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農業農村部對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第6062號建議的答復|關于加強農藥使用的監管保障人民舌尖上的安全的建議 (農辦議〔2021〕275號)

   2021-08-09 663
核心提示:您提出的關于加強農藥使用的監管保障人民舌尖上的安全的建議收悉。經商國家衛生健康委、市場監管總局,現答復如下。

梁兵代表:

您提出的關于加強農藥使用的監管保障人民舌尖上的安全的建議收悉。經商國家衛生健康委、市場監管總局,現答復如下。

一、 關于科學合理使用農藥

農藥是重要的農業生產資料,對防病治蟲、促進糧食和農業穩產高產至關重要。但農藥施用方法不科學,會帶來農產品殘留超標等問題。農業農村部高度重視科學用藥指導工作,采取多種措施提升農民科學用藥水平。一是加強頂層設計。2015年以來,我部組織實施農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大力推進農藥減量施用、科學使用。2017年、2020年相繼頒布的《農藥管理條例》《農作物病蟲害防治條例》,明確農藥科學使用有關規定,規范病蟲害防治行為,推進病蟲防治法制化、規范化。二是加強科學用藥培訓。連續八年開展“百萬農民科學安全用藥培訓活動”。2020年共開展線下培訓活動6.8萬場次、培訓人數580余萬人次;線上培訓近7000場次、培訓人數超過980萬人次,有力促進了施藥人員正確選藥、科學用藥、精準施藥的水平。三是加強技術指導。下發《科學安全使用農藥掛圖》300多萬份。今年6月,印發了《關于加強豇豆、韭菜、芹菜科學安全用藥指導工作的通知》,組派專家組深入主產區指導蔬菜科學用藥。下一步,我部將結合陽光工程培訓等項目,充分調動農藥行業協會、農技推廣機構、科研教學單位和企業力量,加強農藥科學安全使用技術指導和宣傳培訓,讓人民“舌尖上的安全”得到保障。

二、 關于蔬菜農藥殘留檢測

近年來,農業農村部、市場監管總局、國家衛生健康委始終將水果蔬菜等大宗食用農產品作為日常監督檢查重點品種,持續開展專項整治行動,強化檢驗檢測能力,加大市場監督檢查力度。一是開展部門聯合專項治理。2021年,針對豇豆、韭菜、芹菜“三棵菜”等禁限用農藥使用及常規農藥殘留超標等問題,農業農村部會同市場監管總局、公安部、國家衛生健康委等七部門出臺了《食用農產品“治違禁 控藥殘 促提升”三年行動方案》,切實提升豇豆、韭菜、芹菜等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二是健全質量檢測機構。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是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主要手段。經過30多年發展,農業農村部已建成以部級質檢中心為龍頭、省級綜合質檢中心為骨干、地(市)級綜合質檢中心和縣級綜合質檢站為基礎的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體系。據統計,全國農業農村系統共建設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機構2297家,檢測人員共計2.41萬人;經市場監管部門依法認定的食品、農產品相關檢驗檢測機構共有6214家,全國衛生健康系統食品安全風險監測覆蓋全國98.7%的縣域,為農產品質量監管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撐。三是加強產地準出管理。要求農產品批發市場開辦者嚴格查驗并留存入場食用農產品的可溯源憑證和產品質量合格憑證,對無法提供可溯源憑證的,禁止入場銷售。督促食用農產品銷售者嚴格落實進貨查驗要求。對抽檢不合格食品按程序進行公布,防范來源不明和不合格農產品進入市場銷售。下一步,將按照七部門《食用農產品“治違禁 控藥殘 促提升”三年行動方案》部署,加強蔬菜農藥殘留超標檢測和治理,會同市場監管、衛生健康等部門強化信息共享和聯合執法,推進農產品產地溯源工作,努力提升蔬菜等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水平。

三、關于建立和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體系

農業農村部、市場監管總局、國家衛生健康委高度重視農產品質量安全領域標準化工作,對標質量興農、綠色興農、品牌強農要求,制定農業國家和行業標準9000多項,指導地方制定了一批相關地方標準、團體標準和企業標準,基本覆蓋主要農產品產前、產中、產后全過程和農業綠色發展重點領域。同時,在農藥殘留領域,新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規定了564種農藥在376種(類)食品中10092項最大殘留限量,達到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CAC)的近2倍,初步解決了“有藥物登記、無限量標準”問題。在農藥毒理學試驗、田間藥效、環境安全評價和農藥合理使用領域批準發布了209項系列標準。這些標準有力保障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指導農業生產科學合理用藥、促進農產品國際貿易健康發展。下一步,農業農村部將會同市場監管總局、國家衛生健康委加強農業全產業鏈標準的研制工作,加快完善蔬菜等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為保障人民舌尖上的安全提供標準支撐。

感謝您對我部工作的關心,希望繼續對三農工作給予支持。

農業農村部

2021年7月30日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更多>同類法規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