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關于加快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的實施意見》解讀

   2021-10-29 386
核心提示:根據《國務院關于加快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的指導意見》(國發〔2021〕4號),省政府研究制定了《關于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的實施意見》(冀政字〔2021〕22號)。

一、起草背景和過程

根據《國務院關于加快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的指導意見》(國發〔2021〕4號),省政府研究制定了《關于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的實施意見》(冀政字〔2021〕22號)。為貫徹落實省政府文件精神,按照市政府領導批示,我委對國家和省文件進行了認真學習和研究,并與市有關部門進行座談,研究我市貫徹落實意見。在綜合市有關部門意見和建議基礎上,根據國家、省文件精神和我市“十四五”規劃綱要、碳達峰碳中和工作要求,結合我市實際,研究起草了《關于加快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的實施意見》。

二、主要工作任務

(一)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生產體系

1.推進工業綠色升級。堅決遏制“兩高”行業盲目發展,強化能耗總量、強度“雙控”和污染物排放監管。推行產品綠色設計,積極創建一批省級綠色工廠、綠色園區。鼓勵和支持有條件的園區和企業發展再制造產業,統籌推進邯鄲市大宗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基地建設。全面推行清潔生產,建立健全“散亂污”企業監管長效機制,加快實施排污許可制度。

2.加快農業綠色發展。大力發展綠色優質農產品、有機產品和地理標志農產品,到2025年“兩品一標”認證產品達到150個。積極發展生態循環農業,推進畜禽糞污和秸稈綜合利用,到2025年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達到85%,秸稈基本實現全利用。加強耕地質量保護與提升,開展耕地“非糧化”排查整治。開展高標準農田建設,到2025年新建高標準農田100萬畝以上。深化地下水超采治理,到2022年基本實現采補平衡。大力推進農業節水,到2025年農業灌溉用水量下降到13億立方米。強化農藥減量控害,全市農田農藥使用量保持零增長。到2025年全市省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達到110家。

3.提高服務業綠色發展水平。推動旅游業、商貿企業綠色發展,積極倡導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到2022年全市范圍內星級賓館、酒店等場所不再主動提供一次性塑料用品;到2025年,實施范圍擴大至所有賓館、酒店和民宿。推動信息服務業基礎設施綠色轉型,促進會展業綠色發展。嚴格執行裝修裝飾涉VOCs原輔材料含量限值標準,大力推進低(無)VOCs原輔材料替代。

4.壯大綠色環保產業。圍繞“532”主導產業發展規劃,培育壯大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健康等戰略性新興產業,謀劃推進安防應急、電子信息和網絡等未來產業。推進武安工業園區綠色產業示范基地建設,打造全市綠色產業發展樣版。加快發展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等新能源汽車整車、關鍵零部件和非晶變壓器、環保檢測儀器、余熱余壓回收利用裝備等系列節能環保產品。推廣合同能源管理、合同節水管理等模式,推進魏縣經濟開發區園區污染防治第三方治理項目建設。

5.提升產業園區和產業集群循環化水平。實施工業企業“淘汰關停一批、搬遷入園進區一批、就地改造提升一批、做優做強一批”等“四個一批”工程。加快推進涉縣經濟開發區等11個園區實施循環化改造。推動企業內循環式生產、企業間循環式組合,促進能源梯級利用和水資源循環使用。

6.構建綠色供應鏈。鼓勵企業開展綠色供應鏈管理,促進原料投入和廢物排放減量化、再利用和資源化。支持企業開展綠色設計、選擇綠色材料、打造綠色制造工藝、推行綠色包裝、開展綠色運輸、做好廢棄產品回收處理,實現產品全周期綠色環保。

(二)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流通體系

7.打造綠色物流。加快推進年運輸量150萬噸及以上的大型工礦企業和物流園區新建或擴建鐵路專用線,推動大宗貨物和中長距離貨物運輸向鐵路有序轉移,到2025年全市具有鐵路專用線的大型工礦企業大宗貨物綠色運輸比例力爭達到95%以上。全面淘汰國三及以下排放標準的營運柴油貨車,加快新能源和清潔能源車在城市公交、出租汽車、城市配送等領域應用,示范推廣氫能貨車,到2025年全市清潔能源及新能源公交車、出租車占比分別達到90%、85%以上。

8.加強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加強廢舊物資回收網絡建設,合理布局建設“交投點、中轉站、分揀中心”三級回收體系。鼓勵有基礎的縣(市、區)建立再生資源區域交易中心,鼓勵再生資源回收龍頭企業建立“互聯網+回收”模式。持續推進我市資源循環利用基地建設,加快基地資源化利用、城市廢棄物回收監控信息化平臺等項目建設。

9.建立綠色貿易體系。鼓勵和支持企業擴大高質量、高附加值的高新技術產品、機電產品和優質農產品出口,從嚴控制高污染、高耗能產品出口。鼓勵引導企業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

(三)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消費體系

10.促進綠色產品消費。嚴格執行政府綠色產品優先采購和強制采購制度,培育綠色消費理念,鼓勵有條件的縣(市、區)采取補貼、積分獎勵等方式促進綠色消費,鼓勵電商企業設立綠色產品銷售專區。引導企業開展綠色產品、有機產品等高端品質認證,嚴厲打擊虛標綠色產品等違法行為。

