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縣(區)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
為進一步推動我省茶產業發展,加快實現質量興茶、綠色興茶、品牌興茶,重振江西茶產業輝煌,經省政府同意,提出以下實施意見。
一、堅持目標導向,加快江西茶葉發展
1.指導思想。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江西重要講話精神,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按照“市場導向、政策引領、龍頭帶動、體系支撐”的發展思路,以“江西茶·香天下”為主題,以千年茶瓷文化為載體,以生態、綠色、有機為方向,提升茶葉質量,加快品牌整合,開拓國際、國內茶葉市場,形成特色鮮明、市場暢銷的現代茶產業發展格局,實現江西茶產業振興發展。
2.基本原則。突出品牌創新。實施以江西茶為核心的品牌發展戰略,構建“四綠一紅”區域公用品牌和產品品牌相互融合的產品品牌體系,擴大品牌影響力。突出扶強扶大。做大做強省級茶葉龍頭企業,鼓勵引導茶葉主產區整合市縣級品牌企業,形成梯隊式企業集群。突出人才支撐。著力打造生產、研發、銷售三大團隊,壯大茶產業專業人才隊伍,不斷提升茶葉生產、研發、營銷水平。突出體系建設。建立標準化、綠色化、規范化的生產體系,構建名優茶、夏秋茶、新式茶飲和茶葉深加工等融合發展的產業體系,發展訂單生產、茶旅結合、多線營銷的經營體系,形成獨具特色的江西茶葉系列。
3.發展目標。到2022年,全省茶園總面積穩定在180萬畝左右,茶葉總產量達到15萬噸以上,總產值突破150億元。
二、推進綠色生產,提升江西茶葉品質
4.推進生態茶園標準化建設。根據國家茶葉產業區域規劃和我省茶葉資源稟賦,加快綠色茶產業布局,讓綠色安全成為江西茶葉最鮮明的特質。重點在贛東北、贛西北和贛中南三大優勢茶區和萬畝以上茶葉主產縣(市、區),大力推進森林茶園、有機茶園、觀光茶園等標準生態茶園建設,持續推進茶樹良種化、種植立體化、生產機械化、管理規范化,支持探索全程機械化和自動化建園的管理模式。到2022年,全省新創建標準化生態茶園30萬畝以上。
5.推廣綠色生產模式。大力推進有機肥替代化肥,鼓勵茶園套種綠肥和增施有機肥,改良茶園土壤。大力推廣茶園病蟲害生態、物理、生物防控等綠色技術,加大綠色有機轉化。鼓勵支持開展綠色有機農產品認證和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鼓勵龍頭企業和標準化茶園健全生產有記錄、信息可查詢、責任可追究、質量有保障的產品可追溯體系。到2022年,全省新建有機茶出口示范基地5萬畝以上。
6.支持茶葉加工升級。加快初制茶廠的清潔化改造,提升初制茶產品質量。鼓勵茶企引進清潔化、現代化、智能化加工生產線,提升茶葉綠色加工能力和水平。積極舉辦制茶大賽,促進制茶工藝傳承。鼓勵茶企在傳統工藝基礎上,創新現代化加工工藝體系。支持發展茶葉精深加工,提高茶葉附加值。
三、加快企業整合,打造江西茶葉龍頭
7.培育省級茶企龍頭。加強政策引導,鼓勵全省具備一定規模的茶企抱團發展,做大做強,打造若干個跨區域、多茶類、長鏈條的綜合性省級茶企龍頭,增強企業對茶產業的支撐帶動作用。
8.引導市縣茶企整合。由市縣政府引導各地龍頭企業開展茶葉企業、合作社等整合兼并,推進訂單生產,實現茶葉資源、產品、渠道的整合共享,打造市縣級茶葉企業梯隊集群。
9.創建茶產業聯盟。創建江西茶產業聯盟,建立政府、行業組織和聯盟成員溝通機制,提供業務指導,加強行業管理,打造交易平臺,推進戰略合作,促進茶產業組織化發展,為茶葉企業整合奠定基礎條件。
