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州)、貴安新區、省直管縣(市)安全監管局,各縣(市、區)安全監管局,中央在黔及省屬企業,各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
為貫徹2016年7月2日修改實施的《職業病防治法》,進一步規范并加強建設項目職業衛生“三同時”工作,加強建設項目職業衛生“三同時”事中事后監管工作,現就有關要求通知如下:
一、充分認識做好職業衛生“三同時”工作的重要意義
建設項目職業衛生“三同時”工作是從源頭上預防、控制和消除職業病危害的重要措施。國家安全監管總局51號令實施以來,各級安全監管部門加強監管,督促建設單位認真落實職業衛生“三同時”制度,職業衛生“三同時”工作取得一定成效。2016年7月2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修改實施,我省按照國家要求取消了建設項目職業衛生“三同時”工作中的行政審批事項,由于一些地區、建設單位片面理解,職業衛生“三同時”工作出現弱化現象,務必引起高度重視。各級安全監管部門要加強對職業衛生“三同時”工作過程和結果的監管,督促企業認真履行職業病危害預評價、職業病防護設施設計、職業病危害控制效果評價和竣工驗收等法定義務,強化前期預防,從源頭上控制和消除職業病危害。
二、強化職業衛生“三同時”工作,落實責任
(一)落實建設單位主體責任。建設單位必須嚴格執行職業衛生“三同時”制度,依法進行職業病危害預評價、職業病防護設施設計、職業病危害控制效果評價和竣工驗收工作。
1、建設單位在建設項目立項后和建設項目竣工驗收前應向屬地安全監管部門報告開展職業衛生“三同時”工作情況,并填報《貴州省職業衛生“三同時”信息報表》(附件1)。
2、職業病危害預評價、職業病防護設施設計和職業病危害控制效果評價報告編制完成后,建設單位要組織貴州省、市(州、新區)安全監管部門批準的職業衛生專家庫專家(省安全監管局將在省安全生產信息網上公示)對報告進行評審、修改,出具評審意見,并對報告客觀性、真實性、公正性負責。
3、建設項目竣工后,建設單位要依法組織職業病防護設施驗收,驗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二)落實監管部門監管責任。安全監管部門負責督促建設單位開展職業衛生“三同時”工作,并對其驗收活動和驗收結果進行監督核查。
1、縣級安全監管部門要對建設單位報告情況逐個項目進行排查,并填報《貴州省職業衛生“三同時”信息匯總表》(附件2),
并于每年7月逐級上報省安全監管局。
2、各級安全監管部門要會同同級發展和改革、經濟和信息化部門對建設項目進行統計,結合建設單位報告的建設項目情況建立臺賬,并對建設單位開展職業衛生“三同時”工作情況監督核查。
省安全監管局:負責省人民政府投資主管部門、省政府授權的有關部門審批、核準或備案的建設項目和跨市(州)行政區域的建設項目職業衛生“三同時”情況監督核查和執法檢查工作。
市(州)安全監管部門:負責市(州)人民政府投資主管部門、市(州)人民政府授權有關部門審批、核準或備案的建設項目職業衛生“三同時”情況監督核查和執法檢查工作。
縣級安全監管部門:負責縣(市、區、特區)人民政府投資主管部門和縣(市、區、特區)人民政府授權有關部門審批、核準或備案的建設項目職業衛生“三同時”情況監督核查和執法檢查工作。
(三)落實技術服務主體責任。承擔職業病危害預評價、職業病防護設施設計和職業病危害控制效果評價報告編制的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設計單位和其他單位(以下簡稱技術服務機構)必須認真履行技術服務工作主體責任,強化機構和專業技術人員能力建設,依據國家職業衛生法律法規和標準開展技術服務工作。一是技術服務機構要規范技術服務行為,技術服務過程必須符合《國家安全監管總局辦公廳關于印發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工作規范的通知》(安監總廳〔2014〕39號)的要求;二是技術服務機構要按照國家安全監管總局職業健康司《建設項目職業病防護設施設計專篇編制要求》(編號:ZW—JB—2014—002)、《建設項目職業病危害控制效果評價報告編制要求》(編號:ZW—JB—2014—003)和《建設項目職業病危害預評價報告編制要求》(編號:ZW—JB—2014—004)編制職業病危害預評價報告、職業病危害控制效果評價報告和職業病防護設施設計,確保報告合法、公正、客觀、真實,并承擔相應法律責任。