11.倡導綠色低碳生活方式。引導餐飲企業和消費者參與“光盤行動”。推進生活垃圾分類試點城市建設,到2025年建成區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全程分類和處理系統。加強塑料污染治理,嚴格落實我市加強塑料污染治理的有關要求。嚴格執行限制商品過度包裝強制性標準,推進快遞包裝綠色轉型,到2025年郵政快遞網點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包裝袋、一次性塑料編織袋等,電商快件基本不再二次包裝。加快綠色出行設施建設,到2025年城市綠色出行比例達到60%。

(四)推進基礎設施綠色升級

12.推動能源體系綠色低碳轉型。著力發展清潔能源,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科學布局抽水蓄能電站,推廣分布式儲能示范。推動我市光伏、風電和生物質能源有序發展。加快發展氫能產業,建設氫能產業鏈裝備制造核心區。推動鋼鐵、焦化等行業提高煤炭利用效率,加快工業、采暖等領域電能和天然氣替代。全市煤炭消費總量持續下降,到2025年全社會煤炭消費較2020年削減5%以上。加快天然氣集輸管網建設,提高燃氣應急儲備能力,到2025年管道分輸能力達到1500萬立方米/天。

13.推進城鎮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升級。推進污水處理設施及配套管網建設,提高污泥無害化資源化處置能力,著力推進重點領域污水資源化利用,到2025年城市、縣城生活污水基本全收集、全處理,污泥無害化處理率分別達到97%、95%以上。補齊全市醫療廢物處置短板,2021年醫療廢物處置率達到100%。

14.提升交通基礎設施綠色發展水平。推動交通運輸結構調整,構建綠色低碳交通運輸體系。推進綠色鐵路、綠色機場、綠色公路建設。支持高速公路服務區、交通樞紐等區域充電樁、充電站建設。積極推廣應用溫拌瀝青等節能環保先進技術和產品。推動道路施工材料、廢舊材料再生和綜合利用。

15.改善城鄉人居環境。優化空間布局,統籌城市發展和安全。積極推進被動式超低能耗建筑項目謀劃和發展,到2025年全市城鎮綠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達到100%。統籌推進老舊小區基礎設施改造和提升,“十四五”期間實現綠色社區覆蓋率70%。加快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到2025年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達到60%。2021年氣代煤、電代煤工程完成6.59萬戶改造任務,西部山區“雙代”未覆蓋區域農村冬季清潔取暖潔凈煤兜底。

(五)推進市場導向的綠色技術創新體系建設

16.鼓勵綠色低碳技術研發。圍繞大氣污染治理、生態修復、清潔能源替代等領域,研發和轉化應用一批先進成熟技術。到2025年建成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5家,市級技術創新中心10家,大型儀器資源共享平臺1家。支持節能環保企業申報省級以上企業技術中心和工程研究中心。

17.加速科技成果轉化。積極推薦國家重大環保裝備技術名錄和環保裝備技術規范管理企業,優先將先進綠色環保產品列入首臺(套)政策支持范圍。推動國內外研發成果及科研能力落地轉化。鼓勵引導我市企業、高校、科研機構積極參與國家綠色技術交易。

(六)完善政策法規體系

18.強化法規支撐。推進土壤污染防治等地方性法規和政府規章的制定修訂。加強生態環境、能源資源等領域執法監督,依法打擊違法犯罪行為。

19.健全綠色收費價格機制。建立健全城鎮污水處理費動態調整機制,推進城鎮生活垃圾處理收費制度改革。對能源消耗超限額標準的用能單位嚴格執行階梯電價,對主要耗能行業的用能單位按規定執行差別電價。繼續落實好居民階梯電價、氣價、水價制度。

20.加大財稅扶持力度。加大財政資金支持環境基礎設施補短板、綠色環保產業發展、能源高效利用、資源循環利用等力度。落實節能、節水、環保、資源綜合利用以及合同能源管理、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等方面稅收優惠政策。

21.大力發展綠色金融。支持保險機構開展綠色保險業務,鼓勵符合條件的企業或機構發行綠色債券。鼓勵符合條件的綠色產業企業上市融資,支持符合條件的綠色產業上市公司通過增發、公司債、銀行間市場債務融資工具等方式再融資。

22.完善綠色標準和統計監測制度。完善綠色低碳循環發展地方標準。引導企業開展節能、節水、再制造等認證。嚴格執行國家節能環保、清潔生產等領域統計調查制度和標準,做好統計監測。

23.培育綠色交易市場機制。推動排污權交易改革和排污權交易二級市場制度體系建設。落實用能權有償使用和交易制度,推動水資源使用權有序流動。開展碳排放權交易,做好碳排放配額分配和清繳、溫室氣體排放報告核查。

三、相關要求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冀南新區、邯鄲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要認真研究并落實本實施意見,確保各項任務落地見效。市發展改革委要加強統籌協調,市各有關部門要各負其責、協調聯動、密切配合,形成工作合力,重大事項及時向市委、市政府報告。新聞媒體要大力宣傳全市綠色低碳循環發展成效,積極宣傳正面典型,適時曝光負面典型,營造良好社會氛圍。



 
地區: 河北 邯鄲市
標簽: 指導意見 體系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更多>同類法規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