四、加強品牌建設,拓展江西茶葉市場
10.加強品牌整合。以實際銷量排名靠前的綠茶、紅茶、白化茶等企業為主體,推進現有區域公用品牌的整合。采取產品統一標準、統一包裝、統一宣傳、統一銷售等方式,進行品牌管理和運營。以“江西茶·香天下”為統一宣傳口徑,集中支持江西茶葉品牌宣傳推介。
11.強化市場營銷。堅持主攻名優茶、推廣大眾茶、開發個性茶、做大出口茶,深入市場調研,細分消費者群體,開展市場營銷,拓寬江西茶葉銷售渠道。積極開拓國際國內市場,充分運用線下體驗和線上銷售結合的方式,在國內主流城市開設“千年茶瓷文化”為主題的體驗店,發展加盟店、銷售點。鼓勵在大型電商平臺開辦旗艦店,構建國內網絡市場營銷體系。支持在境外布局江西茶葉銷售網絡,進一步擴大國際茶葉市場。
12.加強產品研發。加快科技創新,支持企業自主研發、與專業機構共同研發。圍繞奶茶、抹茶等新興市場,打造江西系列新型茶飲。推進“引茶入道、引茶悟禪、引茶尊儒、引茶興業”等元素塑造品牌,開發文化茶、文旅茶、緊壓茶、個性茶等系列產品。探索研發團隊與茶企的利益聯結機制,倡導科技入股、利益共享、互促發展。
五、培育新增長極,延伸江西茶產業鏈
13.加大夏秋茶開發。大力推廣茶園機械化采摘,提高夏秋茶資源利用率。推廣夏秋茶綜合管護和生態防治技術,提升夏秋茶品質。引導企業進一步挖掘夏秋茶資源利用潛力,擴大大宗綠茶、紅茶生產。支持和引進企業利用夏秋茶資源,開發白茶、黑茶、黃茶等適儲茶類,豐富茶葉種類,增強茶葉市場適應能力。
14.促進茶旅融合。按照茶葉與旅游“資源共享、無縫植入、有機結合”的理念,充分利用現有旅游資源,打造區域特色的茶文化旅游精品路線。鼓勵各地、各行業及茶企依托茶資源,結合當地自然風光、民族風情、民俗美食等特色,重點打造若干個茶葉公園、研學游基地、體驗點和茶藝小鎮,引導建設體驗茶場、茶產品展示購物店、茶文化吧等,傳播普及茶文化,拓展茶功能,延伸產業鏈,提高茶產業綜合效益。
15.拓展茶葉新業態。圍繞“千年茶瓷文化”主題,結合景德鎮國家陶瓷文化傳承創新試驗區創建,加快茶葉與陶瓷有機融合,推出茶瓷系列產品。促進茶產業與醫藥和大健康產業的融合發展,加快養生、保健等功能性茶葉的研發推廣;積極推動茶產業與機械、包裝、物流、電商等涉茶行業深度融合,促進茶葉與茶外延產業良性互促發展。
六、強化保障措施,凝聚江西茶產業發展合力
16.加強組織領導。把茶產業發展列入現代農業發展領導小組工作的重要內容,形成統一領導、分工負責、合力推進的工作機制,統籌協調茶產業發展中的重大事項,推進茶產業發展政策措施落實。各地、各有關部門要抓緊制定促進茶葉企業整合和茶產業發展的具體措施,認真解決茶產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切實推進我省茶產業快速健康發展。
17.加大政策支持。充分發揮發展改革、教育、財政、科技、自然資源、商務、金融、市場監管等部門職能作用,加大財政投入,加強涉農資金整合,支持茶產業發展。加強茶葉品牌策劃與宣傳,加快茶葉生產、產業、經營體系建設,支持茶葉重點技術、產品研發;支持教學研機構開設茶學專業,加快種茶、制茶、銷茶、茶藝等專業人才隊伍的培養培訓;支持茶旅、茶外延產業延伸;優先安排茶葉企業新建廠房用地指標;優化金融信貸服務,鼓勵和引導銀行業金融機構創新金融產品;加強茶葉生產加工和流通環節的監督,堅決打擊假冒偽劣茶葉產品。
18.加強督促指導。要按照省級督導、市級管理、縣級實施的要求,抓好茶產業發展各項工作的分工落實。有關部門要按照職責,加強工作指導,定期調度,科學評估各地茶產業發展成效,并將工作成效作為支持地方茶產業發展的重要依據。
