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1042號建議的答復|關于提升農業發展質量、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的建議 (農辦議〔2020〕408號)

   2020-11-04 473
核心提示:劉香蓮代表:您提出的關于提升農業發展質量、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的建議收悉。經商財政部和國家發展改革委,現答復如下。一、關于進一
劉香蓮代表:
 
    您提出的關于提升農業發展質量、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的建議收悉。經商財政部和國家發展改革委,現答復如下。
 
    一、關于進一步完善糧食主產區利益補償機制
 
    糧食主產區是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的核心區域。近年來多個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發揮糧食主產區優勢,完善糧食主產區利益補償機制,健全產糧大縣獎補政策。為緩解糧食主產區財政困難,國家對糧食生產達到一定規模的產糧大縣進行獎勵。2020年,中央財政安排產糧大縣獎勵資金466.7億元,較上年增加17.14億元,很好體現了國家對糧食主產區的補償和扶持,成為調動地方政府重農抓糧積極性、穩定糧食生產供應的有力政策杠桿。
 
    下一步,國家有關部門將繼續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不斷完善糧食主產區利益補償機制,根據中央財力可能,加大產糧大縣獎勵資金投入,保障產糧大縣重農抓糧不吃虧、得實惠。
 
    二、關于加大高標準農田投入
 
    建設高標準農田是鞏固和提高糧食生產能力的關鍵性舉措。近年來,我部會同有關部門深入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大力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2020年共下達高標準農田建設補助資金867億元,比上年增加7.8億元。由于高標準農田建設屬中央和地方共同事權,國家在加大中央資金投入的同時,也要求地方結合財力實際,統籌安排必要的資金用于高標準農田建設。江西等地通過新增耕地收益發行專項債券等措施,提高高標準農田建設標準,取得很好成效。同時,針對部分已建高標準農田項目建設標準偏低,以及管護責任難落實等問題,2019年國務院印發《關于切實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提升國家糧食安全保障能力的意見》,鼓勵地方結合實際,對已建項目區進行改造提升,并要求建立農田建設項目管護經費合理保障機制。目前,我部已牽頭組織開展“十二五”以來高標準農田建設清查評估工作,基本摸清已建成高標準農田的現狀,為進一步開展已建項目提質改造奠定了基礎。各地也因地制宜探索建立高標準農田建設管護機制,促進高標準農田持續穩定發揮效益。
 
    下一步,國家有關部門將統籌考慮各地財力狀況等因素,進一步拓寬籌資渠道,逐步加大高標準農田建設投入。同時,督促各地進一步建立健全高標準農田建后管護機制,明確管護主體、落實管護責任、配套管護經費,確保建成的工程設施正常運行,長期發揮效用。
 
    三、關于加大特色農業產業發展支持
 
    發展特色農業對豐富農產品供給、增加農民收入具有重要作用。近年來,我部會同有關部門積極支持特色農業產業發展。2018—2019年,中央財政累計安排60億元資金,支持552個鎮(鄉)開展農業產業強鎮建設,著力培育鄉村產業“增長極”,帶動了一批農業特色產業高質量發展。為支持各地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種養、特色食品和特色手工業等鄉土產業,先后組織認定九批共2851個“一村一品”示范村鎮,成為引導資源要素向優勢區域和主導產業聚集,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重要樣板。為支持各地加快提升農業特色產業發展的規模化、標準化、商品化、集約化水平,2020年農業農村部和財政部還安排50億元中央資金,支持地方建設50個優勢特色產業集群。同時,各地可在農業農村部、財政部安排農業生產發展資金指導性任務過程中,結合本地實際統籌安排用于培育新型經營主體,發展特色農業產業。
 
    下一步,國家有關部門將繼續大力支持新型經營主體培育,建設農業產業強鎮和優勢特色產業集群,推動各地優勢特色產業加快發展。
 
    感謝您對我部工作的關心,希望繼續對“三農”工作給予支持。
 
    聯系單位及電話:農業農村部發展規劃司
 
    010-59192525
 
    農業農村部
 
    2020年10月30日


 
標簽: 農業 糧食安全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更多>同類法規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