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州農業農村局(畜牧水產事務中心):
近期,我省大部分地區特別是湘中以北地區已經出現大到暴雨,未來一段時間我省大部分地區將進入主汛期,也是動物疫病易發期。結合中國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印發的《汛期動物防疫“十要十不要”》(見附件),現就做好我省汛期動物疫病防控工作通知如下。
一、高度重視汛期動物疫病防控工作。雨水洪水是動物病原傳播的重要媒介,動物病原容易隨著雨水洪水擴散傳播。6—8月,歷來是我省的主汛期,也是動物疫病的易發期。各級農業農村部門要針對汛期動物疫病傳播發生的新特點,牢固樹立“雨情伴隨疫情、汛期就是疫期、防汛必須防疫、抗災必須抗疫”的思想,認真分析汛期動物疫情形勢,切實落實各項動物疫病防控措施,堅決防止因汛期雨季出現非洲豬瘟等重大動物疫情反彈,堅決防止因汛期雨季出現區域性常規性動物疾病流行。
二、切實加強畜禽養殖生產管理。各地要指導養殖場戶加固畜禽舍,防止倒塌造成損失和人員傷亡。對畜禽欄舍、圍墻、糞污處理場及水管電線等設施設備進行檢修、維護與更新,做到不漏電、不漏雨、不積水。檢修排水管道等排澇設施,場內做到雨污分流。要加大養殖場外圍巡查,對雨水腐蝕和損壞的墻體及時修復,防止鼠、蛇進入。加強畜禽飼養管理,避免使用受污染的地表水和淺井水,避免使用發毒變質飼料,防止發生中毒性疾病、細菌性疫病。要指導養殖場降低人員和物品流動頻率,盡量不出場、不進場,減少與外界車輛、人員、物品接觸,降低病毒傳入畜禽養殖場的風險。畜禽引種,必須符合引種檢疫、隔離觀察、落地監管、生豬“點對點”調運、指定通道等管理規定。要督促養殖企業完善停電、停水、洪澇等應急措施,對于存在洪水威脅的畜禽養殖場,提前轉移畜禽。對受災養殖場,要指導做好抗災救災和災后防疫、災后恢復生產工作。
三、強化養殖環境消毒滅源。各地要結合非洲豬瘟等重大動物疫病“大清洗大消毒”專項行動安排,做好動物疫苗、消毒藥品、防護服等應急物資儲備。要進一步強化畜禽養殖、屠宰、交易、無害化處理、診療機構等重點場所的防疫主體責任意識,督促完善清洗消毒設施,健全清洗消毒工作制度,落實清洗消毒措施。要充分利用洗消通道,對進入畜禽養殖場、駛出屠宰場、無害化處理場的車輛,嚴格清洗消毒,有條件的要進行烘干處理。要指導受災場戶對場地、欄舍等內外環境進行排水、清掃和消毒,增加消毒次數、消毒藥使用濃度,做好畜禽飲水消毒等措施,做到消毒徹底、不留死角。
四、加大疫情監測排查。各地要加大汛期動物疫病監測排查頻率,切實落實非洲豬瘟入場監測和畜禽流行病學調查監測計劃。對受災地區,應組織人員對規模豬場、畜禽養殖場及周邊環境進行排查監測,一旦發現監測陽性或重大動物疫情,按程序立即報告,果斷處置,防止疫情擴散。要根據動物疫病流行特點,統籌做好口蹄疫、禽流感、豬瘟、豬藍耳病等疫病免疫,對抗體水平不合格、超過保護期和新補欄的畜禽及時補免;不要使用未經國家批準的疫苗免疫,尤其是來源不明的“三無”產品。鼓勵大型養殖企業完善獸醫實驗室,自主開展動物疫病監測排查和免疫抗體效果評價,構建保護有力的生物安全屏障。
五、嚴格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嚴格規范畜禽調運監管,嚴厲打擊生豬等畜禽違規調運行為,防止違規調運引發疫情。鞏固屠宰環節專項整治行動成果,持續開展打擊私屠濫宰、販運屠宰和銷售病死豬等違法行為。會同相關部門加大對轄區內的河流、湖泊等水網區域以及道路沿線、養殖場周邊等重點區域進行巡查檢查,發現病死畜禽,立即打撈,立即進行無害化處理,防止隨意丟棄污染水體和公共環境,防止因病死亡畜禽無害化處理不及時、不規范造成疫情擴散蔓延。
附件: 中國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關于印發〈汛期動物防疫“十要十不要”〉的通知》
湖南省農業農村廳辦公室
2022年6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