2019年10月8日
(此件主動公開)
為進一步推動我省茶產業發展,加快實現質量興茶、綠色興茶、品牌興茶,重振江西茶產業輝煌,經省政府同意,提出以下實施意見。
一、堅持目標導向,加快江西茶葉發展
1.指導思想。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江西重要講話精神,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按照“市場導向、政策引領、龍頭帶動、體系支撐”的發展思路,以“江西茶·香天下”為主題,以千年茶瓷文化為載體,以生態、綠色、有機為方向,提升茶葉質量,加快品牌整合,開拓國際、國內茶葉市場,形成特色鮮明、市場暢銷的現代茶產業發展格局,實現江西茶產業振興發展。
2.基本原則。突出品牌創新。實施以江西茶為核心的品牌發展戰略,構建“四綠一紅”區域公用品牌和產品品牌相互融合的產品品牌體系,擴大品牌影響力。突出扶強扶大。做大做強省級茶葉龍頭企業,鼓勵引導茶葉主產區整合市縣級品牌企業,形成梯隊式企業集群。突出人才支撐。著力打造生產、研發、銷售三大團隊,壯大茶產業專業人才隊伍,不斷提升茶葉生產、研發、營銷水平。突出體系建設。建立標準化、綠色化、規范化的生產體系,構建名優茶、夏秋茶、新式茶飲和茶葉深加工等融合發展的產業體系,發展訂單生產、茶旅結合、多線營銷的經營體系,形成獨具特色的江西茶葉系列。
3.發展目標。到2022年,全省茶園總面積穩定在180萬畝左右,茶葉總產量達到15萬噸以上,總產值突破150億元。
二、推進綠色生產,提升江西茶葉品質
4.推進生態茶園標準化建設。根據國家茶葉產業區域規劃和我省茶葉資源稟賦,加快綠色茶產業布局,讓綠色安全成為江西茶葉最鮮明的特質。重點在贛東北、贛西北和贛中南三大優勢茶區和萬畝以上茶葉主產縣(市、區),大力推進森林茶園、有機茶園、觀光茶園等標準生態茶園建設,持續推進茶樹良種化、種植立體化、生產機械化、管理規范化,支持探索全程機械化和自動化建園的管理模式。到2022年,全省新創建標準化生態茶園30萬畝以上。
5.推廣綠色生產模式。大力推進有機肥替代化肥,鼓勵茶園套種綠肥和增施有機肥,改良茶園土壤。大力推廣茶園病蟲害生態、物理、生物防控等綠色技術,加大綠色有機轉化。鼓勵支持開展綠色有機農產品認證和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鼓勵龍頭企業和標準化茶園健全生產有記錄、信息可查詢、責任可追究、質量有保障的產品可追溯體系。到2022年,全省新建有機茶出口示范基地5萬畝以上。
6.支持茶葉加工升級。加快初制茶廠的清潔化改造,提升初制茶產品質量。鼓勵茶企引進清潔化、現代化、智能化加工生產線,提升茶葉綠色加工能力和水平。積極舉辦制茶大賽,促進制茶工藝傳承。鼓勵茶企在傳統工藝基礎上,創新現代化加工工藝體系。支持發展茶葉精深加工,提高茶葉附加值。
三、加快企業整合,打造江西茶葉龍頭
7.培育省級茶企龍頭。加強政策引導,鼓勵全省具備一定規模的茶企抱團發展,做大做強,打造若干個跨區域、多茶類、長鏈條的綜合性省級茶企龍頭,增強企業對茶產業的支撐帶動作用。
8.引導市縣茶企整合。由市縣政府引導各地龍頭企業開展茶葉企業、合作社等整合兼并,推進訂單生產,實現茶葉資源、產品、渠道的整合共享,打造市縣級茶葉企業梯隊集群。
9.創建茶產業聯盟。創建江西茶產業聯盟,建立政府、行業組織和聯盟成員溝通機制,提供業務指導,加強行業管理,打造交易平臺,推進戰略合作,促進茶產業組織化發展,為茶葉企業整合奠定基礎條件。
四、加強品牌建設,拓展江西茶葉市場
