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的:
確保廠房及周圍環境的清潔,防止來自于不清潔周圍環境和廠房、建筑對食品的污染。
2、范圍:
廠區周圍環境以及廠房建筑等設施。
3、內容:
人員 | 地點及頻率 | 方法 | 審驗 | 糾正 | 記錄 |
清潔員 | 廠區內及周圍環境: 隨時 | 每天進行日常的清潔工作,隨時清掃,保持廠區和周圍環境的清潔和干凈 | 質檢部每周1次對廠房、建筑設施及周圍環境進行一次衛生巡檢。 質檢部每日1次對生產車間的衛生清潔工作進行檢查 | 按照工作要求,對指定區域進行及時清掃 | GMP周檢記錄 |
各部門員工 | 廠房建筑: 1次/月 | 每月對生產車間、倉庫、維修車間、各部門辦公室等進行徹底清掃工作.必要時進行清洗和消毒工作 | 定期對生產車間、倉庫、維修車間、各部門辦公室等進行徹底清掃工作,不達要求的,必須返工進行清洗和消毒 | 廠區衛生清潔記錄 | |
生產車間及辦公場所: 收工后 | 每日對各工作或操作環境進行清潔、清洗或消毒工作. | 重新清掃或消毒 | 工作衣、工器具清潔記錄 生產設備消毒記錄 | ||
維修部 | 廠區內: 隨時 | 維護環境及廠房設施,確保正常使用 | 及時修理、改進 | 設備維修保養記錄 |
二、 食品接觸表面的衛生控制程序
1、目的:
為了保持食品接觸表面的清潔和安全,避免其對產品構成污染。
2、范圍:
所有與產品接觸的生產設備、工器具、操作臺的表面加工人員的工作服、手等。
3、內容:
人員 | 地點及頻率 | 方法 | 審驗 | 糾正 | 記錄 |
車間操作人員 | 生產車間: 開工前 生產過程中 收工后 | 開工前檢查工器具是否干凈,加工車間開工前進行清洗和消毒操作; 所有生產工具在生產過程中保持清潔、干凈狀態; 內包裝車間工間休息前清理設備及工作臺后方可離開加工場所,工間休息后開工前應重新對設備及工作臺進行消毒工作; 生產結束后,所有設備、工器具進行徹底清洗和消毒;生產車間進行消毒液噴灑消毒; 消毒用溶液濃度有專門人員根據消毒用試劑的使用說明進行濃度配制; 進入加工場所人員一律標準著裝。 包裝間、工具消毒區、配料間、更衣室工間休息、每日下班后開啟紫外線燈殺菌消毒30分鐘。 | 質檢部現場巡檢員通過現場觀察檢查操作人員的操作是否符合操作規范。 按照環節抽樣規程對食品接觸表面進行微生物檢測,以驗證食品接觸表面符合衛生要求 | 發現食品接觸表面的衛生狀況不符合要求時,應立即停止相關的生產操作,及時進行清洗消毒工作,并經質檢人員確認合格后方可重新投入生產操作。 必要時隔離相關產品,經評估后做出處理。 必要時進行重點跟蹤,直至完全恢復正常狀況為止。 必要時實施再培訓 | 工器具消毒記錄 環節抽樣檢查記錄表 紫外線開啟、關閉記錄表 過程檢驗記錄表 值班長巡檢記錄表 |
洗衣人員 | 洗衣房 1次/天 | 工作服集中由洗衣房清洗消毒,不同清潔區域的工作服分別清洗消毒,分別放置 | 生產部不定期對已經清洗過的工作服進行抽查,檢查是否符合要求 | 工作服必須嚴格消毒清洗,如有不合格,應重新清洗消毒 | 工作衣、用具消毒記錄 |
質檢部巡檢員 | 生產車間 1次/班 | 對清潔過的設備和操作臺表面的潔凈度進行檢查 | 質檢部每月審查1次質檢部及質檢部的檢查報告 | 發現食品接觸表面的衛生狀況不符合要求時,立即通知生產主管人員采取必要的措施糾正不合格操作,并對相應的產品進行隔離和評估。 必要時進行重點跟蹤,直至完全恢復正常狀況為止。 必要時實施再培訓 | 巡檢過程記錄表 |