評價報告中涉及的檢測數據必須由依法設立的具有資質的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檢測出具。
(四)落實職業衛生專家評審把關責任。評價報告和設計評審工作由貴州省各級職業衛生專家庫專家承擔。職業衛生專家要加強職業病防治有關法規、標準、規范和專業知識學習,提高專業技術水平。要嚴格把關,客觀、公正做好評審工作,并對審查意見負責。專家在評審工作中徇私舞弊、弄虛作假、不負責任的,要撤銷其專家資格,違法違規行為造成后果的,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三、加強職業衛生“三同時”監督執法檢查
各級安全監管部門要高度重視職業衛生“三同時”工作,加大工作力度,采用明察暗訪、嚴格執法、誠信體系建設等非審批手段,督促建設單位認真執行職業衛生“三同時”制度。要根據統計的建設項目情況制定職業衛生“三同時”執法檢查計劃,每年開展全覆蓋執法檢查。
1、重點檢查建設單位是否按規定開展職業衛生“三同時”工作;組織評審、驗收程序是否合法;是否根據報告提出的建議意見進行整改到位。
2、重點檢查技術服務機構編制報告是否依據國家職業衛生法律法規和標準開展技術服務工作的;有關專業技術人員是否到現場開展調查和采樣工作,采樣布點、采樣時間是否符合有關規定。
3、檢查中發現建設單位不按規定開展職業衛生“三同時”工作的,要責令建設單位進行整改,依法給予行政處罰;對拒不履行主體責任、工作場所塵毒危害嚴重的建設單位依法進行行政處罰,并納入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不良記錄“黑名單”管理。
貴州省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
2017年2月10日
為貫徹2016年7月2日修改實施的《職業病防治法》,進一步規范并加強建設項目職業衛生“三同時”工作,加強建設項目職業衛生“三同時”事中事后監管工作,現就有關要求通知如下:
一、充分認識做好職業衛生“三同時”工作的重要意義
建設項目職業衛生“三同時”工作是從源頭上預防、控制和消除職業病危害的重要措施。國家安全監管總局51號令實施以來,各級安全監管部門加強監管,督促建設單位認真落實職業衛生“三同時”制度,職業衛生“三同時”工作取得一定成效。2016年7月2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修改實施,我省按照國家要求取消了建設項目職業衛生“三同時”工作中的行政審批事項,由于一些地區、建設單位片面理解,職業衛生“三同時”工作出現弱化現象,務必引起高度重視。各級安全監管部門要加強對職業衛生“三同時”工作過程和結果的監管,督促企業認真履行職業病危害預評價、職業病防護設施設計、職業病危害控制效果評價和竣工驗收等法定義務,強化前期預防,從源頭上控制和消除職業病危害。
二、強化職業衛生“三同時”工作,落實責任
(一)落實建設單位主體責任。建設單位必須嚴格執行職業衛生“三同時”制度,依法進行職業病危害預評價、職業病防護設施設計、職業病危害控制效果評價和竣工驗收工作。
1、建設單位在建設項目立項后和建設項目竣工驗收前應向屬地安全監管部門報告開展職業衛生“三同時”工作情況,并填報《貴州省職業衛生“三同時”信息報表》(附件1)。
2、職業病危害預評價、職業病防護設施設計和職業病危害控制效果評價報告編制完成后,建設單位要組織貴州省、市(州、新區)安全監管部門批準的職業衛生專家庫專家(省安全監管局將在省安全生產信息網上公示)對報告進行評審、修改,出具評審意見,并對報告客觀性、真實性、公正性負責。
3、建設項目竣工后,建設單位要依法組織職業病防護設施驗收,驗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二)落實監管部門監管責任。安全監管部門負責督促建設單位開展職業衛生“三同時”工作,并對其驗收活動和驗收結果進行監督核查。
