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煙和火的味道,煙熏食品真的很不健康嗎?

?? 2024-12-28 2570
核心提示:冬季來臨,煙熏食品成為餐桌上的一大特色。無論是風味獨特的煙熏臘肉,還是濃香四溢的熏魚,這些美味都蘊含著獨特的加工技藝和保鮮智慧。然而,煙熏食品在制作過程中可能會產生一些有害物質,如何平衡美味與安全,成為大家關注的重點。煙熏風味是如何形成的?傳統的煙熏是利用木屑、樹枝、稻殼和稻草等植物原料不完全燃燒所產生的煙氣,將煙氣中含有數百種不同的風味物質慢慢吸附、滲透到食物中,從而賦予食物獨特的風味。熏煙是由……(世界食品網-m.cctv1204.com)

冬季來臨,煙熏食品成為餐桌上的一大特色。無論是風味獨特的煙熏臘肉,還是濃香四溢的熏魚,這些美味都蘊含著獨特的加工技藝和保鮮智慧。然而,煙熏食品在制作過程中可能會產生一些有害物質,如何平衡美味與安全,成為大家關注的重點。

煙熏風味是如何形成的?

傳統的煙熏是利用木屑、樹枝、稻殼和稻草等植物原料不完全燃燒所產生的煙氣,將煙氣中含有數百種不同的風味物質慢慢吸附、滲透到食物中,從而賦予食物獨特的風味。

熏煙是由水蒸氣、氣體、液體和固體微粒組合而成的混合物,主要成分為酚類、酸類、醇類、羧基化合物和烴等,其中酚類物質作用zui大。傳統的用于熏制食物的木頭為硬木,如山毛櫸、山胡桃木、蘋果樹。木材不同,熏煙的成分也會有所差異,食品也會產生不同風味。

一般煙熏材料選用樹脂少、煙味好的木材。若木材中樹脂含量過高,會在燃燒過程中產生黑煙,影響食品外表。稻殼和玉米稈也是很好的煙熏材料。在煙熏材料中加入樟樹枝、油茶殼、板栗殼、陳皮、竹枝和桂皮等具有獨特風味的材料,可以賦予食物特有的煙熏風味。

傳統熏制工藝的安全隱患

在熏制過程中,木材不完全燃燒會產生大量的多環芳烴(PAHs)并滲透進食物中,危害食用者的健康,使得人們對煙熏食品產生了芥蒂。PAHs是世界公認的難降解、半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具有致癌、致畸和致突變等危害。

在煙熏食品中zui常見的PAHs是苯并芘,其含量是煙熏食品質量檢測的重點指標之一。《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2022)限定苯并芘在肉制品中的zui高殘留量為5μg/kg。

目前對于熏煙中多環芳烴和苯并芘影響煙熏食品安全性的問題,通過改善煙熏工藝的操作條件,已經得到一定程度的解決。

熏煙中的有效成分在木材燃燒溫度達到400°C時為zui多,而這個溫度也是多環化合物的zui大生成帶。理想的發煙溫度下,木材輕微燃燒,既能達到煙熏目的,又能降低毒性。對于經燒烤、煙熏加工制成的肉制品,大部分PAHszui初主要附著于食物表面,但隨著時間的延長,PAHs會向食物內部遷移。故煙熏時間應得到嚴格控制。此外,嚴格選擇熏制木材,減少熏煙與食物的直接接觸,均可減少苯并芘在食物上的附著。

現代工藝來幫忙

液熏技術作為一種現代化的熏制工藝,可以很大程度地減少煙熏食品對人體的危害。這種技術發明于1985年,并迅速取代了傳統熏制工藝。目前,歐美市場中90%以上的煙熏制品為液熏技術處理的,如煙熏三文魚、煙熏培根火腿等產品。

液熏技術避免了煙氣與食物的直接接觸,它是先將煙氣收集、冷凝,再經過一系列的工藝,在去除煙氣中的固體雜質后得到煙熏液。將煙熏液噴灑、涂抹到食物表面進行腌制,或者將煙熏液和食物一起密封加熱,從而產生煙熏效果。雖然經過多道處理工藝,煙熏液的風味成分仍然和煙氣保持一致,而且幾乎不含苯并芘等致癌物,在得到煙熏的獨特風味的同時,保證了消費者的食品安全。

煙熏液也稱煙熏香味料,是液熏技術中的重要環節。目前,我國已制定標準來保障煙熏液的安全性。《食品安全 國家標準食品添加劑 山楂核煙熏香味料I號、II號》(GB 1886.127—2016)規定了以山楂核為原料制備煙熏液的過程、參數和質量檢測方法。如今,煙熏液已經被列為一種食品添加劑,廣泛應用于各類熏制食品的生產之中。

?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
更多>同類百科
推薦圖文
推薦百科
點擊排行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