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雞怎么分公和母
1、看背羽小白點:母珍珠雞的背羽上的乳白色小圓圈都不大且偏淡,公珍珠雞則相反,其頸背羽上的小圓圈大而顯著,多留意觀查都能有一定的發覺。
2、看發飾和肉髯:公珍珠雞發飾和肉髯很大,肉髯向內稍彎折,頭較粗;母珍珠雞發飾和肉髯較小,肉髯豎直向頸后掠,頭也較小些。12-15周齡的公珍珠雞的肉髯邊沿較母珍珠雞的厚些。
3、翻**口法:這類方式是鑒別珍珠雞公和母的*精確的方式,一些飼養工作經驗的人都是了解,這類方式也是常見的一種鑒別方式。
4、看走姿:公和母珍珠雞的走姿的不同點取決于公珍珠雞主要表現為正步走,而穆珍珠雞則踢腳線走或是交叉式。單行走。
5、辨聲法:完善的母珍珠雞傳出“各嘎!各嘎!”的鳴叫聲,響聲緩柔坦然;公珍珠雞則傳出“嘎嘎嘎嘎……”的鳴叫聲,響聲短暫而慷慨激昂,響聲銳利吱吱聲。當全部雞群**或驚嚇過度時,公和母珍珠雞均傳出一個聲調的鳴叫聲。但無論如何,公珍珠雞是肯定發不到“各嘎、各嘎”的嗚聲。
珍珠雞如何飼養
1珍珠雞的生活習性
1.1適應能力強珍珠雞由野禽訓化而成,對外部自然環境有較強的適應能力,有極強的耐寒和耐高溫工作能力,成年人珍珠雞一般在-20~40℃均能一切正常生長發育,合適在我國南方地區的酷暑時節喂養。
1.2喜群居動物珍珠雞一般30~50羽人群活動,遇驚后亦成群結隊逃散和藏身,決不會獨立離散變量,若離群獨立,常以心理扭曲的主要表現。
2喂養詳細地址挑選和圈舍基本建設
選址挑選珍珠雞的養殖場址挑選應有益于疫防,間距交通干道、村子群體鬧區1km以上,周邊3km應無工業生產“三廢”環境污染或別的禽畜場等污染物。若運用荒山山坡地喂養應挑選在地形高燥、自然通風優良、有丘陵地形的春陽地區,既可迎向夏天的核心風頻,又能避免冬天大風的侵蝕。選址路面以沙質土土壤層為宜,可維持場所干躁,且傳熱性小,易隔熱保溫排熱,病菌、裂頭蚴和蚊蟲不容易滋生繁育,降低有機化合物發醇。另外,養殖場需有充裕、清理、零污染的水資源和靠譜的開關電源供應。
3營養成分規定
珍珠雞的生長發育速率雖比不上肉用小雞崽快,但蘇聯出兵東北糧的動能和蛋白需要量較肉用小雞崽高,非常對含硫氨基酸的需要量更為突顯,故應依據珍珠雞的不一樣發育過程出示營養成分水準高、性價比高的全票價精飼料。日糧中應添加抗球蟲藥,并定期保護性添加抗生素。若標準受到限制,養戶也可以采用相對快大中型肉食雞精飼料喂養。
4喂養管理方法關鍵點
4.1溫度溫度是喂養珍珠雞的成功與失敗首要條件。剛出殼珍珠雞休重26~35g,體小毛稀,較別的肉小雞畏冷,對外部溫度極比較敏感,易受涼病發,故雞雛溫度比一般雞要高于2℃上下,即一周齡應把握在36~38℃,之后每星期降低2℃直到銜接到常溫下。溫度是不是適當,應觀查雞群的動態性主要表現分辨。
4.2環境濕度珍珠雞喜干躁忌濕冷,環境濕度過高墊材易長霉,滋生病原菌,發醇造成過多的***、二氧化氮,且易導致畜舍發熱量流失,引起腸胃病。若環境濕度過低,路面干躁、塵土多氣體污穢,易引起呼吸系統病。一般空氣濕度早期稍高為65%~70%,中后期稍低以55%~60%為宜。
4.3自然通風自然通風目地是清除畜舍有害物質,拆換空氣清新。雞雛期在確保適合的溫度的前提條件下,則盡可能增加通氣量,但應避免過堂風、賊風的侵蝕,防止因自然通風導致欄畜舍溫度波動過大。
4.4相對密度珍珠雞天性比較敏感易驚,每群以不超過500羽為宜,總數很大運用欄網防護分群。企業總面積喂養相對密度應隨珍珠雞的成長發育立即調節:一周30~40羽/平米;二周20~30羽/平米;三周15~20羽/平米;第四周10~12羽/平米;第五星期過后維持8~10羽/平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