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頭魚是什么魚?大頭魚屬于四大家魚中的大頭魚。下面介紹下大頭魚的特點和大頭魚的養殖技術:
大頭魚是什么魚
大頭魚的分布:
分布水域很廣,從南方到北方幾乎全中國淡水流域都能看到它的身影。大頭魚屬于濾食性魚類,對于水質有清潔作用,一般魚池、水庫多于其它魚類一起混養所以有人送它雅名“水中清道夫”。
大頭魚的習性:
大頭魚性溫馴,不愛跳躍,行動較遲緩。生活在水體的中上層,具有河湖洄游習性,平時多生活在有一定流速的江湖中。濾食性,主要吃輪蟲、枝角類、橈足類(如劍水蚤)等浮游動物和原生動物,也吃部分浮游植物(如硅藻和藍藻類)和人工飼料。大頭魚的鰓毛較大主要以水中微生物為主,有時魚蟲小蝦也照吞不誤。
大頭魚的形狀
大頭魚體側扁,頭極肥大。口大,端位,下頜稍向上傾斜。鰓耙細密呈頁狀,但不聯合。口咽腔上部有螺形的鰓上**,眼小,位置偏低,無須,下咽齒勺形,齒面平滑。鱗小,腹面僅腹鰭甚至**具皮質腹棱。胸鰭長,末端遠超過腹鰭基部。體側上半部灰黑色,腹部灰白,兩側雜有許多淺**及黑色的不規則小斑點。
大頭魚的生長速度:
比鰱魚快,在天然河流和湖泊等水體中,通常可見到10公斤以上的個體,*大者可達50公斤。適于在肥水池塘養殖。在飼料充足的條件下,1齡魚可重達0.8-1公斤。性成熟年齡與草魚相同或稍早。初成熟個體重在大部分地區需10公斤以上,但在兩廣地區,通常不足10公斤的親魚也可產卵。催產季節多在5月初至6月中旬,其他繁殖生態條件大致與鰱魚相同。
大頭魚的養殖技術
傳統的鰱、大頭魚搭配比例是3:1,也就是3鰱帶1鳙,分別是75%和25%。
根據生產實踐,鰱大頭魚的放養結構中,大頭魚的比例小于20%或鰱魚的比例大于80%,大頭魚的生長速度都較快,當鰱的放養比例在20%—80%之間時會**大頭魚的生長速度。大頭魚作為主養魚時應少量的搭配或不放養鰱魚。
苗種放養
以往湖泊、水庫大頭魚的放養規格一般是13.2㎝左右大規格魚種,在現代技術條件下,要求0.15—0.5公斤/尾甚至1.0kg大規格魚種。
放養時間:應選擇在水溫5~10℃的冬季或初春時進行。此時有利于魚種的高密度運輸,可以減輕運輸中的傷亡;魚種和兇猛魚類的活動能力減弱,兇猛魚類對放養魚種的危害也相對減輕。
放養地點:應選擇在水庫上游水淺、避風、向陽的肥沃庫灣處。這樣,遠離水庫下游的溢洪道、泄洪洞,放養魚種的逃逸機會可以減少,對大水面環境的適應時間可以縮短,生長可以加快,存活率可得到提高。
水質調控
微生態制劑中的有益菌進入水體后,發揮其氧***化、反*化、解磷、硫化、固氮等作用,迅速分解養殖動物的排泄物、殘存飼料、動物殘骸等有機物,有效降低了水體氨氮和亞***濃度;
有機物分解后的鹽類為單細胞藻類生長繁殖提供了良好的生態環境為單胞藻類生長繁殖提供營養,而單胞藻類的光合作用又為有機物的氧化分解及養殖生物的呼吸提供了溶解氧,構成一個良性的生態循環,維持和營造了良好的水質條件,能夠長期保持水質的穩定,達到水肥、穩定從而有利于養殖對象健康生長。同時也可使養殖水體中的浮游動物、有益藻類增多,擴大餌料來源,降低生產成本。
三是防病。
養殖水體中施放了微生態制劑的有益菌,其不僅競爭排斥病原菌,維護水中微生態菌群的生態平衡,避免水生生物遭受致病菌的侵襲而發病,而且還可以產生含有抗菌物質和多種免疫促進因子,活化機體的免疫系統,強化機體的反激反應,增強抵抗疾病的能力和提高存活率。
1、建立池塘養殖檔案。
2、堅持巡塘制度,檢查池塘有無破損,水質有無變化,魚有無浮頭的現象,發現問題及時補救.檢查有無死魚,發現死魚,立即撈出,并檢查死因,采取**措施。
3、定期調節水質,保證魚類健康生長。
4、合理利用增氧機,晴天中午開,陰天清晨開,傍晚不開,浮頭以前開,連錦陰雨半夜開,魚類主要生長季節堅持每天開。
以上就是中國食品招商網小編為您介紹的關于大頭魚是什么魚,大頭魚的養殖技術的相關介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