10.加強品牌整合。以實際銷量排名靠前的綠茶、紅茶、白化茶等企業為主體,推進現有區域公用品牌的整合。采取產品統一標準、統一包裝、統一宣傳、統一銷售等方式,進行品牌管理和運營。以“江西茶·香天下”為統一宣傳口徑,集中支持江西茶葉品牌宣傳推介。
11.強化市場營銷。堅持主攻名優茶、推廣大眾茶、開發個性茶、做大出口茶,深入市場調研,細分消費者群體,開展市場營銷,拓寬江西茶葉銷售渠道。積極開拓國際國內市場,充分運用線下體驗和線上銷售結合的方式,在國內主流城市開設“千年茶瓷文化”為主題的體驗店,發展加盟店、銷售點。鼓勵在大型電商平臺開辦旗艦店,構建國內網絡市場營銷體系。支持在境外布局江西茶葉銷售網絡,進一步擴大國際茶葉市場。
12.加強產品研發。加快科技創新,支持企業自主研發、與專業機構共同研發。圍繞奶茶、抹茶等新興市場,打造江西系列新型茶飲。推進“引茶入道、引茶悟禪、引茶尊儒、引茶興業”等元素塑造品牌,開發文化茶、文旅茶、緊壓茶、個性茶等系列產品。探索研發團隊與茶企的利益聯結機制,倡導科技入股、利益共享、互促發展。
五、培育新增長極,延伸江西茶產業鏈
13.加大夏秋茶開發。大力推廣茶園機械化采摘,提高夏秋茶資源利用率。推廣夏秋茶綜合管護和生態防治技術,提升夏秋茶品質。引導企業進一步挖掘夏秋茶資源利用潛力,擴大大宗綠茶、紅茶生產。支持和引進企業利用夏秋茶資源,開發白茶、黑茶、黃茶等適儲茶類,豐富茶葉種類,增強茶葉市場適應能力。
14.促進茶旅融合。按照茶葉與旅游“資源共享、無縫植入、有機結合”的理念,充分利用現有旅游資源,打造區域特色的茶文化旅游精品路線。鼓勵各地、各行業及茶企依托茶資源,結合當地自然風光、民族風情、民俗美食等特色,重點打造若干個茶葉公園、研學游基地、體驗點和茶藝小鎮,引導建設體驗茶場、茶產品展示購物店、茶文化吧等,傳播普及茶文化,拓展茶功能,延伸產業鏈,提高茶產業綜合效益。
15.拓展茶葉新業態。圍繞“千年茶瓷文化”主題,結合景德鎮國家陶瓷文化傳承創新試驗區創建,加快茶葉與陶瓷有機融合,推出茶瓷系列產品。促進茶產業與醫藥和大健康產業的融合發展,加快養生、保健等功能性茶葉的研發推廣;積極推動茶產業與機械、包裝、物流、電商等涉茶行業深度融合,促進茶葉與茶外延產業良性互促發展。
六、強化保障措施,凝聚江西茶產業發展合力
16.加強組織領導。把茶產業發展列入現代農業發展領導小組工作的重要內容,形成統一領導、分工負責、合力推進的工作機制,統籌協調茶產業發展中的重大事項,推進茶產業發展政策措施落實。各地、各有關部門要抓緊制定促進茶葉企業整合和茶產業發展的具體措施,認真解決茶產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切實推進我省茶產業快速健康發展。
17.加大政策支持。充分發揮發展改革、教育、財政、科技、自然資源、商務、金融、市場監管等部門職能作用,加大財政投入,加強涉農資金整合,支持茶產業發展。加強茶葉品牌策劃與宣傳,加快茶葉生產、產業、經營體系建設,支持茶葉重點技術、產品研發;支持教學研機構開設茶學專業,加快種茶、制茶、銷茶、茶藝等專業人才隊伍的培養培訓;支持茶旅、茶外延產業延伸;優先安排茶葉企業新建廠房用地指標;優化金融信貸服務,鼓勵和引導銀行業金融機構創新金融產品;加強茶葉生產加工和流通環節的監督,堅決打擊假冒偽劣茶葉產品。
18.加強督促指導。要按照省級督導、市級管理、縣級實施的要求,抓好茶產業發展各項工作的分工落實。有關部門要按照職責,加強工作指導,定期調度,科學評估各地茶產業發展成效,并將工作成效作為支持地方茶產業發展的重要依據。
2019年10月8日
(此件主動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