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設區市及平潭綜合實驗區食安辦,省食品安全委員會有關成員單位:
2015年元旦、春節(以下簡稱“兩節”)臨近,為切實加強節日期間全省食品安全工作,防止食品安全事故發生,保障人民群眾飲食健康安全,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高度重視兩節期間食品安全工作
各級各有關部門要高度重視“兩節”期間食品安全工作,要加強組織領導,制定工作方案,確保部署到位、措施到位、責任到位、檢查到位。正在進行機構改革和職能調整的縣(市、區),要保持食品安全監管的連續性,做到有序銜接,確保食品安全監管工作落到實處、取得實效。各地及各部門之間要加強協作配合和信息溝通,提高監管覆蓋率,消除監管盲點。
二、突出重點加強執法檢查
各級食安辦要認真組織食品安全監管部門針對“兩節”食品消費的特點,加大“兩節”期間食品安全執法監督檢查工作力度,突出重點品種、重點區域,找準薄弱環節,繼續按照“四打擊四規范”的要求,全面排查食品安全隱患,及時落實整治。
(一)要對“兩節”期間消費量大、投訴多的糧食制品、肉及肉制品、水產品、食用油、乳制品、禽蛋制品、酒類、兒童食品以及當地民俗特色節日食品等節日熱銷食品有針對性地開展專項檢查,結合實際,提高監督抽檢頻次,加大監督抽檢力度。對抽檢不合格或存在食品安全隱患的產品,依法采取有效措施,及時處置,嚴防問題食品再次流入市場。
(二)要以日常監管發現問題較多、風險度高的保健食品等食品為重點,對其原料采購、進貨查驗、臺賬建立、索證索票等重點環節加強監督檢查,對保健食品(含網售)標簽、說明書、廣告虛假夸大宣傳等違法違規行為加大監督檢查力度,對不合格產品要依法予以嚴處。
(三)要以農村、城鄉結合部、旅游景區及車站碼頭等人員密集場所為重點區域,以各類食品集貿市場、商場超市、食品展銷會、食品店等為重點對象,嚴格督促食品經營者落實索證索票、購銷臺賬及進貨查驗等制度,依法查處非法添加、以次充好、經銷過期變質食品等各類違法違規行為,切實凈化節日食品市場。
(四)要對餐飲服務單位、農村宴席等集中餐飲活動加強規范與監管,以承辦節日聚餐多的餐飲服務單位為重點,強化過程控制,嚴防添加非食用物質、違規使用食品添加劑和食品交叉污染等情況的發生。強化餐飲服務食品安全風險排查,對排查出的食品安全隱患,要堅決責令經營單位限期整改,并及時對整改結果進行復查,防止群體性食物中毒事故的發生。
三、充分發揮社會共治作用
各地、各有關部門要充分利用報刊、廣播、電視和網絡等媒體及戶外公益廣告等多種渠道,開展形式多樣的食品安全宣傳,普及食品安全法律法規和食品安全常識,增強消費者的食品安全消費意識和健康消費理念,提高消費者的自我保護能力;增強食品生產經營者的法制觀念和食品安全責任意識,提高守法經營的自覺性。同時加強食品安全信息發布,及時公布監督抽檢信息和不合格食品有關信息,發布食品安全消費警示。暢通食品安全舉報渠道,做到有報必接、有案必查、有查必果、查實必獎,積極回應社會關切和群眾投訴舉報。
四、做好應急值守工作
“兩節”期間,要嚴格執行24小時值班制度和領導帶班制度,做好食品安全事件的應急準備工作。要安排人員密切關注輿情,加強分析研判,及時發現并妥善應對傾向性、苗頭性的問題。一旦發生食品安全事故,要立即啟動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在第一時間組織核查處理,做到反應靈敏、響應快速、處置有效,并及時按規定上報。
福建省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
2014年12月26日
2015年元旦、春節(以下簡稱“兩節”)臨近,為切實加強節日期間全省食品安全工作,防止食品安全事故發生,保障人民群眾飲食健康安全,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高度重視兩節期間食品安全工作
各級各有關部門要高度重視“兩節”期間食品安全工作,要加強組織領導,制定工作方案,確保部署到位、措施到位、責任到位、檢查到位。正在進行機構改革和職能調整的縣(市、區),要保持食品安全監管的連續性,做到有序銜接,確保食品安全監管工作落到實處、取得實效。各地及各部門之間要加強協作配合和信息溝通,提高監管覆蓋率,消除監管盲點。
二、突出重點加強執法檢查
各級食安辦要認真組織食品安全監管部門針對“兩節”食品消費的特點,加大“兩節”期間食品安全執法監督檢查工作力度,突出重點品種、重點區域,找準薄弱環節,繼續按照“四打擊四規范”的要求,全面排查食品安全隱患,及時落實整治。
(一)要對“兩節”期間消費量大、投訴多的糧食制品、肉及肉制品、水產品、食用油、乳制品、禽蛋制品、酒類、兒童食品以及當地民俗特色節日食品等節日熱銷食品有針對性地開展專項檢查,結合實際,提高監督抽檢頻次,加大監督抽檢力度。對抽檢不合格或存在食品安全隱患的產品,依法采取有效措施,及時處置,嚴防問題食品再次流入市場。
(二)要以日常監管發現問題較多、風險度高的保健食品等食品為重點,對其原料采購、進貨查驗、臺賬建立、索證索票等重點環節加強監督檢查,對保健食品(含網售)標簽、說明書、廣告虛假夸大宣傳等違法違規行為加大監督檢查力度,對不合格產品要依法予以嚴處。
(三)要以農村、城鄉結合部、旅游景區及車站碼頭等人員密集場所為重點區域,以各類食品集貿市場、商場超市、食品展銷會、食品店等為重點對象,嚴格督促食品經營者落實索證索票、購銷臺賬及進貨查驗等制度,依法查處非法添加、以次充好、經銷過期變質食品等各類違法違規行為,切實凈化節日食品市場。
(四)要對餐飲服務單位、農村宴席等集中餐飲活動加強規范與監管,以承辦節日聚餐多的餐飲服務單位為重點,強化過程控制,嚴防添加非食用物質、違規使用食品添加劑和食品交叉污染等情況的發生。強化餐飲服務食品安全風險排查,對排查出的食品安全隱患,要堅決責令經營單位限期整改,并及時對整改結果進行復查,防止群體性食物中毒事故的發生。
三、充分發揮社會共治作用
各地、各有關部門要充分利用報刊、廣播、電視和網絡等媒體及戶外公益廣告等多種渠道,開展形式多樣的食品安全宣傳,普及食品安全法律法規和食品安全常識,增強消費者的食品安全消費意識和健康消費理念,提高消費者的自我保護能力;增強食品生產經營者的法制觀念和食品安全責任意識,提高守法經營的自覺性。同時加強食品安全信息發布,及時公布監督抽檢信息和不合格食品有關信息,發布食品安全消費警示。暢通食品安全舉報渠道,做到有報必接、有案必查、有查必果、查實必獎,積極回應社會關切和群眾投訴舉報。
四、做好應急值守工作
“兩節”期間,要嚴格執行24小時值班制度和領導帶班制度,做好食品安全事件的應急準備工作。要安排人員密切關注輿情,加強分析研判,及時發現并妥善應對傾向性、苗頭性的問題。一旦發生食品安全事故,要立即啟動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在第一時間組織核查處理,做到反應靈敏、響應快速、處置有效,并及時按規定上報。
福建省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
2014年12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