后迅速擴大,皺縮,凹陷,常因寄生其它病菌而變黑或腐爛。可干著果后噴灑1%過磷酸鈣或0.1%氯化鈣。如病部變黑或腐爛,可按黑霉病或軟腐病防治。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更多>同類生產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生產技術
點擊排行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