質檢部檢驗員 | 生產車間 1次/周 | 根據環節抽樣規程對操作人員的手、設備、器具及臺面隨機抽樣檢測微生物 | 環節抽樣檢查記錄表 |
三、防止交叉污染的衛生控制程序
1、目的:
防止食品在生產過程中引起交叉污染。
2、范圍:
適用于各車間生產過程中易引起交叉污染的環節
3、內容:
人員 | 地點及頻率 | 方法 | 審驗 | 糾正 | 記錄 |
生產操作人員 | 生產車間: 正常生產中 現場保養維修時 | 每班收工后對車間場地進行清潔清掃,車間場地、設備、工器具進行徹底的清洗消毒; 員工個人衛生必須符合個人衛生管理的規定并標準著裝,按照衛生規范進行洗手和手消毒操作; 正式開工前進行衛生(人員,設備等)檢查,合格后方可投入生產; 生產過程中操作人員必須遵守衛生操作和規范的管理規定; 內包裝材料經紫外線消毒后進入內包裝車間; 內包裝車間的其他物品需去掉外包裝后經消毒液噴灑消毒內包裝再進入內包裝車間; 必須遵守人流、物流、及水流氣流的管理規定.; 必須遵守生產過程種原料,半成品,成品的管理規定 保養維修用材料進入高清潔區前應消毒; 在維修過程中,維修用材料、工具、零件等不得隨處亂放或放在設備上面; 在現場維修過程必須遵守車間的衛生規范 | 不定期進行現場抽檢,觀察人員衛生規范的遵守情況。 通過定期的環節抽樣檢查及產品微生物的檢測報告,驗證衛生規范遵守及執行狀況 生產操作、管理人員及質檢人員對維修人員在生產車間的衛生規范遵守方面負有監督職責; 維修主管不定期的監督檢查維修人員的操作行為是否符合衛生規范 | 當現場檢查發現不合格時應立即責令責任人改正,必要時對有關人員進行GMP培訓 維修用材料進入高清潔區前應消毒。 如出現工具、零件隨處亂放等情況,應立即通知相關責任人進行糾正。 必要時實施再培訓 |
值班長巡檢記錄表 設備維修保養記錄 |
生產操作人員 | 生產車間 保養維修結束后 | 對保養維修好的設備進行清洗消毒工作,完成后經車間主管檢查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 車間主管對清潔后的設備進行檢查 | 檢查不合格應重新進行清潔清洗消毒 | 生產設備(模具)消毒記錄 |
運輸操作人員 | 運輸工具 1次/周 | 運輸車輛定期進行徹底的清洗和消毒工作; 日常運輸過程中應注意維持運輸工具的清潔狀況; 不使用食品運輸車輛運載非食品用原材料和有毒有害化學物質; 禁止運輸車輛進入高清潔區和清潔區 | 倉庫主管每周1次對運輸車輛進行清潔狀況抽查或清洗消毒記錄的審核 質檢人員每周對運輸車輛進行清潔狀況檢查1次,保證在1個月內對所有的車輛都檢查到 | 發現車輛不符合衛生要求,應立即通知相關運輸人員進行清洗清潔工作。并對結果進行追蹤。 必要時實施再培訓 | 運輸車輛清洗消毒記錄表 《GMP周檢記錄》 |
質檢部檢驗員 | 生產車間 1次/周 | 檢驗員定期對生產操作中各環節進行衛生抽樣; | 質檢部主管每月審查1次質檢部及質檢部的檢查報告 | 當現場或經檢測發現不合格時應立即責令通知相關責任人糾正不正確的操作并追蹤結果 | 環節抽樣檢查記錄表 |
質檢部巡檢員 | 生產車間 巡檢過程中 | 在巡檢過程中對上述情況進行隨時檢查; 定期檢測工藝流程,布局的合理性 | 《GMP周檢記錄》 |
四、衛生設施的控制程序
1、目的:
