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一堆,無從下手!”
“怎樣才能高效完成內審,還能讓領導滿意?”
……
每年一度的內部審核,是不是讓你焦頭爛額?別擔心,今天這篇干貨,幫你輕松搞定內部審核,從此告別“內審焦慮”!
一、內部審核,到底審什么?
內部審核,簡單來說就是對企業內部管理體系的“全面體檢”,目的是發現問題、改進不足,確保企業健康運行。
1. 策劃與準備: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編制年度審核計劃可是內審的開場大戲。每年年初,質量負責人就像一位精心布局的導演,組織編制年度審核計劃。審核方式分為管理體系全過程審核及管理體系要素審核,管理體系全過程審核每年至少安排一次,就像給企業做一次全面體檢,確保沒有任何 “健康隱患” 被遺漏。而當管理體系有重大變更、出現質量事故等特殊情況時,就需要增加審核頻次,及時發現并解決問題。
成立內審組則是組建 “精英戰隊”。質量負責人依據審核計劃,挑選那些經培訓考核合格、取得內審員資格證書,且與被審核部門無直接責任關系的 “精英” 們,組成內審組。就像組建一支特種部隊,每個成員都具備專業的技能和獨立公正的品質,確保審核工作的專業性和公正性。
編制內審檢查表是為審核工作量身定制 “作戰地圖”。內審員根據分工,結合受審部門的職能,突出主要職能,選擇典型關鍵質量問題,如上次審核的遺留問題、管理上的薄弱環節等,制定檢查表。檢查表中明確審核內容、審核方式和抽樣數量,讓審核工作有的放矢,高效進行。
通知審核就像是吹響 “集結號”。內審至少提前一周通知受審部門,告知具體的審核日期、安排和要求,讓受審部門有足夠的時間準備,確保審核工作的順利開展。
2. 現場審核大作戰:火眼金睛,洞察秋毫
現場審核是內審的核心環節,內審員們就像福爾摩斯一樣,通過交談、查閱文件、現場檢查、調查驗證等方法,收集客觀證據。每一個細節都不放過,每一份文件都仔細查閱,每一個操作都認真觀察,確保收集到的證據真實、準確、完整,為后續的審核發現提供堅實的基礎。
在審核過程中,如果發現不符合 / 觀察項,內審員會及時開具報告,詳細描述不符合事實、判斷依據和類型。就像醫生發現病人的病癥后,會詳細記錄病情,以便后續的診斷和治療。審核結束后,召開末次會議,向內審組及有關人員報告審核情況,提出后續工作要求,讓受審部門清楚了解審核結果和改進方向。
3. 報告編寫與分析:總結經驗,發現問題
審核結束后,就要編寫內審報告了。
這份報告就像是一份 “體檢報告”,如實反映本次管理體系審核的方法、過程、結果和結論。報告中包括審核的目的、范圍、方法和依據,審核組成員、受審部門,審核實施情況,審核發現問題的描述和不符合項統計分析等內容。
通過對審核結果的總結和分析,企業可以發現管理體系運行中存在的問題和潛在風險,為持續改進提供有力依據。
4. 糾正措施進行時:對癥下藥,藥到病除
針對審核中發現的問題,制定并實施糾正措施是至關重要的一步。這就像是醫生給病人開藥方,對癥下藥,確保問題得到有效解決。
責任部門需要深入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制定切實可行的糾正措施,并明確整改期限。
內審員會對糾正措施的實施效果進行跟蹤驗證,確保問題得到徹底解決,避免再次出現類似問題,讓企業的管理體系更加健康、穩定地運行。
二、內審實用技巧大放送
掌握一些實用技巧,能讓內審工作事半功倍,就像給這位隱形守護者配備了超級武器,讓它的守護更加高效有力。下面就給大家分享一些內審實用技巧。
1、抽樣的藝術
抽樣檢查是內審的主要方法,就像從一大筐蘋果中挑選幾個來檢查,以此判斷整筐蘋果的質量。樣本數量的分配至關重要,要根據受審核部門的業務量、復雜程度等因素來合理確定。一般來說,業務量大、復雜程度高的部門,樣本數量要多一些;反之則可少一些。例如,對于生產部門,由于其生產活動頻繁,產品種類多樣,可能需要抽取較多的樣本,以確保能全面發現問題;而對于行政部門,業務相對單一,樣本數量可適當減少。
