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 國家經濟貿易委員會
(一九九九年七月二十日)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中小企業(以下簡稱企業)發展迅速,已成為推動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和勞動力就業的主渠道。《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實施以來,企業的計量工作有了一定改善,計量檢測保證能力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但是,企業計量檢測手段不足,計量管理水平落后的現象仍比較普遍,并制約了中小企業提高產品質量和進一步發展。為了充分發揮計量工作在企業加強管理,提高產品質量等方面的積極作用,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和國務院頒布的《質量振興綱要》,提出如下意見。
一、加強企業計量工作的指導思想和基本目標
1、指導思想:引導企業全面貫徹實施《計量法》和《質量振興綱要》,堅持以企業為主體,政府在“引導、監督、協調、服務”四個方面下功夫,促進企業加強計量工作,發揮計量工作在企業提高產品質量,節能降耗,增加經濟效益和健康發展中的作用。
加強企業計量工作應堅持從實際出發,分類指導,依法進行監督、管理的原則。
2、基本目標:用6年左右的時間,使企業計量工作有明顯改觀。力爭到2005年, 企業計量檢測設備、計量檢測人員的配備能滿足生產經營的要求,計量檢測管理制度基本完善,在用計量器具保證量值準確,計量工作在企業生產經營、產品開發創新、保證產品質量和提高經濟效益等方面有明顯作用。
二、強化企業計量技術基礎和計量管理工作
3、企業要認真貫徹執行國家計量法律、法規和規章,強化計量管理,合理配備計量檢測設備,嚴格生產過程計量檢測。根據企業生產、經營和技術創新工作的實際需要,制定企業計量工作目標并切實組織實施。加大對企業計量檢測工作的投入,使企業計量工作在提高產品質量,節能降耗,增加經濟效益上發揮重要作用。
4、企業要加大對計量檢測設備的投入。企業在安排產品升級換代,技術開發創新,新產品研制投產,設備、技術改造和引進等項目經費時,應保證計量檢測設備和技術的經費投入,并配備必要的計量技術人員和建立必要的計量管理制度。
5、企業應加強對計量檢測工作的領導,明確分工,健全責任制。企業計量檢測管理機構的設置,專(兼)職計量人員的配備,要切實符合企業生產經營的需要,且做到精簡、高效。計量管理人員和檢測人員要不斷提高素質,企業領導和管理人員也應了解和掌握有關計量法律、法規等方面的知識。
6、重點用能企業要加強能源計量和節能管理工作,建立健全能源計量、監測管理制度,按照《企業能源計量器具配備和管理導則》國家標準的規定,配備合格的計量器具和儀表,并定期檢定,保證能源計量器具量值準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成本。
7、產生環境污染的企業要加強環境計量監測,配備合格的資源利用和污染物排放等環境監測用計量器具和儀表,并定期檢定,保證計量器具量值準確,提高資源利用率,防治環境污染。
8、生產計量器具和定量包裝商品的企業,應嚴格執行《計量法》、《制造、修理計量器具許可證監督管理辦法》和《定量包裝商品計量監督規定》等有關規定,加強計量管理和產品質量檢驗,保證計量器具產品質量和定量包裝商品的計量準確。
9、各類企業應根據自身條件和生產經營的實際需要,按照“中小企業計量檢測保證規范”的要求,自覺地加強企業計量檢測工作,努力建立起適合企業發展需要的計量檢測保證體系。“中小企業計量檢測保證規范”由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和國家經濟貿易委員會另行制定。
三、加強對中小企業計量工作的指導、監督和服務
10、各級質量監督部門與經貿委應會同有關部門根據本意見要求,抓緊制定本地區 加強企業計量工作的計劃和目標。引導企業依法加強在用計量檢測設備和強檢計量器 具的管理,加強對原材料、生產工藝過程和成品的計量檢測,提高計量保證能力。對有條件的企業,引導其開展計量器具分類管理、標識管理和數據管理,努力提高企業的計量管理水平。
11、各級法定計量檢定機構應積極為企業開展計量檢測設備的檢定、校準工作,努力提高服務質量;積極為企業合理選配計量檢測設備提供指導和服務;幫助企業開展產品質量檢驗、生產工藝過程控制、保證產品可靠性等方面計量測試方法的研究,為企業解決實際問題。
12、積極發揮計量中介組織和新聞媒體的作用,加強計量法律、法規的教育、培訓、宣傳和咨詢服務,進一步增強企業領導和計量技術、計量管理人員的法制觀念、計量意識和質量意識。
13、各級質量技術監督部門應依法對生產計量器具和定量包裝商品企業的生產條件和計量檢測保證能力進行考核,并加強監督。組織對計量器具和定量包裝商品的市場監督檢查,并強化后處理工作。對生產不合格產品的企業,責令其整改,并視情節輕重予以暴光和依法進行處罰。
各級質量技術監督部門和經貿委對企業開展監督檢查,一律不得向企業收取任何費用。
14、各級質量技術監督部門與經貿委應會同有關部門根據分類指導的原則,采取多種形式,推動企業依法加強計量工作,幫助指導企業達到“中小企業計量檢測保證規范”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