保證生產過程中各洗手、消毒設施的有效性;保證生產場地的衛生間、更衣室設備處于良好的使用狀態。
2、范圍:
要求員工洗手、消毒的各加工場所和員工使用的衛生間、更衣室。
3、內容:
人員 | 地點及頻率 | 方 法 | 審驗 | 糾正 | 記錄 | 參照 |
清潔員 | 生產車間入口處 | 車間入口處設有洗手池,水龍頭為非手動開關,配有洗手液、消毒水; 由車間專人經常對洗手池進行清潔工作,并及時添加洗手液及每隔4h更換消毒液 | 質檢員1次/周對衛生設施進行衛生狀況及設施維護狀況進行檢查。 質檢員 1次/周對消毒液濃度進行檢測。 質檢部1次/周審核洗手液、消毒液、紫外線燈開啟記錄 | 定位設置洗手池和相關工具、設施(洗手液等) 清潔員隨時保持衛生設施的清潔狀況。 當現場或檢查發現不合格時應立即責令責任人改正 | 《GMP周檢記錄》 工作衣、用具消毒記錄 紫外線燈開啟、關閉記錄 | 食品安全手冊(基礎計劃衛生設施) |
生產操作人員 | 每次進車間前 | 每次進車間必須嚴格按規程進行洗手消毒 | ||||
清潔員 | 衛生間 更衣室 生產時間內 | 衛生間應設有洗手池并配置洗手皂、液。每隔2h進行清掃和清潔工作;每隔4h用消毒溶液噴灑消毒; 更衣室每隔4h進行清掃和清潔工作;每天一次用消毒溶液噴灑消毒; 每天工作結束后、工間休息開啟更衣室紫外線等至少30min |
五、 防止污染物污染食品的控制程序
1、目的:
防止生產過程中各種污染物及污染源的影響,從而引起產品質量的變化。
2、范圍:
衛生工作中所使用的各種清潔劑、殺蟲劑、燃料及可能產生的污染源。
3、內容:
人員 | 地點及頻率 | 方法 | 審驗 | 糾正 | 記錄 | 參照 |
成品、原輔料倉庫保管員 | 成品、原輔料倉庫: 隨時 | 倉庫內所有照明設備均應裝有保護裝置,如發現保護裝置損壞無法使用,應立即停止該場地的使用,并及時通知維修人員進行維修; 包裝材料倉庫應保持干燥清潔、通風、防霉,內外包裝分別存放,下有墊板,并有防鼠設施; 食品的儲存庫保持衛生,包裝材料、原料、成品、非食用化學物質分庫存放,并設有防鼠設施 | 倉庫和生產管理人員1次/日對本部門進行檢查 質檢部巡檢員1次/周對倉庫和生產車間進行檢查 質檢部每月審查1次質檢部的檢查報告 | 如發現有交叉污染的情況或跡象時,立即隔離污染源,并及時對不合格狀況進行整頓,直至合格為止。 必要時進行重點追蹤 對設備進行重新清潔和消毒工作,經檢查合格后方可投入生產使用。 所有產品重新標識清楚并分類擺放 | 《GMP周檢記錄》 值班長巡檢記錄表 | 食品安全手冊(基礎計劃—非食用化學物質控制) 食品安全手冊(基礎計劃—生產過程控制) |
生產操作人員
| 生產車間: 隨時 | 應包括:設施以及產品的衛生和防護措施,例如: 照明以及玻璃等用具,使用防暴罩和塑料膜覆蓋等措施; 在生產過程中與生產無關的物品特別是非生產用材料(包括個人用品)的管理; 有防護裝置的設備保持防護狀態,防止不清潔物質的進入.; 清洗液和消毒液使用后應進行徹底清洗,防止化學物質的殘留; 清潔工作時應防止不清潔的水飛濺,生產場地應維持清潔,不留污物; 盛放原料、半成品及成品的容器均離地,放在架子上; 所有進入生產區域人員必須標準著裝.; 領用、保管、發放車間的清洗劑、消毒劑的使用應盡量做到使用多少領用多少; 廢棄或被污染的食品和食品包裝物的及時處置 | ||||
