鱖魚常見病的診斷與治療方法

   2010-04-13 554
核心提示:1、錨頭鳋病。病原為錨頭鳋,種魚、成魚均可寄生。體表因發炎、充血而出現紅斑。特別對魚種危害最為嚴重,一條5厘米的幼魚,魚

    1、錨頭鳋病。病原為錨頭鳋,種魚、成魚均可寄生。體表因發炎、充血而出現紅斑。特別對魚種危害最為嚴重,一條5厘米的幼魚,魚體上寄生2個蟲體就可引起死亡。

    治療:用生石灰帶水清塘,用高錳酸鉀溶液浸洗或敵百蟲浸洗。

    2、水霉病。感染了水霉的魚卵其卵膜外部生著菌絲,呈毛絨狀。感染了水霉菌的病魚,肉眼可見病魚的體表和背鰭硬刺頂端有白色絮狀物。病魚游動失常,食欲減退,最后瘦弱而死。

    治療:保持良好水域,受傷魚體用孔雀石綠涂抹。

    3、纖毛蟲病。病原為纖毛蟲類。從魚苗孵化出第一天起,到5~8厘米期間,水溫20℃~27℃,肉眼可見病魚頭部有灰白色狀物,嘴張開,不能合上,游泳失去平衡而下沉在水中翻滾,繼而死亡。該病蔓延極快,對鱖魚苗危害最大。

    治療:用硫酸銅和硫酸亞鐵全池潑灑。

    4、劍水蚤。劍水蚤是鱖魚卵的敵害。在其孵化用水中,出現劍水蚤會大量引起缺氧或咬傷鱖魚卵及初出膜的幼小魚苗,致使死亡。

    治療:孵人缸進水口用60目尼紗網過濾,減少劍水蚤成蟲進入;或用敵敵畏遍灑。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更多>同類生產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生產技術
點擊排行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