1、縣級安全監管部門要對建設單位報告情況逐個項目進行排查,并填報《貴州省職業衛生“三同時”信息匯總表》(附件2),
并于每年7月逐級上報省安全監管局。
2、各級安全監管部門要會同同級發展和改革、經濟和信息化部門對建設項目進行統計,結合建設單位報告的建設項目情況建立臺賬,并對建設單位開展職業衛生“三同時”工作情況監督核查。
省安全監管局:負責省人民政府投資主管部門、省政府授權的有關部門審批、核準或備案的建設項目和跨市(州)行政區域的建設項目職業衛生“三同時”情況監督核查和執法檢查工作。
市(州)安全監管部門:負責市(州)人民政府投資主管部門、市(州)人民政府授權有關部門審批、核準或備案的建設項目職業衛生“三同時”情況監督核查和執法檢查工作。
縣級安全監管部門:負責縣(市、區、特區)人民政府投資主管部門和縣(市、區、特區)人民政府授權有關部門審批、核準或備案的建設項目職業衛生“三同時”情況監督核查和執法檢查工作。
(三)落實技術服務主體責任。承擔職業病危害預評價、職業病防護設施設計和職業病危害控制效果評價報告編制的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設計單位和其他單位(以下簡稱技術服務機構)必須認真履行技術服務工作主體責任,強化機構和專業技術人員能力建設,依據國家職業衛生法律法規和標準開展技術服務工作。一是技術服務機構要規范技術服務行為,技術服務過程必須符合《國家安全監管總局辦公廳關于印發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工作規范的通知》(安監總廳〔2014〕39號)的要求;二是技術服務機構要按照國家安全監管總局職業健康司《建設項目職業病防護設施設計專篇編制要求》(編號:ZW—JB—2014—002)、《建設項目職業病危害控制效果評價報告編制要求》(編號:ZW—JB—2014—003)和《建設項目職業病危害預評價報告編制要求》(編號:ZW—JB—2014—004)編制職業病危害預評價報告、職業病危害控制效果評價報告和職業病防護設施設計,確保報告合法、公正、客觀、真實,并承擔相應法律責任。
評價報告中涉及的檢測數據必須由依法設立的具有資質的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檢測出具。
(四)落實職業衛生專家評審把關責任。評價報告和設計評審工作由貴州省各級職業衛生專家庫專家承擔。職業衛生專家要加強職業病防治有關法規、標準、規范和專業知識學習,提高專業技術水平。要嚴格把關,客觀、公正做好評審工作,并對審查意見負責。專家在評審工作中徇私舞弊、弄虛作假、不負責任的,要撤銷其專家資格,違法違規行為造成后果的,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三、加強職業衛生“三同時”監督執法檢查
各級安全監管部門要高度重視職業衛生“三同時”工作,加大工作力度,采用明察暗訪、嚴格執法、誠信體系建設等非審批手段,督促建設單位認真執行職業衛生“三同時”制度。要根據統計的建設項目情況制定職業衛生“三同時”執法檢查計劃,每年開展全覆蓋執法檢查。
1、重點檢查建設單位是否按規定開展職業衛生“三同時”工作;組織評審、驗收程序是否合法;是否根據報告提出的建議意見進行整改到位。
2、重點檢查技術服務機構編制報告是否依據國家職業衛生法律法規和標準開展技術服務工作的;有關專業技術人員是否到現場開展調查和采樣工作,采樣布點、采樣時間是否符合有關規定。
3、檢查中發現建設單位不按規定開展職業衛生“三同時”工作的,要責令建設單位進行整改,依法給予行政處罰;對拒不履行主體責任、工作場所塵毒危害嚴重的建設單位依法進行行政處罰,并納入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不良記錄“黑名單”管理。
貴州省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
2017年2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