維修人員 | 生產車間 維修過程中 | 維修人員在設備保養、維修時如需使用氣體燃料(氧氣、乙炔等),應盡量選擇在生產結束后進行,維修結束后,要進行徹底清潔、消毒; 如必須在生產進行時進行維修,則應做好相應的產品保護措施 | 維修主管不定期的監督檢查維修人員的操作行為是否符合衛生規范 | 設備維修保養記錄 | ||
質檢部
| 倉庫 1次/周 | 對倉庫進行檢查,是否有生產用材料與非生產用材料混放的現象 | 質檢部每月審查1次質檢部的檢查報告 | 《GMP周檢記錄》 | ||
生產車間 每日巡檢 | 巡檢員每日巡檢過程中對上述內容進行監控 |
六、 有毒有害化合物的控制程序
1、目的:
防止有毒化合物與生產用原料混放,交叉污染,引起產品質量的變化。
2、范圍:
使用于生產廠區內的有毒有害化合物(洗滌劑、消毒劑、殺蟲劑、非食品級潤滑油、叉車的電瓶等)。
3、內容:
人員 | 地點及頻率 | 方法 | 審驗 | 糾正 | 記錄 |
危險品倉庫保管員 | 危險品倉庫 | 進貨時保管員通知品管人員驗收, 所使用的化合物有主管部門批準生產、銷售、使用說明的證明,主要成分、毒性、使用劑量和注意事項,如無證明則拒收。 保管員應對非生產的材料包括清潔劑、殺蟲劑等做好明確標識,單獨的區域貯存,柜子必須帶鎖,防止隨便亂拿,設有警告標示; 化合物正確標識,標識清楚,標明有效期,使用登記記錄; 由經過培訓的人員領用和使用; 非生產用材料特別是有毒有害物品應安放在與生產區隔離的地方,并保證安全; 在使用消殺用試劑等非生產材料時,必須在生產結束后由經過培訓的專業人員操作,方能進行,同時要將所有產品撤離生產現場,并做好設備的防護工作.防止揮發性氣體造成污染;并按說明書正確使用; 編寫有毒有害化學物質一覽表 | 倉庫隨時對危險品倉庫及保管記錄進行檢查 質檢部巡檢員1次/周對危險品倉庫進行檢查 質檢部每月審查1次質檢部的檢查報告
| 如發現有不符合規范的情況,立即通知倉庫保管員嚴格按照規定和流程糾正并進行結果追蹤 | 《供應商檔案》 《有毒有害化學物質一覽表》 |
質檢部 | 檢驗室 | 對試驗用試劑有化驗室人員管理,放在專柜中,加鎖,配制有記錄; 化學試驗以及微生物試驗結束后的廢棄物質應進行合理的處置后方可拋棄 | 設專柜并記錄 |
七、 員工衛生的控制程序
1、目的:
保證企業內員工的健康狀況符合衛生要求,對發現有不適合食品生產崗位的員工及時調離。
2、范圍:
使用于企業內與食品生產相關的所有人員。
3、內容:
人員 | 地點及頻率 | 方法 | 審驗 | 糾正 | 記錄 |
危險品倉庫保管員 | 危險品倉庫 | 進貨時保管員通知品管人員驗收, 所使用的化合物有主管部門批準生產、銷售、使用說明的證明,主要成分、毒性、使用劑量和注意事項,如無證明則拒收。 保管員應對非生產的材料包括清潔劑、殺蟲劑等做好明確標識,單獨的區域貯存,柜子必須帶鎖,防止隨便亂拿,設有警告標示; 化合物正確標識,標識清楚,標明有效期,使用登記記錄; 由經過培訓的人員領用和使用; 非生產用材料特別是有毒有害物品應安放在與生產區隔離的地方,并保證安全; 在使用消殺用試劑等非生產材料時,必須在生產結束后由經過培訓的專業人員操作,方能進行,同時要將所有產品撤離生產現場,并做好設備的防護工作.防止揮發性氣體造成污染;并按說明書正確使用; 編寫有毒有害化學物質一覽表 | 倉庫隨時對危險品倉庫及保管記錄進行檢查 質檢部巡檢員1次/周對危險品倉庫進行檢查 質檢部每月審查1次質檢部的檢查報告
| 如發現有不符合規范的情況,立即通知倉庫保管員嚴格按照規定和流程糾正并進行結果追蹤 | 《供應商檔案》 《有毒有害化學物質一覽表》 |
