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14日,位于江西南昌的金龍魚鄱陽湖畔生態基地開鐮“鮮割”。益海嘉里南昌工廠吳宇總經理與智慧大田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鄒泰暉總經理應邀出席,手持鐮刀與稻谷相碰,宣布“鮮割”活動正式開始。水稻收割機在金燦燦的稻田里來回穿梭,機械的轟鳴聲奏響了金龍魚稻谷鮮生南昌智慧農田“鮮割”的樂章。

農業科技賦能,智慧農田解鎖“鮮割”初體驗
金龍魚鄱陽湖畔生態基地坐落于江西南昌,此地東臨鄱陽湖、南北傍贛江,境內水網密布,灌溉水源充足,轄區屬亞熱帶季風氣候,作物生長旺季雨熱匹配合宜,為農業生產提供了有利的氣象條件。優越的氣候條件與地理條件,使南昌素有“江南糧倉”、“魚米之鄉”的美名。在這片沃土之上,金龍魚集合現代農業科技,探索出了稻谷“提質增量”的新路徑。
2022年8月,金龍魚稻谷鮮生在南昌縣政府與縣農業農村局的大力推動下,與南昌智慧大田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打造了萬畝智慧農田示范基地,推進水稻產業化、規模化、品牌化發展。
稻谷鮮生與南昌智慧大田共同打造的萬畝智慧農田示范基地,是金龍魚稻谷鮮生與南昌縣政府政企深度合作的一次探索和嘗試。金龍魚以“規模化經營、機械化生產、數字化管理、訂單化銷售、綠色化發展”的五化模式為發展路徑,并運用5G等現代技術實現農業“高效、智慧、精細”和可持續生態發展,為傳統農事插上智慧化、數字化、科技化翅膀。
不僅如此,金龍魚利用大田智慧農業管理系統(DAMS系統),可實現大米產前、產中、產后的全過程數字化管理,確保稻谷鮮生大米真正實現“從田間到舌尖”的全程可溯源,在提高生產效率的同時,也提升了稻米種植品質和食品安全性,為稻谷鮮生與智慧大田合作以來的首次豐收,打下了良好的品質基礎。

新米“鮮割”,成就品質鮮米
今年以來,從東北至江南,金龍魚稻谷鮮生已在多地開展了“鮮割”活動,以高標準的“鮮割”工藝,力圖讓稻谷的鮮活長存,為百姓餐桌奉上營養美味的鮮米食用體驗。軟、糯、香、甜、鮮——國人對米飯的賞味評價中,“鮮”最為難得,也最難實現。好米、鮮米,雖只一字之差,但個中差別遠矣。鮮米不僅擁有很好的口感與口味,同時也保留了稻谷中的鮮活營養。

生態基地稻田溫馨下午茶,共品秋天第一碗鮮米
為了實現從“好米”到“鮮米”的品質跨越,金龍魚潛心專研多年,不斷提升技術及工藝水平,并與南昌智慧大田等優質農業科技企業及吉林大學等國內知名高校達成戰略合作,為好米“鮮”品質護航,終于探索出了具有獨創性的“六步鮮米精控技術”,即“鮮割”、“鮮谷”、“鮮存”、“鮮碾”、“鮮裝”、“鮮食”,實現了金龍魚稻谷鮮生大米“鮮”的突破。

金秋十月,鄱陽湖畔新稻將熟,恰是“鮮割”良機。傳統農業種植環節中,稻谷應在完全成熟后進行收割,但在金龍魚稻谷鮮生的“鮮割”環節中,通過對產地積溫、稻谷顏色和稻谷水分含量的監測,在稻谷成熟度達到90%左右的時候進行適時收割,不僅可以防止稻谷的水分和營養物質被呼吸作用消耗殆盡,還可以實現節糧減損,為農民增收,實現大米食用價值和經濟價值的雙重提升。
科技領“鮮”,屢獲行業認可
金龍魚稻谷鮮生“六步鮮米精控技術”這一創新技術的完成,滿足了消費者對“鮮米”的追求,引領行業實現了大米賞味“鮮”的突破。金龍魚稻谷鮮生也憑借“六步鮮米精控技術”獲得了行業認可,2021年被中國糧油學會評價為“總體技術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
2021全國稻米精深加工產業技術創新發展大會上,金龍魚稻谷鮮生將“技術創新獎”及“產品創新獎”兩項大獎收入囊中。2022年,金龍魚更憑借“六步鮮米精控技術”創新體系開發及產業化,捧回了本年度唯一的“中國糧油學會科學技術獎”特等獎。

不僅如此,“鮮”聲奪人的金龍魚稻谷鮮生大米還在2021年第二屆金谷獎的評選中脫穎而出,榮獲“產品質量獎”,同年舉辦的2021年世界品質評鑒大會上,金龍魚稻谷鮮生大米更贏得了評鑒專家們的高度贊賞,斬獲金獎榮譽。
在消費升級的大環境下,“鮮”正在成為大米行業的發展趨勢。金龍魚稻谷鮮生打造萬畝智慧農田賦能高效高質生產,獨創“六步鮮米精控技術”,以科技力量捍衛“鮮米”品質。從“鮮割”開始,金龍魚稻谷鮮生環環鎖“鮮”,讓“鮮米”從田間走上百姓餐桌。