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1779號建議的答復|關于提高農民種植積極性,保障糧食供給安全的建議 (農辦議〔2020〕410號)

   2020-11-04 586
核心提示:聶永平等4名代表:你們提出的關于提高農民種植積極性,保障糧食供給安全的建議收悉。經商國家糧食儲備局、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
聶永平等4名代表:
 
    你們提出的“關于提高農民種植積極性,保障糧食供給安全的建議”收悉。經商國家糧食儲備局、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現答復如下。
 
    一、關于要強調土地的集體所有權,強化和刺激農民土地經營行為中的權利與義務對等的觀念和意識
 
    近年來,國家不斷完善對農民的種糧補貼政策,加大對種糧農民的支持,鼓勵各地加快發展糧食適度規模經營。2020年,國家繼續實施玉米、大豆生產者補貼政策和稻谷補貼政策,并通過農業生產發展資金繼續支持各地加強耕地地力保護和發展糧食適度規模經營。中央財政將補貼資金撥付到省區,由有關省區制定具體的補貼實施方案,確定本地區的補貼標準、補貼對象、補貼依據等,在實際操作中,地方主要按農戶實際種植面積兌付補貼資金,對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發揮了重要作用。同時,我部積極指導各地健全土地經營權流轉市場,在全國1293個縣(市、區)、18731個鄉鎮建立農村土地經營權流轉服務中心,有力促進了土地經營權向種植大戶和新型經營主體流轉。目前,全國已有家庭農場超過100萬家,農民合作社超過220萬家,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近90萬個,輻射帶動全國近一半農戶,促進了糧食規模經營水平提高。
 
    二、關于推進糧食主品種市場銷售由增產轉向提質
 
    為推動糧食產業高質量發展,2017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快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力發展糧食產業經濟的意見》(國辦發〔2017〕78號),提出引導優質糧食品種種植、增加綠色優質糧油產品供給等要求。近年來,國家有關部門認真貫徹落實國辦文件要求,著力支持各地優質糧食產業發展。2017—2020年,中央財政累計安排“優質糧食工程”獎勵資金214億元,支持各地開展“中國好糧油”行動,積極發展優質糧食訂單種植與收購,建設現代化糧食“產購儲加銷”體系等。同時,積極推動“兩品一標”發展,累計認證綠色、有機、地理標志農產品超過4.6萬個。
 
    三、關于搞好糧食收儲、物流等服務
 
    2019年,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國家糧食儲備局先后印發創新完善糧食產購儲加銷體系的實施意見、加快建設現代化糧食產業體系的指導意見,明確要求聚焦糧食產業高質量發展建設糧食產業強國,圍繞延伸產業鏈、提升價值鏈、打造供應鏈,深入實施優質糧食工程,加快實現優糧優產、優糧優購、優糧優儲、優糧優加和優糧優銷。為鼓勵各類經營主體參與糧食收儲、購銷等,國家還積極支持各地按照“糧頭食尾”“農頭工尾”要求,重點在糧食生產功能區建設一批農產品加工園區,并引導龍頭企業與小農戶通過建立契約型、股權型利益聯結機制,推廣“訂單收購+分紅”“土地流轉+優先雇用+社會保障”“農民入股+保底收益+按股分紅”等多種利益聯結方式,提高糧食產業化經營水平。
 
    四、關于發揮糧食加工優勢
 
    近年來,國家有關部門大力實施優質糧食工程,圍繞提高糧食加工水平,支持糧食主產區依托縣域發展糧食加工,加速糧食加工裝備升級,就地就近實現轉化增值。2019年,全國納入糧食產業經濟統計的企業2.3萬戶,實現工業總產值3.15萬億元,同比增長2.3%;利潤2424億元,同比增長11.3%,一批龍頭骨干糧食加工企業加快發展,綠色優質糧食產品供給能力顯著增強,有效促進了糧食優質優價,帶動了種糧農民增收。
 
    下一步,國家有關部門將不斷健全完善糧食支持政策體系,加快出臺農村土地經營權流轉管理辦法,指導各地農村土地流轉市場規范運行,繼續實施優質糧食產業工程,加大品牌培育力度,優化糧食產業鏈,多渠道提高農民種糧收益,更好保障國家糧食安全。
 
    感謝對我部工作的關心,希望繼續對“三農”工作給予支持。
 
    聯系單位及電話:農業農村部發展規劃司
 
    010-59192525
 
    農業農村部
 
    2020年10月30日


 
標簽: 糧食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更多>同類法規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