抽樣方法也有講究,常見的有隨機抽樣、分層抽樣等。隨機抽樣就像抽獎一樣,每個樣本都有相同的被選中機會,能保證抽樣的隨機性和公正性;分層抽樣則是將總體按照某些特征分成若干層,然后從每一層中獨立地進行抽樣,這樣可以使樣本更具代表性。比如,在審核產品質量時,可以按照產品的型號、批次等進行分層抽樣,全面了解不同類型產品的質量情況。
2、檢查表編制秘籍
編制檢查表是內審的重要準備工作,一份好的檢查表就像一份詳細的攻略,能讓內審員在審核過程中思路清晰,有的放矢。在編制檢查表時,要明確審核目標和范圍,以及審核所依據的文件和主要方法。比如,如果是對質量管理體系進行審核,就要依據相關的質量標準和企業的質量管理文件來編制檢查表。
結合質量職責的分配情況,體現典型的、關鍵的質量責任部門或過程,有針對性地選擇樣本并確定審核項目。檢查表中的檢查項目和方法應具體、適宜,易于收集客觀證據。比如,對于文件管理的審核,可以明確檢查文件的編號、版本、發放記錄等具體內容,以及通過查閱文件、詢問相關人員等方法來收集證據。
還要考慮檢查表的可操作性和靈活性,在實際審核過程中,可根據具體情況進行適當調整。比如,如果發現某個檢查項目不適用或者需要增加新的項目,要及時進行修改,確保檢查表能真正為審核工作服務。
3、觀察與詢問技巧
現場觀察和詢問相關人員是收集客觀證據的重要手段。在現場觀察時,內審員要像偵探一樣,仔細觀察工作環境、設備運行、人員操作等情況,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比如,觀察生產現場的設備是否正常運行,操作人員是否按照操作規程進行操作,工作環境是否整潔有序等。
詢問技巧也很關鍵,要善于提問,通過與相關人員的交流,了解工作的實際情況和存在的問題。提問時要注意方式方法,避免過于生硬或直接,盡量采用開放式的問題,引導對方充分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想法。比如,不要問 “你有沒有按照規定操作?”,而是問 “你能介紹一下你是如何進行這項操作的嗎?” 這樣可以讓對方更自然地回答問題,也能獲取更多的信息。
在詢問過程中,還要注意傾聽對方的回答,理解對方的意圖,對于不清楚的地方要及時追問,確保獲取的信息準確、完整。同時,要關注對方的表情和語氣,從中發現可能存在的問題或線索。
三、必備內審表格展示
在體系內部審核中,有一些必備的內審表格,它們就像內審工作的得力助手,幫助內審員更好地完成審核任務。下面就為大家介紹幾種常見的內審表格,并附上相應的填寫說明。
1. 審核記錄表:記錄審核的點點滴滴
審核記錄表是內審員在現場審核時記錄審核發現和證據的重要工具。它就像一本日記,詳細記錄了審核過程中的每一個細節。通過審核記錄表,我們可以清晰地了解審核的內容、發現的問題以及相關的證據,為后續的審核報告編寫和問題整改提供有力的支持。
審核項目 | 審核標準 | 審核方法 | 審核記錄 | 判定結果 |
文件管理 | 文件應分類存放,有明確的標識和目錄,便于查找和借閱。 | 查閱文件存放區域,檢查文件標識和目錄,詢問借閱流程。 | 發現部分文件未按類別存放,標識模糊,目錄更新不及時。借閱流程有記錄,但存在借閱超期未提醒的情況。 | 不符合 |
設備維護 | 設備應定期進行維護保養,有維護記錄,設備運行狀態良好。 | 查看設備維護計劃和記錄,現場檢查設備運行情況。 | 設備維護計劃按規定制定,但部分維護記錄填寫不完整,有一臺設備運行時有異常噪音。 | 不符合 |