質檢部 | 檢驗室 | 對試驗用試劑有化驗室人員管理,放在專柜中,加鎖,配制有記錄; 化學試驗以及微生物試驗結束后的廢棄物質應進行合理的處置后方可拋棄 | 設專柜并記錄 |
八、 蟲害鼠害的控制程序
1、目的:
杜絕各種有害昆蟲與鼠類對食品造成的危害。
2、范圍:
適合于生產廠區內的有害昆蟲與鼠類的撲滅工作。
3、內容:
人員 | 地點及頻率 | 方法 | 審驗 | 糾正 | 記錄 |
危險品倉庫保管員 | 危險品倉庫 | 進貨時保管員通知品管人員驗收, 所使用的化合物有主管部門批準生產、銷售、使用說明的證明,主要成分、毒性、使用劑量和注意事項,如無證明則拒收。 保管員應對非生產的材料包括清潔劑、殺蟲劑等做好明確標識,單獨的區域貯存,柜子必須帶鎖,防止隨便亂拿,設有警告標示; 化合物正確標識,標識清楚,標明有效期,使用登記記錄; 由經過培訓的人員領用和使用; 非生產用材料特別是有毒有害物品應安放在與生產區隔離的地方,并保證安全; 在使用消殺用試劑等非生產材料時,必須在生產結束后由經過培訓的專業人員操作,方能進行,同時要將所有產品撤離生產現場,并做好設備的防護工作.防止揮發性氣體造成污染;并按說明書正確使用; 編寫有毒有害化學物質一覽表 | 倉庫隨時對危險品倉庫及保管記錄進行檢查 質檢部巡檢員1次/周對危險品倉庫進行檢查 質檢部每月審查1次質檢部的檢查報告
| 如發現有不符合規范的情況,立即通知倉庫保管員嚴格按照規定和流程糾正并進行結果追蹤 | 《供應商檔案》 《有毒有害化學物質一覽表》 |
質檢部 | 檢驗室 | 對試驗用試劑有化驗室人員管理,放在專柜中,加鎖,配制有記錄; 化學試驗以及微生物試驗結束后的廢棄物質應進行合理的處置后方可拋棄 | 設專柜并記錄 |
九、 廢物處理的控制程序
1、目的:
防止廢棄物品、垃圾因處理不當,對產品和環境造成污染
2、范圍:
適用于整個廠區和企業所有員工
3、內容:
人員 | 地點及頻率 | 方法 | 審驗 | 糾正 | 記錄 |
危險品倉庫保管員 | 危險品倉庫 | 進貨時保管員通知品管人員驗收, 所使用的化合物有主管部門批準生產、銷售、使用說明的證明,主要成分、毒性、使用劑量和注意事項,如無證明則拒收。 保管員應對非生產的材料包括清潔劑、殺蟲劑等做好明確標識,單獨的區域貯存,柜子必須帶鎖,防止隨便亂拿,設有警告標示; 化合物正確標識,標識清楚,標明有效期,使用登記記錄; 由經過培訓的人員領用和使用; 非生產用材料特別是有毒有害物品應安放在與生產區隔離的地方,并保證安全; 在使用消殺用試劑等非生產材料時,必須在生產結束后由經過培訓的專業人員操作,方能進行,同時要將所有產品撤離生產現場,并做好設備的防護工作.防止揮發性氣體造成污染;并按說明書正確使用; 編寫有毒有害化學物質一覽表 | 倉庫隨時對危險品倉庫及保管記錄進行檢查 質檢部巡檢員1次/周對危險品倉庫進行檢查 質檢部每月審查1次質檢部的檢查報告
| 如發現有不符合規范的情況,立即通知倉庫保管員嚴格按照規定和流程糾正并進行結果追蹤 | 《供應商檔案》 《有毒有害化學物質一覽表》 |
質檢部 | 檢驗室 | 對試驗用試劑有化驗室人員管理,放在專柜中,加鎖,配制有記錄; 化學試驗以及微生物試驗結束后的廢棄物質應進行合理的處置后方可拋棄 | 設專柜并記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