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第5074號建議的答復 (農辦議〔2019〕538號)

   2019-12-23 919
核心提示:夏吾卓瑪代表:  您提出的關于動物權益,制定《禁止虐待動物法》的建議收悉。經商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現答復如下。  一、我國
夏吾卓瑪代表: 
  您提出的“關于動物權益,制定《禁止虐待動物法》”的建議收悉。經商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現答復如下。
 
  一、我國動物保護法律制度不斷加強
 
  反對虐待動物,保護動物,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我國歷來高度重視動物保護工作,目前雖未制定統一的反虐待動物法,但《畜牧法》《野生動物保護法》《實驗動物管理條例》等多部法律法規、規章和規范性文件中對動物保護都做了明確規定。在保護觀賞動物方面,住房和城鄉建設部2010年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動物園管理的意見》,要求動物園在動物飼料質量、籠舍條件、防暑御寒設施、醫療救治、死亡動物尸體處理等方面作出明確規定,同時要求不得進行動物表演,避免動物受到驚擾和刺激;2013年印發《全國動物園發展綱要》,要求動物園能夠切實為動物提供適宜的生活條件,保障其健康生活和繁育。
 
  目前,多數虐殺動物的行為可以通過現有法律規定進行處理,公安部等多部門都在對相關違法犯罪行為進行嚴厲打擊。按照我國現行法律,盜搶和殺害名貴寵物的,可能涉嫌盜竊罪、搶奪罪、搶劫罪、故意毀壞財物罪等;以下毒方式殺死動物用于制售食品的,可能涉嫌生產、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罪或者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以貓狗等動物肉冒充羊肉,可能涉嫌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當然,對社會公眾普遍反對的殘忍虐殺動物等行為,由于缺乏相關立法規定而難以實施有效打擊,確有必要完善立法。
 
  二、不斷加大監管力度、加強規范管理
 
  國家林草局對以惡劣、殘酷手段對待野生動物的行為始終持零容忍態度,堅決打擊、依法懲處,采取了一系列綜合措施加強規范管理。一是積極向全國人大提出關于不得虐待野生動物的建議并得到采納。新修訂的《野生動物保護法》第二十六條明確規定:人工繁育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根據野生動物習性確保其具有必要的活動空間和生息繁衍、衛生健康條件,具備與其繁育目的、種類、發展規模相適應的場所、設施、技術,符合有關技術標準和防疫要求,不得虐待野生動物等。二是制修訂系列野生動物有關人工繁育、技術規定和標準。《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馴養繁殖許可證管理辦法》《大熊貓飼養管理技術規程》《黑熊繁育利用技術規范》《野生動物養殖通用技術標準(獸類、鳥類、兩棲爬行類)》《皮毛野生動物(獸類)馴養繁育利用技術管理暫行規定》等規范和標準,均參考了國際標準和要求,對人工繁育場所建設、飼養管理、動物防疫、繁育利用方式等作出具體規定,并要求繁育單位建立野生動物個體檔案,推行活體標記管理措施,停止人與野生動物零距離接觸、虐待性表演等行為,推行野生動物人工繁育及利用的規范化和標準化。三是強化行業自律和積極開展清理整頓及監督檢查。通過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等民間團體,強化行業自律,舉行從業單位集體承諾、簽署行業自律協議等活動,同時加強行業培訓,促進從業單位和人員提高善待、規范放生野生動物等意識,自覺避免不當行為。持續開展對野生動物人工繁育、展示展演單位的監督檢查和清理整頓,對違法、違規單位及人員依法加大懲處力度,取締不當從業活動,促進全行業技術條件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通過上述舉措,有效改善了我國野生動物的生存狀況,并對維護野生動物資源的可持續發展和兼顧經濟社會需求發揮了十分積極的作用。
 
  我國在動物利用方面歷史悠久,從事動物生產、加工利用的行業較多。動物保護問題涉及行業發展、民族習俗、宗教習俗、倫理道德等多重復雜因素,全面提高動物保護水平仍將是一項艱巨而長期的系統性工作,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下一步,我部將積極會同國家林草局,認真研究您所提的通過立法反對虐待動物、逐步推動立足于我國現有國情的反虐待動物法等建議,不斷通過完善動物保護法律制度和技術規定、加強執法監管、嚴厲懲處違法違規行為等措施,提高全行業規范化水平。
 
  感謝您對動物保護工作的關注,希望以后繼續對我部工作給予支持。
 
  農業農村部
 
  2019年8月30日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更多>同類法規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