人員培訓 | 員工應定期接受相關培訓,有培訓記錄,培訓內容符合崗位需求。 | 查閱培訓計劃和記錄,詢問員工培訓感受和收獲。 | 培訓計劃涵蓋了大部分崗位,但個別新員工入職后未及時安排培訓。培訓記錄完整,員工對培訓內容的實用性評價較高。 | 基本符合 |
在填寫審核記錄表時,要注意記錄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審核發現要具體、明確,證據要真實、可靠,判定結果要客觀、公正。同時,要對不符合項進行詳細的描述,包括問題的表現、影響和可能的原因,以便后續的整改工作能夠有的放矢。
2. 不符合項報告表:讓問題無處遁形
不符合項報告表是內審中發現問題后開具的重要文件,它就像一張 “問題清單”,詳細記錄了不符合項的相關信息。通過不符合項報告表,責任部門可以清楚地了解問題所在,及時采取糾正措施,防止問題的再次發生。同時,審核員也可以通過跟蹤驗證,確保問題得到徹底解決。
報告編號 | 受審核部門 | 審核日期 | 不符合項描述 | 不符合標準條款 | 不符合項性質 | 受審核部門確認 |
001 | 生產部 | 20XX 年 XX 月 XX 日 | 在生產現場發現部分產品標識不清晰,無法追溯生產批次和生產日期。 | ISO 9001:2015 標準 7.5.3 標識和可追溯性 | 一般不符合 | 確認 |
原因分析 | 糾正措施 | 責任人 | 完成期限 | 跟蹤驗證 |
員工對標識重要性認識不足,操作不規范。 | 對員工進行標識管理培訓,明確標識要求和操作流程。制定標識檢查制度,定期對產品標識進行檢查。 | 生產部經理 | 20XX 年 XX 月 XX 日前 | 已對員工進行培訓,培訓記錄完整。檢查制度已制定并開始執行,現場抽查產品標識清晰,可追溯。 |
在填寫不符合項報告表時,要詳細描述不符合項的事實,準確引用相關標準條款,明確不符合項的性質(一般不符合或嚴重不符合)。原因分析要深入透徹,找出問題的根源;糾正措施要具體可行,具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責任人要明確,完成期限要合理;跟蹤驗證要及時,確保問題得到有效解決。
3. 審核計劃表:審核工作的路線圖
審核計劃表是內審工作的規劃藍圖,它就像一份旅行攻略,詳細安排了審核的時間、人員和內容。通過審核計劃表,內審員可以有條不紊地開展審核工作,確保審核的全面性和有效性。同時,受審部門也可以提前做好準備,配合審核工作的順利進行。
審核日期 | 審核時間 | 審核部門 | 審核內容 | 審核員 |
20XX 年 XX 月 XX 日 | 9:00 - 11:00 | 質量管理部 | 質量管理體系文件的制定和執行情況,質量目標的完成情況,內部審核和管理評審的實施情況。 | 內審員 A |
20XX 年 XX 月 XX 日 | 13:00 - 15:00 | 生產部 | 生產過程的控制情況,設備維護和保養情況,產品質量檢驗情況。 | 內審員 B |
20XX 年 XX 月 XX 日 | 15:00 - 17:00 | 采購部 | 采購流程的合規性,供應商管理情況,采購物資的質量情況。 | 內審員 C |
在制定審核計劃表時,要充分考慮企業的實際情況和審核的目的、范圍。審核時間要合理安排,避免過于緊湊或寬松;審核人員要根據其專業能力和經驗進行合理分工,確保審核工作的質量;審核內容要全面覆蓋管理體系的各個要素,突出重點和關鍵環節。同時,要預留一定的時間用于審核過程中的溝通和協調,以及對突發情況的處理。
希望本文能為大家在體系內部審核工作中提供一些幫助和啟發。讓我們一起重視內審工作,不斷提升企業的管理水平,為企業的發展保駕護航!如果你對內審工作有任何疑問或經驗,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分享,讓我們共同學習,共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